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書愛好者福利來啦,教你篆書的基本部首寫法

2021-02-08 書法觀復

點上方藍字可免費訂閱關注


我們學習篆書,首先要練習部首的寫法,部首是漢字的「字根」。「字根」是構成漢字的最基本單位,象形字都是字根。絕大多數的字根都充任了部首,屬於同一部首的字,它們的意思來自同一根源。

漢字是表意文字,字形和字義有著關聯,我們先民造字是「近取諸身,遠取諸物」。「近取諸身」,就是從認識自己開始,我們人的身體,五官和各種器官,先民們都賦之以準確、形象而生動的字形和字義,這些都成了象形字,大部分也都成了部首。

我們常見的部首有取材於人體各部位的,包括人的各種形體,人身上的各個部分等等。如人部、大部、頁部、口部、耳部、自部、手部、足部等。

「人」在古文字中像一個站著的人的側面,楷書中寫為「人」,以「人」為部首的字可以表示人的各種行為,如「伸」「借」「俯」「仰」「付」 "伏」 「伺」「作」;還有如「仙」「僕」「俠」 「儒」等是表示人的類別;還有一些是表示人的德行的,如「傲」 「仁」 「信」「儉」等。

將一萬多個看來並無頭緒的漢字,依字形進行分析,把結構上有相同部分的字歸屬到同一個部類,這是歸部;每一部類選出一個統率的代表字形,這個代表字形叫部首。

東漢文字學家許慎在《說文解字》中開創了部首排列法,將漢字分出部首歸類,使九千多個紛紜複雜的漢字從此有了科學的分類。

許慎在分析小篆形體結構的基礎上,總結出540部,每部字相同的偏旁作為該部的第一個字,成為該部的部首。《說文解字》中的部首,是以古文字(小篆)為依據,是形體和意義緊密結合的漢字的表意部分。用許慎的話說是:「方以類聚,物以群分。同條牽屬,共理相貫,雜而不越,據形系聯。」說白了,就是按照字形、字義的類別,相同的分類聚為一部,然後分部建首。

這種部首分類法得到了人們的認可,後來的辭書也大多採用這種方法,但《說文解字》中的部首與其後的字典、辭書中的部首不盡相同。

我們後來的字典辭書,為了檢字方便,在許慎540個部首的基礎上,將部首簡化為214個。這214個部首的確定與許慎540個部首的確定原則有所不同。許慎所立的部首,往往跟漢字本身的意義緊密結合著, 540個部首實際就是540個表意符號。而後期214個部首,是在分析楷書形體構造的基礎上,以自然結構外形獨立並為另外一些字所共有的部分為部首,這樣的部首就不一定是該字的表意部分了。例如, 「發」是發射的意思, 「弓」是它的表意部分,所以在《說文解字》裡,許慎把 「發」歸入」弓」部:「發,射發也。從弓,愛聲。」本義為射出箭。而在後世的214個部首中, 「發」的部首為「癶」,與「癸」「登」「凳」等字在同一個部類。

明白了部首的古今變化就明白了《說文解字》中篆書部首的寫法。學習篆書的基本部首的寫法,可以從臨習王福庵書《說文部目》入手。

《說文解字》自漢代成書以來,即受到歷代學者專家的重視,是學習和研究篆書最基礎的工具書,而王福庵這本《說文部目》,是標準的小篆字體,繼承了李斯秦篆的玉箸風格,又受到清代中期鄧石如、吳讓之的影響,對用筆有所發展,在玉箸線條勻圓光潔的基礎上,略加提按頓挫,因而更富於筆意,筆畫於勻整中寓變化之美。其線體端莊工整,較秦刻石如《泰山刻石》《峰山刻石》等略舒下腳,更顯得疏密相生,俊逸生動。

臨習《說文部目》,可以增強識篆能力。因為我國的漢字大多數都是由各種偏旁部首組成的,掌握了部首的寫法,就可以按照部首組合成漢字的規律來了解字形結構了,也可以更有效率地認識更多的篆書。


精彩文章推薦:

「我的書法120萬一尺!」叫你一聲書法家,你敢答應嗎?

