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同桌說我現在出門都要帶著娃,那天同桌辭職回來約我吃飯,我先去接了同桌,還有點毛毛雨,女兒坐在小電動車前面同桌沒有發現,下車後同桌發現了,同桌說我以為只有我們2個人約會,原來小包子(女兒小名)也來了。
女兒很黏我,只要我在家寸步不離跟著我,我送女兒上早託第一天是偷偷跑的,然後聽到女兒哇一聲哭起來,說句實在的心裡很難受,第二天我和陳先生就換了一種方式,把女兒送到幼兒園,然後跟女兒說你今天在這裡和小朋友一起玩,爸爸媽媽去上班,等到下午在來接你,女兒有點不舍,還是明白了我說的話。
老師說女兒沒有哭很久,一會就找到玩具自己玩起來,這樣的情況只有第二天不捨得時候哭了一下,從此以後都是拿著水杯高興的進教室,找老師拿玩具。
我心裡還是很高興,不然聽到女兒大哭我心裡還是糾結一下,是不是把女兒接回家去,很慶幸這樣的情況第二天就消失了,女兒很快適應了去早託,下班爸爸去接她生活。
下午接女兒一定要準時,女兒真的是一個小鬧鐘,到點你要是沒有去接她她會站在門口等,然後很生氣,演變到熟悉還會坐到地板大哭大鬧。
我想女兒是擔心爸爸媽媽忘記來接她,只要我們準時去,她很開心,又蹦又跳,在早託女兒找到她可以信賴的老師,還有小朋友,她的早託生活還是很快樂的。
分享一個女兒小時候很有意思事情,我相信今天她的表現在很早就可以觀察得到,產假結束後我回去上班,女兒那時候還小,我很長一段時間在娘家,媽媽不在家她就找奶奶,有段時間是外婆來看的孩子,我們仨一起睡,早上我起來早早就出門了,媽媽說女兒跟她關係很好,其實外婆才來沒幾天,女兒看到外婆一起睡,覺得是親近的人,媽媽不在我就跟外婆是好朋友,等媽媽回來我就要跟著媽媽,其餘人都不要。
有沒一種鬼精靈感覺,可能每個寶寶不一樣,女兒是屬於那種我覺得求生欲望很強的,每次到最後我到家了,她只肯給我抱,我突然去上班,沒有和女兒拜拜,讓女兒沒有得到安全感。
作為大人我們一直覺得為了減少孩子的哭鬧我們選擇偷跑,其實這真的不是好辦法,這樣會給孩子心理造成很大的落差。
女兒下課如果是陳先生接,她會問媽媽呢!我們去找媽媽好嗎?為了平衡孩子的心理,讓她更有安全感地去上學,開始幾個月我們都是2個人一起送去上學,不然女兒不願意去上學,現在她基本已經習慣,要是來不及我就沒去,跟女兒好好的說再見,她也能和爸爸愉快去上學。
早託老師說女兒很幸福每天都是爸媽一起送去讀書,說句實在的我們也有上班點,為了孩子心理能更願意更有安全感去讀書,我們願意做這個犧牲,你看她後來表現真的很好,我們付出得到很好的回報。
回來後鄰居家人問我孩子哭嗎?我說幾乎沒有,第二天就適應了,這應該是表現最好的小朋友,伯母說雙胞胎侄女讀小班哭了2個月,那時候嫂子很生氣,嫂子說侄女希望爸媽親自接送。嫂子也滿足了她們的要求。
按道理來說她們2個人在學校有個伴很容易適應學校的生活,事實是沒有,剛開始孩子去上學家長最好親自接送,還有一定要和孩子說清楚,很愉快的告別,下午再來接她,一直到孩子適應學校的生活,在和孩子溝通讓家裡老人幫忙接送。
鄰居都說女兒很黏我,寸步不離想不到去上學表現得那麼好,其實女兒是自我安全保護很強,需要找媽媽,女兒獨立生活還是很厲害的,做事情很麻利,吃飯也特別快,很有自己的主見和想法。
平時在家女兒真的很黏我,女兒很有自己的想法,疫情期間侄女也在家,女兒想去找姐姐,我不陪同,她自己扶著扶手爬到五樓找姐姐玩,玩好了自己回來或者在門口大喊媽媽來抱抱我。
如果讓女兒自己在樓下玩,媽媽不在女兒是肯定不願意,我上樓她立馬跟在我後面也回來了。
上次看到一個育兒說:「如果孩子要求要抱抱,你一定要給予回應抱抱」,寶寶可以給孩子很大的安全感,讓孩子感受到你對她的愛。這也不能以偏概全。
我出門都會徵求女兒意見問她你願意在家還是跟媽媽一起出去,經常被家人嘮叨,說我喜歡一直帶著女兒,我這是給孩子安全感,奶奶總會說你偷跑一下她沒注意,就不用那麼麻煩,說句實在的你千萬不要嫌棄麻煩,一次偷跑造成她很大不信任,讓孩子覺得沒有安全感,媽媽出門都不願意帶我。
別看孩子小,其實心裡跟明鏡似的:你花了多長時間陪娃,陪的時候是不是認真,它的情緒反應就是對你平時表現的打分。
對於寶寶來說,小小的再見儀式是很重要的。寶寶越小,越需要儀式感和規律的東西讓她得到安全感。
以前我出門也會偷跑,但是陳先生說女兒哭得那叫一個慘,這個方法真的是使用不了。
如果你回到家孩子對你表現難捨難分,你一定要給予一個擁抱,問孩子你自己在做啥,媽媽和你一起,千萬不要表現不耐煩,女兒每次和爸爸來公司接我,有一小段路女兒是飛奔過來,我也飛奔過去抱著女兒,她緊緊抱住我不停叫媽媽,你們能感受到這種喜悅心情嗎?
在孩子的成長上多讓爸爸參與,對於接送這些我都交給陳先生,其餘都是分工合作,這樣陳先生才能感受到我的辛苦,有一次孩子吵鬧陳先生把油當水使用,我笑了半天。
孩子的成長離不開自己的爸爸媽媽,我們是第一任老師,一定要立志當一個優秀的老師,讓孩子生活在有愛,有安全的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