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曲奇、蛋糕、馬卡龍,中華傳統糕點是絕對不輸風頭的,在擁有960萬平方公裡國土的我國,蘊含著萬千種風格特異的美食美味,讓你毫無抵抗力,看完忍不住地流口水。
在忙碌的生活中,很多傳統糕點都已經被我們丟到時光裡,其實那些美味的傳統美食,經過簡單改良之後又迸發出了新的風尚。
每一次品嘗過後的日子,總是能讓我們銘記於心,仿佛空氣中都在冒著幸福的泡泡。只有吃過他的人才懂得它的價值,那將是一種讓你記憶猶新,無法釋懷的記憶味道。
而傳統這種工藝製作,大多都是自古流傳,傳統手工匠人們將手藝一代代傳承下來,經過後人的不斷加工和改進,形成了更好的滋味,這樣的傳統美食中蘊含了歷史傳承下來的文化味道。
中華傳統美食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品種數不勝數,世界聞名。今天就要給大家介紹一下傳統美食之中的糕點,讓我們來看看這些形狀各異卻美味得令人久久回味的糕點吧,保證讓你吃上三天三夜都不過癮!
蛋黃酥
作為糕點甜食控,一切有關甜味的美食,小編都想躍躍欲試,這不快到端午佳節了—蛋黃酥就開始大賣了。
不愧是百年老字號真的太好吃了!「105年有成齋匠心制餅,只為那一餅酥香」。
一個完整的蛋黃酥共有四層,掰開後層次分明的蛋黃酥身躍入視野。
表面那一層是酥軟可口的脆皮,往下一層是清香的紅豆沙,綿軟不黏牙,最裡面是金黃的鹹蛋黃,每一層單看還好,合在一起真的是太誘人了!
一口下來闖過四層關卡,酥軟的脆皮跌進綿密的紅豆沙裡,伴著鹹香的鹹蛋黃一起攪進齒間,融合在一起,這口感也太好吃了吧!
主要它的口感十分柔軟,百年老字號的手藝不容小覷,麵點師傅手工擀制麵皮,再加上反覆的壓、疊、揉,讓麵團柔軟、彈韌,最後才能形成厚疊而滿足的口感。
好吃到爆炸的美味,當然也離不開新鮮食材以及匠心的製作,三層刷蛋的細緻工藝,讓每一個蛋黃酥都有著金黃的酥皮。
一個吃完只想再來一個!果然吃甜甜的會讓人心情愉悅。
鮮花餅
鮮花餅從清朝開始,便是乾隆帝最愛的貢品,因它花香沁心、甜而不膩、養顏美容的特點,甚至欽點為「祭神點心」,還被收錄《本草綱目拾遺》中,「皆應時之食物也。」
在那裡,有一群人自建花場、承襲傳統、手工做餅,每日與時間賽跑,當日現採現烤,只為了將一枚僅存「拾天」鮮花餅,送到每個熱愛生活的人手裡,感受新鮮花瓣的柔軟。
我吃過的很多鮮花餅都是餅和花餡都比較幹,入口很柴,皮厚餡少,花的香味也不夠濃鬱。
而這一塊和我往常吃的完全不一樣,首先外皮酥鬆到我輕輕的掰開,稍微一用力,外皮就掉落了一地。入口有軟糯感,皮酥不幹,不油不膩。
鮮花餡口感非常飽滿,甜度適中,好吃不膩,完全顛覆對傳統鮮花餅的甜膩印象。完整的花瓣入餡,當我輕咬以後,能看到完整的花瓣,也絲毫沒有感覺到餡料太甜。
每一隻鮮花餅,都是「三分皮,七分餡」,也就是說一隻45克的玫瑰花餅,至少包含了4朵豐滿的玫瑰,同樣份量的茉莉花餅,更是要用足30朵茉莉花苞。這樣的豪爽用料,片片花瓣清晰可見,餘香持久。
鳳梨酥
鳳梨酥在臺灣可是第一伴手禮。
鳳梨酥在臺灣用閩南語來說有「旺旺」的意思,所以在婚禮習俗中,訂婚禮餅共六種口味代表六禮的意思。
是非常有名的一款糕點,深受很多朋友的喜愛,其口感和顏值都手工製作的臻品。
精緻的外形,黃燦燦的色澤,加入了菠蘿果肉,渾身散發著一股淡淡的甜香,忍不住咬上一口。
外層的酥脆包裹著內陷鬆軟,帶來微妙漸變的口感,和香甜不膩的滋味,配上茶點更具中國風,連西方人也讚賞有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