一字千金!元代趙孟頫兩信札成交2.67億,為何這麼貴?

一個家族,創造了半個中國書法史!

10位文化大師,書法也堪稱大師!

詩人書法家、書協前副主席趙長青被查,其撰文的名山碑立於泰山

王羲之草書《昨故遣書帖》欣賞,結字奇正相生,布白無懈可擊

書法十大行規,你踩了幾條?

敬畏古法,才能學好書法!

他和米芾稱兄道弟,書法了得!

張鐵林書法,有人贊傳碑學正宗,有人斥「醜書」,您怎麼看?

王羲之比鍾繇,好在哪裡?

什麼人練什麼字(太有道理了)


相關焦點

  • 篆書的基本部首的寫法
    我們學習篆書,首先要練習部首的寫法。部首是漢字的"字根"。"字根"是構成漢字的最基本單位,象形字都是字根。絕大多數的字根都充任了部首。屬於同一部首的字,它們的意思來自同一根源。漢字是表意文子,字形和字義有著關聯。
  • 篆刻答疑:我學陳巨來,該從哪兒開始練篆書?
    印友的提問今天集中回答一位印友的提問,這個問題來自頭條的一位篆刻愛好者,如圖:篆書是裝飾性極強的字體,其筆畫橫平豎直,圓勁均勻,粗細基本一致,筆畫純以中鋒完成,字內空間基本勻齊,這些基礎特徵在小篆中體現的最為明顯,所以,我們建議從小篆練起。
  • 【篆書】篆書書體寫法精講
    認識了漢代篆書中的基本特點和不同書體中的不同特點之後,就應掌握它。
  • 學篆書,從識篆字開始
    篆書是最早出現的漢字書體。學習書法不單是要學習寫字,還要了解漢字發展演變的歷史和與漢字書寫有關的知識,提高我們的文化修養和審美能力。一方面了解篆書基礎知識方面的內容,包括哪些主要的字體樣式,發展變化的基本過程,了解篆書的用筆、結字和章法三個方面的基本特徵。
  • 【志願服務】弘揚傳統文化,讓童真與篆書相遇
    作者:甄慧關鍵詞:篆書 童真 傳統文化摘要:8月8日,安徽師範大學文學院赴銅陵市兒童福利院線上支教團隊為孩子們帶來了一場別致生動的篆書課,讓孩子在漢字學習中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為弘揚傳統文化,8月8日,安徽師範大學文學院赴銅陵市兒童福利院線上支教團隊依託自身專業技能,開展篆書課,為孩子帶來鮮活的傳統文化知識。絕知此事要躬行記者採訪後了解到,在活動前期策劃階段,隊員認真思考支教內容,不到兩周的時間讓孩子學有所獲是一個不小的挑戰,考慮到孩子的接受能力,志願者最終決定向他們介紹篆書知識。一節課45分鐘,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讓孩子化知識為興趣?
  • 【篆古今】篆書特殊字 寫法舉要
    東漢許慎所撰《說文解字》,以小篆為字頭,按文字的形體及偏旁結構,分列540部,首創部首排列法。元代應在所編的《篆法點畫辯訣》中選擇了一批楷書基本形體、偏旁跟小篆形體絕不相類而易於混淆的文字,加以比較、分類、綜合和辨析,闡述楷篆之間的差別,指出其小篆的正確寫法,編成歌訣,朗朗上口,易於記誦,廣為流傳。
  • 實用篆書識讀教程——習篆書先要識篆字
    本文擬從篆書的用筆、結字、用墨和章法幾個方面,並結合筆者多年來對篆書研習的感悟與體會,談談對篆書臨摹與創作的膚淺認識。這裡,我們把不識篆字或認識篆字不多的人稱作普通人,以別於精通篆字的專家學者。普通人學認篆體字要求不高,只要能掌握康熙字典所提供的部首,認得常見篆字即可。我是普通人,我想就普通人如何學認篆字說點淺見。
