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那麼用功,為什麼還是考不好呢?「水壺原理」給出了答案

2020-12-23 家有小寶兒

上次給學生上完課之後,家長上來就問了一個問題:「孩子那麼用功的學習,可為什麼還是考不好呢?」這也是很多家長所關心的問題。

對於這個問題,我沒有直接回答她,而是給她舉了一個例子。

比如我們平時在燒水的時候,基本上都會這樣做。先找出燒水的水壺,然後用把水壺裡盛滿乾淨的清水,之後再把盛滿水的的水壺放到爐子上,然後打開爐子開始用大火給水壺加熱。這樣連續燒一段時間之後水就開了。

燒水幾乎是我們每天都能見到的事情,對於怎麼快速地去燒水我們也都有各自的經驗。其實學習和燒水的過程基本上差不多,比如當我們開始學某些知識的時候,就如同把水壺放到爐子上加熱。

燒水的時候需要持續地對水壺加熱一段時間,水才能燒開。而學習也需要一個持續的過程,並不是上課的時候聽懂了就算學會了。只有對所學的知識,進行不斷地複習和鞏固才真正地學會。有人把這個持續燒水的過程,稱作「水壺原理」。

很多孩子之所以「學會了」還考不出好的成績,是因為他們所謂的「學會了」只是停留在聽懂的初級階段。並沒有對所學到的知識進行深入的了解,更沒有通過練習去進一步鞏固。

有些同學看似很努力地去學習,但每次考試就是考不好。究其原因,並不是孩子不努力,而是他在學習的時候做了很多無用功。

就像燒水,水還沒開就不燒了,過一段時間想起來又開始燒,然而還沒等到燒開又放棄了。這樣反反覆覆地去燒,只要沒有把水燒開,所做的努力都是無用功。學習也是這樣,只有對知識進行持續高強度地學習、練習和鞏固才能真正地學會。

之所以給家長舉燒開水這個例子,是因為我發現很多孩子學習雖然很努力,但是在他們學習的時候很容易「三天打魚兩天曬網」,還沒等把知識真正地學會就不學了。雖然他們學習非常努力,但只要沒有把水燒開,就不能算得上學會。

水壺原理告訴我們學習要趁熱打鐵。比如很多孩子都努力地去寫作業,做練習,有時候為了完成作業,有的孩子甚至會寫到凌晨兩三點。這樣努力的孩子,按說在考試的時候應該能考出一個好成績吧,然而事實上並非如此。

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你看看他們是怎樣努力的就知道了。很多孩子看起來那麼努力,是因為他們對自己的學習沒有規劃。剛學完的時候不趁熱打鐵把作業按時完成,而非要等到最後沒有時間了才去突擊。然而結果就是很多東西都忘了,他們不得不在做作業上花費更多的時間。

經常會遇到這樣的學生,他們平時努力的去寫作業,也努力地去做題,然而在很多時候卻考不出理想的成績。之所以出現這樣的情況,是因為他們最基本的概念忘了都不知道。基本概念都不懂,怎麼能做對題目呢?

那怎麼利用水壺原理,來幫助孩子提高學習成績呢?

根據水壺原理我們知道,水壺裡的水如同我們所要學習的知識,而爐子裡面的火就是學習的強度,持續地給水壺加熱就是在學習上要有連續性,不能半途而廢。

那麼在學習的時候,就要根據孩子的具體情況,安排合理的量。在學習的時候要清除雜念讓孩子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當中,在這個過程中不光要學習基本概念,還要對知識鞏固和練習。只有通過不斷地練習,並且練習的程度達到一定的量的時候,才能真正地把這些知識學會。

總之,學習並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如果要想取得好成績,不光要努力,還要掌握「水壺原理」這個學習的方法。

讓孩子在學習的時候不僅要掌控著自己學習的量,還要讓他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當中,並且不斷地通過學和練最終把所學的知識掌握住。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學習的效率和成績。

