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手韓寒曾說中國連一個像樣的汽車軸承都造不出來,是空穴來風?

2020-12-22 懂車後

如今中國汽車工業發展水平已經今非昔比,自主品牌的崛起徹底摘掉了曾經靠「山寨」度日的帽子。像實力雄厚的吉利還收購了沃爾沃,還有一些自主品牌也正與國外的老品牌車企在談合作,這些都能證明中國汽車工業革命的成功。不過賽車手韓寒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中國連一個像樣的汽車軸承都造不出來」,這是怎麼回事是空穴來風?

看到韓寒提出這樣的質疑,很多人表示不解,既然中國連一個像樣的汽車軸承都造不出來,是不是對於構造複雜的發動機更造不出來呢?其實這些話並不是真的,中國是能夠造出自己的發動機的,中國不僅能造汽車發動機,而且是製造技術水平越來越好。但是韓寒的那句中國連一個像樣的汽車軸承都造不出來,甚至一個螺栓也造不出來的說法是怎麼回事呢?

首先韓寒的質疑是真的,但是當我們說一個東西能造出來到底是什麼意思?這要分幾個方面來理解,一臺汽車和一臺汽車發動機的生產,其實是由許多零件通過很多道工序組成的。我們說能造得出來,指的是我們擁有自己的生產線,能夠生產出最後的成品交付給客戶。但對於構成最終成品的零件以及半成品來說,往往很大一部分是從其它供應商那裡買來的,這就好比你去做一個漢堡,你可以說自己能做出漢堡來,但是漢堡裡的肉肯定不是你養雞或豬牛獲得的。

這時候就有一個問題出來了,如果東西都是從國外買的,那還算不算中國自己造出來的呢?就比如拿一個發動機來說,如果我們國內只是自己生產了幾個關鍵零部件,並進行了組裝測試,最終拿出成品交付客戶,而其零部件有百分之五十以上都是有國外企業所生產的,那我們此時是應該回答「能造的出來」還是「造不出來」呢?這確實是個問題,那麼有人會說為什麼一個小小的螺栓早不出來呢。難道它其中有很多不為人知的秘密嗎?

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我們需要弄明白一個關於製造的常識,那就是當我們說我們能造得出來一個東西的時候,通常指的是造出這個東西我們能賺錢。如果一定要舉全國之力造一個螺栓或一個汽車軸承,其實這絕對是沒有問題的。那麼為什麼我們還要去國外進口這些零部件呢?原因很簡單,因為國外的造價更低,成本更低。為了賺取更多的利潤,我們不得不選擇國外的產品。

既然汽車大部分的零件都是外面買回來的,有人就說了如果把所有的零件都從國外買回來,是不是也能做出像寶馬那麼牛的發動機和保時捷那樣好的汽車?答案顯然是否定的,首先即使你想買也未必能買得到,零部件的生產需要包括生產線在內的各種投入,這個投入資金往往不是小數目,如果沒有一定的需求量,後期的價格肯定降不下來,這樣幹的就是賠本的買賣。其次絕大部分零件尤其是關鍵零件是由汽車廠家和供應商共同研發,共有智慧財產權,如果想買人家的獨門利器豈不是痴心妄想。

所以說技術專利的產生,在車企研發投入方面就顯得尤為重要了。我們通過2018年全球車企投入排行榜就可以發現,投入最大的車企正是那些在全球最賺錢、實力最強的車企,比如大眾全年投入158億美元位列第一,豐田100億美元位列第二。這樣一對比很多車企投入的總額可能還不及大眾的零頭,那麼人家投入大回報自然高,這是成正比的。總的來說,像中國能不能造出一個什麼什麼東西的話題,想要說清楚還真的不是很容易的一件事,所以要想品牌實力得到增強,研發投入方面是不能吝嗇的。

