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歲小夥玩手機遊戲玩至手癱 握筆、刷牙成問題

2020-12-24 搜狐網

  生活日報6月22日訊 每天玩手機的時間竟然長達七八個小時,19歲的程明(化名)患上嚴重的手部疾患,連平時握筆、刷牙都成了大問題。到醫院就診時,醫生告訴程明他患上的就是「手機手」,就是由於過度使用手機引起的手部疾患,比較專業的醫學名稱就是患上了腱鞘炎。

  濟南市中心醫院骨科專家副主任醫師、研究生導師、神經生物學博士後寧斌介紹說,類似程明的「手機手」,還有一些患者患有「滑鼠手」,都是因為長時間過度使用手機、滑鼠等高科技產品,而引起的手部疾患,需要及時就醫治療,如果放任不管,還會引起更加嚴重的後果。

  每天七八小時玩遊戲

  近日,19歲的程明(化名)來到濟南市中心醫院骨科門診求醫。程明告訴醫生,他的右手不知道怎麼了,一直僵硬,右手的食指和拇指不僅僅有僵硬現象,而且出現局部劇烈疼痛。現在連最簡單的握筆、拿筷子吃飯、刷牙等生活小事都成了大難題了。

  「你最近是不是經常用手機上網、玩遊戲?」醫生問程明。程明連忙點頭,承認他已經有半年多的時間持續痴迷於網路遊戲,天天抱著手機上網打遊戲。「我基本上每天除了吃飯睡覺學習,剩餘的時間都在拿著手機上網或者打遊戲,天天基本上得有七八個小時泡在網上玩遊戲吧。」因為痴迷手機上網和打遊戲,程明的手部變得越來越不靈活了,而且出現了手部僵硬近似與手部局部癱瘓的症狀。

  濟南市中心醫生骨科專家寧病介紹說,程明的手部疾患是典型的「手機手」,需要經過專業治療,才能逐步恢復手部健康。「如果程明能夠提前認識到這種疾病,就能有效避免。而且,現在高科技產品非常受人們青睞,『手機手』和『滑鼠手』基本上都集中於中青年人群,發病率還是比較高的,希望大家都能引起高度重視。」

  嚴重的需要手術治療

  您可千萬別以為「手機手」是小毛病,可以無藥自愈,嚴重的「手機手」患者甚至需要手術治療才能痊癒!

  寧斌說,在正常生理情況下,屈伸指肌腱反覆的滑動,將肌肉收縮產生的動力傳導到關節,產生手指的屈伸活動,才可以滿足手功能的需要。手部是人體器官裡面比較靈活的部位,如果過度使用手機,也會引起手部疾患,例如腱鞘炎。「手機手」這類疾病主要發生在青少年身上。

  如果長時間地使用手機,持續時間久了,屈伸指肌腱與腱鞘之間的摩擦或磨損過頻,最終會導致無菌性炎症發生,肌腱水腫、增粗,腱鞘管壁增厚,產生局部疼痛、觸痛和腫脹。「有的患者會出現手指活動時彈響,或者,突然絞鎖在某一位置不能活動了。最常見的部位為拇指或腕關節橈背側。」寧斌介紹說,其實比較通俗一點的說法就是,突然手部某一個關節不能活動了,或者大拇指、手腕部等關節部位產生劇烈疼痛,這種現象值得手機迷的高度重視,需要及時到醫院就診,在專業醫生的檢查下做治療,千萬不可自行處理。

news.sohu.com false 綜合 http://www.qlwb.com.cn/2015/0623/405296.shtml report 1387 生活日報6月22日訊每天玩手機的時間竟然長達七八個小時,19歲的程明(化名)患上嚴重的手部疾患,連平時握筆、刷牙都成了大問題。到醫院就診時,醫生告訴程明他患上的

