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文解字》第五部首「王」

2020-12-27 騰訊網

天下所歸往也。董仲舒曰:「古之造文者,三畫而連其中謂之王。三者,天、地、人也,而參通之者王也。」孔子曰:「一貫三為王。」凡王之屬皆從王。〔李陽冰曰:「中畫近上。王者,則天之義。」〕

古文王。——《說文解字》

王,是天下所歸。並非是求天下所歸。天下自動歸於我,這是一個無為無不為的過程。

漢高祖劉邦在打天下的時候,當初有約定,先入關中者為王。劉邦是先入關中,最後也是被封一個漢王。這種封王,只是那些起義者自己給自己的名分,是做不了數的。

而劉邦進了關中後,沒有動什麼東西,只是把一些典籍、法律條文、公文取走了。且對民眾約法三章:「與父老約,法三章耳;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

劉邦之所以能打敗項羽,是有著百姓的支持,是天下所歸。

項羽是一個極為強大的人,但是呢,他面對的是天地人相互配合的漢王。所以楚漢爭霸,項羽失敗了,是輸給了大勢。

上一部首是「三」,代表天地人,能把天地人貫通的,就是「王」。

三生萬物,所以王能「成天下之主」。

臣鍇曰:「地以承天,《易》曰:『坤乃順承天。』故下畫上偃下畫地也。(《說文解字系傳》)

