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是國民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黨的十九大報告在提到「優先發展教育事業」時,也強調要辦好特殊教育,努力讓每個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上周,江蘇省鎮江市正式啟動《鎮江市特殊教育二期行動計劃(2017-2020)》。這是21世紀以來首個以政府名義制定的特殊教育綜合性文件,是殘障孩童享受到更好教育的福音。
「女孩,再來一遍,女孩。」資源教室裡,老師正在一字一句教殘障孩童說話。而這種以前只有出現在特殊教育學校的場景,如今,也出現在了一些普通小學和幼兒園。隨班就讀政策,讓殘疾孩童也能就近入學,並得到老師們的關心和特別的幫助。鎮江市落實《第一期特殊教育提升計劃》,在一些普通學校建設起資源教室,安排專兼職老師給予他們特殊的輔導:「目前共有5個資源教室,針對這五所資源教室,我們要求資源教室的學校均設置個別化指導。對於個別化指導,建立了一整套的方案,並且實施『一生一案』的網絡平臺,對孩子有跟蹤,有觀察,有評價。」揚中市教育局教育科張琪介紹說。
揚中市新壩鎮中心小學,有三名殘障孩童隨班就讀。他們除了平時參加班級學習、集體活動外,還有屬於自己的學習時段:「既然上級部門幫我們把資源教室建設了起來,我們應該把它充分地利用好。我們學校是每周四下午固定時間,將這部分特殊的學生集中起來,由我們學校的兼職的老師,同時也邀請特殊教育中心的專職的老師,一起來對他們進行個別化的輔導。」揚中市新壩鎮中心小學副校長祝瑞印說。
特教老師們都認為,特殊的孩子,殘疾狀況不嚴重的,跟普通孩子在一起學習成長,這是最理想的狀態:「他們在普通小學,他們跟正常孩子融合在一起,這種語言交際啊,人際交往方面,肯定是提高很大的。對他們生活自理,將來適應社會這一塊,我覺得應該說比他們在特殊學校發展會更好一些。」揚中市特教中心教師馮娥說。
在各個普通學校兼職教師指導特殊學生的基礎上,各地還都安排特教中心的專業教師巡迴指導,提高輔導效果,揚中市特教中心教師孫小玉表示:「今天來呢,是對他們學校的老師進行協同教學,也對他進行設備使用的指導吧,這也是我們經常做的一些事情。」
同樣,在特殊教育學校就讀的孩子,現在也逐漸有更多的機會跟普通學校的學生交流、合作,接受融合教育。
鎮江京口區特教中心現有學生102名,每星期都會組織不同項目的社團活動,並且會有中山路小學、紅旗小學的學生和他們一起參加。鎮江市紅旗小學學生張楚涵說:「我本來覺得我跟他們可能溝通不起來,但是我是在烘焙組,我進去發現他們手很巧,他們雖然在這些方面不突出,但他們可能在別的方面有更突出的成就。」
他們在一起玩遊戲、學舞蹈、做手工、烘焙西點、栽種小樹、照顧盆栽……採摘成熟的杏鮑菇時,早已經操作熟練的特教中心的同學們還自告奮勇,向紅旗小學的同學們傳授經驗。鎮江市紅旗小學學生丁湧欽告訴記者:「比如他們的動手能力可能比我們強一點,或者是他們培養東西的能力可能會比我們強一點。我覺得我們應該去關心這些孩子,去愛護他們。」
隨班就讀、融合教育,可以讓身心有「缺陷」的孩子受到更有針對性的教育,受教育的公平而有質量的權益得到了進一步保障,同時孩子也有了更多的機會融入社會。希望,今後有越來越多的特殊孩子,在這樣的教育環境下,習得與別人交往、自立、自理的能力,撐起翱翔的翅膀,健康快樂的成長。
相關新聞:南京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計劃來啦!殘疾幼兒進普通幼兒園隨班就讀
(來源:江蘇廣電融媒體新聞中心,編輯/程夢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