相關焦點

  • 蓋得排行:刷牙就像玩遊戲,小朋友每天都會主動去刷牙
    場景設定、道具解鎖、獎勵機制,花樣很多,刷牙就跟打遊戲通關似的。小孩覺得好玩,刷起來也會更認真。家長更省心了。這款智能牙刷會指導正確的刷牙方式,並將刷牙情況同步在APP端,方便隨時監測。經測評員實測,牙刷的動作和位置檢測都比較靈敏,動畫指引也很容易理解。在「魔法泡泡Magik」App上,還記錄了刷牙次數、刷牙時間、刷牙質量等信息。
  • 餘姚30歲小夥連續玩手機11小時 噩夢開始了
    手機不離手 餘姚小夥視力急劇下降家住餘姚的小佟,30歲,是一名模具設計員,中秋節前夕,為了趕製一批模具,小佟經常加班。終於在中秋小長假前,將模具設計完了。「中秋假期,我在家窩了三天。剛好趁此休息,在家和小夥伴約一起打遊戲,或者就看看手機。」小佟休息在家幾乎機不離手,最長玩手機時間達到11個小時。上班後,小佟的眼睛視力就急劇下降,剛開始以為眼睛過於疲勞,休息一下就好了。可是視力越來越差,9月28日上午,小佟來到寧波市眼科醫院看眼睛。
  • 小夥開車玩遊戲20分鐘出車禍,撞死路邊步行老人釀悲劇
    一位小夥因為喜歡一邊開車,一邊玩遊戲,結果僅玩了20分鐘便引發了一起交通事故,將一位在路邊步行的6旬老人撞倒。當110報警和120救護車趕到後,被撞老人經醫生確認已當場死亡。30歲的紀某是浙江臨安人。2016年9月獲得駕照,平時開車上下班,由於經常獨自駕車路上無聊,他習慣一邊開車一邊玩手機遊戲打發時間。4月13日上午8點,紀某一個人駕駛滬C牌小型轎車從臨安出發去藻溪村親戚家接他母親,當開到102省道橫塘村路段時,路上車輛稀少,一個人開車無聊發慌,於是習慣性放慢車速,掏出手機開始玩起了遊戲。
  • 10歲男孩玩蹦床致雙腿癱 這幾種玩法很刺激也很危險!
    掃描到手機,看更多國搜資訊 您可以用手機或平板電腦的二維碼應用拍下左側二維碼,您可以在手機國搜客戶端繼續瀏覽本文
  • 孩子玩手機玩得溜,並不是一件值得驕傲的事情!
    我們隨時可以看見5歲、6歲甚至更小年齡的孩子在玩手機,他們還不識字,但卻熟練地掌握了手機技能,無論是玩遊戲、刷抖音還是其他,甚至比大人還熟練。一些家長卻還覺得驕傲,認為自己孩子這麼小就懂那麼多了,殊不知沉迷手機有許多風險。
  • 小夥一款遊戲花費19萬元 從小學五年級玩到大一
    從五年級開始玩到大一,一款遊戲讓他花費19萬元  「真正愛遊戲的人不會覺得『人民幣玩家』是一個光榮的詞彙,誰喜歡玩遊戲花錢呢?」家住台州黃巖區院橋鎮的張桂告訴記者。  作為一名資深遊戲愛好者,張桂從小學五年級就開始接觸遊戲,至今已有10多年時間,在這期間他接觸過上百款網路遊戲。
  • 躺在床上看手機 13歲男孩玩遊戲玩出頸椎病
    玩電腦導致頸椎變形小丁今年13歲,是一名初中生。前幾天,他經常喊脖子疼。家裡人也沒重視,以為是睡覺姿勢不對落枕造成的,叮囑他睡覺時換個姿勢。可沒想到,幾天過去了,小丁的這種症狀不僅沒減輕,還越來越嚴重,漸漸的,他感覺頭暈,就連上課也沒什麼精神。家人這才著急了,急忙將他送到醫院檢查。
  • 4歲孩子手部無力、難握筆,發現可能與家長這行為有關
    日前一名4歲男孩被幼兒園老師發現,手部無力握筆、拿玩具常常掉到地上,跟家長反應後,父母趕緊帶男孩去醫院檢查。檢查後發現男孩握筆姿勢不良、手部容易無力,擔憂與家長某行為有關,導致男孩手部發展遲緩。幼兒成長過程中,會從日常行為發展自理能力,如吃飯、穿脫衣物等,通過這些行為訓練手部肌耐力、關節活動度、協調能力、空間概念等。而該名男孩的手部狀況,有可能與家長長期餵飯有關,讓男孩少了手部訓練機會,進而影響手部靈活性。
  • 顯示器玩遊戲不再滿足!如何把電腦遊戲轉電視手機
    對於遊戲主機、掌機玩家來說,在客廳用電視玩遊戲或者在路上在廁所也能隨時隨地享受大作是司空見慣的事情。但是對於廣大電腦玩家卻只能趴在顯示器前玩PCgame。那麼有沒有辦法讓電腦遊戲也可以在手機電視上玩呢?
  • 今日頭條//你的孩子喜歡玩手機遊戲,怎麼辦?
    每位家長首先應從自身找原因——孩子為什麼喜歡玩遊戲?只有找出了原因,才能對症下藥,解決孩子玩遊戲「成癮」的問題,讓孩子愛上學習,讓家庭和睦幸福。一些不到一歲的孩子,父母抱在懷裡或放在童車上,就拿著手機在玩,旁邊的父母在幹什麼?不是閒談,就是打字牌、玩麻將。這個時候的孩子什麼也不懂,但看著手機上的畫面、聽著手機上的聲音,他開始愛上了手機——是手機陪伴他或她成長。
