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這個時節,小龍蝦總是讓人慾罷不能。當你雙手捏起紅彤彤的小龍蝦,一手抓頭,一手拽身,蘸點兒湯汁,正準備將蝦黃送進嘴裡時,旁邊總會想起這樣的聲音:「聽說蝦黃是『蝦屎』啊,別吃了吧。」 真是「蝦紅是非多」,筆者專門採訪了市一院營養科醫生易海維,一起「真相」一下蝦黃。
「蝦黃真的是蝦屎嗎?」面對筆者的提問,易海維笑著給出了回答——不是!「蝦黃一般指小龍蝦的肝臟,當母蝦到成熟期的時候,它的卵巢也會被人們稱為蝦黃(有沒有吃到過那種橘紅且有點硬的蝦黃)。蝦黃味道鮮美,而且營養豐富,富含不飽和脂肪酸DHA、EPA、蛋白質、微量元素硒以及各種維生素。」
這麼一說,似乎蝦黃還不錯呢,完全就是小龍蝦的靈魂啊。「那下次吃小龍蝦完全不必擔憂了。」酷愛小龍蝦的筆者立刻興奮起來。但易海維的一席話又潑了一盆冷水,「蝦黃能吃,但要少吃。」
據易海維介紹,小龍蝦適應環境的能力很強,所以即便生長的水質受到汙染,也能存活。若是攝入了重金屬,它們會用一套機制把這些毒素轉移到外殼,再通過生長和脫殼將毒素排出體外,但是完全排除體外不太可能,留存在小龍蝦體內的重金屬主要集中在它的鰓和內臟。
「剛才我們也說了蝦黃一般是指小龍蝦的肝臟,所以少吃蝦黃其實是為了避免重金屬汙染的隱患。另外,蝦黃的膽固醇含量也比較高,所以建議大家少量食用。」
「我最愛吃蝦黃,會不會有事?」易海維告訴大家,穩住,別慌。龍蝦是季節性食物,短期內食用量可能較大,但全年平均下來還是較少的。再考慮到目前市面上食用的龍蝦主要是養殖的,重金屬富集情況較輕。只要不是天天吃、頓頓吃、常年吃,那麼已經下肚的部分不需要驚慌,以後注意即可。
所以,最後為大家總結一下:蝦黃不是蝦屎,不過雖然好吃也不要貪多哦!
(文章來源:連雲港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