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看似巧合的現象究竟存在什麼關聯——讀《規模:複雜世界的簡單...

2020-12-27 中國證券網


  《規模》  複雜世界的簡單法則  (英)傑弗裡·韋斯特 著  張 培 譯  中信出版集團  2018年6月出版

  ⊙馬 維

  如果有人問你:「生命是什麼?」你會怎麼回答?有的人也許會說,生命是所有生物都有的存在形態。但那形態又是什麼?還真不好概括。生命,或許是宇宙中最複雜、最多樣化的現象。據統計,地球上有超過800萬種生物,它們形態不一,最小的細菌質量不足1皮克(相當於一萬億分之一克),而最大的動物——藍鯨則重100多噸。況且,每個物種從孕育、出生、繁殖和死亡,都千差萬別。有些細菌只能存活1小時,而有的鯨類,則可活100年之久。

  多年前,如今的搜狗公司總裁王小川讀到了一本名為《複雜》的書。據他後來說,這本書徹底顛覆了他此前的宇宙觀,也讓他從更深廣的視角出發去理解「生命」這個概念。如今,有本書從物理學視角出發,闡明生命存在和運行的規模法則。這本《規模》的作者傑弗裡·韋斯特是年近八旬的英國理論物理學家、全球複雜性科學研究中心聖塔菲研究所前所長。他講述了他眼中的「規模」問題,對一切生命體的巨大影響力。他不是簡單把生命體定義為生物的生命,還把具有和生命體相似特徵的企業,以及城市,定義為生命體的一類特殊而有趣的形態。這位老而彌堅的科學家想像力之充盈,簡直能讓年輕人都望塵莫及。難怪《時代周刊》要將他列入「全球最具影響力的100人」之一。

  從神奇的「奇普夫指數」說起

  在物理學中,有個很有意思的定律,它的意思是說,任意翻開一本以拉丁字母寫成的書,把單詞出現的頻率按降序排列,每個單詞出現的頻率,與其出現次數的名次之間,存在著一種特定的反比關係。這個定律說明,只有極少數的單詞會被經常使用,而絕大多數單詞,則很少被提及。其實,這也就是我們所熟知的「二八定律」。再比如說,每一次流感疫情爆發之後,統計數據都表明,隨著流感病毒在全球的蔓延,如果感染人數增加一倍,那麼被感染的國家可能只增加不到30%。

  那麼,這些看似巧合的現象之間,究竟存在著怎樣的關聯關係呢?這正是韋斯特在他的這本書裡所要討論的問題。韋斯特把系統增長中存在的這些關聯關係,進而在更廣泛的範圍和更普適的意義上討論,研究各種事物和系統,如何隨著規模的變化而發生變化,以及它們所遵循的基本法則。韋斯特的研究,構建了一種可量化、可預測的框架,以幫助人們了解世界的意義,以及事物之間是如何呼吸影響並生長的。《規模》所揭示的這個複雜世界背後的普適性簡單規律,值得我們每一個對廣義的「生命體」、對未來充滿好奇心的讀者去細細品讀、思索。

  《規模》這個書名,其實還可以譯為「尺度」。韋斯特認為,如今的時代,萬物相連,帶來複雜性的急劇增加,動物、植物、生態系統、城市和公司,其中的幾乎任何可量化的特點,都與「規模」存在著同樣可量化的規模縮放關係。而且,令人驚訝的是,這些看起來似乎處於不同層次的事物之間,都有著極為相似的運作方式,其組織、架構和發展,也表現出了驚人的系統性規律和相似性。

  比如,數字四分之三看似平淡無奇,對生命體卻幾乎是命門。可能很少有人知道,生物學中有個「克萊伯定律」,說的是生命體的代謝率隨著體重的約四分之三次冪不斷變化。也就是說,體重差不多是老鼠的一萬倍的大象,其代謝率(即維持大象存活所需要的能量)只是老鼠的1000倍。更令人稱奇的是,這類法則不僅適用於代謝率與體重之間的關係,還適用於包括心率、壽命、線粒體密度、樹木高度等所有與生物數量和生命歷史相關的事物。

