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五十歲以後做什麼生意最好?

2020-12-15 羅sir職話

五十歲是一個人生階段中還蠻尷尬的年齡。上有老下有小,各項身體機能早就不如以前,但要說退休吧,看著孩子和老人,就知道自己不能退。

體力活沒法幹,那有什麼適合這個年齡階段的生意嗎?

你別說,還真有。

一、賣蔬菜或水果肉類

不管是租一個攤位也好還是租一個鋪面也好,做這類生意都是不錯的。

首先,優勢在於投資小。鋪面和攤位費基本不貴,幾千幾百都有,不同城市不同位置租金自然也就不同,這是其一。

其二,蔬菜水果和肉類這些都是生活必需品,在銷售方面需要的技巧不是太多,只要熱情菜好,位置不錯基本都不愁沒有生意,這就是賺多賺少的問題。

在進貨方面,也比較輕鬆,沒有麻煩的管理和點貨等等事項。

總的來說,我身邊的一些五十歲的人有很多都在這一行耕耘,有入行幾十年的,也有剛剛入行的,從事這個行業的人大多年齡也都在這個階段,投資少回報快,值得我們去嘗試。

二、超市

在我年少的時候,那時候我還在讀初中,就給自己規劃的是老了以後回到家鄉,盤一個超市,就坐在超市裡賣賣菸酒和副食。

儘管現在我的想法變了一些,但盤個超市這件事,還真沒怎麼變。

盤一個超市,費用十幾萬到幾十萬不等,這與賣蔬菜水果一樣,基本都是不愁生意的,客源基本都依賴當地的居民,每天要做的事情也就是坐在門口收銀而已,適時進貨,就這麼簡單。

對一個私人超市來說,是完全沒有盤貨這件事的。哪怕是你僱一個收銀員,自己當老闆,也不太需要盤貨,有了監控,再對對每月營收,也就差不多。

開超市,省時省力除了成本會高一點之外,是非常適合五十歲以後來做的。

三、茶樓

人到五十歲,除了年齡和資產會增長之外,自己見識的人脈也會有不少的增長。

開一間茶樓,每天叫上三五好友來喝茶聊天或是打麻將等等,這都是非常不錯的。

開茶樓,需要依靠一定的人脈資源,尤其是喝茶打牌這件事,靠的就是「人帶人」。等到茶樓有了起色,自然就會吸引別的人過來喝茶。

當然了,一間茶樓的費用不小,我家附近有個茶樓還不錯,是一對只有三十來歲的小夫妻開的,兩個包間,大廳也挺大的,但就是沒什麼生意。

綜合來看,除了他們自身認識的人少之外,茶樓的地理位置和裝修也不太好,看起來很暗。

茶樓的盈利主要依靠販賣香菸和包間費,雖然近年來一杯茶水的價格在不斷上漲,有的地方甚至要三四十元一杯素茶,但很多人都是一杯茶坐一下午,所以人多和打牌才是盈利點。

四、投資

對於有的人來說,尤其是自己有個幾百萬資產的時候,不管是做什麼生意,都比不上投資安享退休生活來的更好。

我們舉個例子,假設你有一套幾百萬的房子,在一二線城市,你隔成三五個單間,一間收費一千元房租,那麼一個月就是三五千的純收入,一年下來幾萬元生活費是完全夠的。

再過幾年,這套幾百萬的房子又會更值錢一點,如果房子行情不好,直接賣掉,去買基金或是高分紅績優股,一年下來十幾萬的分紅是沒什麼問題的,且風險還很低。

這也就是所謂的「財務自由」了吧。

結論

綜上所述,對於五十歲的人來說,想要做生意,我們最好是選擇那些現金流周轉比較快的,投入資金較少的,並且不會耗費你太多精力的生意。

如果資金足夠多,那麼最好的選擇反而不是做生意,而是幫助別人做生意,用投資來實現「滾雪球」。

END.