  • 玩到停不下來的遊戲認知書,2-6歲的孩子通吃
    很多家長看到別人家的孩子三歲識千字,四歲能背詩,就開始坐不住了,覺得自家孩子是不是落下了十萬八千裡,殊不知,學齡前該灌輸的不是知識,而是讓孩子體驗到探索的樂趣。孩子主動是天性,增加孩子的主動性,讓孩子對學習產生樂趣,就像玩水玩沙子一樣好玩,比強迫孩子認字更更要。
  • 19歲白人小夥5000米力戰5名黑人,一度領先,最後跑蹦 衝線後累癱
    (文/小白說田徑)在多哈世錦賽第五個比賽日男子5000米比賽中,來自挪威的19歲白人小夥雅各布.英格裡格森最後一圈力戰5位黑人高手,甚至在4700米後一度處在領先的位置,但因為衝刺過早導致後程乏力,最後100米被多人超越,衝過終點的他累癱倒地
  • 0-6歲兒童如何掌握正確握筆姿勢?
    孩子到了4歲時,不少父母開始抱怨,就兩個字母,怎麼孩子寫起來就那麼難。 其實,在孩子3歲時,爸爸媽媽就可以開始教他們怎麼用正確的方式握一支鉛筆。 知子貓攜兒童手部技能專業治療師來和爸爸媽媽們一起探究如何幫助0-6歲兒童掌握正確的握筆姿勢?
  • 玩chiji遊戲哪個手機好?玩手機遊戲選驍龍痛快贏
    玩手機遊戲已經成為娛樂的首選方式,以《絕地求生》為代表的chiji遊戲異常火爆,在手機遊戲玩家中的滲透率非常高。對於玩手機遊戲的人群來說,玩chiji遊戲時手機的性能無疑是最關注的焦點。因為玩手機遊戲時手機帶來的流暢不卡頓等出色體驗是玩家在玩chiji遊戲時保持勝率的重要基礎。
  • 39個不用花錢,在家就能玩的親子、益智遊戲,適合2歲內寶寶
    親子遊戲可以保護寶寶的好奇心、探索欲,激發寶寶想像力,促進大腦發育。更能在遊戲中建立秩序感,學習社會交往關係,增進親子感情等。遊戲雖好,但不知該如何和寶寶玩?那麼家長們就要繼續往下看了,最好將這些遊戲收藏哦,天天換著花樣玩,有趣不膩。
  • 一10歲孩子玩遊戲充值1.6萬
    呼和浩特新聞網7月21日訊 據《北方新報》報導(北方新報正北方網記者 張巧珍 實習生 張芸 甄挺祺)「炫酷的降落傘、金色的瑪莎拉蒂、美輪美奐的夢幻火箭套裝……」在《和平精英》遊戲中,呼和浩特10歲的小其(化名)擁有著讓別人豔羨的眾多「皮膚」,但小小年紀的他卻並不知道,購買這些皮膚渾然不覺花掉父親
  • 手機遊戲有手就能玩?麵條人移植人類跌落夢境,失敗才是遊戲快樂
    手機遊戲擁有著非常強的便利性,隨時隨地都可以拿出來玩,又因為用手指操作,所以一般都比較簡單。在很多玩家眼裡,手遊一般有手就能玩,但今天小編介紹的遊戲,有手也玩得費勁,讓人痛苦卻又樂在其中的。這款遊戲是PC遊戲中《人類一敗塗地》的手機版《人類跌落夢境》。
  • 陪孩子一起玩手機遊戲,原來有這種好處
    」Han的問題問得比較籠統,不知道你的孩子現在多大了,你說他沉迷手機遊戲,那具體的沉迷的程度和性質怎麼樣的呢?這些我並不清楚,但確實聽到過非常多的媽媽有這方面的困擾。所以我還是想試圖解答一下這個問題,希望能從根本的解題思路上能給到你,也給大家一些啟發。首先,我想說一個大前提,就是現在的環境不同了,把手機當成洪水猛獸,一點都不讓孩子玩是不可能的。
  • 4歲開始玩遊戲玩成了博士,他當上華中大首位遊戲學老師
    每個男孩心裡都有個遊戲夢其中一個從4歲開始玩遊戲甚至「玩」成了一名博士、大學教師他就是華中科技大學首位遊戲教育教師熊碩▼這個暑假,熊碩可沒閒著。他在帶領學生到光谷的遊戲公司進行調查的同時,還在著手準備將要開設的《遊戲學導論》課程。
  • 超8成孩子從小學開始玩遊戲,家長如何控制孩子玩遊戲?
    市面上流行的、經過精心設計的遊戲或視頻,就很容易刺激大腦分泌出多巴胺,導致孩子獲得快感從而沉迷玩遊戲。此外,由於孩子的自制力不如成人,加上大腦對快感有記憶作用,所以會「誘惑」孩子再次玩遊戲,而一旦上癮就很難走出來。家長對遊戲的態度對於遊戲,絕大部分家長都深痛惡絕,網絡上更是罵聲一片:手機遊戲對孩子的危害這麼大,為什麼還允許研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