  • 步入中國篆書的堂奧——評《中國篆書》
    該書不僅全面闡述了篆書的概念與分類,即大篆、小篆,而且明確地把大篆細分為「契刻字篆書」「鑄範字篆書」「刀刻字篆書」「石鼓刀刻字篆書」「鍾鑄字篆書」「鳥蟲字篆書」「璽印封泥字篆書」等類項,如此一番高屋建瓴地條分縷析,就把小篆以前的先秦各種古文字納入了篆書的總體系之中。  應該說,《中國篆書》上述有關篆書的深刻論述,對當今不少的篆書愛好者及篆書書法家是很有啟示意義的。
  • 想練好篆書?這件事必須先做完!
    ✔有朋友私信找我,向我詢問篆刻有什麼速成的竅門沒,我答覆說,學篆刻,最好先從學篆書開始,不用急著買刻刀、石頭、字典、印譜,先把精力放到篆書的練習上去,篆書練好了,再接著說「書印同參」的事兒……一、一份課程錶帶來的問題於是又被朋友要求列了一套書法學習(包括篆書)課程表,這套課程很長,主要是臨帖,如果真一絲不苟地練習下來,篆書能過關是沒有問題的
  • 小編的篆書周記(3.2~3.8)
    書法的用筆用墨,說著很容易的,但是慢慢你會發現這裡的講究是非常多的。小編多遇到些問題,就多給大家提供一些參考。知過必改,得能莫忘。罔談彼短,靡恃己長。信使可覆,器欲難量。墨悲絲染,詩讚羔羊。小編查了篆書字典之後,自書的。用紙為四尺對開的半生熟宣紙。目前掛在案頭,感覺挺好。是一種動力吧,在不斷的臨帖之後,寫一幅小作品,一時做個小結,而是激發下興趣吧,查篆字的寫法,可以用之前筆者推薦給大家的工具書。
  • 《通用規範漢字篆書書法字典》於2018上海書展首發
    由軍旅書法家王訊謨歷時5年編撰、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的《通用規範漢字篆書書法字典》,於8月20日在2018上海書展首發。首發式現場,王訊謨將軍將在世紀館舉行讀者見面會,近距離為篆書愛好者解疑答惑。 這部篆書字典有以下4個特點:一是將國務院2013年所發布的8105個通用規範漢字寫成篆書,逐個對應完成;二是反覆查閱海內外各種資料後,從多種寫法中選取相對具代表性的字為標準;三是設置有對應的通用規範漢字表編號、拼音和簡繁異體字註解,方便書法、篆刻學習者查閱使用;四是每個字都用小篆寫成而非印刷體。能方便讀者清晰辨別筆劃的順序及構成,便於迅速掌握篆字字形、結構和書寫技巧。
  • 中國書法的練習之篆書篇
    篆書是漢字之「祖」、書體之「源」。篆書屬於古文字,自隸書等今文字出現以後,篆書的實用性就降低了,但藝術性絲毫沒有受到影響,仍然是人們從事書法藝術的創造時重要的一種字體。象其他的如隸、楷、行、草等種種書體均是由篆書繁衍派生出來的。篆書的種類較多,基本可分為三大類,即甲骨文、大篆和小篆。
  • 耄耋老人王念周:練篆書練得如痴如醉
    王念周在練書法  《百福百壽圖》  篆書對不少人來說跟火星文一般,難以辨識。可就有人喜歡啃硬骨頭,對篆書情有獨鍾,如痴如醉,他就是住在孟津縣城的王念周。  篆書認著難認,寫著難寫,王念周買來一本篆書字典,遇到不認識的就查字典。比如「肅」「嚴」的篆體筆畫多,拐來拐去的,練很多遍都記不住。王念周就觀察它的字形,越看越覺得像一幅畫,字所表達的意思全隱藏在這幅畫裡。王念周入了迷,練字一練就是一整天。家人擔心他把身體累壞了,催著他出去找朋友玩,結果,他即便坐在人堆裡也不說話,滿腦子都是篆書。
