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來源:奇點商業資本論
從曾經的「果汁大王」,到今天的危機四伏,成立27年的匯源何以至此地步?
萬萬沒想到,家喻戶曉的「民族品牌」匯源果汁竟最終還是把自己給賣了。
4月27日晚間,匯源通過一紙公告「官宣」:
「公司將與全資附屬公司北京匯源和天地壹號、廣州和智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州和智),籤訂投資合作框架協議,擬成立合營企業,以拓展果汁飲料市場。
有關合營企業,匯源佔股40%、以資產出資的方式注入24億元,包括品牌「匯源」的註冊商標,而天地壹號及廣州和智以現金出資方式注入36億元,持有合營企業60%的權益。合營企業成立後,會以30億元的代價向匯源購買開展果汁飲料經營活動所需要的資產、股權和渠道。同時,匯源向合資企業提供果漿、濃縮果汁及代加工生產服務。」
27歲的匯源果汁,本應正當壯年,現如今卻已到垂暮。
「國民品牌」匯源怎麼了?
國民品牌匯源怎麼了?
公開資料顯示,2017年匯源公司收入為53.82億元,同比下降6.26%,截至2017年年底,公司負債總額已高達114.02億元,資產負債率51.8%。到了2018年,匯源果汁的利息支出已達5.46億元,是1.35億元淨利潤的4倍還要多。如今,只能通過不斷變賣資產來還債,資金隨時都有斷裂的風險。
屋漏偏逢連夜雨,匯源因為違規關聯交易被港交所調查,2018年4月3日宣布停牌,此時其股價為2.02港元,市值接近54億港元。這一市值相比2007年上市時6港元的發行價,下跌近三分之二。自此,匯源果汁被迫停牌。
與此同時,匯源公司內部不穩、人心不定。近年來大裁員的消息時有發生,而且2019年剛開年,短短34天時間裡,就有包括吳曉鵬、閻焱在內的6位管理層先後出走!最後,連老闆本人朱新禮,也陷入了重重困境之中,於去年10月被司法機關列為被執行人!
昔日的」果汁大王」,到今天危機四伏。
果汁大王 昔日輝煌
匯源集團的創始人朱新禮,是位頗為低調卻又極具傳奇色彩的企業家。有勇、有謀、有擔當、有情懷,這些特點在朱新禮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
1992年時任沂源縣外經委副主任的朱新禮辭掉鐵飯碗,宣布下海創業。原因是當地水果沒有合適銷路,每到水果豐收時節,就頻發穀賤傷農的悲劇。
在政府批准後,朱新禮接手了當時負債1000多萬,已經3年沒有發工資的縣辦罐頭廠。同年6月,朱新禮在罐頭廠的基礎上,成立了淄博匯源有限公司,正式開啟了波瀾壯闊的創業之路。
但當年國內消費者還沒有喝果汁的習慣,匯源生產出來的果汁根本沒市場。
迫不得已,朱新禮把目光瞄向國際市場,跑到德國參加食品展銷會。在那裡,憑藉過硬的品質與真誠的態度,朱新禮拿到了瑞士公司價值500萬元的出口訂單。藉由這一契機,匯源順利打開了國際市場,此後陸續出口到30多個國家和地區。
國外市場攻城略地,國內市場也要開拓進取,1996年在央視廣告播出後,匯源成為了中國家喻戶曉的國民品牌,一時間,「喝匯源果汁,走健康之路」的廣告語傳遍大街小巷、響徹大江南北,匯源果汁成為了中國銷量最好的果汁之王。
2005年,匯源又與巨頭統一共同組建合資公司「中國匯源果汁控股」,統一持有合資公司5%的股權。此次合資,匯源果汁灌裝業務的估值大幅提升400%。
2006年,匯源又以2.2億美元的價格出售匯源果汁35%的股權,引入法國達能等投資者,本次融資匯源果汁估值又上漲至6.28億美元。
2007年年初,匯源果汁灌裝業務在港交所成功上市,當日股價大漲66%,成為港交所當年規模最大的IPO。朱新禮也在2008年當選為CCTV中國年度經濟人物。
與可口可樂的失敗「聯姻」
提到匯源果汁,就絕對不能繞過可口可樂。
