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跑步能力? 加強髖部力量為重中之重

2020-12-20 荔枝網新聞

  如今,平板支撐、仰臥起坐(卷腹)、俯臥兩頭起練背肌等核心訓練的經典動作大行其道。廣大業餘跑者,特別是初級跑者,為了防止受傷、或是跑得更快,都紛紛對自己下狠心「虐腹」。

  但是,為什麼很多跑者練就了一副好身板、甚至練出令人羨慕的腹肌,卻還是跑不快、易受傷、甚至動作越跑越僵硬?因為,很可能你忽略了「髖」的作用。

  髖關節——跑步中承上啟下的「鉸鏈」

  首先要清楚,跑步是一項運動在於下肢、發力在於全身的運動。

  那麼,跑友們苦練猛練的(軀幹)在跑步中究竟起到什麼作用呢?在跑步時,下肢通過臀部肌肉、大腿肌肉、小腿肌肉的交替協調收縮,起到支撐、傳遞力量和緩衝的作用,不斷重複蹬腿擺腿動作;

  上肢通過擺臂主要發揮維持平衡及動力輔助的作用;而核心(軀幹)在跑步時保持收緊穩定狀態,目的是為下肢蹬地擺腿和上肢擺臂提供有力支撐,是整個動力鏈的源頭。

  然而這個過程中,扮演重要支點角色的,是髖關節。髖關節是連接軀幹與下肢的唯一關節,對軀幹和下肢的協調發力起著承上啟下的樞紐作用。跑步時軀幹穩定,下肢擺腿就可以理解為是以髖關節為中心,下肢完成抬腿邁步和蹬地後擺動作。

  只有髖關節這個「鉸鏈」強大了,軀幹這個火車頭才可以帶動腿部,提高跑步時蹬腿擺腿能力。下肢形成系統運作,不僅省力,而且高效。

  跑步中如何學會用髖發力

  很多入門跑者跑步時以大腿帶動髖的動作是錯誤的。

  不是在跑步中有意識的抬高大腿就可以。正確的技術是,以髖為軸,核心發力,來帶動腿。

  要學會「送髖」,也就是後蹬腿進行充分伸髖(蹬伸)的同時,前擺的腿充分屈髖(抬起)。除了送髖,還要學會收髖。在蹬出去之後依靠臀部、背部、大腿後側的力量把腿收回來,避免「拖步子」,這樣才能保證高步頻和較短的著地時間。

  用髖發力,你的核心力量可以主動帶動你的下肢,與下肢力量疊加形成合力,發力集中、協調而流暢。

  當然,送髖並不是外觀上劇烈的擺動、不是讓你大幅度扭腰,否則就變成跳舞了。跑步中髖部發生「角位移」而不是「線位移」。說的通俗一點,應該是「轉動」而不是「平移」。這種輕微隱蔽的側腰發力和自然送髖的小細節,需要大家慢慢去體會,感覺髖部的轉動,將髖視為發力的支點,提高神經肌肉對髖的本體支配。

  髖部力量?其實還是核心力量

  提到用髖發力,可能大家會首先想到「髖部力量」。

  但準確來說,「髖部力量」這個名詞是不存在的,非常缺乏科學性和嚴謹性。因為準確來說,髖是一個關節而不是肌群,沒有肌肉也就無從談力量。髖部運動還是由周圍一系列核心肌群發力帶動的。

  髖關節功能包括了大腿前屈、後伸、外展、內收。每個動作的發力位置分別位於髖部的前方、後方、外側和內側。

  1、髖後部伸髖肌群

  髖部正後方的臀大肌,以及上方的背部肌群、下方大腿後側肌群都屬於「伸髖肌群」,為下肢蹬伸提供充沛動力。臀大肌、背部、大腿後側、小腿一起形成強大的「後側鏈」,形成推動身體向前的最重要驅動力之一。

  如果臀大肌這個中間環節薄弱,整個「後側鏈」發力的同步性、協調性受影響,再強的核心也不能很好地帶動腿部,還可能造成腿部代償性地過度緊張。

  2、髖外側外展肌—臀中肌  

  臀中肌位於髖外側,主要功能為大腿外展,還可以穩定骨盆和膝關節,減少下肢受傷。跑步時的髂脛束摩擦症候群等膝傷很大程度上就跟臀中肌無力有關。

  3、髖前部屈髖肌—髂腰肌

  髂腰肌的主要功能是屈髖,也就是擺腿,對步幅和步頻的影響都很大。

  4、髖內側內收肌

  髖內側肌肉由大收肌等五塊肌肉組成,合稱內收肌群,主要功能為內收大腿。如果內收肌力量不足,容易形成O型腿;還會造成蹬伸時大腿內旋和腳掌 「內扣」 動作不足,容易出現外八字腳。