作者:羅sir,新青年的職場內參。點擊【關注】,每天與你分享職場乾貨與個人成長心得。

相關焦點

  • 人到五十歲以後,做什麼生意最好?這幾個一定能賺錢
    人到五十歲以後做什麼生意最好?近些年的職場,已經越來越趨近於年輕化。在許多傳統企業和創業公司,90後已經開始佔有一席之地,逐漸成為管理層中的核心。老李的思慮我明白,人到中年,與其自降身價出賣勞動力,給人做嫁衣,不如利用自己的儲蓄「放手一搏」,給自己打工。
  • 一個五十歲的人沒學歷沒技術,上班工資少,有什麼好生意可以做?
    目前很多企業招收工人時,不但要求有學歷和技術,而且年齡也有明確的要求,大多不超過45歲。一個50多歲的農民就是被企業招工了,也是幹一些零活雜活,工資少得可憐。那麼一個五十歲的農民工沒學歷和技術,上班工資又少,在農村有什麼好的收入項目呢?這裡推薦以下幾種僅供參考。
  • 五十歲以後,最好的依靠,是以下三個人
    時光轉瞬即逝,眨眼已到人生下半場,人這一生前輩子總是為他人而活,現在正是真正人生的開始。《論語·為政》有云:「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人到五十,明白了什麼是天命,什麼是不能隨心所欲,整個人變得平和,懂得了一切順其自然。
  • 人到五十歲才明白的道理,最好的心態,就是對生活充滿敬畏
    人的年齡到了中年,生活的最好心態就是對生活充滿敬畏。在年輕時期的放蕩不羈,衝動行事,等到了中年之後,才會明白這世間所有事物的真相。到了五十歲就已經能知曉天命,50歲的人對今後人生的道路,可能還會存在迷茫,但是生活中有特別多事情已經成為了定數,沒有辦法去改變了。到了中年,才會順其自然。在年輕時期總以為命運是把握在自己手裡面的,知道年齡到了五十歲才明白,自己原來一直都沒有辦法去掌握未來。只有放手一搏,就算是碰得遍體鱗傷,只為年老時候的問心無愧。
  • 很多人說五十歲以後不要二婚,不然一地雞毛,大家認同麼?
    第一個男人家裡是遠嫁,父母不同意但是因為有感情分不開就在一起了,兩人在上海打工後來一起在外跟人一起做生意進了監獄,然後就退了出來從第一段感情中,他丈夫不想連累他,可能也不具備翻身的能力了吧。第二任老公是我們鄰村的做木材生意的老闆同是二婚,但是有一次在做生意的時候給人做了擔保人,結婚沒多久也不行了,整個家庭就垮了還欠了很多錢。
  • 老人說:「人到五十歲,應懂五句話」,才能迎來人生第二春
    因此,人到五十,就該慢慢閒下來,思考一下人生。年輕時說思考人生是調侃,這個年齡段如果還不思考人生,晚年的幸福或許會擦肩而過。因此,他們不理解很多商界精英為什麼「半途而廢」,在四五十歲的時候就急流勇退。其實,老祖宗早就說了「千年田地八百主,田是主人人是客」。你以為那些財富是你的嗎?只能說暫時是你的,明天一場生意,或許就全賠進去了。即使下一場生意又賺了,這些財富就都是你的嗎?也不是。你的壽命就那麼長,花不完的錢終究還是別人的。
  • 終有一天你會發現,五十歲以後,你就不需要什麼朋友了
    人的一生是漫長而孤獨的,在我們漫長的一生中,我們享受過喧囂的快樂,也感受過孤獨的寂寞,但是終有一天你會發現,五十歲以後,你就不需要什麼朋友了。在二十歲的時候,你青春洋溢。在三十歲的時候,你已經工作幾年了。在工作上,你兢兢業業。在生活中,你開始享受和另一半一起在家裡做點美食,享受二人世界。坐在沙發,兩人一起看著電視,看到某個有趣的情節,你兩很有默契地對視一笑,就懂了對方的想法。在四十歲的時候,你生兒育女了。臉上掛著的,是成熟和擔當。今後你的生活,佔據位置最多的,就是你的伴侶和子女。
  • 人到五十歲,靜養自己,讓心清淨,讓世界安靜
    人到五十歲,生命多了厚重,少了精神和力氣,學會給自己的人生做減法,才會讓自己不那麼累,學會靜養自己,讓心清淨,讓世界安靜;讓歲月靜好,現世安穩。一、減少欲望,學會知足常樂。人到五十歲,你要明白,並不是你想得到什麼就會得到什麼,所謂命裡有時終須有,命裡無時莫強求,那些命中不屬於你的東西,還是不要妄求了,放下不切實際的欲望,才會有心靈的安穩。人到五十歲,終有一天你會發現,每一個人都要過和自己能力相匹配的生活,有人住高樓,有人在深溝,有人光萬丈,有人一身鏽,世人千萬種,浮雲莫去求。
  • 四十多歲,不想打工,回農村做什麼生意比較賺錢?看完了解了嗎
    四十二歲,不想打工,回農村能做什麼小生意?「人到四十不由己」!而我們都會經歷四十多歲的年齡,所以在這個年齡階段,如果不再努力奮鬥,這一輩子基本上就這樣了!而農村老話說的好:「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
