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寫作,事實和觀點哪個更重要?

2020-12-12 光明網

  一篇文稿中會有事實,也會有觀點,到底哪個更重要呢?兩者之間是什麼關係呢?

  正好最近單位要召開一次關於人才工作的會議,領導講話的起草任務還是交給小文來完成。小文決定趁這個機會弄個明白。

  擺事實,講道理

聽到小文提出的問題,山羊鬍略加沉吟回答說:「公文既要言之有物,也要言之有理。領導講話以闡明觀點、講清道理、獲得認同、推動工作為目的,寫作手法以說理為主。但講道理不能幹巴巴,還得有事實作為論據和支撐,從事實中提煉和濃縮觀點,這樣得出的觀點才是有說服力的。」

  小文進一步問:「為什麼觀點對公文這麼重要呢?」

  山羊鬍解釋道:「公文姓公,內容不能由個人意志決定,而要符合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代表領導機關的施政意志,符合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否則就無法發揮應有的效用。這就要求起草人員準確把握行文目的和意圖,圍繞主題內容提出觀點,旗幟鮮明地表明支持什麼、反對什麼,明確指出該做什麼、不能做什麼,而不能模稜兩可、含糊其詞。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我們說公文是一種論理的文體,主要目的是講道理。」

  小文聽到這兒有些明白了,但腦子裡又湧出新的問題,趕緊問道:「我們經常說『事實勝於雄辯』。我理解,雄辯就是闡述觀點吧。那難道不是說,擺事實比講道理更有用嗎?公文中怎麼使用事實呢?」

  山羊鬍向小文投以讚許的目光:「在公文當中,既要有事實,也要有雄辯。光有事實沒有觀點,就是一堆散亂的材料。比如,你這次寫人才工作的講話,如果搜羅堆砌了很多案例素材,但提不出有價值的觀點,就不能給人以啟發。但如果光有觀點主張,沒有事實來佐證,文稿也難以立起來。比如,你要是通篇講人才工作如何重要,但不能結合實際用事例來論證,就難以說服人,反而讓人覺得是空話套話。只有事實和觀點很好地結合,才能達到預期目的。所以我們提倡的是,用事實成就雄辯。」

  小文聽了感覺耳目一新,不由得說:「用事實成就雄辯,想一想確實是這樣。這和新聞報導中要求的不設立場、不帶觀點,只呈現事實不一樣,公文要求觀點鮮明,不能溫吞模糊。如果說新聞作品是用事實說話,公文就是說話加事實,只有把這兩個方面組合運用到位,讓人聽了心生認同甚至折服,才能稱得上雄辯。」

  山羊鬍點頭稱是:「觀點的啟發性和說服力,既取決於論點表述是否一語中的、透徹明了,也取決於使用事實是否高明。你寫關於人才的稿子,歷史上有同樣主題的經典文章可以借鑑學習,比如戰國時期秦國李斯的《諫逐客書》,就是勸說秦王嬴政要重視人才的。它的寫作在用事實成就雄辯方面堪稱典範。開頭一句話『臣聞吏議逐客,竊以為過矣』,用令人警醒的言辭開宗明義,也是全文的中心論點,隨後用大量事實展開了有力論證,對事理的論說充分深刻,令人信服。這篇文章雖然是文言文,但道理是古今相通的。」

  「三言」與「三實」

小文懂得了公文的根本定位是「以文輔政」,也知道了表達觀點的訣竅是用事實成就雄辯。但在寫作中如何把握呢?他心裡還是沒譜,不得不再次向山羊鬍請教。

  山羊鬍似乎對此胸有成竹,娓娓道來:「如何擺事實、講道理,我們要把握好三個方面的原則。第一,要言之有理。理就是規律和邏輯,『順理』才能『成章』,失去了『理』的支撐,不僅做不到以理服人,還會導致在實踐中碰釘子。第二,要言之有據。組成文章的每句話、每個段落、每個觀點都要有事實依據,這不僅需要現實素材的支撐,也需要符合邏輯的推導。第三,要言之有物。就是要立足現實,切合實際、符合實情,提出正確的思路、方法、措施,為輔政打下紮實基礎。」

  小文一邊點頭,一邊說:「按照您所說的用事實成就雄辯的要求,我理解在這三個原則裡,言之有據、言之有物,都是為了達到言之有理。」

  山羊鬍表示同意,繼續說道:「始終要注意的是,公文一定要務實管用,需要實實在在地把事情說清楚,把道理講明白,把工作任務和要求闡述到位。這是很簡單的要求,但真正做到也不容易。具體來說,有三個『實』的要求。」