  上述這些部位的力量,其實在傳統的靜態練習(平板支撐、側平板支撐、臀橋)、卷腹、兩頭起等動作中已經大量涉及。

  但是,為什麼很多跑者還是照樣跑得一團糟?因為,這不僅是單純的力量問題,還涉及到發力模式。

  傳統單調的核心訓練很難讓髖動起來

  現在很多跑者都比較注重力量練習,但是在動作上多以簡單的一般力量練習為主。

  平板支撐可以提高核心穩定性,股四頭肌、小腿訓練可以提高腿部的支撐和緩衝能力。

  但是,這些訓練基本都是兩腿同時伸髖、同時屈髖,與跑步的髖部動作模式(一腿伸髖、另一腿同時屈髖)相去甚遠。它們都不是跑步專項力量訓練,而僅僅是一般核心穩定性訓練、基礎力量訓練。

  當身體兩側髖同時屈伸的時候,身體會本能地更將發力點傾向於上腹部、而不是髖部(比如卷腹動作)。只有兩側髖交替屈伸(跑步、高抬腿跑、跨步跳等動作)的時候,髖關節發力的模式才會被激活。

  下面為針對跑步中髖部的發力模式,從海量核心訓練動作中整理了一些髖部訓練動作,供廣大跑者參考:

01 扶牆高抬腿

02 屈膝舉腿

03 空中蹬車

04 平板交替伸手伸腿

05 仰臥交替抬腿

06 登山

07 前後擺腿放鬆

  傳統平板支撐、卷腹、深蹲、提踵等動作是跑者的的基礎力量訓練。它們改善身體素質、減少傷病的效果也是顯著的,並非一無是處。只是我們需要在此基礎上,結合跑步的發力模式,增加一些針對性的專項力量訓練,特別是要將髖關節調動起來,才能跑得更快、更輕鬆、更少受傷。

