總有家長會和我談到一個話題,孩子幼兒園學過英語,可到了小學,卻啞巴了。做題還行但就不敢說。。。
今天,我跟大家分享一些我自己過去的學習經驗。先說一句:我不是什麼英語逆襲勵志姐,只因我從小就熱愛英語這門學科~
我們那時候初中才開的英語課….
與問題中的孩子相反,我是那種最喜歡開口聊天的~所以,以前每次考試,聽、說、讀、寫,我口語和聽力的分數佔比最高。
雖然我學英語的時候比8歲的娃要大。但是,我可以跟大家分享下,我學生時期學英語的經歷。我儘量去回憶當年做學生時,一些重要的學習的方法和心得。成人想學習的話部分內容也可以採納。當然,本回答不會秀任何獎狀、分數或者其他….因為本身英語對我來說就是一門溝通語言,我會用能用,工作生活中可以解決問題,就夠了。就和我們國人能夠說好中文就OK,但並不代表會說話就是語文好。
通常孩子不願意開口大致有幾個原因:多選題~
A、發音不好被人嘲笑——沒自信
B、單詞記不住老師提問不知道——沒自信
C、周圍孩子都會講自己有壓力——沒自信
D、家長愛比較孩子心裡有陰影——牴觸抗拒+沒自信
所以,有類似問題的孩子,家長們先找準問題再對號入座~
一、發音問題
聽力:發音問題首先要從聽力入手! 聽說一定不分家!我們經常嘲笑一些人唱歌「五音不全」,其實不是他嗓子不好,而是他真的「聽力」不好。聽的能力出現問題,唱歌就會跑調。所以聽力是需要訓練的!而有的人聽力好,發出的音就很「準」。英語發音也是同理。我曾經有個同桌,各科成績包括英語都非常好,可一到「說」英語,就完全變了調。啞巴英語導致他信心挫敗的非常厲害,上課根本不說話。後來他在我的影響下每堂課參與英語表演活動(我們以前每節英語課前,會有20分鐘留給同學們,把上次課的內容「演」出來。表演組自己找人組隊),雖然敢說敢發言了,但是口音問題還是沒有糾正。你說他逆襲了嗎?沒有。因為他沒找到訓練方法。
1、解決策略:
—— 多聽
我們來說多聽多聽,磨耳朵也是有方法的。8歲的孩子喜歡什麼?動畫片?歌曲?遊戲?…一切他喜好的,你都把相關的英文版都給他找出來。動畫片最容易入手。如果中文版看過了,英文版的再來一遍他會記得更牢。重點情節鼓勵他跟著喊。那麼最簡單的「Stop!」」Let’s go!」這種,都鼓勵他跟著情節走!剩下的,兒歌哼唱練習走起!孩子學英文的方法太多了,我這篇不囉嗦,但唱歌、動畫片是特別有效的提高聽力和口語的方式。你知道我在歐洲見過很多老一輩的移民,他們部分人文化水平並不高。一開始剛過去甚至連字都不認識。但幾個月後基本都會聽、會說!我也問過他們原因,他們講一開始都是打工,住在老外家裡,房東教一些簡單的,剩下的他們全是看動畫片學的!當然,再加上有外部環境,學起來非常快。
而且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其實唱歌真的是一種很好的學習語言的方式。很多人尤其是成年人,平時說話帶口音,但一唱歌口音就沒了!大衣哥就是個例子啊!孩子也是一樣,有時候說不出來,但是完全可以唱出來!通過唱歌,孩子在口語上可以獲得很大提高!會唱之後,再把歌詞單獨拿出來讀,反覆練習。也是提高我初中的時候整天抱個收音機聽Easy FM,(現在也不知道這個電臺活著沒~)然後聽裡面的歌,追樂隊,什麼辣妹組合、后街男孩…(完蛋了我暴露年齡了)…唱他們的歌....抄歌詞,一句一句的學….英語進步很快。包括現在很多兒童英語啟蒙,也是用兒歌來引導孩子。如果題主有過網課經驗,多關注下就能發現。
——模仿
模仿這個事,很多人都會提。但有個問題,其實有時候模仿者並不知道自己模仿的像不像。所以孩子要模仿,一定得有觀眾。這裡因為我說的是口語,所以這個模仿的「像不像」,是需要有人幫忙「糾音」的。只有完成了模仿——錄音——回放——糾音——再來一次,這個過程,才能完成一個訓練閉環。
現在很多孩子的在線課或者錄播課都會有糾音的環節。在線課我沒上過,但錄播課裡有錄音提示,錄的好分數會高…但是,如果有條件,語言的練習還是真人幫你糾音效果最好。如果孩子大一點有自學能力,我又要說下聽歌這個事情了,如果有喜歡的樂隊或組合,真的建議孩子找個「偶像」,學一學偶像的發音,這也是給孩子一個動力。(還記得當年同學裡有多少個張學友…劉德華…有的模仿的真的很像!這就是偶像的力量,只要你用對地方!)