  小文一聽興奮了:「有了『三言』,還有『三實』啊,這太好了。您快講講吧。」

  山羊鬍說:「第一,要做到真實準確不虛假。內容必須忠實於實際情況,做到事實真實、內容可靠、數字無誤、觀點準確,有喜報喜、有憂報憂。這是服務領導科學決策的基本保證。

  第二,要做到充實豐富不空洞。下大力氣收集並佔有材料,認真閱讀,分析研究,選用確鑿的、新穎的、典型的、有代表性的、能揭示事物本質的材料,加以組合運用。

  第三,要做到切實可行不浮泛。切實可行是公文的生命力之所在,一般而言,包括政治可行性、經濟可行性、技術可行性、心理可行性。提出的措施和辦法要具體,有可操作性,誰來執行、怎麼落實,標準、步驟、責任都應講清楚。」

  小文聽了感慨地說:「您說的這些,不僅僅是寫作方法的問題,其實更是老老實實的態度和認真負責的作風要求啊。我一定記住。」

  山羊鬍點頭說:「只有實事求是,形成的文稿才有生命力,才有價值,從而真正起到指導實踐、推動工作的作用。」

  事實論據是雄辯的基礎

進入寫作實戰後,小文很快又犯愁了。因為想著要多用事實來說明觀點,所以就找了大量的素材和各種論據,可面對浩繁的材料,怎麼取捨使用呢?

  好在有山羊鬍排憂解惑。他首先給小文作了一下區分,從內容要素的角度來看,論據分兩種:事實論據和理論論據。

  山羊鬍說:「第一種是事實論據,是對客觀事物的真實描述和概括,包括具體事例、概括事實、統計數字等。各種事務性文書的寫作,往往離不開事實論據的運用。例如通報,需要陳述相關事實作為表彰或批評的依據;寫請示時,要陳述清楚請示事項的緣由。而寫領導講話這樣的綜合性文稿,就更離不開事實的有效運用。」

  那麼,運用事實論據應該注意些什麼呢?面對小文的疑惑,山羊鬍回答:「第一還是真實。要儘量佔有第一手材料,如果是間接材料,就得反覆核實。材料一旦失真,寫出的東西就會給決策造成誤導,貽害無窮。實踐中,這種『事實』失真的情況並不少見。比如報喜不報憂、數據注水等,又如寫先進人物的材料,不顧事實地把人物無限拔高,既不符合客觀情況,也讓人沒法學習。

  第二是準確。真實與準確並不完全等同,有時候講的一些事實都是真實發生的,但由於選擇的審視角度或者內容詳略比例不對,就會導致以偏概全、流於表面等問題,不能準確反映事物的真實全貌。

  第三個要求是典型。能夠證明觀點的事實有時較多,但不可能都寫,這就得加以甄別和篩選,用那些能夠揭示和反映客觀事物本質特點和內部聯繫的事實。典型能起到以點帶面的作用,泛泛地用幾個一般事例,不如一個典型事例更有代表性和說服力。

  第四是切題。事實論據的運用要與觀點有機結合起來,切合題旨。如果缺乏針對性,哪怕再好的論據和事實,也不足以說明特定的主題,闡明想表達的觀點。」

  使用好理論論據

懂得了如何運用事實論據,那麼理論論據包括哪些?怎麼用好呢?小文繼續向山羊鬍請教。

  山羊鬍說:「理論論據是公文論據體系的重要部分。可以作為理論論據的,主要包括經典的理論觀點和論述、黨的方針政策和國家的法律法規、科學定理公理、會議的決定決議以及名言格言等。理論論據的特點在於,是被前人論證過的,或者具有權威的『背書』,某種程度上是不證自明的,恰當地使用理論論據可以增強文章的說服力。」

  小文一聽不禁說:「看來可以多使用一些這方面的論據材料啊。」

  山羊鬍微笑道:「理論論據並不是用得越多越好,需要注意把握幾點:第一是融會。援引經典著作裡的話或其他理論論據時,首先得完整、準確地理解和把握,而後才能加以運用。如果不明白其出處、來歷或背景,單從字面意思出發隨心所欲地引用,就容易斷章取義或者牽強附會,那就適得其反了。

  第二是得體。運用時需要考慮行文的特定情況和語境,服從證明觀點或結論的需要,恰當引用,使之銜接自然、勾連緊密、表達妥帖。如果生拉硬扯,亂貼『膏藥』,就會造成文稿表意的斷裂。

  第三還要注意適度。能夠說明問題即可,不能喧賓奪主、貪大求全。如果一味地照搬套用,讓人覺得是在賣弄『學問』,就令人生厭了。」

[ 責編:李貝 ]