相關焦點

  • 髖關節疼痛易被誤診 跑者須加強髖部屈肌
    髖關節屬於球窩關節,股骨頂端凸起的球,嵌入髖骨的凹槽中,就構成了髖關節。髖關節周圍有很多的軟骨、韌帶和肌肉,它對於腿的彎曲、伸展、提升、內旋、外旋等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也就說在跑步時,髖關節一直處在使用狀態。髖關節的疼痛通常出現在關節的前側,不過也可能會出現在臀部的下方或者大腿後側的頂端。其他的症狀還包括由於疼痛而無法將體重集中在一條腿上,或者雙腿移動時感覺劇痛,或者髖關節周圍出現腫脹。
  • 為什麼專業跑者都注重力量訓練,跑步的力量訓練包括哪些內容?
    專業跑者和普通跑者的一大區別就是專業跑者比較注重力量訓練,而普通跑者則不太重視甚至不知道力量訓練,普通跑者大多認為跑步只要多跑多練就可以了,他們通常是通過積累跑量來提升跑步水平,實際上這正是他們無法脫離「普通」的一大原因。
  • 跑步中的「黃金技術」——送髖(別說這個部位你找不到)
    06如何「送髖」?所謂的「送髖」是指,跑步時骨盆繞支撐腿髖關節進行同側傾,同側轉動和後傾的聯合運動。在跑步時去感覺髖部的轉動,將髖視為發力的中樞,以髖帶動腿,提高對髖關節肌肉的支配能力。跑步中髖部發生「角位移」而不是「線位移」,應該是「轉動」而不是「平移」。這種輕微隱蔽的側腰發力和自然送髖的小細節,需要通過訓練才能慢慢體會。跑步技術中的主動送髖,腰是會扭動的。
  • 練瑜伽,如何收髖,讓髖部更穩定?
    練瑜伽,我們經常會練習開髖的動作,一個靈活的髖部,不僅意味著可以get更多的瑜伽體式,更是我們身體健康的需要。但過度的開髖,髖部沒有力量(髖部僵硬≠有力量),不穩定,不僅不利於瑜伽的練習,而且對身體更是有害無益。
  • 跑步時小腿緊繃酸脹怎麼辦?需要鍛鍊脛骨前肌力量
    ­  春天是跑步的最好季節,想必很多跑友已經開始進行跑步鍛鍊了。近期總有跑友諮詢,在跑了2-3公裡的時候,小腿前側總是很緊繃、酸脹,尤其在跑步機上跑步情況更是明顯。那麼這是什麼原因呢?踝關節解剖構造缺陷、踝關節的柔軟度與肌力不佳、跑步時踝關節的過度旋前、腳跟腱過度緊張、脛前與脛後肌力不平衡、跑鞋使用過久致使減震效果變差,身心疲勞形成新陳代謝機能減退、女性跑步者的骨質疏鬆症。這些都是造成疼痛的原因。­  眾所周知,我們跑步的時候,是大腿、小腿、臀部肌肉協調運動的。在跑步時,這些肌肉之間存在或多或少的肌肉力量差異。而小腿前側的脛骨前肌力量不足是最常見的。
  • 想要跑的既快又穩,增強核心力量是關鍵,可以試試這些動作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如何提高核心力量。1、核心力量差和跑步姿勢有什麼樣的聯繫2、提高核心力量,應做哪些動作?一、核心力量差和跑步姿勢有什麼樣的聯繫我們在跑步的過程中,經常會出現錯誤的跑步姿勢,例如:後仰跑——這是核心力量給跑步者敲響了警鐘,說明核心肌群前側的肌力是非常弱的,需要跑友們加強鍛鍊;扭屁股——這是骨盆警示跑友們它的位置發生了變化,導致身體重心不穩,讓骨盆上下擺動,那麼加強骨盆兩側肌肉的鍛鍊勢在必行;撅屁股跑——這種跑步姿勢非常的不雅難看
  • 加強你的腿部力量訓練!
    來源:《肌肉訓練完全圖解:終極健身百科全書》與史前時期的生存手段不同,跑步已經發展成為一項全球流行的運動。倘若你想把跑步當成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那麼跑步就絕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想要跑的更好、更快、更健康,必須科學、系統地進行力量訓練!其中,腿部力量對於能否進行成功的跑步鍛鍊至關重要!擁有較強的腿部力量能夠提升配速,提高跑步效率,對關節有好的保護作用,減少損傷的發生,除了讓你在跑步時跑得更加輕鬆之外,對減脂、塑形也有非常好的效果!由此可知,進行腿部力量訓練對跑者來說是多麼的重要!
  • 如何加強身體的核心力量?這些動作要多練,穩定全身,提昇平衡感
    在瑜伽體式的練習過程中,一個人的核心強弱是一目了然的,特別是在完成一些分腿站立和單腿站姿進入的體式就可以清楚地看出來了呢。如果你的身體核心力量過於薄弱的話,那麼在完成一些體式的時候身體就會出現搖搖晃晃的情況,這不但會影響到練習者對於瑜伽體式功效的吸收,也會增加自己受傷的概率。
  • 簡單高效一學就會的跑步熱身法,激活身體,預防運動傷害
