笙演奏形式研討會暨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笙專業委員會年度工作年會

2020-12-14 七帝傳媒

2019年12月18日上午,「笙演奏形式的多樣化開發研討會」暨「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笙專業委員會2019年度工作年會」在中國音樂學院208報告廳成功舉行。來自全國十一大音樂學院、綜合大學、師範院校、職業院團、樂器製作廠家的著名笙教育家、演奏家、製作家以及各地代表200餘人參加了本次會議。

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笙專業委員會常務副會長、中央音樂學院博導楊守成教授

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笙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北師大珠海分校特聘教授崔濤

會議由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笙專業委員會常務副會長、中央音樂學院博導楊守成教授,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笙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北師大珠海分校特聘教授崔濤主持。

致 辭

會議開始前,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中國民樂報》常務副主編刁豔女士受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劉錫津會長、王書偉副會長的委託,代表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和《中國民樂報》對本次研討會暨工作年會的召開表示熱烈祝賀,對在此次活動中付出智慧和汗水的李光陸會長及在京和遠道而來的藝術家們、同學表示衷心的感謝。

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中國民樂報》常務副主編刁豔女士

刁豔女士指出:「在民管會所屬的20家專業委員會中,笙專業委員會是一個表現非常突出、具有引領作用的專業委員會。多年來,在李光陸會長的帶領下,一直行走在守正創新、和諧發展的道路上。打造出了一支有能力、有活力、有魄力、有魅力的專業團隊,為音樂舞臺奉獻了一批有時代活力的優秀作品,為音樂事業培養了一批德才兼備的藝術人才。」「可以說,當代許多民族樂器或者說傳統文化面臨的生存與發展的困境,在笙這門樂器上,似乎並不存在。這份成功得益於笙專業委員會的凝聚力和以李光陸為首的領導班子的魄力和行動力,得益於全體笙界上下一心的團結和努力。而笙專業委員會這種持續多年的紅紅火火的發展勢頭,同樣值得中國民樂界,中國民樂工作者探究和關注。」

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笙專業委員會會長、中國音樂學院博導李光陸教授

隨後,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笙專業委員會會長、中國音樂學院博導李光陸教授代表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笙專業委員會、中國音樂學院國樂系、藝術實踐處等單位向蒞臨本次研討會的專家學者、嘉賓朋友的到來表示誠摯問候和感謝。

李光陸會長指出:「新時代要求我們『堅持尊重傳統本位、倡導百家爭鳴多元、鼓勵百花齊放統一、實現偉大復興和諧。』『本位、多元、統一、和諧。』是世事萬物的發展規律,更是求真務實的治學精神。《論語》有言:『君子和而不同』。《中庸》有云:『萬物並育而不相害,道並行而不相悖』。這些是中華民族古代經典哲學思想,任何一個國家、一個民族都是在承先啟後、繼往開來中走到今天的,世界是在人類各種文明交流交融中成為今天這個樣子的。推進人類各種文明交流交融、互學互鑑,是讓世界變得更加美麗、各國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的必由之路。」

發 言

中國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笙專業委員會副會長、瀋陽音樂學院孫友教授

中國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笙專業委員會副會長、瀋陽音樂學院孫友教授發言題目是《笙專業創一流學科的重要意義》 。孫友教授感嘆李光陸會長的領導和指引,讚譽中國笙專業委員會的凝聚力和執行力。呼籲其他藝術院校笙專業向中國音樂學院笙專業借鑑和學習。同時對樂器製作、教學推廣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見解和思路。

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笙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四川音樂學院劉瑜教授

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笙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四川音樂學院劉瑜教授發言題目是《四川近年來演奏形式多樣化探索方面的情況以及多彩笙音色組合的必要性》。以四川地區笙專業發展現狀入手,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與大家分享不同受眾群體笙教學的方法和模式。並且展示了科創團隊笙修理的可攜式工具,得到與會人員的一致認同和肯定。

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笙專業委員會理事、河南大學姜勇老師

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笙專業委員會理事、河南大學姜勇老師的發言題目是《淺談笙樂曲的發展分期及其特徵》。從笙的文化入手,將不同時期不同作品進行提綱式闡述,對樂器製作、作品創作亦有自己獨特的見解。

