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時接到避雷針上的地線,舒阿姨終於用上了熱水。記者 何晟
浙江在線1月10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何晟 餘雯雯)稍有電路常識的人,應該都知道「地線」——用來將電流引入大地的導線。當電氣設備漏電時,電流會通過它進入大地,而不是人體。
這是一條生命線。
家住杭州潮鳴街道石板巷新村4幢的舒阿姨,新買了一臺小廚寶,可是安裝工上門時,發現她家的插座沒有地線,裝不了。而且,不光是她們家,是整個單元樓,都沒有接地。
師傅無意中還說了一句:杭州2000年前的老房子,基本是都沒裝地線的。
2000年,那該牽涉多少人?舒阿姨憂心忡忡,向杭州市長熱線12345反映了此事。
房子沒接地線
新買的小廚寶用不了
「我打電話,不是要投訴誰。只是覺得這是個大問題,希望能像給老房子裝電梯一樣,總要有人先提出來,大家一起推動解決。」採訪中,舒阿姨幾次對錢江晚報記者強調。
舒阿姨今年72歲了,搬進這套房子已經十多年。房子應該是1987年左右造的,房改房,一共6層。因為全身的關節都不好,總是疼,背上還裝著鋼板,所以四季不敢碰冷水。
去年底,廚房用了快十年的小廚寶壞了。舒阿姨挑了好久,12月27日花758元,在蘇寧電器慶春店買了一臺AO史密斯的小廚寶。因為它容量最大,有十升。然而今年1月8日安裝師傅上門,儀器插進插座一測:沒有接地。
師傅說:「沒有接地,公司規定是不能裝的,要不阿姨你退了吧。」可是對舒阿姨來說,廚房熱水是「剛需」啊。師傅又敲開鄰居家門,也進去測了測,一樣沒接地。
舒阿姨家裡還有一臺史密斯熱水器,用了很多年。為什麼以前能裝,現在就不能了呢?師傅說,過去是過去,現在國家出了強制性規定,大功率電器必須接地,才能安裝。
舒阿姨只能失望地讓師傅走了。臨走時師傅還說了句,2000年前的老房子,基本都沒接地線的。這讓她擔心不已。
臨時接避雷針
專家說有隱患
這套房子,是舒阿姨已經過世的老伴裝修的,他是電工出身。晚上,舒阿姨的兒子小李請來自己熟悉的電工檢查了電路,發現屋子裡是裝了地線的,而且安裝很規範,只是整幢樓沒有公共接地。相當於,接好了支管,卻沒有總水管。
怎麼辦呢?電工臨時拉了一根藍色的導線,從北窗出去,接到外面避雷針的地線上,讓家裡電路接地。這樣會不會有危險?「他說問題不大的。當然最好是能單獨把線引到地上去,但我們住6樓,這麼長的電線費用不好說。」李先生說。
昨天上午,舒阿姨重新請來了安裝師傅。這次檢測通過了,不到一個小時,小廚寶就裝好了。廚房的水龍頭下又流出了冒著蒸汽的熱水,是冬日裡的一抹暖意。
但是像這樣的解決方案,真的牢靠嗎?錢江晚報記者請教了專業人士,結論是能用,但隱患不小。
「引入避雷針當地線,漏電的時候空氣開關也會跳,能起到保護作用。可是雷雨的時候,雷電很可能通過地線進入電器,萬一那時候在用熱水……」從事基建安裝工程多年毛先生說。
他說,建造時沒有做接地工程的房子要補接地,最靠譜的做法是在房子外圍做接地結:用三根角鐵,間距3米,打入地下三四米深,相互之間還要用鋼筋焊牢,並用接地搖表測試,如果電阻大於3歐姆,就沒合格,還要多做幾組。然後將接地節用導線連至配電箱,再入戶,一幢房子的接地才算過關。
房子有點老
但還沒輪到「危改」
這樣的改造顯然不是小費用。事實上,住戶自己也鮮有這麼幹的。在網上檢索「老房子沒接地」,發現這其實是不少人的煩惱,網友出的點子也是各顯神通:洗澡時拔插頭;裝個漏電保護器就好了;把柱子敲掉點露出鋼筋搭上接地線;家裡下水管是鐵的嗎?接到鐵管上就行啦……
按照專家的標準,這些主意顯然跟避雷針一樣不靠譜。但是讓舒阿姨自己去挖幾個三四米深的坑,還有角鐵、鋼筋、混凝土……顯然也是不現實的。不過,對建造之初就沒做過接地工程的老房子來說,即使是最專業的電力部門,能開的藥方似乎也並不能精緻多少。
「雖然電力部門和用戶之間,是以計量表為產權分界點,表後的事嚴格來說已經不歸我們負責了。但是作為服務延伸,我們有時候也會幫一些孤寡老人和特困戶,做一下臨時接地。」杭州城南供電營業部營銷室的劉主任說。所謂臨時接地,即從屋子裡引出導線,做個接地極插入地下。「從點上來說,這樣做問題不大。但是如果每家每戶都這樣,肯定是有問題的,電流有可能洩漏,電阻也不一定合格。」
「這只能是應急的辦法,最好的辦法當然是危舊房改造的時候順便進行線路改造。」劉主任說,電力部門和杭州各城區的危改辦一直都有合作,比如火車城站邊五柳巷一片的改造就很成功。尷尬的,反而是這些已經不年輕,危改又沒輪上的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老房子」。
住老房子的你
有沒有生活在隱患中
這樣的房子,杭州還有多少?有多少家庭,其實一直生活在用電隱患中?
舒阿姨家所在東園社區的張書記告訴錢報記者,社區的房子大部分是房改房,基本上都建於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但是來反映電路接地問題的,這還是頭一回。「說實話我也不知道該請哪個部門負責解決,我只能用我自己的經驗給她出主意。因為我也有一套老房子,也是沒地線,但是賣場幫我找了個電工,臨時幫我做了個接地。我也是這麼建議舒阿姨的。」
為了進一步了解這類「夾心房」的整體情況,記者昨天也向杭州市住保房管局詢問過。對方表示,「接地線」問題太專業,沒有專門這方面的記錄。而杭州市建委設計處的一位負責人透露,杭州很大一部分老房子,建造的設計標準,在1995之前,有可能沒有涉及到「地接」設施的建設。大概在1995年才出臺相關設計政策,提出在房屋建造時必須要同步建設接地設施(具體需要進一步核實當時的建設標準和要求),但是這也並不表示杭州在1995年前建造的房子都沒有接地設施,只是並沒有強制而已。
這位負責人也強調,舒阿姨家接「避雷線」的做法很不對——「安全隱患太大」。
看來杭州究竟有多少這樣的房子,是個並不容易獲得的數據。但因為接地不良導致意外甚至死亡的事例卻並不罕見。
此事錢江晚報將繼續關注。
接地線真的很重要
地線,又稱避雷線,是指用來將電流引入大地的導線;電氣設備漏電時,電流通過地線進入大地。三相插頭中,三個腳中較長的腳是接地腳,兩個較短的腳是導電腳。
接地腳設計得比導電腳長几毫米,是因為在插入插頭時,接地腳先接觸插座內的接地線,先形成接地保護,後接通電源;反之,在拔出三腳插頭時,導電腳先與電源插座內的導電端分開,接地腳後斷開。如果電器的金屬外殼由於絕緣體損壞而帶電,接地腳就會形成接地短路電流,使電器的外殼接地而對地放電,從而使人不觸電,起保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