相關焦點

  • 孩子感覺都學會了,可為什麼還是考不出理想的成績呢?
    不少家長或許都有這樣的疑惑:孩子平時也挺用功,也都學會了呀,為什麼考試的成績總是不那麼理想呢?像家長說的這種平時「感覺都學會了」,但總是考不好的學生並不少見。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呢?可為什麼到了考試的時候,成績總是那麼不理想呢?」由於每個學生的實際情況不一樣,對於這個問題真不太好回答!但經過對幾個學生的觀察我發現,他們之所以感覺學會了,卻考不出理想的成績是有其各自的原因的。同學甲,平時是一個活潑開朗的小女孩,但是由於母親對他的管教太嚴了,一度讓她感覺自己根本沒有自由,在學習上出現了一些逆反的心理。
  • 孩子進入初三後,為什麼很用功,但是學習效果不好?
    孩子進入初三後,為什麼很用功,但是學習效果不好?孩子進入了初三,由於人生的第一個轉折點——中考火燒眉毛,許多孩子一下子懂事了,曉得要努力學習,爭取在中考交上一份完滿的答卷,讓自己的青春不留遺憾。只是有的孩子努力後提高明顯,有的孩子雖然用功了,但成果卻彷徨不前。
  • 孩子很用功,就是考不出好成績?可能你的孩子是在「假努力」
    每個班都有這樣一種學生,平時表現得很刻苦,很用功,可一到考試,就總是考不好。老師很納悶,家長很擔心,孩子也很迷茫。但就是作業做不好,考試不出成績。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呢?我覺得,很可能是孩子沒有真正的用功學習,他是在假努力。
  • 馨香智慧:孩子很用功,卻考不出好成績?蔣長英教破解假性努力
    馨香智慧:孩子很用功,卻考不出好成績?為什麼有些孩子看起來非常用功、刻苦,考出來的成績卻不堪入目呢?其實很有可能是孩子在「假性努力」,或許孩子並不是在真正的用功努力學習,而是在假裝努力。其實這不是一個好的現象,因為努力變成了偽裝,表面上,ta們在努力學習,實際上,心思沒有效果,還在消耗時光考一次試就能分辨真假
  • 為什麼孩子學了N年英語,還是考不好?
    英語成績拉分已經成為全國中小學生的詬病,也成為判定孩子能否考上985/211的依據。為什麼有的孩子英語學了四五年,到最後發現只能考七八十分,甚至已經放棄了英語?為什麼有的孩子英語學了四五年,學習也很用功,但最後考試成績始終上不去?
  • 孩子很聰明學習很用功,成績卻不好的本質原因就在於學習效率不高
    很多家長都會有這樣疑惑:為什麼我的孩子明明很聰明,學習也很用功,成績卻不好?為什麼別人孩子沒怎麼用功,成績卻很好?其本質原因就在於學習效率的高低。學習效率高的孩子在同樣的時間內學得更多,學得輕鬆成績又好。那麼,要怎樣提高學習效率呢?
  • 電水壺原理解析 電水壺溫控器的應用原理
    電水壺具有加熱速度快,保溫效果好,過濾功能強,式樣多等優點。電水壺自動開關的關鍵是電水壺溫控器,它是怎樣工作的呢?小編和大家一起來了解電水壺原理和電水壺溫控器的應用原理。電熱水壺原理電熱水壺的結構與工作原理 電熱水壺接通電源加熱後,水溫逐步上升到100度,水開始沸騰,蒸汽衝擊蒸汽開關上面的雙金屬片,由於熱脹冷縮的作用,雙金屬片膨脹變形,頂開開關觸點斷開電源。
  • 如何引導孩子用功讀書?
    所以天才尚且格外用功,何況我們普通人呢? 其實對一張白紙一樣的孩子來說,讀書(包括上學)本身就是他的基本需求。比如說年少的愛因斯坦熱愛讀書也不是因為什麼目的,而是因為他有著旺盛的求知慾。 女兒剛開始識字的時候,她指著一個一個的路牌念出她認識的字,我突然發覺,字就像燈,照亮了女兒認識世界的路徑。
  • 孩子明明很用功,為什麼成績就是不見好?搞清楚努力方向才是硬理
    ,或者是暴力索取式結果,為了讓孩子的學習狀況有所好轉,過多的補習班已經成為孩子學習的常見插曲,但很少有家長能夠意識到這些教育方法或許一直都用錯了,不管是補習班還是跟孩子講道理,最終孩子不是學得越來越好、而是越學越糟糕。
  • 濾水壺濾芯壽命檢測原理是什麼
    很多家裡面都有一個濾水壺,濾水壺裡最主要的配件就是濾芯,那麼濾水壺濾芯壽命檢測原理是什麼呢?PChouse就帶大家來了解一下吧。       濾水壺濾芯壽命檢測原理是因為淨水壺都配備濾芯更換提醒功能,之後濾水壺就會以時間計算的方式進行提醒。
  • 戰術的勤奮不能代替戰略的懶惰:學習不好的原因,是你太用功了!