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笙專業委員會會員、大連藝術學院王雄雄老師

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笙專業委員會會員、大連藝術學院王雄雄老師發言的題目是《大連藝術學院笙演奏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與實踐》。議題以大連藝術學院為例,簡述了笙專業發展的實際方法和方式。同時,希望更多的專家蒞臨大連講學,共同發展笙教學。

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笙專業委員會理事、北師大包頭附屬學校李喜亮老師

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笙專業委員會理事、北師大包頭附屬學校李喜亮老師發言的題目是《笙在中小學階段的普及與發展》。議題突出表達了中小學笙教學中教材缺乏的無奈和渴望。呼籲業內專家出版豐富多彩的教材、教輔,助力基礎教育笙專業的發展。

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笙專業委員會榮譽理事、河北涿州趙家笙科技有限公司趙宏亮先生

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笙專業委員會榮譽理事、河北涿州趙家笙科技有限公司趙宏亮先生的發言題目是《探索新型中低音笙的指法統一方案》。他從笙的製作入手、分享了笙指法設計和製作的思路和成果。以系列改革36簧鍵笙表達笙音響多樣性,同時拋出製作師在製作中發現的指法困惑與在場專家請教和商討,引起現場專家的極大共鳴。

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笙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星海音樂學院陳博老師

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笙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星海音樂學院陳博老師的發言題目為《廣東地區笙的發展現狀》。他從田野調研情況、深入挖掘文獻記載、嶺南文脈音樂等項目內容為依託,闡述了廣東地區笙的存在形態和演奏情況,並結合廣東地區各音樂藝術院校、職業樂團的實際情況進行分析與闡述。同時,對笙演奏、教學理念、普及措施的落地等方面提出了國際性、建設性、前沿性的學術觀點。發言氛圍活潑而嚴謹,立意深刻,得到現場專家和同仁們的一致認同和肯定。

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笙專業委員會理事、浙江音樂學院申玉晶老師

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笙專業委員會理事、浙江音樂學院申玉晶老師發言題目的《論笙多元化發展的模式》。她從自身教學和演出入手,重點講解國家藝術基金項目笙重奏曲《西尋》推廣的過程和階段性成果。強調作品推動演奏的重要性。呼籲作曲家與演奏家的合作,院校之間的交流,成果共享。

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笙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哈爾濱音樂學院副教授劉光輝

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笙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哈爾濱音樂學院副教授劉光輝的發言題目是《『笙』與『生』的思考——以哈爾濱音樂學院笙磬同音室內樂團為例》。他從學笙經歷、教笙思考、笙的生命力三部分講起。分享了自己笙教學的內容和方法,並結合哈爾濱當地的人文情況提出了地域性笙文化打造的新思路。最後,哈爾濱音樂學院笙磬同音室內樂為大家展示了由唐富先生作曲、隋利君先生改編的群笙合奏《天鵝暢想曲》。不論是講述人的真誠表達還是演奏者的精彩演繹,都感動著在場的每一位專家和代表。

哈爾濱音樂學院笙磬同音室內樂 群笙合奏《天鵝暢想曲》

哈爾濱音樂學院笙磬同音室內樂 群笙合奏《天鵝暢想曲》

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笙專業委員會理事、貴州雷山職校楊昌傑老師

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笙專業委員會理事、貴州雷山職校楊昌傑老師的議題是《傳承蘆笙文化 助力精準扶貧》。他從當地的實際經濟情況開始講起,分享蘆笙在當地的發展現狀。在蘆笙製作中「簧」的製作提出了新的設想。分享了自己對蘆笙在藝術院校中推廣的設想。尤為精彩的是,楊老師為大家現場講解並示範了蘆笙舞的步伐和舞姿,現場觀眾報以熱烈掌聲。

