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大多數上班族來說,獵頭是一個熟悉而又陌生的角色。說熟悉吧,就是只要你的工作經驗只要達到一檔的程度,只要將簡歷掛到網上,然後就會有獵頭主動聯繫你,和你各種交流。說到陌生吧,主要在於傳統的獵頭方式,幾乎都是一種「推銷式」的服務,他們只對招聘方負責,很少關注候選人的需求,因此給候選人介紹工作的成功率其實不算高。
因此,獵頭和候選人之間關係其實比較微妙:雙方有合作的基礎,但利益點各不相同。因此,在跳槽這個事兒上,候選人和獵頭有時候是一種「相愛相殺」般的存在。這不,有個男子在網上發帖吐槽稱,自己認識的一個女獵頭要是能招到人,「自己把手機吃下去」。是什麼情況讓他如此生氣呢?
原來,這個男子也是女獵頭眾多候選人之一,有天這個女獵頭在發布職位信息的時候,將自己的個人照片作為配圖發出去了。這就讓該男子感到不舒服了,在他看來獵頭是一個職業中介的角色,不應該借發布招聘信息的時候秀自己的私人照片。於是他就是留言說:「現在的獵頭真不專業,拿招人作為幌子發自己的自拍照」。
沒想到這名女獵頭完全沒有慫,直接用一句話秒懟回去:「像你這種直男,估計只有欣賞的份了」。這兩人的對話根不不像是傳統的候選人和獵頭之間那種小心翼翼的對話,反而像是普通男女網友因為某件事兒意見不同而產生了爭執,他們倆之間的合作肯定是沒戲了。
這名男子將事情的經過說出來之後,大多數網友都一致認為這名女獵頭脾氣比較大,很有個性。也許她手裡候選人資源多,或者是認為這名男子的簡歷對她來說可有可無,反正表現得很不專業。那麼,對於想跳槽的職場人士來說,我們應該怎樣有效的利用獵頭資源呢?
首先,對獵頭渠道要有正確的認識,不要太迷信他們,但也不要太低估他們了。其實,獵頭本身就是一個靠販賣「信息差」來牟利的行業。他們掌握了更多的招聘需求信息,可以為中高級人才提供更多的機會,同時也為僱主帶來更多的簡歷。
但是不管多麼厲害的獵頭,他們都無法保證招聘或者應聘的成功率。對於僱主來說,獵頭無法確保推薦多個人候選人就能完成招聘任務;對弈候選人來說,獵頭也無法保證面試多少次就能成功應聘。所以,我們只能將獵頭當成一個渠道罷了。
其次,獵頭行業是準入門檻低,其實是一個魚龍混雜的行業,很多從業者缺乏對這個行業的基本認識。比如本案例中的女獵頭,在招聘廣告中掛自己的照片,也許是為了吸引更多候選人的注意力。殊不知,她卻忘記做一件兒,那就是候選人資料庫。如果有這麼一個資料庫,就可以主動推薦了,那還需要用照片來吸引眼球這種土掉渣的方法。
讀者朋友們和獵頭之間發生過類似的趣事嗎?歡迎在留言區和作者討論互動。
END
作者:陳老師,資深的人力資源從業者。歡迎關注「陳老師職場問題診所」,帶你玩轉職場,進階打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