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世界正經歷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回首去歲、展望來年,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院長、長江學者金燦榮給的熱詞是「不確定」。
「總體感覺,現在世界非常『不確定』。套用美國朋友的口頭禪,『現在唯一確定的就是不確定』。」金燦榮說。
舉例說,首先人們必須面對一個現實,即現在世界第一強國美國的領導人不好把握,老「退群」;歐洲現在也有不確定,最重要的國家德國在9月聯邦議院選舉後遲遲無法組閣,這「讓人擔心」。過去在中東發揮斡旋作用的美國和歐洲的政局都有不穩定因素,這導致原來很亂的中東看上去要更亂。巴以矛盾依然存在,穆斯林內部的遜尼派和什葉派矛盾大有後來居上之勢。
金燦榮說,土耳其眼下在北約和俄羅斯之間搖擺不定。2015年11月,土耳其擊落俄戰機,兩國差點兵戎相見。後來土耳其與美國關係因2016年7月的未遂軍事政變陷入僵局,雙邊關係變數仍然存在。
「伊朗與沙特矛盾、庫德人地位、土耳其政策搖擺,都使得中東地區形勢更不確定。」金燦榮說。此外,半島局勢轉向「戰爭與和平臨界點」,阻遏危險的力量有待加強。
展望2018年,金燦榮判斷國際形勢依然「不確定」。除上述熱點問題外,2018年的不確定首先是金融泡沫帶來的。他認為,儘管美國股市屢創新高,甚至超過金融危機前,但有不少水分。從數字上看,美國經濟的向好有一些「虛」。比如,川普政府以「製造業回歸」為口號,但實際上回歸的製造業大項目不多;就業看似不錯,失業率在4%左右,但勞動參與率下降,從前總統比爾·柯林頓時期的69%下降7個百分點到62%。
金燦榮說,這意味著不少有工作能力的人因找不著好工作,「乾脆不找了」,特別是女性,她們選擇成為全職家庭主婦。由於這部分人是自願遠離職場,因此不會被計入美國失業率統計中。「如果這7%的人回歸職場,很可能找不到合適工作,這會直接導致失業率上升。」
「還有一個『虛』,就是不少原本年薪20萬美元的白領階層現在跑到麥當勞去做年薪4萬美元的工作,而藍領工人現在變成小時工。所以美國就業市場欣欣向榮是非常『虛」的,」金燦榮說,「在這種情況下,存在類似2008年金融泡沫破滅的可能性。」
除了就業市場,金燦榮認為,美國經濟未來還可能受制於債務問題。他說,美聯儲加息步伐緩慢,其實是不敢太快加息。因為美國債務過重,美國政府債務20多萬億美元,利息加一個點,意味著美國政府必須多還2000多億美元;美國企業債務也很高。「一加息,政府和企業債務負擔都會加重。」
2018年的第二個不確定是沙特政局。金燦榮說,今年沙特國王薩勒曼廢除了自建國以來實行的「兄終弟及」傳統,力推自己的兒子當上王儲。現在王儲掌握很多權力,而他推行的改革若有不慎,可能遇到很大困難。
第三要看2018年歐洲大選會否出現極右翼政權。他說,現在奧地利自由黨成員已進入內閣,執掌內政部、外交部和國防部等關鍵部門。義大利等歐洲國家明年也將舉行大選,如果出現極右翼政權,就會帶來很大不確定性。
第四個,看烏克蘭會否公投加入北約。烏克蘭總統波羅申科12月1日在基輔表示,烏將在「最近的可預見未來」舉行關於該國加入歐盟和北約的全民公投。
金燦榮說,烏克蘭反俄情緒很大,希望全面投靠北約,公投通過是大概率的,之後就看北約態度,「關鍵要看美國態度,是否會冒著激怒俄羅斯的風險接受烏克蘭?一旦美國接受,俄羅斯勢必反擊。矛盾將進一步深化,」金燦榮說,「這種可能性有,但不是很大。」(海洋)(新華社專特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