  有人也許會問,知道這些冷知識有什麼意義呢,除了滿足一下人類、尤其是科學家身上那與生俱來的好奇心之外,又能帶給宇宙生物多少有意義的東西呢?有,而且在關鍵時刻意義重大。在《規模》裡,作者就提到了一組科學家因未注意到「克萊伯定律」,採用簡單線性思維而造成大象意外死亡的慘痛案例。為了測試一種名叫LSD的致幻劑對大象的作用,科學家以貓的體重和用藥劑量為基礎,測算大象用藥劑量。他們認為,大象體重大約是貓的600倍,大象使用致幻劑的劑量也該是貓的600倍,這最終導致了大象的死亡。這就是一次沒有意識到規模法則的結果。而按克萊伯定律,當生物體重量變為原來的600倍時,代謝率卻沒有提到相當於原來的600倍的水平,而只相當於貓用藥量的121倍。

  類似的現象,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也常能觀察到。比如,很多時候,經過一番運動,大人已很累了,而孩子仍在不知疲倦地活動,這就是因為小孩子體重輕,他們的相對力量比大人更強。

  造船也是同理。據一位叫布魯內爾的英國工程師估算,如要把載貨量增加到原來的10倍,那麼只需相當於原來的4.6倍的動力就行了。這也就意味著,船越大,每一噸載貨量所需要的動力就越小,這就是「規模經濟效應」的最佳體現。這也解釋了為什麼現在的貨輪和郵輪都儘可能地往大裡造,越大越好。可見,規模對事物程度乃至性質的改變,是普遍存在的,可說是物理學的底層法則之一。

  早在400年前,伽利略就在很多事物的存在和運行中就發現了這一法則。他說,一隻小狗能背起兩三隻與它自己體重相同的小狗,但一匹馬卻駝不動一匹與它體重相等的馬。

  企業與生命體的相似性

  而如果把韋斯特強調的這種規模法則,運用於對企業的觀察上,也是同樣有效的。因為企業和生物的生命,的確具有很多相似的屬性:人有生存欲望,企業也有;人體內有細胞的新陳代謝,企業內部也有員工的流動;人會面臨肥胖的問題,企業規模變大之後,同樣也難以避免結構的臃腫;人類會生育繁衍,企業也可通過孵化子公司等來「繁殖」。而在韋斯特看來,企業和生命體一樣,也會受到來自規模經濟的主導——在生物學中,生物體停止增長,是因為能量供應無法跟上細胞的維護需求;而企業,據統計,美國上市公司無論何時上市,都會有一半在10.5年內消失,最常見的原因是被併購。「正如所有生物體必須死亡以使新生物體綻放一樣,所有的公司都必須消亡或改變,以使新的創新物種能夠繁榮發展。」

  而韋斯特對企業死因的分析則表明,規模是決定企業壽命長短的重要原因。就像生命體會因為規模大小的不同而產生不同的代謝率和壽命一樣,如果把企業的收入和支出看成是企業的新陳代謝,那麼,很正常的,如果一家公司的收支無法經受市場波動的影響,就有可能會消失。

  因此,也就不難理解,企業發展的一般規律體現為:在企業創辦初期,企業規模的增長相對較快,就像剛出生的嬰兒,但隨著企業規模的增長,以及維護企業運營的支出規模的增長,企業發展的增速就開始放緩。到了發展成一定規模的企業之後,基本規律是,企業規模越大,維護企業的開支也就越大,這時的企業看似很強大,其實可能比初創時更脆弱,更經不起風吹草動。

  是什麼摧毀了企業

  曾有無數管理學家研究企業消亡原因,不能不說,韋斯特的論述,是很能讓人信服的。他的結論是:凡經營到一定規模的成熟企業,絕大多數都是採用自上而下的嚴格管理,努力提高生產效率,降低運營成本,以期實現利潤最大化。但是,當企業在追求通過所謂「高效」管理來保持一定利潤率時,他們其實是在以今天賺快錢的方式犧牲了企業未來的生命。

