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童教雷鳴(公眾號同名)
孩子專注力穩定性不僅僅是孩子的問題,是我們每個人都需要面對的問題。
專注力特別重要!
人與人之間,其實沒有太大的差異:除了先天的生理障礙外,無論是智力,還是能力沒有什麼根本性的差異。但是,人與人之間的成就卻是有很大的差異,根本的原因就是每個人的專注。
如果說有一種能力是決定人生高度的能力,那一定是專注力。
影響專注力的因素
影響專注力一般來說有兩種原因,一是外因,二是內因。
外因就是除了我們自身之外的一切因素,比如手機、電視、他人,甚至是地上的一塊小石子,草叢中的一朵小花……都是影響我們專注的外因。
內因就是我們自己,自身的目標、興趣、愛好、思維、認知模式……這些東西要對我們發生作用,關鍵點在我們感受到內外刺激之時的感受。感受到一種美好時,我們會欣喜;感受到一種痛處時,我們會悲痛難受;感受到緊急時,我們會緊張……我們自身的感受是我們專注與否的重要內容。
專注力訓練的核心內容
任何一件事情都可以訓練我們的專注力,吃飯、喝水、走路……只要我們在這些細微的事情上關注到自身的感受,就可以訓練到我們的專注力。
訓練專注力的核心,在於感受自身的感受。吃飯穿衣,冷暖自知,在任何一個場景下感受自身的具體情況,就是訓練我們自己的專注能力。所以,我們時時刻刻都可以訓練自己的專注力,在做任何一件事情的時候,能不能感受自己的狀況,這本質就是了解自己、認識自己。
雖然時時刻刻都可以訓練自己,但我們很難做到這一點。因此,古聖先賢也想出了許多方法幫助我們認識自己,訓練我們的專注能力。
靜的訓練
靜靜坐著,無論是坐在一張凳子上,還是坐在一個小小的蒲團上,我們保持身體端正,頭頂向上頂,閉上眼睛,感受自己身上的具體感受。雖然我們是靜靜坐著,但內心浮起種種感受,不停翻騰,要麼想動動手指,要麼扭扭身體……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要學會放鬆自己,體會身體各部位帶來的種種感受。
與坐類似的訓練,可以用站來練習。保持身體立正姿勢,或者站樁姿勢,做到一動不動……都是靜的訓練。
動的訓練
動的訓練內容就很多很多,走路、拍球……只要身體部位有動作就都是動的訓練。在動作中感受自己的運動狀態,也是專注力訓練的重要內容。
動靜訓練都是專注力訓練的基礎,有了此種練習,我們對自己的感受、覺察能力就會提升起來,進而就能較為專注地處理好自己手頭上的事情。
比動靜訓練更深層次的訓練是我們的情緒覺察的訓練。每個人要麼就是沒有情緒,平平常常,要麼就是情緒波動,有笑有哭……情緒是我們每個人都要面對的人生考題,應對這種考題的方法就是觀察自己的身心感受變化。有了動靜訓練的基礎,當情緒來臨時,我們就能夠慢慢適應情緒發生的當下能看到自己的情緒變化,不會完全受情緒所左右,成為情緒的傀儡。
情緒感受能力提升起來,我們自己就會在各種場合應對中做到穩如泰山。小孩子的專注力穩定性更不在話下,不會因為小小不滿而發脾氣,更不會因為情緒問題而胡攪蠻纏。
結束語
專注力訓練不僅僅是孩子要面對的人生課題,同樣是我們成人要面對的人生課題,提升專注力有方法,按方法做,為自己的人生交個滿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