    很多孩子在英語學習上下了很多功夫,可是效果不佳,這是為什麼呢?其實原因正是在於他們下了太多的工夫。那麼,太用功了,居然還不好嗎?是的,戰術的勤奮不能代替戰略的懶惰!如果太用功了,反而會學不好,英語的。可見企業發展也是不能太超前了,太超前了結果市場需求沒跟上,那麼,咔嚓一聲,「步子太大,扯著蛋」,那企業就可能會倒閉或遇上重大挫折了。任正非曾經經歷過這樣的痛苦。2001年華為在國內遭遇到了CDMA和小靈通的雙重失利,以及IT泡沫破裂的打擊。
  • 討愛的孩子—拼命用無效的方式使勁用功讀書
    為什麼放棄學習?因為很用功但沒成效堅持使用無效的學習策略,當然會帶來無效或有限的學習成果,這對於孩子的讀書學習是件危險的事情。原來對課業學習保有高度動機的孩子,願意投入大量的時間與精神於讀書學習中,卻因為在學習階段轉換後,學習表現成果不佳,一再努力卻一再受挫之下,逐漸放棄學習。
  • 為什麼韓國人那麼喜歡吃「泡菜」?炒菜不好吃嗎?當地人給出答案
    為什麼韓國人那麼喜歡吃"泡菜"?炒菜不好吃嗎?當地人給出答案說到泡菜,想必大家聽得最多的一定是韓國泡菜了。要說韓國最有代表性的食物,那肯定就是韓國泡菜了。在韓國,「泡菜」只是一個統稱,它可以是醃白菜,也可以是醃蘿蔔,醃黃瓜等。
  • 孩子問:我為什麼要學習?看看「馬斯洛需求」給出的正確答案
    孩子總是問:我為什麼一定要學習?不學習又怎麼樣?學習真是太累了。這就是我們那代孩子「為什麼學習」的普遍答案。然而,現在已身為父母的我們,再用這個答案告訴孩子,孩子會願意聽嗎?一個小女孩反問她的媽媽:「我們班很多同學的媽媽就沒有上班啊,不是過的也挺好嗎」,一個男生不屑的說:「吃不好,那又怎麼樣,反正又餓不死」。也有的父母這樣回答:好好讀書,以後可以掙大錢,想買什麼就買什麼。可是事實卻是:學習不好的人也能賺大錢,當年的差生如今卻出人頭地。究竟為什麼要學習?
  • 為啥孩子學習很用功,成績就是上不去,看完你就明白了
    咦,大家是不是一頭霧水,說這些和孩子的學習有什麼關係嗎?當然有關係,我是在設立一個前提:每個孩子的智力都是正常的,除了極小概率出現的所謂「天才」,絕大多數孩子的智商都是相近的,最起碼不會是影響學習成績的決定因素。那麼問題來了,既然大家智力相近,為什麼還會出現學習成績差異化呢?
  • 網上一搜,答案就出,家長省心、孩子開心,這有利於孩子學習嗎?
    至於說到關於輔導孩子學習,網上一搜,答案就出來了,這是利還是弊呢?但是大人都抵擋不住網絡的誘惑,何況是孩子呢?那麼到底有那麼不利影響呢?1、 難以抵擋遊戲、視頻等娛樂項目的誘惑貪玩是小孩子的天性,我們都是從小孩長大的,當年我們是怎樣貪玩的,千萬不要低估下一代貪玩的決心。本來現在孩子們學業壓力中,生活節奏快,已經擠佔了他們本應快樂的童年。
  • 為什麼有些孩子再怎麼努力也學不好數學?
    是天賦不佳,方法不對,還是不夠努力?數學天賦又是什麼呢?孩子如果數學天賦平平,家長又該怎麼做呢?這篇文章,我們就來探討關於數學學習的一些問題。按照大仙們的指點,有些孩子奮起直追,數學成績還真的越來越好。也有的孩子什麼昂貴的補習班、家教老師、練習冊都折騰了一圈,折騰到高考,數學成績還是沒起色。數學成績就像命,不信不行。
  • 「老師,為什麼我這麼用功,卻依然寫不對?」學生的發問引我深思
    在一次批改作業的時候,他拿著不會的應用題問我:「老師,為什麼我的應用題聽懂了,但是自己做的時候就又不會了,這是怎麼回事呢?「 」老師,為什麼我那麼努力,但是成績卻反而沒有其他同學那樣棒哪?他們輕而易舉地就得高分,我要費好大勁努力學習才勉強能考過及格線稍微往上的成績,這是怎麼回事呢?
  • 父母該怎麼對待喜歡了解事物內在原理和問為什麼的孩子呢?
    對於喜歡了解事物內在原理和問為什麼的孩子,身為父母的你就要多些耐心了​。家庭的常規事務就那麼明明白白地接在那兒,而它們的存在僅僅只是因為它們就擺在那兒,沒有任何論述和探討可以解釋它們存在的內在原理,因為本來就沒有什麼原理可言。 在小理性者看來,家庭的常規事務簡直就是一種家庭專制——沒有道理可講,也沒有原理或依據可以參照,因此,他們常常對這種「獨裁行為提出各種各樣的質疑。
  • 為什麼那個勤奮的孩子,卻考了那麼差的分數
    &1.勤奮努力卻考不好的現象;&2.理性分析其原因;&3.如果你沒耐心看完,可以直接劃到最後,看筆者給出的解決方案。分數不理想的,孩子和家長自然都是表情凝重愁雲慘澹,可能是孩子學習習慣不好,也或許是學習態度出了問題;但有一種學生,卻更是悲慘。明明很勤奮,卻總是考不好。父母身心俱疲,孩子自己也倍受煎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