強調:
但是我要強調一點,國內很多人特別強調這個正宗口音問題。的確,如果有一口漂亮的正宗美音或者英音,那很讓人羨慕。但是你可能會忽略一點,其實帶點口音甚至濃重的口音也不影響你在世界的地位。偉大領袖毛爺爺就是最好的例子。換了英語中文等等各種語也是一樣,重點在於表達,把事情說清楚,讓別人理解不要產生誤會。這樣就沒問題。出了國門,沒人會在意你的口音。像我從前在歐洲學習生活,發現那邊人很多都帶著「歐洲口音」尤其是南歐,講的英文單詞有些甚至我們完全聽不懂。但也不影響交流。包括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等同胞講的英文,都有自己的地方特色。所以,如果不是那種特別追求精益求精,沒有必要跟這個事情較真。當然,如果娃出門能甩一口漂亮的英音或美音,也是極好的。
二、語言環境
1、語言互動
說到底,語言是要說的。不是自己跟自己說,而是要有對話。我們寫稿,悶在電腦前打字互動就可以,內心戲都藏在屏裡,用符號可以代替~但是,想要真正提高口語是需要用眼觀察的!不光看臉!還得看口型!成人真的想學好一門語言,得觀察老師的面部肌肉、口型變化、甚至舌頭的位置。你別笑,我初中的時候就是這麼觀察著學過來的。我那時候每天盯著英語老師的櫻桃小嘴看,重點不是放在人家的口紅色號,而是看老師的嘴是長大了還是變小了,或者抿著了…還有舌頭,不同的音舌頭的位置也不一樣。我至今發不出」rr」的音,怎麼都發不出那麼長而且一直打卷…我記得當年為了這個音,我們幾個亞洲同學專門請教了一位來自阿根廷的同學,同學親自給我們展示了他的「捲舌功」!(你們不要瞎想…) 我清晰的記得他那個舌頭特別長,發起rr音來能卷的像個蝸牛殼!一直在嘴裡打轉…看得我們都驚了。嚴重覺懷疑自己是舌系帶過短所以發不出…這一點學過俄語的同學可能有經驗。反正我是沒練出老外的水平。
別以為我上面說的是針對大孩子的學習方法啊!眼光放遠點,娃現在小,等他大了這個過程也依舊是要走的!針對小孩子,手頭老師的資源就可以用起來啊!家長有機會多和授課老師聊聊,主動一些。溝通下孩子這個問題,請老師課堂上多留意,在提問的過程中幫忙糾音。這些是溝通技巧問題,不用我羅嗦你也懂。
2、課上活動參與
因為初中班主任是英語老師的原因,我們整個班學英語都特別努力。而我們那時候雖然是最土的死背硬記法,但有些經驗也是可以效仿的。比如:我們當時每節英語課前的20分鐘都會留給孩子,把上節課文章裡的主要段落用「英語劇」的形式演出來。每個人一個角色。學生私下組團,或者4人一小組輪流。我記得自願參與的時候,我機會每節課都會和英語課代表一起去「演」,無形中提高了自己的口語(因為我必須要反覆記臺詞而且要模仿還要不斷練習)。而我們的英語劇後期帶動了一批孩子,包括我那個不敢開口的同桌,我們也給他一個臺詞相對少的角色,然他參與。慢慢幾次,他的積極性也高了。因為有融入感,而且,老師發現他參與活動後,也肯定了他的表現,給他很大鼓勵。他敢秀敢說,和老師的鼓勵也有很大關係。雖然後期口音還是老大難。但是敢於開口,就邁出了一大步!