楊昌傑老師為大家現場講解並示範了蘆笙舞的步伐和舞姿

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笙專業委員會顧問、著名笙演奏家、教育家唐富先生

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笙專業委員會顧問、著名笙演奏家、教育家唐富先生的發言題目是《我對本次盛會的感想》。唐富先生對中國笙專業委員會研討會和音樂會的創設表示熱烈的祝賀。隨後他從笙專業發展中樂隊編制、人數規模、樂器研發等方面肯定了近些年笙專業發展的成績和成就。結合自己多年演奏、教學和創作的經驗,提出開發多樣性演出(音樂小品)的設想。並且賦詩一首,表達了自己對中國笙專業委員會的發展、笙專業後繼有人的肯定和讚譽。得到與會專家學者、聽眾的一致贊同和肯定。

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笙專業委員會副會長、著名笙演奏家雷建功先生

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笙專業委員會副會長、著名笙演奏家雷建功先生即興發言。講述了自己在南京古雄小學笙專業教學的經驗,分享了古雄小學的演出獲獎等成績。強調地區化發展的重要性。對中國笙專業委員會為中國笙事業的發展和傳承做出的努力和成就表示極大的讚譽。

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笙專業委員會常務副會長楊守成教授

最後,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笙專業委員會常務副會長楊守成教授對此次研討會進行總結髮言。他指出:創新是一個民族、一個行業的動力核心。不論是笙的演奏、教學、製作、文創等方面都需要與時俱進。研討會是一個開始,希望大家緊密團結,同心同德、共同發展。

全體參會人員合影留念

隨後,全體參會人員合影留念。

會後,與會專家與參會嘉賓一致認為:研討會的舉辦將笙的多樣化形式開發上升到音樂學的高度,有利於笙事業演奏形式多樣化開發的行進,將大大促進我國笙藝術的繼承、創新和發展。推進中國笙藝術規範化、特色化、科學化、職業化的進程!

