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車之家 原創】華菱星馬到底花落誰家,近幾個月以來一直鬧得沸沸揚揚,今天終於塵埃落定。2020年 7月 22 日,華菱星馬控股股東星馬集團及其全資子公司華神建材與吉利商用車集團籤署了《股份轉讓協議》,吉利商用車以4.35億元的價格成功控股華菱星馬15.24%。(部分內容引用自《從誕生到一路求變 淺談華菱星馬發展史》)
▎從建材機械廠到重卡企業(1970-2005)根據公開資料顯示,華菱星馬的前身為馬鞍山市建築材料機械廠,成立於1970年,九年後第一臺散裝水泥車問世,為改革開放初期的基礎設施建設做出了不少貢獻。
八十年代中期,企業成為散裝水泥車全國定點升車企業,車輛銷往全國各地。之後在1996年,開發出第一臺混凝土攪拌車,次年改制為馬鞍山星馬商用車有限公司,並取得獨立法人資格。
1999年,公司進行整體變更,成為「安徽星馬汽車股份有限公司」,隨後開發出第一臺混凝土泵車,至此產品線一直以專用車為主,並未涉及重卡領域。
2003年,對於華菱星馬來說至關重要。這一年在資產結構上星馬汽車股票發行上市,組建了安徽星馬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在業務領域,與日本三菱合作籤署為期10年的技術合作協議,開始研發生產華菱重卡,同年安徽華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次年第一輛重卡底盤下線投放市場,從此開始了重卡領域的生產與研究。
▎四次參展漢諾瓦 漢馬動力上市發布(2006-2014)在小編看來,華菱星馬的輝煌時刻,主要集中在2006-2012年之間,主要成就有兩大點,一個是四次參展漢諾瓦車展,彰顯品牌實力,另一個則是研發出了完全自主的 「漢馬動力」發動機。
截至2014年,華菱星馬是國內最早和參展次數最多的商用車企業之一。它曾分別於2006年、2010年、2012年和2014年四次攜最新產品走進德國漢諾瓦車展展出,與國際高端重卡同臺競技切磋交流。而從四次展出的產品也能大概分析出華菱星馬產品的研發路徑。
2006年,首次參加漢諾瓦車展華菱星馬帶去的兩款產品分別是高頂雙臥配載美國原裝進口康明斯歐Ⅲ420發動機的牽引車和平頂雙橋配載三菱歐Ⅲ380馬力發動機的混凝土攪拌車,這與當時華菱與三菱的合作相吻合,其產品也代表了當時國內重卡技術的領先水平。
2010年華菱星馬帶去漢諾瓦的則是剛剛推向市場的第二代新產品星凱馬,分別是一臺牽引車和一臺自卸車,裝配的是歐四發動機,主駕採用安全氣囊以及氣囊懸掛系統。這兩款車型的駕駛室布局從之前的日系風格轉變成了歐洲風。
2012年,華菱星馬帶去漢諾瓦的展車除了第二代產品星凱馬中的一臺牽引車和一臺自卸車之外,還有一款發動機產品,當時華菱對外發布的圖片上這款產品也被刻意「隱」去,對外的新聞稿上也隻字未提後經證實,那就是華菱自主開發的發動機。
這款新開發的發動機命名為「漢馬動力」,這是一款高端大馬力重型發動機,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發動機的開發成功對華菱來說標誌著華菱掌握了汽車核心技術,真正進入了汽車製造領域,對中國商用車行業來說,同樣具有重大意義。
同樣在2012年,公司正式更名為「華菱星馬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單班年產5萬輛重卡項目」全部建成投產,華菱星馬的發展迎來光輝時刻。