  • 五十歲的男人,進不了工廠、公司,只能「混吃混喝」?還能做這些
    「三十而立」對於很多人來說,三十歲似乎是一個很關鍵的節點,往往過了這個年齡,他們都覺得自己「折騰」不起了,想要安安穩穩的找個工作,結婚生子,但是在如今這個時代裡,已經不允許他們這麼做了。有的人五十歲還在創業,還在「折騰」,三十歲又算什麼呢?
  • 「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順」:人過50歲,餘生已經開始了
    孔子曾經把自己的人生分為了幾個階段,其中他將人生的五十歲稱之為「知天命」之年,而六十歲則是「耳順」之年。五十歲是人生的一個很關鍵的年齡點,從這裡開始,一個人就開啟了他的餘生,並且要能夠深知他以後的命數。
  • 什麼才是最好做的生意?
    傳統的生意都已不好做!渠道透明,利潤微薄,量走不上去,核心技術更是寥寥。做生意的門檻沒變,但隨著人們收入水平的提升,人們腳可以抬的更高了。同樣的年收入,人們更願意以老闆的身份去生活,自己做老闆,好聽又自由。
  • 人過五十混得差也不想打工,轉行做這3個小生意,養家餬口沒問題
    鄰裡王叔是個快退休的公務員,沒有編制,整天在單位閒蕩,也沒有別的工作做。總是覺得生活太平淡了,就像那條心跳停止跳動的死線,於是他想「磨磨蹭蹭」,趁著生命最後的寶貴時間,好好奮鬥一番。他選擇了第二職業,成為一個網紅,每天下班後都和網友聊天,有時還賺了很多錢,遠超想像,他說:「打拼才能輝煌啊!錢掙了以後,還每次都會請老婆孩子到餐廳裡去搓一搓。
  • 農村什麼生意最好做?
    而目前最新數據說,00後的男女比率也一樣嚴重失調,等00後結婚生子的年紀都到的時候,全國將會有1500億的單身漢。那麼,歡迎圍觀,農村什麼生意來錢快,來錢多?答案,個人從男女比率失調觀點出發,農村結婚難是一個問題,同時也是帶來商機的機會。在農村可以做售賣成人用品和媒婆介紹的兩塊生意,來錢多。
  • 《增廣賢文》裡僅有的幾句教人做生意的古話
    第一句:「鬧裡有錢,靜處安身」鬧,就是熱鬧的地方,人多的地方。這種地方才有交易,才有有錢的人,才可以做生意。我們現在說,有人氣,才有商機。生意做得好好的,就不要輕易改行。俗話有雲,隔行如隔山。你在這個行業做得風生水起,並不能說明你在其它行業也如此好運。而應該深耕,把自己的本行做得更好,做強。如果你認為改個行,找個更加安全容易掙錢的行業,那也要不得。
  • 農村俗語「五十歲以後有三不靠」哪三不靠,什麼意思,你知道嗎
    雖然這些俗語都是以前社會流傳下來的,但是它卻能影響著我們一代又一代的人。人的一輩子什麼苦都會吃,什麼事情都會經歷。解決事情的方式自然也不一樣。隨著年紀的增長,人也會隨著時間而變得成熟。當一個人到了五十歲的時候,已經走在這個世上一半了,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一隻腳已經埋進土堆了。
  • 佛教:人到五十,這2件事別再做了,有損福報!
    孔子說:「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人到五十,一定要知天命,有些人可以去做,有些事情千萬別再做了,容易損耗你的陰德,使你晚景悽涼。人到五十,人生已過半,千萬別再像個孩子一樣,經常做出一些幼稚的事,也不要經常去損耗自己的陰德福報了。
  • 五十歲的中年人還能創業嗎?做什麼較好?
    通常來説,四五十歲的中年人是創業的最佳年齡。因為,五十歲的人與年輕人相比,社會經驗豐富,而且人脈關係也較廣,更適合於創業。而與體力和腦力都在衰退期的老年人相比,五十歲的人年紀輕、精力好、身體狀態還不錯。所以,五十歲是一個比較適合創業的年齡。
  • 五十歲以後的男人動心,會有什麼樣的信號?
    到了中年,就會更加穩健和成熟,喜怒不再形於色,悲歡不再溢於表。而不同年齡階段,面對異性時動心的表現也會不盡相同,年輕的時候,可能更多的更為直接和熱烈的表達,也會有更為主動和積極的行動。因為年輕,所以不懂得掩飾,不懂得婉轉。如果是五十歲以後的男人動心,會有什麼樣的信號呢?
  • 心理學家:女人到了五十歲,千萬不要離婚,原因有兩點
    但從傳統來看,女人到了四十歲,似乎就沒了什麼價值,更不用說五十歲的女性了。所謂五十而知天命,難道五十歲的女人就要任由命運擺布嗎?最近這段時間出現一種奇怪的現象:很多年過半百、沒有家庭負擔(兒女養育)、生活條件優越的女性,反而萌生了離婚的念頭,甚至有一部分女性已經做出了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