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隔壁家兒子十七歲,讀高三,學習很差,光知道玩手機,甚至和父母成天打罵,該怎麼辦?
關於「隔壁家兒子十七歲,讀高三,學習很差,光知道玩手機,甚至和父母成天打罵,該怎麼辦?」這個問題,小編整理了多個來源的用戶回答,供大家更全面的了解。
來看看網名為「一個中學教師」的網友是怎麼說的:
都是父母嬌慣,溺愛的後果。一個打罵父母的孩子不能僅僅用青春期叛逆來詮釋,應該好好教育。不要再怕家醜外揚了。
來看看網名為「獨坐靜飲淡看世態炎涼」的網友是怎麼說的:
這個問題我的進來回答一下。如果你兩個關係不怎麼的,那就少管閒事,省的落得一身騷,還得裡外不是人。如果關係好,那就以叔叔的態度去說一下,一般外人面子都不好反駁,多多少少還會收斂點。如果你是孩子親生父親,那就好好教育,畢竟養了他這麼多年,不知道好好感恩就知道吵架罵人了,這要是回到家,還不得跟二哈似的上了天?有可能孩子知道你是他父親了,但不知道你為什麼不來個父子相認,像以這種方式來刺激你,讓他養父母揍他一頓,你好知道心疼難受的感覺。
對於ID為「適宜性教育」網友的精彩回答,大家紛紛點讚支持,他是這麼說的:
這種情況下,多半歸結於,耽擱了十七年,讀書時段,成績長期不好,首先學習室沒什麼意思了,17歲了,和大人也差不多了,我們如果長期做一樣自己勝任不了的工作,心情如何,狀態如何?大人或許還能換個工作,孩子最後換個環境,繼續讀書,無解。這時候他不玩手機,可以出去做戶外活動嗎?有時候,他想出去,父母因為擔心不讓出去,更麻煩的是,壓根不想出去,沉迷網絡,嚴重的就像癮君子,那股勁兒上來,誰說誰攔著,都要遭殃。問題來了,怎麼辦?方法不是沒有,可畢竟情況還是要充分考慮個別的差異性,建議在市裡找個專業心理諮詢師,一起去看看吧,這個問題對於以後孩子當成一個普通人,不解決也行,恐怕以後的矛盾少不了;如果想還有點作為,心理上的問題首當其衝,必須儘快著手準備了。
來看看網名為「木劍溫不勝」的網友是怎麼說的:
上不了學就別強求了,給他幾千塊錢,讓他出去闖蕩去,不指望著他一年能留下多少錢,但是也別讓他在家裡吃閒飯了,讓他首先學會就是獨立。高三了,差不多都成年了,也該學會自己去掙錢養活自己了。你能一直護著他嗎?不能。我一親戚家的兒子,從小嬌生慣養,學習極差,早早輟學,上班不掙錢靠家裡養著。現在結婚已有一子,還是不拼命掙錢。靠他爸,他爸五十多歲了還要出去打工養家,都說養兒防老,養兒防老,但他這成什麼樣了?如果家裡經濟能力還可以,那就讓他隨便考個大學,混個學歷。再做其他打算。
來看看網名為「話說正能量」的網友是怎麼說的:
這真是這家子的麻煩了。大家都來幫幫忙吧。已經到這時候了,誰也不能怨了。說多了也沒用,應該另闢蹊徑。家長要關心他。最根本的原因可能還是家長教育過程中出現了問題。現在孩子大了管不了了,我不能只怨孩子。要換位思考,要有毅力。記得網上有個例子:兒子玩網遊上癮,怎麼也管不了。然後只要孩子想玩遊戲,父親就叫孩子告訴他,他給他錢,不要偷搶。這樣兒子玩了三年,突然一天給父親說:我不玩了,我要上學。父親很驚訝,不敢高興,生怕又出了什麼事了。問:你不是喜歡玩嗎?這麼長時間我也不斷你錢,沒嫌你?兒子說:什麼樣的網友都玩了,沒意思,都差不多,就那麼回事!給我安排上學吧!後來,兒子考上了不錯的大學。人品也還可以。俗話說,自己的孩子下不得神。給自己的這樣孩子較真,敗下來的必然是家長。後來他考了名牌大學。其中就有我給他談心交流做思想工作的貢獻。先介紹這兩方法吧!各位朋友你們有什麼更好經驗可以告訴他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