  • 怎樣寫好篆書,講的太好了
    篆書是當今已脫離使用的一類書體,但仍有不少書友傾心於此。今天,為各位介紹一套篆書的寫法,希冀對各位的書寫有所幫助。 1 筆順 篆書的筆順和漢字筆順規則基本相仿
  • 南海桂城書法愛好者用篆書寫就37米《道德經》
    原標題:他用篆書寫就37米《道德經》一卷長37米的書法作品緩緩鋪開,在沒有打格的宣紙長捲紙上,5000字的《道德經》全用篆書寫就。這是記者日前在南海平洲六村新村東六路一家名為「三印書社」的店面裡看到的書法作品。
  • 簡析小篆基本筆畫寫法
    一、小篆的基本筆畫掌握小篆的基本筆法,是學好篆書最關鍵的基本功。篆書強調中鋒用筆,圓潤豐富。逆鋒圓起,中鋒平鋪緩行,不偏不攲,行至末端收鋒平出回彈,以達到婉通流麗、圓實的效果。但篆書圓潤中不見筆觸,點畫上要達到停勻渾圓的藝術效果,必須纖穠一致,曲和直都要合度。小篆的線條雖然圓轉流暢,變化豐富,但只有基本的三種筆法:即「點」、「直″、「弧″。
  • 篆書入門:從運筆筆順到結構接筆
    篆書是當今已脫離使用的一類書體,但仍有不少書友傾心於此。今天,為各位介紹一套篆書的寫法,希冀對各位的書寫有所幫助。 筆順 篆書的筆順和漢字筆順規則基本相仿,如先橫後豎、從上到下、從左到右等,這些對初學者來說是不成問題的。
  • 書法教授用篆書線條寫隸書,自創了書法藝術性
    人們經常說,「篆隸一家」,意思是說,篆書和隸書都是同一種筆法,只不過字形是不相同的。而如今,人們在學習書法時,往往卻認為,篆書是篆書,隸書是隸書,兩種書體寫起來字形與筆法都是各不相同的。但是,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系書法教授倪文東卻用篆書的線條寫出了隸書書法的古意,則別具風格。我們知道,篆書,尤其是小篆,在線條上來說,它基本是等線體,儘管線質上很具古意,卻在藝術性上的表現稍弱一些,而隸書雖有小篆的筆法,但也增加了提按及絞轉用筆,又使得其具有雄渾之意。
  • 我對篆書篆刻教學的一些體會
    我在上一篇我們該學習哪種篆書、篆刻風格?談到,每個人身上都有屬於自己獨一份的「風格」。支撐風格形成的,是每個人在書寫上的天賦。所以在我來看,教學其實是一個尋找天賦的過程。完成了線條與結構的基本練習之後(在學習篆書篆刻是在學習什麼?中有介紹),我會鼓勵大家進行創作。面對創作內容,儘可能的少看字帖,少從字帖中找現成結構。我會要求大家儘量獨立思考,創造出自己的結構。
  • 「主」字甲骨文、篆書、楷書的三種寫法,都指向了同一位「神」
    這裡只用漢字的「主」字來證明耶和華神就是「主」,是天地的主。「主」的意思是權力或財物的擁有者,是對神的另一種稱呼,神就是「天地之主」。接下來我將用「主」字的甲骨文、篆書和楷書來證明「主」就是耶和華神。《聖經》為什麼「主」的三種寫法都能反映主就是耶和華神?而不是僅僅是甲骨文能反映?這就是神的奇妙之處。歷史的進程都掌握在神的手中,神若不允許,沒有任何事情會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