如果沒有隨後的可口可樂併購案,也許朱新禮與匯源的高光時刻將一直持續,然而世事難料,這也被看成是匯源由盛及衰的轉折點。
2008年9月,可口可樂宣布以總價約179.2億港元收購匯源果汁所有股份。當時,國內股民那叫一個熱鬧。匯源果汁2008年9月3日股價從4.05港元漲到了11港元左右。
然而喜慶勁還沒過,2009年3月,由於此次交易沒有通過《反壟斷法》審批,最終這段聯姻戛然而止。匯源成為自2008年8月我國反壟斷法實施以來,第一個未獲通過的案例。
2009年初,商務部外資管理司副司長林哲瑩說起了對這個案子的看法:
「收購可能面臨三個困難:第一,媒體過度炒作對商務部形成一定幹擾;第二,仍需就該收購對匯源民族品牌的後期影響做評估;第三,需要從整個產業鍵康發展方面做評估。」
「民族品牌」是保住了,但在那之後的匯源就一蹶不振,業績停滯不前。朱新禮到現在留有遺憾:我們錯過了匯源成為一個千億級公司的機會。
在此前的洽談收購過程中,匯源果汁幾乎撤掉了所有果汁生產和銷售渠道,在此之後,匯源果汁不得不重新布局線下銷售渠道,新建工廠。可口可樂的併購被否決,匯源繼而股價暴跌,但這並不足以致命。要命的是戰略布局上的全盤推翻,整個生產鏈幾乎是連根拔起,匯源因此元氣大傷。
到2014年和2015年,匯源果汁淨利潤甚至為負數。重資產的布局,雖然使公司營業收入有所增加,但隨之而來的是資產負債率的高企,扣非後淨利潤連續6年虧損。匯源股價開始一路下跌。
危機爆發 身不由己
但真正讓匯源陷入全面危機的事,在2018年爆發了。
一筆「違規貸款」,把匯源徹底壓倒。
這份貸款的日期是在自2017年8月15日至2018年3月29日期間,匯源果汁公司向北京匯源飲料提供了42.75億元的短期貸款,但在貸款到期時匯源果汁才發布了相關的公告。因為數額已經超過了匯源果汁資產佔比的8%,也就是說,這是一筆「違規貸款」。
2018年4月,匯源果汁宣布停牌,至今尚未復牌。
這近1年時間,匯源一直在努力想要復牌,但談何容易。
匯源要面臨的是港交所對復牌的附加條件。而且還有個最大的炸彈在等著:如果匯源不能在2020年1月31日完成復牌,匯源的上市地位也將被取消。
這樣來看,留給匯源的時間真的不多了。
委身求全天地一號
2002年,天地壹號落戶江門。2007年11月,天地壹號蘋果醋飲料上市。2015年,天地壹號登陸新三板。通過十多年的強勢發展,目前已發展成為國內最大的醋飲料領軍品牌。
市場佔有率方面,天地壹號在國內競爭最激烈的飲料市場,硬生生的搶下自己的市場份額。在短短時間內就獲得全國市場40%的佔有率,其在廣東的市場佔有率甚至高達八成。醋酸飲料每年均以50%甚至100%的速度增長。
對於北方市場的布局,天地壹號在2017年財報中介紹,北拓市場除湖北、安徽、江蘇、湖南、福建、江西及河南七省外,新增山東、浙江市場,廣東省外達到355個縣域市場。
2018年財報顯示,天地一號全年實現營收21.17億元,淨利潤3.4億元。2019年第一季度營業收入為4.66億元,同比增長59.8%,歸屬於掛牌公司股東的淨利潤0.61億元,比去年同期提升351%。
天地壹號一直在衝刺IPO。目前,天地壹號已經達到了40億。
對於這一次的匯源「賣身」天地壹號,很顯然,匯源是迫於當下困局顯得被動。而天地壹號此前一直瞄準的果汁領域,自己卻始終未見開花。所以這次天地壹號總算是圓了果汁夢。但新的考驗更大,首先30億能否解決匯源目前的困局?
除此之外還要看內部整合能力,匯源樹大根深,光渠道部分就不是天地壹號能比擬的。短期來看,這對雙方都有利。
但長遠來看,面對產品市場的萎靡不振、面對資本市場的風雨飄零、面對團隊內部的人心離散,這一次,匯源還能成功自救嗎?
文章內容綜合整理自零售商業評論、新經銷、新零售007等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