  所以,在韋斯特看來,企業流行的那套流程管理模式,實際上正是促使企業快速僵化的罪魁禍首。面對變化多端的市場,流程的應變能力,遠比生活在現實中的、靈活多變的個體差得多。此外,還應強調研發,雖然這看起來註定不是高效的,但沒有研發,就像生命體缺乏更新體驗的機會,企業活力就會逐漸喪失,新陳代謝也會不足,最終將瀕臨死亡或者被吞併。據韋斯特的調查,隨著企業規模不斷增長,分配給研發的相對資源,總會系統性地減少,與之形成對比的,則是管理開支的增加。這種規律性現象,也解釋了很多企業最終消失的原因。

  至於如何克服這些普遍存在的老企業病,韋斯特的建議是,去流程化、控制規模,對企業的存續非常關鍵,因為臃腫不堪的人事制度和繁瑣無用的流程,實在是會讓企業的新陳代謝負擔變得毫無必要地沉重。

  那麼,那些大企業該這麼辦呢?在韋斯特看來,應去學習那些去中心化的超大型城市的發展經驗,讓自己更像一個包容開放的生命體,鼓勵不同的想法和創新,而不是為了管理的方便,隨意打壓那些有意思的、可能引領企業未來的想法和做法。這樣的模式看似低效,實則充滿了創新精神和生命活力,在實現規模效應的同時,能最大限度延遲衰老的到來。