共建共創,共享共贏;異口同笙,異彩紛呈。

百家爭鳴,和而不同;百笙和鳴,天下大同。

中國音樂學院

圖:張錄勇 / 文:崔濤

相關焦點

  • 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笙專業委員會徽章解讀
    體現中國「和」之精神。整體配色為紅黃兩色。紅色代表祥瑞、熱情;黃色代表富貴、華麗。紅黃相間、同心同德。似國樂之輝煌大旗,引領中國笙藝飛速發展。徽章主體圖案是一捧頂天立地的金色傳統笙。其中:笙鬥由經緯組成的地球演變而成,取縱貫南北,橫貫東西之勢;意在中國之笙響徹國際。笙鬥雙側是捧笙鼓簧的雙手,人笙相應,合二為一。取天人合一、大道至簡之意。
  • 中國傳統民族樂器「笙」演奏的《超級瑪麗兄弟》主題曲_遊俠網 Ali...
    當古老的中國樂器碰到現代的電玩遊戲音樂,中西合璧會撞出什麼樣的火花呢?網絡近日流傳一段由臺灣青年笙演奏家李俐錦,在一場笙樂器講座上,示範表演她移植改編的《超級瑪莉兄弟》,讓不少網友聽了直呼好酷、神技。
  • 龍鳳古箏祝賀: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 2020古箏考級研修班成功舉辦
    為更好地弘揚中國古箏藝術,提升古箏從教人員的綜合素養暨演奏水平和教學能力,滿足廣大古箏愛好者的現實需求,2020年11月24日至26日,由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主辦、遼寧省民族管弦樂學會承辦、龍鳳古箏贊助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會長吳玉霞開班致辭開班儀式上,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會長吳玉霞以視頻的方式為研修班致辭,在祝賀研修班成功舉辦的同時,希望學員們通過研修學習獲得更大的收穫。研修班課程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古箏藝術傳播者,他們中有的是在古箏教學領域耕耘多年的專業教師,有的是藝術院校的畢業生,還有個別古箏愛好者,現場充滿了暖意。
  • 龍鳳古箏祝賀: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 2020古箏老師考級研修班成功舉辦
    本網12月3日訊 為更好地弘揚中國古箏藝術,提升古箏從教人員的綜合素養暨演奏水平和教學能力,滿足廣大古箏愛好者的現實需求,2020年11月24日至26日,由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主辦、遼寧省民族管弦樂學會承辦、龍鳳古箏贊助的2020古箏考級指導教師研修班在美麗的海濱城市大連成功舉辦。
  • 民族管弦樂學會會長:當前民樂發展要破解三大難題
    如何組織更多音樂家通過民族音樂提升國家的軟實力,讓中國民族管弦樂在世界音樂之林擁有更強的影響力,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應當擔負重要的使命和職責。  目前,總體來說國家對於民族管弦樂還是十分重視的,優秀演奏者的數量和學習民族音樂的孩子也比以往任何一個時期都要多,但專業樂團的建設卻不盡如人意。
  • 湖南省高等教育學會教學管理專業委員會召開年會
    今日上午,湖南省高等教育學會教學管理專業委員會一流專業建設交流培訓會暨2020年年會在長沙理工大學舉行。紅網時刻1月9日訊(記者 汪衡)我國高等教育已進入普及化階段,由高速發展轉向高質量發展。今日上午,湖南省高等教育學會教學管理專業委員會一流專業建設交流培訓會暨2020年年會在長沙理工大學舉行。此次年會主題聚焦「推進一流專業建設,提升人才培養質量」。湖南省高教學會教學管理專業委員會理事長、長沙理工大學副校長蔣昌波在致辭中介紹了學校發展概況及一流專業建設情況,並作省高等教學管理專業委員會工作年度總結。
  • 弘帆青少年民族管弦樂團,「冷門」專業免費學
    但是在眾多的專業樂器之中又顯現出了被大眾稱之為冷門專業的稀缺現狀!什麼是冷門專業呢?如管樂中的「嗩吶、笙、簫」,彈撥樂中的「阮、柳琴、月琴」等。之所以被稱為冷門專業,是因為學習人數少,不被大眾所周知,專業院校開設該專業卻無人報名!
  • 西北師範大學音樂學院「紀念改革開放四十周年」民族管弦樂團專場...
    其中小組合「隴韻民族室內樂團」,獲「第九屆中國音樂金鐘獎」甘肅賽區二等獎(一等獎空缺),並評選入圍全國總決賽,獲「入圍獎」。 在2015年中國教育部舉辦的「第四屆全國大學生藝術展演」中獲器樂組「二等獎」。2015年,「隴韻民族室內樂團」演奏的由我院盛鴻斌老師、孔慶丹老師和晏曉東老師創作的民樂合奏《絲路幻想組曲》,入選國家藝術基金2015年度資助項目。
  • 你知道巴烏、阮、笙是什麼嗎?初中生演奏小眾民族樂器迎元旦