2014年,擁有了自主發動機的華菱星馬再次亮相漢諾瓦車展,帶來的五臺展車中包括華菱最新開發的兩大產品平臺,一是星凱馬H9平臺,包括一臺6×4高頂牽引車和一臺6×4平頂攪拌車;一是漢馬平臺,包括一臺漢馬H6系列6×4高頂牽引車、一臺漢馬H6系列6×4自卸車和一臺漢馬H3系列4×2載貨車。這五臺車除了一臺漢馬H3系列4×2載貨車外,動力總成和車橋等核心零部件配置的都是華菱自主開發產品。
使用康明斯ISDe 160 50發動機的漢馬載貨車
2017年9月26日,中國機械工業質量品牌提升大會在北京召開。漢馬動力獲評「中國機械工業名牌產品」
另外,參展的兩臺發動機展品分別是CM6D18、CM6D28系列的主打產品,功率分別為420馬力和480馬力,最大扭矩分別達到1840Nm和2250Nm,排量分別為9.84升和11.81升,全部達到歐Ⅴ排放水平。
此次參展是華菱10年來技術創新的全面總結和展示,更是中國商用車技術的一次「亮劍」。展出引起了奔馳等國外品牌研發團隊的專程觀摩研究,可謂風光無兩。
▎多次重組終現起色 主動求變助力發展(2014至今)自主品牌動力鏈的研發給華菱星馬的產品體系帶來了很多好處,但也讓其在研發方面耗費了大量的物力財力,加上2013-2015年間我國經濟增長速度放緩,基建、物流產業連續低迷,重卡銷量持續三年下降,2015年成為重卡最為困難的一年。
據公開資料顯示,從2014年開始,華菱星馬一度虧損嚴重市值縮水,財務狀況堪憂,2015年上半年重卡銷量普遍下滑30%以上,華菱星馬自然也陷入艱難處境。
大多數重卡企業都有實力雄厚的集團作為靠山,些強大的集團企業能夠發揮自身在資源調配方面的優勢,幫助旗下的重卡企業安全「過冬」。而此前由馬鞍山市國資委掌控的華菱星馬則不具備這樣的優勢。因此,無論是站在企業還是當地政府的角度,都需要給華菱星馬找個實力雄厚的「靠山」,解除企業發展的後顧之憂。
主動求變,成了這一時期華菱星馬考慮的出路。
2015年,華菱星馬計劃與安糧秀山進行重組,最終因標的問題未能如願,2017年,華菱星馬又傳出恆天集團籤署《股份轉讓協議》,當時這一事件在業內傳的沸沸揚揚,當最後因雙方未能達成一致意見無疾而終。
2017-2019年之間,華菱星馬營收報表上的數據也並不樂觀,加上今年疫情影響,第一家季度實現營收10.7億元,同比下滑44.27%;淨利潤虧損10.96億元,虧損額度相比較虧損最嚴重的2015年全年還要高上1.56億元。
2020年4月29日,華菱星馬發布《公司關於控股股東擬協議轉讓公司股份暨公司股票復牌的提示性公告》,緊接著5月23日,又發布了《公司關於控股股東擬轉讓公司股份公開徵集受讓方的公告》。
這就表明其控股股東安徽星馬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及其全資子公司馬鞍山華神建材工業有限公司擬通過公開徵集受讓方的方式轉讓所持公司全部股份,其中,星馬集團本次擬公開徵集轉讓24,136,112股股份,華神建材本次擬公開徵集轉讓60,544,793股股份,合計佔公司總股本的15.24%。
消息一經發布,引起業內廣泛討論與猜測,其中呼聲最高的為吉利商用車集團可能為資產重組的意向受讓方。
6月7日,華菱星馬發布公告稱,公開徵集期內,意向受讓方吉利商用車集團向控股股東星馬集團遞交了受讓意向書及相關申請材料,並支付了認購意向金3000萬元。
7月22日,星馬集團及其全資子公司馬鞍山華神建材工業有限公司,擬以公開徵集受讓方的方式轉讓所持本公司的全部股份8468萬餘股,佔公司總股本的15.24%。公司實際控制人由馬鞍山市人民政府變更為李書福。
▎編後語:吉利自從成功收購沃爾沃之後,就開啟了豪氣沖天的買買買。吉利這次將目光投向了商用車市場。面對在各大企業中佔比不小的商用車銷售份額,吉利可謂是眼紅已久,這次終於斥巨資得以控股華菱星馬。相信華菱星馬在吉利集團的帶領下,能得到更好的發展。(圖/文 楊珮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