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距離高鐵發車還有兩個小時,你會選擇去哪裡?也許停留在一家美麗的書店是個不錯的選擇。從虹橋火車站地鐵站出來,穿過長長的地下通道,沿著申長路步行約900米,到達玻璃宮藝術書局所在的上海星光天地。眼前的一座通體玻璃、不規則白色立柱支撐的現代風格建築令人頗有些驚訝,它突出於周圍包裹著灰色玻璃外牆的樓宇,在它們的襯託下,玻璃宮顯得分外明亮,但玻璃宮與四周的樓宇又有著材質和形制上的默契。步入玻璃宮,沿著一個露天下沉式廣場拾階而下,會發現整個二十六米挑高的內部空間完全沒有隔斷,一抬頭就能望見玻璃天頂之上的藍天白雲,陽光無拘無束地灑下來,空間給人的感受如此奢侈,讓久居鬧市中心的人不由心生嘆息。
圖說:玻璃宮藝術書局 官方圖
一片充滿希望的田野
玻璃宮藝術書局創始人之一姚雨鑫介紹,自己所堅持的玻璃宮的設計理念,曾經嚇跑了兩撥設計師:「白色的,一定要用白色的。」確實,除了圍繞整個建築的巨大的白色不規則立柱,建築內部的所有組成部分也幾乎全是白色的,地面、兩側的流線型不規則分層圖書展示區、中間的圓形小舞臺、後面的中島櫃、立式書架以及收銀吧檯,甚至放置在大門口的四個分類垃圾箱,統統採用了白色調。其間,點綴著淺金色的樓梯扶手、綠植以及一排排蒲草坐墊,還有白色的座椅靠在透明玻璃的走廊邊。午後的陽光透過玻璃,灑在這一片白色上,溫柔了許多。若站在書局的中間向兩邊望去,會發現其實層層上行的書架,形成了一個梯田的形狀,是一片知識鋪就的希望的田野,收穫著四季風光。書架和人行動線的設計融為一體,增強視覺立體感的同時也方便了讀者取閱圖書。據悉,這也是目前滬上空間最為立體的一家書店。
圖說:書局吧檯 官方圖
穿過書架組成的閱讀區域,背後有一個親子閱讀區、文創區,還有書店內的一家日料餐廳、水吧、花藝空間等一系列空間組合吸引著人們駐足;不遠處,「文化藝術共享空間」達1500平方米,有電影放映廳常常組織一些影片欣賞會,導演座談會等等。
姚雨鑫有許多業務在影視界,玻璃宮的顏值因此很容易地被眾多影視劇組相中,將此地選為拍攝地,前幾天電視劇《一半甜蜜一半傷》就在這裡選景。也許哪天來玻璃宮看書,偶遇的不僅僅是陽光,還會有明星。
圖說:兒童空間 官方圖
一個旅人休憩的驛站
時近中午,有兩位學生模樣的女孩把身邊帶著的碩大的行李箱寄存在收銀臺,返身拾級而上,時而翻翻書,時而互相拍拍照。原來,她們兩個都是來自南京的大學生,她們在網上發現了這家離虹橋火車站那麼近的網紅「打卡」之地,特意比開車時間提早了2個小時到達,心心念念地想著要來看看這個裝滿了書的「水晶盒子」,拍拍美照。午餐時間一到,周圍的白領把尚友山房日料店坐得撲撲滿滿,飯後,又延伸出一段閱讀時光。不遠處,還有老人戴著老花鏡靜靜地閱讀。一到周末,這裡更是熱鬧,電影放映廳裡免費放映的動畫片和紅色經典,讓玻璃宮帶來的暖意溢出了書店。
「在我們的設想中,書店不僅是售書場所,還是城市和社區共享的文化空間,因此更需要為讀者營造舒適區,讓他們能在此停留、交談。」書店的另一位創始人冬雲透露,現在書店營業到晚上9點,未來,玻璃宮還將爭取開放24小時書局,使這裡成為溫暖著大虹橋地區的一盞文化之燈,一個旅人可以停下腳步的地方。(新民晚報記者 徐翌晟)
>>>記者手記丨光的暖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