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糖不是誘發糖尿病的根本原因,但卻也是損害身體健康的一大「利器」。本文總結了糖到底是如何傷害人體的,我們又該怎樣應對這「甜蜜的負擔」。
1.讓肝臟變胖。果糖會加快肝臟細胞儲存脂肪的速度,長期的高糖飲食,會導致脂肪像一個個小球一樣,聚集在肝臟周圍,是「非酒精脂肪肝」的前兆。數據顯示,1/5的英國人被這個問題困擾,50歲以上的男性是高發人群。
預防建議:要儘可能減少糖和飽和脂肪酸的攝入,多吃優質蛋白,限量飲酒,堅持適量鍛鍊,有助於清除肝內脂肪。
2.使你變成大胃王。果糖是瘦素激素的大敵。瘦素激素的功能是告訴大腦:「我已經飽了,快別吃了。」但眾多研究發現,長期吃糖太多會擾亂身體向大腦發送信號。體重超標和2型糖尿病患者,身體會減緩釋放瘦素激素,導致已經吃飽了但還是覺得餓。
預防建議:想吃糖的時候,就趕緊步行15分鐘吧。研究人員發現,步行15分鐘,能將人對巧克力的渴望降低12%。
3.誘發頭痛。倫敦國王大學頭痛方面的專家安迪·道森博士說,因為偏頭痛多數是由於變化引起的,如睡眠、飲食的改變等。當你吃糖過多時,人體需要快速反應來應對它,血糖水平會突然到達峰值,隨後又陷入低谷。這種變化就有可能引發頭痛。
預防建議:了解糖分的不同名稱和說法,警惕成分表中出現「糖」、「糖漿」等字眼的食品。
4.加速皮膚老化。血液中的糖會附著在蛋白質上,並產生「危害分子」——糖化終產物(AGEs),它們不僅會破壞膠原蛋白、彈力蛋白等蛋白纖維,導致皮膚出現皺紋或鬆弛下垂,還會使身體的「天然抗氧化劑」酶失效,招架不住紫外線等的外部侵害。
預防建議:一定少喝添加了大量糖分的飲料,即使是聽上去很健康的「鮮果」奶昔,含糖量也非常高。不過,沒必要擔心水果中的果糖,因為水果纖維會降低糖類在體內的轉化。
責任編輯:周珊珊(EK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