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評論員 高霈寧
「開車進故宮」事件近期持續發酵。隨著公眾對於故宮在閉館日開放外來車輛入內的合規性不斷進行質疑,故宮博物院先後兩次在官方微博上進行公開道歉。雖然故宮管理部門的及時道歉體現了其對於公眾輿論的尊重,但是道歉的內容是否能夠令所有人滿意則值得商榷。尤其是兩次道歉在細節上不乏前後矛盾和令人生疑之處,因此故宮方面恐怕還需要向公眾做出進一步解釋。
首先,「開車進故宮」究竟合不合規?
故宮在1月17日發布的第一份道歉聲明比較簡短:「針對今日有網民發布周一開車進入故宮事件,經核查屬實。故宮博物院對此深表痛心並向公眾誠懇致歉。今後,我院將嚴格管理,杜絕此類現象。」在大部分人的印象中,故宮是不允許車輛駛入的,即使是美國總統川普、印度總理莫迪等外國元首訪問故宮,也只能按規定步行參觀。而且從故宮的上述道歉聲明中,我們也可以判斷出,故宮承認「開車進故宮」是違規的,而且己方負有失察之責,所以今後將加強管理。
但是在月21日凌晨發布的第二份道歉聲明中,故宮方面的措辭已經發生了明顯的變化。這次道歉以故宮博物院院長王旭東的名義發出。王院長在其中提到:
「1月13日,經過故宮博物院批准的閉館日活動有200餘人參加。因原定停車場車位已滿,我院相關部門引導車輛停放時,臨時改變停車位置,未嚴格執行報批的接待方案,將原定的西華門內西河沿停車場,變更為午門內金水河南側臨時停車場。該區域地面是歷年來不斷更新的現代材料,多年來一直作為閉館時段的車輛通道和閉館日活動的臨時停車場所。」
王院長的這段話透露出三個重要信息。第一,13日「開車進故宮」是由故宮相關部門主動安排的,並非事件當事人的私下行為;第二,午門金水河南側多年來被充作臨時停車場之用,所以「開車進故宮」行為應是合規的;第三,故宮管理部門在此事件中的主要錯誤在於「臨時改變停車位置,未嚴格執行報批的接待方案」。也就是說,故宮的第二份道歉聲明否認了「開車進故宮」行為的違規性質,其責任也不在於失察,而是在於停車報批流程的不規範操作。
那麼為何僅僅時隔4天,故宮管理部門就對「開車進故宮」的合規性和己方責任做出了大相逕庭的判斷?故宮內部是否對車輛的進出具有明文的規定?責任的認定是否經過了公開透明的流程?這是故宮方面需要進一步向公眾進行解釋的問題。
其次,西華門內西河沿停車場究竟是什麼性質的停車場?
王院長在道歉聲明中稱,故宮最初為參加活動的200餘人準備的是西華門內西河沿停車場。可是故宮在其官方網站上,對參觀遊客有明確的提醒說明:「故宮博物院沒有專用停車場,最近的公共停車場在東華門外、景山后街與北海南門,車位有限。建議觀眾朋友們搭乘公共運輸車輛來故宮博物院參觀。」
如果故宮官網的上述信息屬實,那麼西華門內西河沿停車場則既非供故宮內部車輛使用的專用停車場,也非東華門外、景山后街和北海南門的公共停車場。它究竟是什麼性質的停車場?平時作何使用?為什麼故宮沒有在官網上提及它的存在,卻對參加13日活動的200餘人開放使用?這也是故宮方面需要對公眾給予進一步解釋的問題。
故宮是舉世矚目的世界文化遺產,也是全國人民珍視的文化瑰寶。故宮管理的規範性直接關係到其內部大量珍品古蹟的妥善保存。所以它絕不是個別領導任性的自留地,也不是特權撒歡兒的跑馬場。「開車進故宮」事件已經引起了公眾對故宮管理規範性的廣泛質疑,此時故宮需要做的不僅僅是道歉,更需要以坦誠的態度給全社會一個完整而全面的解釋。
【來源:中國網觀點中國】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