    長江日報-長江網1月1日訊(記者楊幸慈 通訊員謝丹)學生臺上演奏巴烏、阮、笙等民族樂器,大家在線搶答,在競猜中科普民族文化知識。2019年12月31日下午,武漢市翠微中學舉行「迎元旦·民族風情系列活動」,全校師生跳起民族舞蹈,製作品嘗民族美食,開展民族傳統體育比賽,用別樣的體驗方式迎接新年。
  • 2018江蘇高考音樂類專業成績公布時間 冷門樂器「笙」走紅
    ­  12月5日,江蘇省2018年普通高校招生音樂類專業省統考面試,在南京師範大學(分數線,專業設置)隨園校區開考。全省共有6300餘名考生前來參加,比去年人數略有減少,考生仍以選擇聲樂和器樂兩項為主。­  每年藝考音樂面試考場外,都會雲集一堆俊男美女,他們或是背著各式樂器,忙著最後排練,或是穿著演出服,抓緊練嗓子。
  • 民族管弦樂組曲《夢中的阿克庫》音樂會評述
    時2018年12月18日晚,由青年指揮家周杰執棒、青年作曲家楊一博作曲的民族管弦樂組曲《夢中的阿克庫》於浙江音樂學院標準音樂廳如期上演。這部作品作為2018年度國家藝術基金項目的收官之作,還未正式上演便早已呼聲一片,受到了廣泛的關注。
  • 長治市中西醫結合學會2020年會暨風溼病專業委員會學術會議舉辦
    黃河新聞網長治訊:為進一步提高全市風溼病醫學水平,促進醫院風溼學科的學術交流,探討風溼相關醫學工作的新理念新思路,12月12日,長治市中醫醫院成功舉辦了長治市中西醫結合學會2020年會暨風溼病專業委員會學術會議,來自省內外風溼病專業領域的知名專家以及全市各地的醫師同道齊聚一堂
  • 民族管弦樂的編曲教程,傳統與現代的音樂碰撞
    比如這件樂器的音域、聲音特點、演奏技巧等等,我認為這些知識,是作為一個中國的作曲家所必須熟知的。作為一個中國的音樂人,連自己的各民族樂器的性能都不知道,可以說是一種悲哀,也是可笑的。所以,我希望學習作曲、編曲的朋友能夠儘量多接觸一些民族音樂,多聽,多看,在校的作曲專業學生應當多接觸民樂專業的同學,去了解民族樂器,當然,還有很多民族管弦樂法的教材可以學習。
  • 泛響之樂WSLive 2019伍號(喜迎)年度盛典音樂會即將上演
    龔鑼樂隊由老鑼擔任樂隊常任作曲與藝術總監,並以其獨特的魅力吸納了很多優秀的作曲家,樂隊由活躍在業界的音樂學院教師、研究生,專業院團的青年演奏家和自由演奏家組成。編制也體現出中西合璧的國際化風格,不僅有笙、箏、阮、笛簫、揚琴、二胡等中國傳統樂器,還有手風琴、大提琴等西方樂器。樂隊以演奏、傳播新藝術音樂風格的中國民族音樂為宗旨,圖通過現代的藝術表現手法來傳播和弘揚優秀中華文化的神韻。
  • 笙詩(考研筆記174)
    >)學生李清文 編輯關於考研考試題目:名詞解釋 笙詩 說在前面的話: 1、這是一個學生寫的考研複習筆記,是學習過程中所做的摘錄、記錄,還有一點兒自己的隨想隨感。對於六笙詩「有目無辭」的原因,眾說不一。2、話詩一句: 「擊鼓其鏜,踴躍用兵。土國城漕,我獨南行。從孫子仲,平陳與宋。不我以歸,憂心有忡。」 3、文:有人認為原本有辭,後來歌辭亡佚了。有人則據《儀禮》提出它們原本就是「有聲無辭」的笙曲。目前,後一種說法比較通行。
  • B站跨年晚會《萬物笙》刷屏,吳彤告訴你幕後故事
    從12月31日晚播出至今,音樂人、演奏家吳彤與百人樂團合作的《萬物笙》被網友狂刷「前方高能」。十分鐘的時間裡,吳彤用笙等多種樂器與樂隊上演《康康舞曲》、《新聞聯播》片頭曲、《大道行》等曲目,還與《貓和老鼠》的動畫完美「卡點」,網友又一次被傳統樂器的表現力震撼。傳統民族樂器笙與管弦樂團搭配是什麼味兒?《萬物笙》這個節目,把古典的、流行的、民樂的、二次元的曲目串燒了個遍。
  • 「參差不齊」與笙簫
    其二,「參差」為「匏笙」,據《新唐書・南蠻傳下・驃傳》記載:「有大匏笙二,皆十六管,左右各八,形如鳳翼,大管長四尺八寸五分,餘管參差相次,制如笙管,形亦類鳳翼,竹為簧,穿匏達本。上古八音,皆以木漆代之,用金為簧,無匏音,唯驃國得古制。又有小匏笙二,制如大笙,律應林鐘商。」匏笙與現在的「笙」相近,都以「參差不齊」的竹管合編而成,像兩隻「鳳翼」合抱。
  • 2020中國社會學會生活方式專業委員會年會暨「後疫情時代新常態...
    本報記者 趙徐州/攝  中國社會科學網訊(記者 趙徐州 曾江 通訊員 張友全)10月13—16日,2020中國社會學會生活方式專業委員會年會在黑龍江省社會科學院召開。本次會議的主題是「社會學與中國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後疫情時代新常態生活方式的建構」。
  • 中國建築學會建築教育分會2020年會暨學術研討會11月20日舉行
    由中國建築學會建築教育分會和同濟大學主辦,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協辦的「中國建築學會教育分會2020年會暨學術研討會」定於2020年11月20日(周五)下午在上海市舉行。請各位理事參加年會,也歡迎關心建築教育的朋友們一起參與學術研討會。大會議程如下(一)主任會議(內部會議) 13:30-14:30審議2020年度工作小結,討論2021年工作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