相關焦點

  • 德國人:中國永遠做不出這種滾珠軸承,哈佛教授:自欺欺人
    也是因此德國人對於中國製造十分看不上眼,就曾狂妄的宣稱他們引以為傲的滾珠軸承,中國就永遠也造不出來。卻沒想到最終被一位哈佛的教授的言論和中國的實際表現所啪啪打臉。現如今我們處於工業高度發達的時代,許多手工生產都被機械所取代。而機械運作離不開軸承的運轉,軸承之於機械就相當於鏈條之於自行車。是以一個國家對軸承製造技術的掌握程度高度影響著這個國家工業化的發展之路。
  • 二十年的自然生長:韓寒只有一個,而人生有無數種可能
    現在回看一炷香時間寫出來的《杯中窺人》,濃濃的低配版《圍城》風,韓寒模仿錢鍾書先生的文風顯而易見,談古論今,古今中外,如初飛的小鳥自信地掠過湖面,吳宓葉大公,羅馬拉丁文,雖是浮光掠影,但也甚至拉風。韓寒拎著版稅現金就在上海買了輛富康車。韓寒覺得桑塔納是上海計程車,當時覺得自己這麼有性格,打死也不能買計程車,後來就買富康,買好第一天就開到北京去了去改裝,結果不幸到了北京以後,富康是北京的計程車。韓寒曾於2011年至2013年連續三年蟬聯CRC年度車手總冠軍,2012年同時還獲得了中國房車錦標賽(CTCC)超級量產組年度車手冠軍,成為那一年的「雙冠王」車手。
  • CFGP車手故事 賽場「Andy」不懼狂言期待彪悍
    原來,他的英文名與劉德華重名,同樣都是Andy,而他的中文名也與此諧音。作為一名90後的車手,鄭安迪告訴記者,當年母親懷著自己時正好在美國,父母順口給他取了這個英文,當父母回國在深圳生下自己後,又定下了這個音譯的中文名。從此以後,他的名字就與一位天王巨星聯繫在了一起。
  • 造空調的造汽車,造白酒的也造汽車!雷軍:不差我一個造手機的!
    造空調的造汽車,造白酒的也造汽車!雷軍:不差我一個造手機的!跨界,近年來這個名詞似乎在汽車行業格外流行,什麼造空調的、造白酒的等等都跨界造起了汽車。這不手機行業的小米也坐不住了,造空調的造汽車,造白酒的也造汽車!不差我一個造手機的了!
  • 一天一個成語·空穴來風.
    ✦關注這個公號,變成別人眼中博學多才的人✦每個成語背後都有你不知道的典故來啊,造作啊
  • 德國曾看不起中國製造,連美國都無法輕視
    在70周年這個大好日子裡,新中國第一批工業企業洛陽軸承廠傳來好消息,「未來,中的高鐵將用上『中國軸』!」據悉,洛軸已經打通高鐵軸承研製技術通道,具備高鐵軸承批量生產的條件。也許不少人對軸承二字感到陌生,換個說法,生活中的冰箱、洗衣機、電扇,或者是每個人都不可或缺的手機,它們的「體內」都有軸承,如果沒有軸承,一切都會停止轉動。軸承是機械設備中重要的零部件,就像身體的某個器官一樣,看似渺小,但不可或缺。
  • 斯巴魯贊助的韓寒導演新作《乘風破浪》
    由斯巴魯汽車(中國)有限公司贊助的韓寒執導最新影片《乘風破浪》定檔發布會於12月27日在北京召開。導演韓寒攜眾主創亮相發布會,並宣布該片將於2017年大年初一(1月28日)上映。有著作家、冠軍賽車手身份的韓寒此番導演的這部影片以他最為熟悉的賽車運動作為背景,無疑令人十分關注和期待。
  • 挑戰上賽道最快圈速成功 韓寒:還可再快1秒
    韓寒(微博)挑戰成功後接受專業車志採訪騰訊體育訊 10月6日,中國最高級別賽車場──上海國際賽車場裡到來了一個特別的訪客──CASKA6日、7日兩天裡,CASKA/CUSCO GT賽車在斯巴魯中國車隊主力車手韓寒的駕駛下,一次次打破上賽圈速紀錄,並且一次次刷新自己的成績。7日傍晚,成績證明挑戰圈速紀錄成功。據了解,為了本次衝擊賽道紀錄,斯巴魯中國車隊已經準備了近一年時間。從立項、改裝車輛到前期試車,花費了大量心血。今年6月初,剛剛完成的賽車就在廣東國際賽車場進行了測試。
  • 韓寒駕翼豹破上賽道房車紀錄
    10月6日、7日兩天,CASKA/CUSCO GT賽車在斯巴魯中國車隊主力車手韓寒的駕駛下,一次次刷新著上賽道房車圈速紀錄。 本次衝擊「上賽道」房車最快單圈紀錄活動是CASKA/CUSCO GT賽車衝擊全國各大賽道房車圈速紀錄的第一站。隨後,他們還將與10月8日、9日衝擊上海天馬山賽車場的房車圈速紀錄,並將於日後陸續挑戰和改寫國內其他賽道的房車圈速記錄。
  • 周杰倫/郭富城/江疏影,這些「不務正業」的明星,都玩什麼?
    無論是天王巨星還是當紅小鮮肉 都樂此不疲 明星玩車大都並非玩票 他們背後與汽車結緣的身份能嚇你一跳! 「不老男神」林志穎
  • 華夏杯賽車大賽7月開幕 韓寒領銜參賽再吸金