徐鍇,挖掘出天在上,地在下,是為坤乃順承天。人在其中,參天地之化育。

王,有天下曰王。帝與王一也。周衰,列國皆僭號自王。 秦有天下,遂自尊為皇帝。 漢有天下,因秦制稱帝,封同姓為王,名始亂矣。——《六書故》

王,周以後,可以說是名存實亡,算是被濫用了。

相關焦點

  • 【分享】《說文解字》簡介(附「《說文解字》相關學習資料流通說明」)
    遂歷時十多年,終於寫成《說文解字》這部文字學巨著。 收錄字數《說文解字》原文以小篆書寫,逐字解釋字體來源。全書共分540個部首,收字9353個,另有「重文」(即異體字)1163個,共10516字。說文篇目《說文解字》內容共十五篇,其中一至十四篇為文字解說,十五篇為敘目,每篇都分上下。
  • 《說文解字》——懷念許慎
    《說文解字》是中國語文學史上第一部分析字形、辯識聲讀和解說字義的字典,收字9353個,重字1163個,共10506字,均按540個部首排列,開創了部首檢字的先河,以六書進行字形分析,比較系統地建立了分析文字的理論,同時保存了大部分先秦字體和漢代的文字訓詁,反映了上古漢語詞彙的面貌。
  • 《說文解字》540部首吟誦
    《說文解字》,簡稱《說文》,作者為許慎,是中國第一部系統地分析漢字字形和考究字源的字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字典之一。《說文解字》是首部按部首編排的漢語字典。原書作於漢和帝永元十二年(100年)到安帝建光元年(121年),現已失傳,傳至今日的大多是宋朝版本,或是清朝的段玉裁注釋本。
  • 《說文解字注》540部首之部四—六(三、王、玉)
    《說文解字》,開啟中國5000年文化寶藏的鑰匙。《說文解字注》540部首(部四)蒙示有三垂,而以三次之。《說文解字注》540部首(部五)蒙三而次之,從一毌三也。三畫而連其中謂之王。三者,天地人也。而參通之者,王也。見春秋繁露。引之說字形也。韋昭注國語曰:參,三也。孔子曰。一貫三為王。又引孔子語證董說。凡王之屬皆從王。雨方切。十部。
  • 許慎與說文解字
    許慎花費至少二十一年編撰了世界上第一部字典《說文解字》,使漢字的形、音、義趨於規範。尊許之學者,稱許慎為「許君」,稱《說文解字》為「許書」,稱其學為「許學」。許慎對漢語文字學做出了傑出貢獻,被尊稱為「字聖」。《說文解字》,簡稱《說文》,是我國第一部字典。《說文解字》成書於漢和帝永元十二年(100年)到安帝建光元年(121年)。現已失落,傳至今日的大多是宋朝版本,或是清朝的段玉裁注釋本。
  • 篆書的基本部首的寫法
    將一萬多個看來並無頭續的漢字,依字形進行分析,把結構上有相同部分的字歸屬到同一個部類,這是歸部;每一部類選出一個統率的代表字形,這個代表字形叫部首。東漢文字學家許慎在《說文解字》中開創了部首排列法,將漢字分出部首歸類,使九千多個紛紜複雜的漢字從此有了科學的分類。
  • 作為中國人,你認識漢字部首嗎?(內附540部首教學視頻)
    那紅色部分的內容,540部首赫然其中。我們偉大的祖先居然創造了540個部首。這些部首我們都認識嗎?看下圖測試一下吧測試結果如何呢?我們自己心中有數。。。04說到文字學,《說文解字》一書是繞不過去的。《說文解字》簡稱《說文》,東漢許慎著,是中國第一部系統地分析漢字字形和考究字源的字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字典之一。它是中國第一部按部首編排的字典,對文字學影響深遠。《說文解字》原文以小篆書寫,逐字解釋字體來源,收字9353個,另有「重文」(即異體字)1163個,共10516字。《說文解字》是科學文字學和文獻語言學的奠基之作,在中國語言學史上有極其重要的地位。
  • 《說文解字》第14課:認識漢字,你會發現,玉的種類有很多
    其實上一課已經講到了《說文解字》的「玉」部漢字的部首漢字「玉」,這是《說文解字》540部裡的第6個部首,現代漢語201部首規則裡,「玉」部跟「王」部歸屬在一個部首「王」,因此稱「王部」或「玉部」,因為從玉的字比較多,一般稱「玉」部。
  • 從《說文解字》到《新華字典》,帶你了解字典「進化」史
    《說文解字》是首部按部首編排的漢語字典。原書作於漢和帝永元十二年(100年)到安帝建光元年(121年),後因年代久遠而失傳。宋太宗雍熙三年,宋太宗命徐鉉、句中正、葛湍、王惟恭等同校《說文解字》,分成上下共三十卷,奉敕雕版流布,後代研究《說文》多以此版為藍本,如:清代的段玉裁注釋本即用此版《說文》為底稿而加以注釋。
  • 《說文解字》中,各部所列漢字的順序有什麼規律嗎?
    接著我們的《說文解字》課程,今天是第202課,講《說文解字》「走」部的六個漢字,與上兩課一樣,這一課的六個漢字仍然幾乎全部是生僻字,因為課程的連續性,我們也不能跳過這六個字不講,只好背字典一樣列出來,因為沒有各種典籍例子加以輔助,我們只好在解釋字義的同時加了一些我們自己的【猜想】,既是猜想,當然不見於任何典籍,只是我們的一點思考,學者通人莫笑。