相關焦點

  • 《品味公文》DAY15:公文寫作切忌「觀點+事例」
    「一個觀點+幾個事例」的寫法,在公文寫作中普遍存在。但作者認為,公文寫作切忌「觀點+事例」。這是為什麼呢?主要內容結構是「觀點:全縣各單位基本上剎住吃喝風」+「事例1:交通局改座談和午飯為上門走訪」+「事例2:縣服務公司修改議程設置不再安排午飯」。乍一看,這個例子裡,又有觀點、又有事例,正是虛實結合的寫法。但是,區區兩個事例,可以支撐「全縣各單位基本上剎住吃喝風」的觀點嗎?
  • 公文寫作哪個強?「筆尖功夫」見真章……
    公文寫作哪個強?此時距離正式開賽還有近1個小時,來自省交通運輸廳的選手李凱熱心地和參加比賽的隊友交流經驗,提醒大家寫作的時候,要觀點鮮明、條理清晰,「格局高、措施實。」2107年,得知首屆全省機關公文寫作大賽消息後,喜愛寫作的李凱便主動報名,儘管未能取得名次,但他覺得是難得的經歷,「學到了不少公文寫作技能技巧。」
  • 公文寫作的十個基本功
    起草機關公文,就是要善於站在全局和理論的制高點上思考問題、提出對策,文以載道,突出文字材料的思想性,給人以啟示和共鳴。文章依賴「思想」而永生,因無「靈魂」而猝死。這就要求起草公文時,一定要用心揣摩領導意圖、思維方向、關注的重點等等,想方設法把領導的思想和意圖理解準、領會透,而不能斷章取義、隨心所欲,更不能「另起爐灶」。處處留心皆學問。要通過細心觀察、悉心揣摩、科學分析,努力去挖掘、擴展、完善、深化和延伸領導的意圖,力爭把感性的東西理性化、不完整的東西系統化。
  • 領讀|公文寫作講道理的兩種方式:直接議論和間接議論DAY22
    公文寫作中,講道理也是一種非常重要的表達方式。公文中的講道理,就是議論,是發表主張和看法的一種表達方式。這就是最為常見的議論,用擺事實來講道理,用論據來說明論點,這也被稱為直接議論。直接議論的定義是:用真實、典型和充分的事實材料,或用權威性的理論論據和方針政策的條文來證明某種觀點的正確或錯誤。
  • 《公文寫作心法:筆桿子的寫作精進課》:總結了寫出好公文的33條原理
    一方面,組織和個人為此投入大量人力和精力,很多單位表示找一個好的寫手比找一個好的管理者更難,公文寫作者承擔繁重的工作任務,不勝其累;另一方面,公文寫作屬於「三無工作」,即無客觀標準、無固定模式、無方法體系,初學者往往在艱難的自我摸索中飽受折磨,成熟者也無法有效地將經驗方法分享給他人,整個行業的專業化程度不高,業務提升往往只局限在淺層次的模板套寫、範文學習、抽象的寫作要點掌握上,學習的效率和效果都不好
  • 【遴選公文寫作】談情況通報的寫作要求(附例文)
    [華圖遴選網導語]公文寫作是公務員遴選考試的常考必考內容,公文寫作所佔分值比重較大,各位備考各地遴選公務員考試的考生朋友們務必認真學習準備各類型的公文寫作方法及格式要求。   近年來,輿情尤其是網絡輿情的作用日益凸顯,對政府執政、社會治理及民眾的觀念和行為方式都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 當前公文寫作的困惑及應對
    很多文筆好的人,寫散文、寫詩歌都不錯,但是一寫公文就抓瞎了。文學寫作相對自由度高,是「我手寫我心」,更感性、更唯美。而公文寫作是受命寫作,針對性和操作性要求極高,更多體現理性、邏輯性,好壞誰來評價?是由布置任務的人來判斷材料的水準,這就是受命寫作的特點。
  • 論公文寫作與申論寫作之間的教學結合
    (一)公文寫作與教學的要求公文是黨和國家機關在行政管理過程中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規範體式的文書,是依法行政和進行公務活動的重要工具。[1]公文寫作是在寫作活動一般規律和原理指導下,根據依法行政和進行公務活動的客觀需要,運用科學原理和寫作技法完成的文字撰寫。
  • 論公文寫作與申論寫作之間的教學結合
    公文是黨和國家機關在行政管理過程中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規範體式的文書,是依法行政和進行公務活動的重要工具。[1]公文寫作是在寫作活動一般規律和原理指導下,根據依法行政和進行公務活動的客觀需要,運用科學原理和寫作技法完成的文字撰寫。公文寫作是一種特殊的精神活動,它具有以下幾個特點:一是形成和處理的特定性。
  • 公文寫作中的「沙場點兵」,怎麼比,如何評? 揭秘我省機關公文寫作...