    主辦方還透露,知名作家兼賽車手韓寒將作為中國大陸代表隊車手參賽。     本次華夏杯的參賽選手由四個協會選派,來自以上四個錦標賽事中選拔出的佼佼者,每隊5名車手。比賽設置了車手杯,協會杯和巾幗杯,分別授予全年比賽積分第一的車手、車隊和女車手,而本賽季「華夏杯賽車大獎賽」車手杯得主則將獲得人民幣100萬元獎金。     韓寒將作為大陸隊的車手參加此次華夏杯的比賽。亞洲電音教父楊振龍與MTV電視臺合作打造專業賽車MTV, 並邀請神秘歌手演唱。
  • 中國汽車人的五個瞬間
    之後的十幾年裡,他搞房地產,玩足球……在深圳學習期間,他購買了一輛6萬元的中華轎車,不知是出於勇敢還是無知,這讓他動了造車的念頭。沃爾沃,瑞典著名汽車品牌,在我國香港地區又譯為富豪。1915年,「Volvo」名稱首先出現在瑞典知名滾珠軸承製造廠SKF的一具滾珠軸承上,並正式於瑞典皇家專利與商標註冊局註冊成為商標。
  • 《乘風破浪》4天近3億的背後:」逐漸靠譜」的韓寒和「他的國」
    電影中汽車撞火車的鏡頭,觀眾注意不到這場戲是由50%的實拍和50%的特效結合完成的,因為撞擊看起來太逼真。《乘風破浪》劇組的製作人員基本上都是80後,而電影故事也發生在1990年代,是大家生活和成長經歷中熟悉的,美術指導王闊甚至感覺,整個美術設計的過程「與其說是創造,倒不如說是在挖掘記憶」。
  • 韓寒的App《ONE·一個》怎麼做起來的 如何分成
    韓寒對《中國企業家》說,如果僅僅是韓寒頻道,就會變成粉絲內刊,很難走到更大的天地去,「蘋果手機如果叫賈伯斯手機的話,可能就會差點兒。」  最終,雙方都做了妥協。騰訊的《ONE·一個》中,左邊是電子刊,每日提供「一個報導、一個評論、一個文藝」;右邊則是韓寒頻道,提供韓寒的賽車資訊、照片、視頻以及小說連載。  網頁版《ONE·一個》上線後,韓之隊加快了推出App版的速度。
  • 他是中國汽車之父 解放汽車和紅旗轎車都是他造出來的
    如果說中國原子彈之父是錢三強,飛彈之父是錢學森,中國衛星之父是孫家棟,那麼中國汽車之父就一定是饒斌了。饒斌是中國汽車工業的奠基人,享有「中國汽車之父」的盛譽。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馬路上有各種各樣的車輛,多達130多種,卻沒有一輛是國產汽車。發展國產汽車,成為新中國的必然之選。
  • 1分03秒24 韓寒再駕斯巴魯改寫天馬紀錄(全文)
    汽車之家2012年10月9日報導 2012年10月,CUSCO聯合斯巴魯中國車隊攜他們歷時一年,耗資近200萬元籌劃、打造的CASKA/CUSCO九代翼豹STI SPEC-C場地賽車(以下簡稱CASKA/CUSCO
  • 剛剛 其參股公司過會 韓寒也是大贏家 持股或超6000...
    在擬上市之前,果麥文化曾深度綁定韓寒,先後參與了《後會無期》、《飛馳人生》等影視投資,並收益不菲。最近兩年,果麥文化營收、扣非歸母淨利潤複合增速分別為25.8%、35.9%。去年公司實現營收3.84億元,實現歸母淨利潤0.59億元。
  • 舒馬赫生日韓寒送祝福:祝他早日康復(圖)
    舒馬赫  今天是車王舒馬赫45歲生日,在這一天,遠在大洋彼岸的中國,有一位車手,也是一位作家為舒馬赫送上最真摯的祝福,他就是韓寒。  韓寒在簡訊中回複本報記者:「舒馬赫一直是我非常欣賞的車手。我是第一時間得知他受傷的消息。最早傳來傷勢無大礙,我就鬆了口氣,第二天才知道那麼嚴重。我當時就想到了徐浪和冬冬,他們都是頭部受傷。非常憂慮,也擔憂舒馬赫就算康復了以後也會對運動有所影響,他是那麼愛玩的一個人啊! 」短短幾行字可以看出韓寒對於舒馬赫的情感略顯傷悲。
  • 人本集團:進軍新能源汽車專用軸承市場
    近日,人本集團在國內率先成功開發出新能源汽車系列專用軸承,這標誌著中國軸承行業吹響了自主進軍新能源汽車專用軸承市場的號角。  前不久,福特汽車公司公布在中國發展電動汽車產業戰略,計劃在2025年前將其70%的電動汽車移至中國生產。  2016年,美國電動汽車及能源公司特斯拉在中國的銷售額達10億美元。特斯拉負責人表示,過幾年,特斯拉在中國的銷售額將佔其全球銷售額的最大份額。
  • 蘋果造車的衝擊波:連PPT都沒有 就有人喊狼來了
    現在可以明確的是,和6年前的產業環境、輿論環境相比,現在這個時間說自己要造車,大概率會讓人感到更靠譜。6年前,也正是一批新造車企業籌划進軍汽車行業的時候,像中國的蔚來、小鵬等等,基本上都是那個時候加入的。當時的科技公司更多選擇了從某個技術領域切入汽車,如美國的谷歌、蘋果更注重自動駕駛,而中國的華為、百度、阿里等公司則發布了各自的軟體系統。過去幾年來,科技公司真正下海造車的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