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慕亭衣
#拍一拍宋朝#
說起秦觀的人生經歷,可以總結為「起起落落落落落」。官場失意,但在情場卻是抱得美人歸。
01愛是與你同甘,卻不願你與我同苦
秦觀,字少遊,一字太虛,別號邗溝居士。少從蘇軾遊,以時見賞於王安石。
作為北宋文學史上最重要的一位作家,秦觀的一生仕途坎坷。
年少時的秦觀性格豪爽,喜歡讀兵書,胸懷大志,有著想要報效國家的志向。他所寫的《黃樓賦》得到了蘇軾的讚賞。秦觀進京趕考三次,才考中進士,後來到了蔡州做官。
元祐九年(1094年),太皇太后高氏駕崩,哲宗親政。「新黨」之人相繼還朝,「舊黨」之人則連遭罷黜,蘇軾一派被劃入舊黨陣營,唇亡齒寒,秦觀也免不了受牽連。此時的秦觀已與邊朝華成為了夫妻。
在此之前,秦觀已娶了妻,妻子名叫徐文美,是一名富戶之女,可夫妻二人感情不是很好。在秦觀當官後沒多久,便把家中老母接到身邊照顧,卻唯獨把徐文美留在了老家。在秦觀的詩外我們看不到他對徐文美的提及,這也就成了錢鍾書口中的「公然走私的愛情」。
後來的日子裡,秦觀收留了一個女孩來服侍母親。這個女孩姓邊,年十三,長得眉清目秀,十分靈動。這個女孩一邊照顧秦母,一邊幫秦觀整理詩稿,朝朝暮暮的相處中,慢慢地對秦觀產生了愛慕之情。
被蘇軾評為有才之人,黃庭堅更是讚賞他是「國士無雙」,如此高的評價,卻是得到了很多姑娘的喜歡,連侍奉他母親的這個女孩也不例外。
六年來,這個女孩默默地付出,不辭辛勞料理秦家的事務,還利用空閒時間學習了詩文藝術。秦母看著這個女孩不錯,秦觀也喜歡,自己更是喜歡,索性作主,讓秦觀納了十九歲的她為妾。
秦觀與這個女孩成親的那天恰逢是七夕節,人逢喜事精神爽,秦觀以牛郎織女自比,作下了一首詩:
「天風吹月入欄幹,烏鵲無聲子夜闌。織女明星來枕上,了知身不在人間。」
秦觀的老師是蘇軾,他效仿蘇軾的雅趣,給他的妻子取了名字叫「朝華」,當時蘇軾娶王氏為妾,便按照宋玉《高唐賦》裡「朝雲暮雨」的典故,給她取名王朝雲。
朝雲,朝華,一個比一個知心知意。蘇軾與秦觀能得到自己的意中人,真是可喜可賀。
王士禎在《香祖筆記》中所載:「秦少遊有姬邊朝華,極慧麗。」
前面提到的元祐九年(1094年)發生的變故,蘇軾與秦觀都受到了牽連。秦觀怕朝華受到連累,狠心把她遣返。《遣朝華》寫道:
「月霧茫茫曉柝悲,玉人揮手斷腸時。不須重向燈前泣,百歲終當一別離。」
成為夫妻的那天,自比牛郎織女,本是一對天作之合,卻要分離兩地。朝華對秦觀的愛,本就無關富貴,她的心願就只是想朝朝暮暮待在夫君身邊。
宋代張邦基在《墨莊漫錄》中所載:
「朝華既去二十餘日,使其父來云:『不願嫁,乞歸。』少遊憐而復取歸。」
兩人分開了二十多天後,朝華思夫心切,請求父親為她傳信。秦觀心軟了,覺得不該讓深愛自己的人這麼擔心。於是,秦觀派人將朝華接回。
秦觀在自己落難時,想到的不是把朝華繼續留在身邊,而是選擇把她放在最安全的地方。秦觀的做法,讓我們看到了「我們可以同甘,可以共享榮華富貴,但我不忍心你陪我吃苦。」
患難見真情,此次分離,更加堅定了朝華要留在秦觀身邊的決心,也堅定了他們對彼此的愛。
02愛是想觸碰又收回手
秦觀仕途的艱辛,還沒有結束。紹聖元年(1094年),哲宗親政後,秦觀先是被貶到杭州,後又被「削秩」,除掉了所有官職的封號,開始了長達七年的貶謫生涯。
經歷了這兩場變故,秦觀對仕途頗為悲觀。他看著身邊的朝華,再次萌生了將它遣送的念頭。於是,秦觀找了個藉口,說朝華在他身邊他無法專心,強迫朝華離開自己。朝華很體貼秦觀,怕自己會成為秦觀的羈絆,便含淚同意了。
朝華要走時,兩眼含淚,依依不捨。秦觀看著朝華,心裡越加堅定不能讓朝華跟著自己受苦。他寫下了第二首《再遣朝華》:
「玉人前去卻重來,此度分攜更不回。腸斷龜山離別處,夕陽孤塔自崔嵬。」
秦觀用「玉人」比喻朝華,既是「玉人」,又怎可受到這政治渾水的汙染呢?
秦觀其實可以自私些把朝華留在自己身邊,朝華自己也是願意的。可是秦觀深愛朝華,就算自己無法全身而退,也要護她一生周全。
翻看秦觀的事跡,他是風流才子,惹下了不少風流債。但朝華與其他女子不同,他愛她,但也不忍心讓她吃半點苦,受半點委屈。
塞林格在《破碎故事之心》中寫道:
「有人認為愛是性、是婚姻、是清晨六點的吻、是一堆孩子,也許真是這樣的。
但我覺得,愛是想觸碰又收回手。」
秦觀對朝華的愛便是想觸碰又收回手。
03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朝華離開後又逢七夕,秦觀觸景傷情,寫下了《鵲橋仙》: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秦觀被一貶再貶,顛沛流離,而朝華獨居杭州,思夫心切,寫了好幾封書信,都沒有得到回音。
每逢七夕節,牛郎織女總能相會,可秦觀與朝華卻只能遙望同一片天的月亮相思,無法團圓。
元符三年(1100年),哲宗駕崩,徽宗即位,大赦天下,秦觀得以回京復命。
這天秦觀途經光華亭,一邊賞景,一邊跟客人講起夢中所得的一首好詩《好事近》:
「春路雨添花,花動一山春色……」
念著念著,口渴了。侍從端了茶過來,只見秦觀雙眼閉著,他含笑而去,享年五十二歲。
秦觀似乎料到了自己的身邊已走到了盡頭,早就給自己寫下了輓詞:
「家鄉在萬裡,妻子天一涯。孤魂不敢歸,惴惴猶在茲……」
朝華得知秦觀的死訊後,削髮為尼,青燈古佛,度過餘生。
據說,朝華圓寂時,手裡還緊緊攥著秦觀的詩稿。
秦觀沒有忘記朝華,朝華依舊日夜思念著秦觀。
「浮世三千,吾愛有三:日、月與卿。日為朝,月為暮,卿為朝朝暮暮。」
世界上最美好的愛情,無關生死,你心裡有我,我心裡有你,什麼時間、距離都不是問題。
願你奔波到最後,能遇一心人,從此相伴一生,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