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國家圖書館北區,中國傳統建築營造技藝展,一名參觀者正在看古建築模型。新京報記者 李飛 攝
非遺傳人秀絕活兒、專家學者精彩講解、歷史名城保護探秘……昨日是第七個中國文化遺產日,在北京「京味兒」十足的非遺展覽、專家學者匯集的歷史名城保護論壇,都吸引了公眾關注文化傳承與保護。
新京報訊 (記者馬力)昨天舉行的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論壇上,故宮(微博)博物院院長單霽翔表示,故宮近期將打開隆宗門,西部的慈寧宮、壽康宮、慈寧花園等也將對公眾開放。其中慈寧宮將作為故宮博物院的雕塑館。
端門近期對社會開放
單霽翔介紹,近年來,故宮進行了一系列的修繕。「我們希望這一輪修繕之後,故宮的開放面積由修繕前的30%達到76%,給參觀者更多豐富的空間。」
他說,故宮隆宗門將於近期打開,觀眾能跨過隆宗門,參觀西部的慈寧宮、壽康宮、慈寧花園等。慈寧宮修繕後將向公眾開放,作為故宮博物院的雕塑館,展出館藏的雕塑文物;壽康宮將原裝陳列,慈寧花園也將原裝展示。
單霽翔說,天安門後面的端門已正式交給故宮管理。「近期,我們準備利用端門上的空間進行陳列展覽,對社會開放。」
西河沿將建古建築群
單霽翔表示,故宮保護整體規劃已開始編制。「2016年故宮紅牆內所有行政、辦公、科學、研究、服務機構都搬離,這個範圍內白天對公眾開放,夜間為一個封閉管理的安全空間,這是我們近期規劃的目標。」
「在紅牆以外,城牆以內,按照歷史格局,將恢復一組古建築群。」單霽翔說,這組古建位於故宮西河沿,為一層建築,達到1.3萬平方米,可以滿足故宮全部機構搬出紅牆的願望。這塊場地已進行了考古和設計,即將開工。
他表示,故宮還將增加展覽和陳列。「我們計劃紅牆以內將來全部是供觀眾參觀的,中軸線上、東路、西路大部分廳堂原貌展現,前三殿的朝房,全部展示儀仗的文物,兩側朝房展示生活用具。」
同時,故宮的外東路、外西路將來會舉辦十幾個專題展覽。正在修繕中的東華門,將來計劃展示古建文物。此外,故宮還計劃開放一個角樓,讓遊客近距離地看角樓,感受古代建築的精美。
【歷史街區】
文保區胡同將有「身份證」
北京傳統歷史街區胡同兩年內全掛說明牌;中軸線申遺正待專家評估
新京報訊 (記者王佳琳)昨天是2012年文化遺產日。北京市文物局表示,北京市已啟動市第八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標誌和歷史文化保護區胡同說明牌安裝工作,文保區胡同將配「身份證」。此外,北京市文物局局長孔繁峙在相關活動中透露,北京市中軸線申遺工作已完成一半,正待專家評估。
中軸線申遺進展過半
中軸線保護申遺是今年文化遺產宣傳日的核心內容。孔繁峙介紹,目前中軸線申遺的文本製作、保護規劃制定等已完成,下一步國家文物局將對進入世界遺產申報預備名單的項目進行專家考察和評估。
孔繁峙說,中軸線的申遺與頤和園、天壇等處於相對封閉區域的遺產項目有很大不同,中軸線周邊建築歷史風貌的保護,是中軸線申遺的最大困難。
據了解,北京市目前每年都會投入大約5億元用於歷史街區的保護,目前正在進行的46處的舊城沿街文物建築風貌維修工程,也是這類保護工作的內容之一。這輪修繕之後,名城風貌保護的力度將加強,類似有的店鋪為了經營而隔牆打洞的問題,都將被制止。
胡同說明牌中英文對照
昨天,北京市文物局還對外宣布,北京市已啟動第八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標誌和歷史文化保護區胡同說明牌掛牌工作。
據了解,此次是北京市首次啟動歷史街區胡同說明牌的撰寫和掛牌,說明牌將採用中英文對照的形式,活動現場還展示了將啟動安裝的歷史街區胡同說明牌,未來將交付東城區和西城區啟動安裝。
孔繁峙表示,目前北京保留下來的歷史街區近20平方公裡,共1974公頃,分散在城市的不同地方,北京市將逐步成批地把傳統街區有歷史的胡同文化內涵發掘出來,用兩年時間逐步為這些胡同掛牌。
■ 連結
中軸線申遺
被稱作北京脊梁的中軸線,南起永定門,北至鐘鼓樓,全長7.8公裡,是六朝古都中心標誌,也是世界上現存最長的城市中軸線。
中軸線申遺文物工程於2012年6月11日「世界文化遺產日」正式啟動,今年正式衝擊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名人故居】
北京將普查摸底名人故居
有關部門將根據普查結果制定保護措施
新京報訊 (記者馬力)昨天舉行的「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論壇」上,北京市規劃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北京將對全市名人舊居進行普查摸底,採取合適的方式採取保護。
近年來,梁林舊居、魯迅舊居的保拆之爭引起了社會關注。中國城科會副秘書長曹昌智說,在法律法規和政府規範性文件中,並沒有將這些舊居的保護納入。
曹昌智介紹,保護歷史文化名城分為三個層次:歷史文化名城、歷史文化街區、文物保護單位。然而什麼是歷史文化街區?什麼又是構成其主體的歷史建築?這兩個含混不清的概念,至今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和技術規範沒有給出統一答案。目前概念和內涵的缺失已經成為困擾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的突出問題。其中梁思成、林徽因舊居保拆之爭就是典型的實例。「因此當務之急是對歷史文化名城、歷史文化街區和歷史建築的界定明晰化。」曹昌智說。
據了解,一些名人舊居已經被列入文物保護單位,而有些名人舊居並沒有列入文物範圍。市規劃委相關負責人也說,梁林故居就處在這個尷尬的位置。
這位負責人表示,北京目前有名人舊居五六百處,其中舊城有近200處。北京將啟動對名人舊居的摸底普查,並根據普查結果制定相應的保護措施。比如對於符合文物保護標準的,應申報納入文物保護範圍。
■ 相關新聞
故宮後年用「新安防」
新京報訊 (記者馬力)單霽翔昨天透露,故宮的安防系統正在更新,預計後年投入使用。
單霽翔坦言,目前故宮的保護有五方面最為擔憂。首先就是防火其次就是安防。「過去因監控系統沒有及時更新吃過虧。」單霽翔說,目前故宮用的是1998年的安防系統。14年過去了,2014年新一代系統才能更新完成,這個過程太長了。在新系統投入使用之時,要儘快研發更為先進的監控系統,縮短監控系統的更新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