    公文寫作大賽是一個什麼樣的比賽,為何有如此高的含金量?記者就此進行了採訪。省直機關工委辦公室主任何成華介紹,機關工作人員的主要職責包括辦文、辦會和辦事,而公文寫作能力是履行好這三項職責的最基礎、最重要也最核心的能力,「公文寫作能力的提高源於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等系列重要理論知識的學習,因此,參加這樣的比賽也能促進大家的深學精學。」「機關公文寫作比賽至今已舉辦了四屆,大家的參與熱情越來越高。」
  • 請示公文寫作的禁忌
    請示公文的寫作與運用,需要得到更新的認知與重視。在當下實際工作場景中,下級單位遇到超出自己部門職權以外的事務,需要上級批准,或涉及多個部門和地區的事情,需要上級協調,這樣的情形已變得日常而頻繁。  在新的形勢和不斷加快的社會節奏中,請示公文的寫作與呈報,在量大的同時,必須注意到質的提高。
  • 公文寫作套路梳理(十分齊全,包括法定公文和常用文書)
    5、通知通知是把需要知悉和遵照執行的事項、情況、要求告知、曉示特定對象的公文文種,適用於批轉下級機關的公文,轉發上級機關和不相隸屬機關的公文,傳達要求下級機關辦理和需要有關單位周知或者執行的事項,任免人員。
  • 申論公文寫作題——公文格式
    嚴格的公文寫作既要考生注重內容也需要照顧格式,非嚴格意義公文類寫作題型則是以公文或類公文方式出現的常規題目的變種,其更加注重答題內容。公文寫作沒有固定的答題內容,寫的內容往往需要根據不同的公文類別來決定,即便是相同的公文類別也會根據情況和對象的不同回答不同的內容。其形式往往借鑑公文格式,需要體現一定的形式方面的要求。
  • 公文寫作中的「沙場點兵」,怎麼比,如何評?揭秘我省機關公文寫作大賽
    四川在線記者 黃大海近日,由省直機關工委、省總工會、團省委、省婦聯聯合舉辦全省第四屆機關公文寫作大賽頒獎大會在成都舉行,標誌了2020年度的四川省機關公文寫作大賽正式落幕,來自省委辦公廳的廖敏等9名選手不僅在比賽中獲了獎,還因此分別成為「四川省五一勞動獎章
  • 【公文教學】公文寫作五步法
    熟悉和掌握公文寫作,是每位機關工作者必備的工作業務能力。但對不少機關工作者尤其是初任公務員而言,公文寫作卻是一個「老大難」問題。筆者結合自己工作實際,對公文寫作略談幾點方法體會。  與其他文章相比,公文有特定的制發主體、閱讀對象、內容、格式和語言,因此,選擇合適的公文文種是寫好公文的第一步。
  • 實用好書推薦——《公文寫作速成》
    文章(主要指公文)乃「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一言而或重於九鼎」,「片紙書而或賢於十部從事」。列寧、鄧小平同志說過:「拿筆桿子是實現領導的主要方法。」這些講的都是公文的重要作用。公文是形成決策內容的載體,又是推動決策落實的手段,做好公文處理工作,是促進黨政機關依法執政、依法行政的客觀需要,是保證黨政機關科學決策和決策落實的關鍵環節,是加強黨政機關作風建設的有效途徑,是實現黨政機關高效有序運轉的重要舉措。在信息傳播日益大眾化,公共管理、行政管理日趨普遍化、規範化、科學化的今天,公文正在社會的各個方面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 論公文寫作的「十大關係」!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公文選萃,ID:liyongxin2017】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在徵求20多位筆桿子意見基礎上,把公文寫作領域需要把握的重要問題,梳理歸納為「十大關係」,希望以比較系統的形式展現給大家,供交流考。1自言與代言的關係這是起草公文需要解決的首要問題。
  • 申論寫作中公文寫作(實務)答題技巧
    申論考試中有一類題型當前非常流行,稱之為公文實務題,公文實務題是按照機關的工作要求寫類似格式性公文的一種題材寫作。公文題的難度在於必須重視格式、體例、內容,從三方面進行答案組織。這類題往年的得分率低,主要原因是大家對公文格式不熟悉,內容寫的不像公文,體例就更無從談起。
  • 史上最全公文寫作框架指導
    公文寫作是黨政機關在實施領導和行政管理過程中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規範體式的文書,是進行領導管理和公務活動的重要工具
  • 揭秘我省機關公文寫作大賽
    公文寫作大賽是一個什麼樣的比賽?為何有如此高的含金量?記者就此進行了採訪。一天半連比三項需完成三篇兩千字公文  「以賽促學、以賽促幹,不斷提高參賽人員的工作水平和服務推動治蜀興川再上新臺階的綜合能力,是我們舉辦比賽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