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服裝零售業的結構性危機已持續十餘年,而今年席捲而來的新冠病毒疫情引發的經濟危機,為服裝業又補了一刀。
據《費加羅報》報導,由於疫情危機導致業務下滑,英國時尚品牌Topshop的母公司阿卡迪亞(Arcadia)集團於11月30日申請破產。據德勤會計師事務所(Deloitte)介紹,目前阿卡迪亞集團尚未裁員,業務仍在繼續,疫情封鎖期間關閉了一個月後,本周在英國重新開業,9000多名員工仍在享受「非全時失業」。但這一破產決定,讓該集團近500家門店和1.3萬名員工的命運變得不確定。
另據《巴黎人報》報導,瑞典著名快銷服裝品牌H&M的法國公司管理層於10月底向工會發出通知,稱將召集社會與經濟委員會,在重組計劃內將與工會進行談判,以期達成一項集體協議。目前還不知道這項社會計劃涉及的裁員規模,但該集團在法國擁有約5000名員工,其裁員計劃表明,服裝行業正在經歷一場危機。
法國總工會(CGT)負責服裝和鞋類的全國秘書埃洛迪·費裡耶回憶道,2020年服裝行業已經啟動大批破產裁員等社會計劃,包括美國品牌Gap關閉巴黎香榭麗舍大街旗艦店,法國Vivarte集團以及Orchestra、Damart、Naf Naf、Camaeu、Promod、André等紡織品、服裝、鞋業品牌紛紛宣布重組並裁員。
法國全國貿易聯盟總幹事約漢·佩蒂奧特指出,這場疫情導致的經濟危機,是服裝業結構性危機的補充,「事實上,該行業危機已經有十幾年的時間了。在過去12年裡,營業額下降了17%。零售商們迎來了在線競爭對手的挑戰,無論是亞馬遜這樣的巨頭,還是Vinted這樣的二手服裝在線銷售新銳。與此同時,由Kiabi和Primark等品牌發起的價格戰仍在繼續,在服裝方面大約二分之一的商品要打折銷售。而且消費者的習慣發生改變,20世紀60年代,法國消費者將9%的預算花在衣服上,而現在這一比例只有4%,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注重可持續性,他們的想法已經不同。」
諮詢公司Dia-Mart的總裁塞德裡克·杜洛克表示,在這種背景下,所有知名度不夠高的品牌都會受到影響。Promod、Camaeu、Jules&Brice的情況就是如此,它們夾在低成本品牌和Zara、Sandro、Massimo Dutti等受消費者青睞的優質快銷品牌之間,地位尷尬。Celio也是如此,宣布關閉478家門店中的102家,並在法國裁減383個崗位,不過Celio的品牌形象較好,相信仍然可以走出困境。
雖然塞德裡克·杜洛克看好Celio能夠浮出水面,但未來一段時間,還有多少服裝品牌將破產重組,行業前景並不樂觀。過去三年,法國接踵而來的「黃馬甲」社會運動、退休制度改革抗議、連續兩輪的疫情封鎖,都使得服裝零售業的結構性危機加劇。塞德裡克·杜洛克指出,法國服裝業22萬個工作崗位中,已經流失4萬個,相當於19%,如果抓不住聖誕節檔期,那將是一場災難。
另一方面,電子商務迅速發展。法國時尚研究所(IFM)經濟觀察主任吉爾達斯·明維爾預計,2020年在線服裝貿易將增長20%,而2019年的漲幅是3%。(海外網-巴黎-魯佳)
【版權聲明】秉承網際網路開放、包容的精神,紡織網歡迎各方(自)媒體、機構轉載、引用我們原創內容,但要嚴格註明來源紡織網;同時,我們倡導尊重與保護智慧財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將版權疑問、授權證明、版權證明、聯繫方式等,發郵件至yuln@netsun.com,我們將第一時間核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