相關焦點

  • 世界上最離奇的巧合,看似發生的同一件事,可根本無法解釋!
    世界上最離奇的巧合,看似發生的同一件事,可根本無法解釋!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經常碰到巧合,比如兩個人之間發生了同一件事,很多人都會認為是巧合。然而如果經常出現的話,就極有可能是刻意為之,而不是巧合了。世界上很多的相似都與巧合有關,但也不是所有的相似都是巧合。所謂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或多或少都會存在這些差距,有些事情的發生看上去是巧合,實際結果卻不是。其實世界上有一種非常詭異的巧合,看上去極為相似,但科學家也很難解釋,那就是美國的兩位總統林肯和甘迺迪,非常的令人熟悉。
  • 「巧合」並不存在——人類的集體潛意識
    因為科學界認為,世界萬物只存在因果聯繫,不能夠用因果關係解釋的就叫做「偶然」,比如還是這個例子「說曹操,曹操到」,在科學的理解上這就是單純的「偶然」,但是榮格不這麼認為,他認為這兩個事情之所以看上去有聯繫,是因為他們兩個之間有共同的「意義」,這個「意義」把「我想到」和這個人「出現」聯繫到一起,也就是說「意義」把「主觀的思維」和「客觀的事物」聯繫在了一起,也就是把「精神世界」和「物質世界
  • 「巧合」並不存在——人類的集體潛意識
    大家有沒有想過,什麼是「巧合」?生活中最明顯的例子,「說曹操,曹操到」,我們剛想到某個人或者提到某個人,這個人就出現了,這是一個巧合。和夢相關的巧合非常多,比如說「預知夢」,在科學的範疇中,這就是「巧合」。還有一個比較明顯的例子就是「直覺」,我們預感要發生的事情,這個事情就真的發生了。「直覺」在科學的角度上是沒有根據的,所以只能認為是一種「巧合」。
  • 《易經》的奧秘:解開複雜世界的金鑰匙是什麼?一雙筷子就懂了
    我說的道理很簡單,也很容易做到,但是全天下的人沒幾個人知道,更沒有人做到。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只有那些看起來高深莫測、能把人繞暈的東西才會吸引人,一眼見底的明白往往無人問津。 《易經》看似複雜,其實也很簡單,也很好應用,因為「易」字其中的一層含義就是簡易。你只要掌握了打開神秘大門的三把鑰匙,世界就會變得很簡單。
  • 世界上,越複雜的事本質越簡單,網絡創業賺錢同樣不複雜
    大千世界,雜亂紛繁,越是複雜的事情,其本質越是簡單,一切事物的本質都是簡單,一棵大樹生長的枝葉再繁茂,其本質也來源於樹的根基。只是一些有心人將簡單的事情複雜化了。這個世上哪裡有什麼高人?神人?只有那些做事符合現有條件,遵循規律辦事的人,他們只不過是找到那些,大家都懂得的道理,卻極少人去做的事,他們認準一件事,把事情極力簡化,然後去堅持反覆操作。【大道至簡】!
  • 那些離奇的巧合事件到底是什麼原理?為何令科學家都無法解釋
    自人類有記載以來,地球上就發生了很多離奇古怪的事件,而一些巧合事件更是令我們長期疑惑不已,甚至連科學家們也無法解釋。那麼這些巧合事件發生的原理到底是什麼呢?1940年,一艘英國拖網漁船被德國水雷炸毀,只有兩人生還,是一位男子和其侄子,他們都叫休.威廉士,也許叫「休.威廉士」名字的人可能是世界上最幸運的人。其實歷史上像這樣的巧合事件還有很多,甚至有些巧合的已經不可思議了!並且絕大多數巧合事件根本無法用科學來解釋。
  • 探秘解析:神秘的「巧合」到底是什麼?三個意識的層級你了解嗎?
    而這些神奇的小概率事件,我們通常稱之為巧合。那到底什麼是巧合?在我們一次又一次感嘆好巧啊之後,你是否想過巧合事件到底是如何發生的?感謝有你前面說到的這些事件,在客觀上來說,我們也只能把它當作是純粹的巧合。但是這些巧合卻又那麼的不合邏輯,或者說不自然。而這裡我們認為的不自然,主要是因為這種巧合的概率太小,但是卻時常發生。
  • 物理學咬文嚼字之八十三:簡單與複雜
    世界可以是簡單的,但我們對世界的理解可不能滿足於簡單。頭腦簡單的人(simpleton) 是會遭人嘲笑的。伽利略在他的《關於兩種主要世界體系的對話》一書中,給那個為地心說辯護的角色起的名字就是Simplicio。Simplicio, 那就是simpleton,義大利人哪裡會看不出來,所以梵蒂岡的大佬就覺得受到了奚落。
  • 一切都不是巧合,關於巧合的傳說
    說曹操,曹操到究竟是巧合還是必然?據說是這樣……巧合其實是一種非常低概率的事件,但是人人都遇到過巧合,那麼大家有沒有思考過什麼是巧合呢?生活中有一個比較明顯的例子就是直覺,就是你預感可能要發生什麼事情,不管是好事情壞事情,這個事情還真就發生了。
  • 那些花30萬讀MBA的人,究竟在學什麼