  • 《說文解字》筆記之第四部首「三」
    (《說文解字》) 老子講「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生,可以作為引發講。如同佛學的緣起觀。 三,就是天地人三才,三才立,生發萬物。 講「一」部首的時候,是道立於一。 可以說,所有的文字,都是一畫個各種變形加以組合而成。
  • 【漢語教室】偏旁部首
    第六十九課 偏旁部首 偏旁部首,是漢字結構上的一大特點,《說文解字》有540部,《新華字典》有281部。何為偏旁部首?比如:亻部、木部、女部等為左偏旁,攵部、卩部、力部等為右偏旁,宀部、艹部、𥫗部等為上部首,心部、皿部等為下部首。由於有了偏旁部首,漢字可以分類,如水類、火類,蟲類、器皿類等等。偏旁部首又是怎樣形成的呢?一是從省筆來的,《說文解字》中有420多例省筆。比如:甸、勾、句等字,都是由「包省」來的。
  • 說文解字部首•玉部
    另外《賈子新書·道德說》也說:「夫玉者,真德象也。」段注在「有五德」後面補了一個「者」字,更準確。段注的補充和改正,「是漢語表義由粗疏走向精密的寫照」。(王彤偉:《說文解字五百四十部疏講》,成都:巴蜀書社,2012,第12頁。)古往今來,人們對玉再三致意,將玉比擬君子人格、品德。
  • 《說文解字》第11課:帶「示」的漢字,都有這些意思
    我們讀《說文解字》,提綱是540個部首,今天已經到了11課,我們還停在「示」部,這是《說文解字》的第3個部首,「示」部的漢字一般與祭祀鬼神以求福佑有關係,大致「示」部漢字可以分為四類:1、祭祀的名稱:比如禘、禡、祔等;2、鬼神的名稱:比如社、祇、神等;3、祭祀的儀式:比如祭、祀、祝等;4、吉兇、禍福等,比如祥、祿、福等。
  • 你知道《說文解字》最複雜的部首是哪個字?它代表怎樣的生活圖畫
    《說文解字》是我國最早的一部字書。這部字書收集了9353個正篆,加上1163個重文。一共10516個字形。所收的字體主要是小篆,以秦小篆為核心。《說文解字》是一部字書,但它不是一般的工具書,它因解釋古代的思想文化經典而具有了與經典同樣重要的地位,是研習經學和文字學不可不讀的一部書。《說文解字》的部首是結構部首,共有540個部首,編入14卷中,反映了表意漢字因義構形的特點,所以它的歸納性要低於現代的那些查檢部首,分得較細。
  • 篆書愛好者福利來啦,教你篆書的基本部首寫法
    東漢文字學家許慎在《說文解字》中開創了部首排列法,將漢字分出部首歸類,使九千多個紛紜複雜的漢字從此有了科學的分類。許慎在分析小篆形體結構的基礎上,總結出540部,每部字相同的偏旁作為該部的第一個字,成為該部的部首。《說文解字》中的部首,是以古文字(小篆)為依據,是形體和意義緊密結合的漢字的表意部分。
  • 篆刻打基礎:《說文解字》裡的第一個漢字
    覺得「六書」與漢字生成實在是篆刻必修的功課,於是覺得只要學篆刻,就躲不開這個內容,於是思考《說文解字》連帶重文(就是漢字的異體字)在內有10516個字,但卻統馭在540個部首之下,而有些漢字一旦認識一個,就會認識與之互相關聯的同根字,這樣想來,一部《說文解字》陸續寫下來,大致一年的時間就可以寫完,倒覺得任務也並不沉重,似乎又容易完成了,於是,打算寫下去,因此並不限於一日一字,而是從單字寫起,連帶介紹相關的漢字
  • 造字 |《說文解字》裡那些有趣的古漢字
    「六書」之名雖不是許慎獨創,但他在《說文解字·敘》中對「六書」內容作了全面的闡述,並用他的「六書理論」分析了《說文解字》中收錄的漢字,從而揭示了漢字形體結構的系統性和規則性,建立了漢字的形義體系。現在通常使用的「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六書,採用的是班固的次第和許慎的名稱與界說。象形者,畫成其物,隨體詰詘(jié qū),日月是也。
  • 《說文部首》系列分享(一)
    《說文解字》是我國第一部以六書理論系統地分析字形、說解字義、考辨聲讀的字典。學習篆書,從掌握五百四十建部首入手,是打開《說文解字》的鑰匙。古代稱部首為字源,它統轄全書,每一部和部內的字體大都在意義上「共理相貫」。掌握了部首,即是掌握了古文字義、字形結構最核心的機要,可謂執簡馭繁,事半功倍。
  • 國家語委發布《漢字部首表》 規定主部首201個
    國家語委發布《漢字部首表》 規定主部首201個 2009-02-25   教育部25日舉行新聞發布會,由教育部、國家語委發布《漢字部首表》和《GB13000.1字符集漢字部首歸部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