記得後期我們的英語劇玩火了,還加上了各種自製道具….越玩越大,最後經常去全年級各班展示….老師得意的不要不要的~
但現在的課堂,我不知道老師還有沒有這樣了。因地制宜吧。如果家長有英文基礎,自己帶孩子玩起來也是可以的~
3、課後交流
我們那時候比較土。還有英語角。英語角我以前是必參與的。但後來發現去的人水平都太水,自己不能提高還浪費時間,跟著一幫人講中式英語是沒法提高的,所以我就不玩了。因為一和高手聊天,我才能進步。而且我的問題不是不敢說,而是怎麼才能說的像母語一樣。(雖然這個目標現在還在努力,這幾年有些懈怠了…)
所以我那時候的方法是,一個是跟老師對話,再一個是找老外對話。我們那個年代真的是抓住老外就對話…這一點你從馬爸爸的勵志故事裡就知道了。潮流!那真的是潮流!哈哈。
而現在孩子們條件好了,到處能遇到同齡的外國友人。(如果能遇到同齡的外國友人更好!)外面隨便一個英語班也有「外教」(我打引號是因為很多外國人只會說話不會教)撐門面,厚著臉皮練口語還是有很多機會的。語言,就是要開口。鼓勵啊!我們教孩子中文的時候不也是帶著一句一句來的嗎。如果沒環境,那就主動去找環境,創造環境。辦法總是有的~
對了,還有一點要補充。找對孩子喜歡的輔助材料也很重要!!—— 我那個時候書本上的英語特別死板而且過時。書本上那點不地道的英文根本不夠用,所以我那時候那邊喜歡學「俚語」。因為感覺俚語和書本上的完全不同,更鮮活真實~有一次機會我發現了一本在那個年代特別好的一本書,叫「走遍美國」。當時只買了上冊,看的我就非常嗨!後來又買了下冊跟著學,口語提高了很多。只可惜我的書在大學時借給了我輔導英語的孩子(我大學時候輔導過一個高二孩子英語),他居然給我弄丟了...書和筆記就這樣沒了……
三、作為家長,少對比
作為家長,我還要強調一下。孩子的學習真的要少對比!少對比!少對比!少跟別人比!!!重要的事情說三遍不止~尤其在孩子建立信心的時期,愛和別的孩子比較,那孩子就會容易出現牴觸情緒….甚至抗拒學習。性格內向的孩子,還容易沒自信。所以我的建議是,家長不要因小失大,揪著孩子眼前的問題不放。我知道這一點太容易堅守,但我更提倡:「不和別人比,只和自己比。今天比昨天進步,就是好的!當然,如果發現了差距,那就找方法,方法對了,努力就會有結果!」
其實細想一下,過去一些好的學習方法放到今天也是一樣適用的。
過去我們聽歌練口語,今天的幼兒英語啟蒙機構用系列兒歌來引導;
過去我們課堂上演「小短劇」,現在市面上火了很多價格不菲的「戲劇班」...
過去我幾乎從來不背單詞,因為我也記不住。於是我只記音標,把發音搞準了直接能按音標寫把單詞寫下來。拿到現在我才搞清楚這個跟自然拼讀法有異曲同工之妙~
但機構是把好的學習方法拿出來做細、做專、做系統、有針對性了。但道理其實是相通的。
以上三點經驗和方法,題主和閱讀者找有用的收~ 英語學習分階段,每上到一個階段,都會遇到瓶頸。找對方法突破瓶頸,就能順利進入下挑戰一模式…
但不管怎樣,學習語言都需花時間,有時候是一輩子的事~
切莫急於一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