    之前見他發朋友圈在讀MBA,帶著好奇,我更多的是在問他讀MBA 的收穫和內容;而他更多的是在分享。我的這位朋友,暫且叫他老A,前幾年一直在創業,也算是小有成就(在他看來),後來,因為合伙人的問題,就退出了當時的項目。老A在家閒了半年,沒事就背個包出去走走看看。
  • 簡單與複雜
    無形之趣:此處無形勝有形在下面這個有些不完整的網格圖裡,你所能看到的白色圓圈實際上是不存在的。同樣的,那些看起來似乎將它們連接起來的白色對角線也是不存在的。但是,這幅圖裡最有趣的部分正是這些不存在的東西。
  • 最簡單的現象產生了世界上最複雜的化學反應!
    法拉第跨界科普蠟燭的燃燒 人們對火、燃燒已經習以為常了,但是真正從科學的角度來解釋什麼是火,為什麼會發生燃燒以及怎麼燃燒仍然知之甚少,雖然人類為之探索了數百年。
  • 神農架深處30多種動物「白化」,被列為禁區,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
    而關於神農的傳說在湖北地區一直比較流行,神農架和這個故事也有一定的關聯,而神農架這個地方也一直流傳這許多傳說,據說當時的神農當時還登上了回生寨,並且在這裡找到了有起死回生的七十二種還陽草,後來神農還被接回天界,位列藥仙,不過這些都這是傳說,我們當故事讀一讀就好。
  •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這個世界,究竟是什麼樣的?
    來源:十點讀書(ID:duhaoshu) 作者:十點儲楊「這個世界,究竟是什麼樣的?」《天才在左,瘋子在右》這本書的序言裡,提出了這樣一個看似簡單的問題。一千個人,難免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答案總是多樣的。
  • 看似複雜的對聯規則,這麼一分析,實際很簡單
    看似複雜的對聯規則,這麼一分析,實際很簡單。之前我們介紹了對聯的歷史,讓大家對於對聯的發展有了一定了解。想必看完後有不少人想要大展身手吧。但是問題來了:對聯是如何做出來的呢,我們怎樣作對聯才是正確的呢?所以今天就在這裡給大家簡單的分享一下對聯的基本規則。
  • 7種生活中看似簡單但卻神秘的物理現象
    但是,生活中我們經常能遇到一些令我們感到驚訝的現象,它們之所以令人驚訝,是因為它們缺乏科學的解釋(有的現象最近才得到解釋)。正如下文你將看到的那樣,有些神秘的東西表面上看起來是平淡無奇的。而這個看似平淡無奇的現象,實際上涉及到物理學中一個神秘的未解之謎——如何描述大量相互作用物體。在你搖動盒子的過程中,在各種各樣的物體中(無論是堅果還是其他大小不一的物體),儘管重的物體受到的重力更大,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較大的那個物體會逐漸上升,較小的物體會逐漸下沉。也許那些較小的物體是通過物體之間的夾縫到達底部的。對流也可能在其中起到一定的作用,它可能使細小物體沉積在底部。
  • 生活中的現象和一個科學實驗告訴我們:靈魂或許真的存在!
    相信很多人對「輪迴」都很感興趣,「輪迴」是一種很神秘的現象,以現在的科學技術是無法解答的。只要一說起「輪迴」就會被當作是封建迷信,但是關於死亡這件事,我們了解的其實還很少,人死亡之後究竟會不會成功轉世呢?
  • 央視裡神奇的讀心術挑戰,究竟是怎麼完成的?
    人是個複雜的動物,我們想不明白別人內心在想什麼,甚至有時候連自己都不了解。這時候我們希望自己有一個讀懂人心的超能力,讓自己看懂人心,在人際交往中遊刃有餘。然而什麼是讀心術?真的有讀心術這種超能力嗎?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電視節目裡的那些讀心表演?看完這些節目,我們不禁有這些疑問,這些表演真的能讀懂人心嗎?還是節目組動了手腳呢?僅僅依靠微表情和邏輯推理,就能猜出對面的人在想什麼,是不是很神奇?仿佛就像是對方肚子裡的蛔蟲,這究竟是怎麼做到的?
  • 宇宙中的神秘數學究竟預示著什麼?是巧合還是另有安排
    宇宙的終極秘密究竟是什麼?隨著我們對宇宙的研究,我們眼前的困境不但沒有減少,而且還在不斷增加著。有些事情支離破碎的分散在生活的各處,你如果不用心觀察的話你也許永遠都發現不了,可是某一個偶爾的時刻,你突然發現這些奇妙的事情,你並沒有轉身離去,而是仔細觀察,你將會把那些支離破碎的事情整個在一起,發現一些宇宙中暗藏已久的秘密。
  • 科學對死後世界的解釋,與佛教驚人巧合
    就目前來說,科學尚無法解釋死後的生命現象,但有以下10個方面可以進行嘗試:死亡並不是一件大事心臟最後一次跳動或者吸入最後一口氣,這都不代表你的死期已到。對那些科學研究者以及那些思索著自己死亡大事的人而言,死亡一向就是一個神秘的過程。人們偶爾會困惑,不知道某個人是否已經死亡,這證明死亡並不是一個短暫的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