    如果你屬於長期堅持跑步的跑者,那麼除了跑步之外,有幾件事是一定要做的,它們是跑前熱身,跑後拉伸,還有跑步力量訓練,今天主要談一下跑前熱身。那麼如何來進行跑步熱身呢?坊間關於跑步熱身的方法,可以說是五花八門,而且每個人的跑步熱身的動作大多是不同的,甚至有人制定了一個原則,那就是跑步熱身的時間是跑步時間的一半,這足以說明資深跑者對跑步熱身的重視程度,今天我給大家介紹的熱身方法則突出簡單有效的原則,還有一個特點是省略了靜態拉伸動作,原因是一方面跑步之後我們要做跑後拉伸。
  • 爬樓梯成跑步者訓練妙招 兩方面提升跑步能力
    [摘要]爬樓梯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一種鍛鍊方式,可以在室內也可以在室外進行。而這種訓練方式對於跑步者來說也是大有裨益的,它可以鍛鍊我們的肌肉和心肺功能,大幅提升我們的跑步能力。跑者通過爬樓梯訓練騰訊體育訊 爬樓梯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一種鍛鍊方式,可以在室內也可以在室外進行。
  • 經常爬樓梯,提升你的跑步能力!
    很多跑友喜歡跑步練習的機會,但當完成練習後在日常生活中仍是常使用電扶梯及電梯,其實如果你能把握每一次上下樓梯的機會,好好地利用樓梯進行練習,不管長或短,積少成多,多爬樓梯對於你的跑步能力將會有很大的幫助。
  • 如何通過健身房訓練法提升跑步速度
    越多不一定越好,跑步尤為如此。單純增加跑步裡程並不一定能提高跑步速度。 將個人最佳成績縮短數秒甚至數分鐘需要兼顧強壯度、力量與靈活性的組合訓練,僅憑跑步無法實現。
  • 練好負重伏地挺身,讓跑步能力再上層樓
    用伏地挺身測試不同跑者的力量程度 伏地挺身不光是跑者力量訓練的有利選擇,同時也可以作為跑步能力的一個衡量指標。 能夠完成標準伏地挺身的次數,能夠反映出被測試者基本力量程度。有趣的是,這個力量程度和跑者能力水平是正向相關。也就是說,通常越厲害的跑者,能夠完成標準伏地挺身的次數也就越多。
  • 不做熱身和拉伸,是如何毀掉你的跑步的?
    身體肌肉關節和心肺等活性不夠,跑步效率不高,越跑越累;2. 直接開跑,身體易出現過激反應,心率提升快,很難再降下來;3. 肌肉、韌帶缺乏彈性,容易僵硬、拉傷;4.跑步岔氣,大部分和跑前熱身不充分有關;5. 精神萎靡不振,越跑越慢,越跑越累,產生厭跑情緒。跑前熱身如何做?
  • 如何預防跑步膝?終於學會了
    跑步,到底會不會受傷?這是必然的,凡是運動都會有些損傷,但是在安全合理範圍之內的酸痛,反而是可以提升我們的運動能力。在跑步的受傷區域內,大家關心最多的的就是「跑步膝」。相信很多初跑者都會碰到這個問題,甚至有些跑友是因此而放棄跑步。那麼,關於跑步的膝蓋受損是真的嗎?我們又該如何預防?
  • 優美的跑姿和跑步能力成正比,舒適的跑步才是正確的跑步
    01跑姿的優美和跑步能力成正比以上兩種人他們給予旁觀者在視覺上的一大區別,就是跑姿差別很大,前者跑姿優美帥氣,後者跑姿笨拙難看,看到這種情況,有人甚至下結論,跑姿和跑步能力成正比,跑步能力越強,則跑姿就越優秀,事實上這個結論是沒有錯誤的,因為優良的跑姿是一種協調性的表現
  • 選來選去,還是正向哈克深蹲,對腿部力量訓練很有效
    喜愛跑步的健友們都知道,增強腿部訓練對於跑步的重要性。有時在跑步中會出現這種感覺,跑著跑著雙腿忽然沒有力氣,使自己摔倒的情況,這是因為我們腿部的肌肉力量不足造成的,如何提高自己腿部力量?那我們就要正向哈克深蹲。
  • 如何簡單判斷跑步姿勢是否正確 注意6點防受傷
    跑步可以增進我們的心肺功能、加快新陳代謝以及增強肌肉的力量。但是,錯誤的跑步姿勢,可能會讓你在還沒得到正面的健康效果前,就為你帶來身體上的運動傷害!  那麼怎樣才能知道你的跑步姿勢是否錯誤呢?最簡單的判斷方式就是:你是否感受到疼痛或某些部位的肌肉極度酸痛?
  • 核心力量加強訓練:7個動作深度加強核心力量增強全身運動機能
    今天為大家整理一組關於核心力量的加強訓練,核心力量對於運動健身者是尤為重要的,不管是你是上啦,上提,上翻,起跳,下蹲,奔跑等都需要強大的核心力量來調節全身各個部位的力量,可以說不管你做任何一項運動都離不開核心力量的支撐,核心力量就是穩定軀幹在運動中的平衡,穩定等,如果一個運動者忽略核心力量的訓練非常危險的
  • 加強跑步穩定性的四個動作:增加核心肌群鍛鍊
    你需要有規律的練跑計劃外,加強你上下半身的肌力和軀幹(核心肌群)的穩定性,對於跑步能力的提升,將會有顯著的幫助。此外,身體關節的活動度也會影響運動的表現,因此,肌肉柔軟度的提升也會很重要。跑步主要是用下半身的肌肉來進行,除了大腿及小腿外,臀肌更扮演重要的角色,臀肌是讓身體能夠順利往前推進的關鍵肌肉之一,因此,臀肌越有力,可讓跑步更輕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