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毛澤東在其詞作《沁園春·長沙》中有一句這樣寫: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這遼闊壯麗的山河由誰來主宰呢?風流人物似乎可以各領風騷數百年,一代君主可以統治一方數十年,一代皇朝可以統治一方數百年。然而,這些統治都是有限的統治,對於地球,他們是無法「主沉浮」的,更不用說對於浩瀚的宇宙了。他們對於日出日落,四季交替,只能順其自然,毫無存在感可言。
那麼,有誰可以對宇宙「主沉浮」嗎?沒有人可以,只有神可以。那麼神是誰?神是只有一位還是有很多神?《聖經》告訴我們只有一位神,他就是耶和華神。《申命記》4章39節記載:「所以今日你要知道,也要記在心上,天上地下惟有耶和華他是神,除他以外,再無別神。」《使徒行傳》4章12節記載:「除他以外,別無拯救。因為在天下人間,沒有賜下別的名,我們可以靠著得救。」
我不明白為什麼說到唯一就有那麼多人反對。這世間事事時時處處物物人人都是「唯一」,也只有「唯一」。沒有完全相同的兩件事,沒有完全相同的兩天,沒有完全相同的兩個地方,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葉子,也沒有完全相同的兩個人(雙胞胎也不同)。1+1隻能等於2,不是也可以等於4或者7。耶和華神就是唯一的神,再也沒有別的神。
證明耶和華神是唯一的神,有很多的證據,光是漢字的證據就有很多。到目前為止,至少有100多個漢字印證了《聖經》故事。這裡只用漢字的「主」字來證明耶和華神就是「主」,是天地的主。「主」的意思是權力或財物的擁有者,是對神的另一種稱呼,神就是「天地之主」。接下來我將用「主」字的甲骨文、篆書和楷書來證明「主」就是耶和華神。
為什麼「主」的三種寫法都能反映主就是耶和華神?而不是僅僅是甲骨文能反映?這就是神的奇妙之處。歷史的進程都掌握在神的手中,神若不允許,沒有任何事情會發生。漢字由繁到簡的演變進程也不例外,都在神的掌握之中。如果神連這點能力都沒有,他怎麼好意思當神?我們也不必信他。我們先從「主」的甲骨文來解讀,先看下圖:
我們都知道甲骨文是象形文字,那麼從上圖我們能看出像什麼嗎?人的想像力很豐富,不同的人看到這個圖案可能會有不同的看法。但是不管你認為它像什麼,都別忘了要能夠跟「主」的意思連得上,不然就是瞎想。有了這個限制,這個圖案你就很難想像它像什麼了。因為就算你的想像力再豐富,你也無法想像出一個事實,而事實有助於我們發揮想像。
甲骨文的「主」字其實是描繪了耶穌釘十字架的場景。從上圖主的甲骨文我們可以看出,主的下部是「木」,木由「十、人」組成,就是一個人釘在十字架上。主的上部是「U」和「、」。「U」指的是一個牌子,「、」指的是牌子上的文字。《馬太福音》27章35-37節記載:他們既將他釘在十字架上,就拈鬮分他的衣服,又坐在那裡看守他。在他頭以上安一個牌子,寫著他的罪狀,說:「這是猶太人的王耶穌。」我們再來看主的篆書,請看下圖:
《說文解字》把「主」字解釋為「燈中之火」,說燈火雖微小卻可以照亮一室,引申假借為臣主、賓主之主。說文的解釋說對了一部分,從上圖我們的確可以看出篆書的主像是一盞燈,最上面的點如同燈的小火苗。然而其引申義卻不是臣主、賓主之主,而是「天地之主」,就是神。在《聖經》中,耶和華神把他自己比喻成火。《申命記》4章24節記載:「因為耶和華你的神乃是烈火,是忌邪的神。」耶和華神也把他自己比喻成光。《約翰一書》1章5節記載:「神就是光,在他毫無黑暗。」我們再來看主的楷書,請看下圖:
俗話說「差之毫厘,謬以千裡」,這在大多數情況下都是對的。比如大和太,己和已,未和末等等。但也有例外,比如王和主,雖然差了一點,但是他們的意思竟然完全一樣!要解讀楷書的主字,我們得從王字說起。王字是指向了「萬王之王」的耶和華神。耶和華神是「三位一體」的神,意思是他有三個位格,分別是聖父、聖子、聖靈,卻是連成一體的,是一位神。
王字有三種解讀方法。第一種,王的三個橫分別代表聖父、聖子、聖靈,中間的一豎代表「一體」,意思就是三位是連成一體的。第二種,王的最上面一橫代表神,最底下一橫代表人,中間是一個十字架。意思就是十字架是連接人和神之間的唯一通道,耶穌是唯一的拯救。第三種,王的最上面一橫代表耶穌,最底下一橫也是代表耶穌,中間的十字架還是代表耶穌。意思就是耶穌是完全的神,他道成肉身來到世間,也是完全的人。十字架就是代表耶穌,指向了他的代贖,也是他道成肉身來到世間的目的。
王字指向了耶和華神,主字比王字多一點,意思就是「王的頭上有一點」,這個點就是耶穌釘十字架時頭上的「牌子」,上面寫著他的罪狀,「這是猶太人的王耶穌。」傳說倉頡造字導致「天雨粟,鬼夜哭」,是因為漢字洩露了天機。漢字的確洩露了天機,王字指向了耶和華神,主的甲骨文、篆書、楷書也都指向了耶和華神。只不過漢字洩露天機是神所喜悅的(其實也是神的靈感動倉頡造字),因為神降下粟米表示祝賀。而魔鬼則不高興,因為「鬼夜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