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常玩的美食,如今卻成了飯店的特色菜,還有很多人喜歡吃
童年的日子總是快樂的,在童年的時候總是喜歡東奔西跑,和一群小夥伴相互打鬧,想起從前的種種趣事,總是容易讓人禁不住沉浸在回憶的漩渦裡。記得以前小時候總是喜歡背著大人,用小手偷偷拿幾根家裡的紅薯到田地裡窯番薯。不過最為令人印象深刻的則是一次鄰近的小夥伴偷偷抓了家裡的雞,拿到田壠裡大夥一起窯雞的事。
那是一個令人羨慕的下午,小夥伴從家裡偷了只雞,有個年紀稍大的小夥伴學著大人,好不容易拔光了雞毛,淘出了腸子洗乾淨,用荷葉包著雞身,撿泥塊,蓋窯子,撿柴,燒紅泥塊,再將整隻雞放進去,約莫一個小時,估計雞熟了,就開始起窯,一個香噴噴的雞就這樣被做出來了,這就是窯雞。
窯雞是我們小時候常玩的美食,但那時家裡面的雞總是少見,也不見得每次都能成功地從家裡偷出雞來,便開始嘗試著窯魚,窯小鴨子,凡是我們能找到的可吃可窯的都試了個遍,但終究味道還是不如窯雞好。
如今時過境遷,在廣東這邊,小時候常玩的美食,如今卻成了飯店的特色菜,還有很多人喜歡吃。有些農家樂,小飯館也會將窯雞作為店裡的主打,有些店直接就是賣窯雞。可能有些沒吃過窯雞的小夥伴就不明白了:廣東那邊真的有那麼多飯店可吃窯雞的嗎?窯雞真的就那麼好吃嗎?
其實窯雞好不好吃,從它的做法中就可看出一二了。做窯雞,先是要宰雞,將雞腸子,內臟都淘洗乾淨,弄一些配料,比如鹽焗雞粉,油鹽,八角,桂皮,胡椒,蒜蔥,沙姜等食材醃半個鐘,但食材入味之後,開始用層層的錫紙包住,要將雞包得密不透風,不然味道不好,也容易進灰塵,泥沙。再燒旺柴火,待火候差不多,再放進包好的雞,焗一個小時左右,此時,雞肉的香味就出來了,既有雞肉的味道,又有火烤的味道,非常好吃。
從這窯雞的做法中就可看出,窯雞的味道不會差到哪裡去。單是看所放的材料就可知道,即使不用窯的方法,單是用這些食材燜雞肉,味道都會很不錯,只不過窯雞的味道更為特別,如此步驟做出來的雞肉,更有嚼勁,也更酥軟好吃而已。
也正是因窯雞的味道很不錯,很多人喜歡吃,因此也有不少飯店,食館是將窯雞作為店裡的特色菜的,也有不少開窯雞店,專門窯雞的,有些店生意還很不錯,這不得不說窯雞的魅力之大了。
只不過正宗的窯雞做法應是用泥土塊焗熟的,這樣泥土的清香味才會混入雞肉的味道裡,這樣做出來的窯雞味道才更為好吃,更為特別。只是現在很多城市裡開這種店的為了節省時間,節省成本,都會採用其他方式代替,或是直接用柴火燒成的炭火焗,或是直接用現代機器做這窯雞,自然味道是有些差別的了,但很多人都喜歡吃也是不爭的事實。
本文原創作者:穎姐說生活,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