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需要父母孩子共同參與
作者:海綿小寶,95後寶媽一枚。
【小劇場】
明明今年5歲多了,明明媽媽生病了,然而明明對媽媽生病表現出漠不關心的態度,依然在玩玩具或者做自己的事情,沒有絲毫想要安慰關心媽媽的狀態。
【劇本解讀】
孩子的不關心,這確實是一件容易讓爸媽心灰意冷的表現。然而,爸媽們,真的覺得是孩子不關心家人嗎?
孩子不關心生病的家人,可能有以下幾種因素:
1.孩子的生活環境決定孩子的性格和言行。如果家裡的大人們相互之間從來沒有親密的表達,無論是言語上的,還是行為上的關於愛和關心的表達。那麼,孩子的行為,就是家長的投射,他無處模仿學習,所以可能根本不知道應該如何去關心別人,而不是爸媽眼裡的冷漠和不關心。
2.家長的一手包辦可能會阻礙孩子學會主動關心別人。孩子才五歲多,如果平時家長包辦他的生活,那麼他會比同齡人天真和不諳世事,還不懂得遇到家人生病他去做些什麼。
也就是說,他可能並不懂得生病是什麼樣的一種概念,不懂得那對家人們來說意味著什麼。也許在孩子的心理,生病還是件不錯的事,可以不用上幼兒園呢。而成人們從自己的角度,想當然的認為孩子應該懂得這些,應該有同情心,如果沒有這些表現,那就是冷漠。實在太冤枉孩子,也太愛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來看待人事了。
【劇本完善】
1.如果爸爸問一下明明「媽媽生病了,明明有什麼感覺呀?」引導孩子說出自己心裡的想法,明明或許就會學會把內心對媽媽的關心表達出來。
2.爸爸可以在明明面前關心媽媽,照顧媽媽,給孩子起到一個示範的作用,讓明明知道我們可以把對家人的關心用這樣的方式表達出來,適當引導明明,明明就會慢慢袒露自己的內心,學會表達自己的內心想法,就會主動關心媽媽。
爸爸媽媽們,一定要相信,每一個孩子都是天使,你給他什麼樣的示範,他就成為什麼樣的人。所以,如果你的孩子不會關心別人,那你就從今天開始,對家人學著大膽表達愛和關心吧!你會看見,你的孩子會是一個多麼多麼有愛的小天使!
【思考】
各位家長們都是怎樣教育引導孩子學會關心別人的呢?不妨私信我@海綿小寶交流看看,讓我們更好地陪同孩子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