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共育新策略

2020-12-13 中國教育新聞網

「如果把學生比作一本書的話,那麼家長是作者,教師是編輯,社會是讀者」。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長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怎樣合理利用家長這一龐大的教育資源?班級家委會的效益怎樣實現最大化?如何搭建家長與孩子平等對話的平臺……

班主任和家長是孩子教育的直接責任人,雙方對孩子教育的期待基本一致,所以家長與學校、班主任是戰友,是同盟軍。家校協作、家校共育,才能讓教育效益最大化。如何向家長借力、借智、借道?我們進行了一系列探索。

與家長有個約定

我們與家長有個約定:做孩子共同成長的護航人。約定的主要內容如下:

成長的道路永遠還在施工,從邁進校園的那一刻,請您擔起護航之責,登上我們實新學校這輛成長的動車,請您遵守我們共同的約定。

1. 走進實新這個大「家」,自由、民主、平等、和諧、尊重是校園的「憲法」。杜絕訓斥、打罵,讓成長在安全的環境中生根發芽、盛開繁花。

2. 錯誤是成長的機會,或深或淺都是成長的腳步。我們儘量減少錯誤,但絕不能野蠻地掠奪孩子成長的機會,因為您的態度將決定孩子以後是否能夠勇敢地邁出探索的步伐。

3. 用心關注孩子的狀態,用大愛引航。不看「信號」就採取行動,那只能是錯誤的開始、悲劇的根源。

4. 孩子是展翅欲飛的雛鷹,但在「牢籠」裡是無法飛翔的,請停止控制,停止一味地看好系牢,掀掉那個控制的蓋子,讓孩子展翅飛翔。

5. 孩子的生活不是我們童年生活的複製,每個年齡段都有其獨特的價值。未成年人和成年人是社會的兩個元素,各有各的軌道,請不要侵犯未成年人的權利,讓他們自由表達、自由參與……因為他們擁有知情權、發言權。因此,發自內心無條件地接納孩子、愛孩子吧。

6. 記得在孩子成長的重要路口進行導航,因為方向比努力更重要。

7. 不要總是高舉「紅色禁止牌」,多給孩子發放「綠色通行證」,讓孩子去經歷、去愛好、去疼痛、去快樂、去奔跑嬉戲,不要以愛的名義扼殺孩子的童真、童趣、童夢。

8. 賞識、讚美與激勵永遠是孩子前進的動力和潤滑劑,不要忽視孩子的點滴進步和努力,不要吝嗇讚美,要用愛為孩子加油打氣。因為,教育就是不斷放大成長的可能。

分類分層成立專業家委會

我們要變具有行政色彩的校級(班級)家長委員會為協調服務分類分層的專業家長委員會。我們將原來啥也管、啥也管不到位的具有綜合職能的校級(班級)家長委員會拆分成單項專業委員會——比如遊學事務家長委員會、親子閱讀督查家長委員會、家校矛盾協調家長委員會、社會大課堂兼職講師家長委員會、校外路隊陪護家長委員會、社區資源協調家長委員會、學校義工家長委員會等。

我們先成立班級各類專業委員會,再層層推薦組成校級專業委員會。家長根據自己的工作性質、興趣、特長、時間確定申報項目。這樣不僅滿足了家長參與孩子教育的需求,還充分挖掘利用了家長資源,辦了一些學校想辦但很難辦成的事。

比如,家校矛盾很難完全避免,家長到學校堵門、掛橫幅、擾亂教學秩序的「校鬧」時有發生,這已成為校長和教師的煩心事。

我們的做法是成立家校矛盾協調家長委員會,主任、副主任、委員均是當地德高望重的人,遇到家校矛盾,藉助該委員會協調,效果非常好。

寒暑假踐行家本課程

據統計,一個學生每年的假期接近半年時間。這些日子裡,學生「在家幹什麼」的問題值得思考。

我們認為,假期對中小學生學習、生活、生命成長有著重要意義:它是完成課外閱讀書目的黃金閱讀期,是如何過閒暇生活的體驗期,是自主管理、自主學習的實踐期,是學生綜合素養成效的實驗考核場。為此,我們創意、策劃了如下培育核心素養的家本課程體系。

影視課程:推薦適合孩子假期觀看的電影及電視節目。

「三名」課程:讀名著、賞名畫、聽名曲,讓高雅藝術走進孩子的內心。

觀察大自然課程:看星星、聽蟲鳴、觀螞蟻等,讓孩子走進大自然這本大教科書。

生活技能課程:生活自理、烹飪、茶藝、養花等,讓孩子做一個生活能自理、有樂趣的人。

交友、遊學課程:讓小學低年級學生了解自己所在鄉鎮、所在村,讓小學高年級學生了解自己所在縣區的所有鄉鎮,讓初中生熟悉自己所在地市的文化和風土人情等。我們還提倡經濟條件不錯的家庭帶孩子去旅遊、走親戚,鼓勵孩子交朋友、看長輩。

促進書香家庭建設

一個家庭的書架就是孩子的精神家園。學校可以通過「小手拉大手,讀書進千家」活動,讓家庭、社區成為學校讀書活動的支持者、宣傳者、參與者和建設者。每年「世界讀書日」,我們會舉辦建設小書屋(小書角)活動,舉行爭創書香家庭暨親子閱讀擂臺賽頒獎典禮。

書香家庭評選細則:

1. 為孩子創設一個良好的家庭讀書環境,小書屋「四個一」建設達標(一個小書房或小書角,一個小書櫃或小書架,一張小書桌,一盞檯燈)。

2. 購置一定數量的適合孩子閱讀的課外讀物:家庭藏書至少50冊,每年購買新書不少於6冊,至少訂一種報刊。

3. 家長和孩子能共同擬定詳細的讀書計劃,按計劃實施,互相監督。

4. 根據孩子的年齡和實際情況,制訂親子共讀計劃;寒暑假每周親子共讀時間不少於2小時,督促孩子每天閱讀時間不低於30分鐘;確保讀書數量在班級、年級名列前茅。

5. 利用周末或其他休息時間,帶孩子到書店或圖書館買書、看書,讓讀書成為一種休閒時尚。

6. 經常開展家庭讀書報告會,討論交流各自的讀書方法和讀書心得,教孩子學會讀書。

7. 家長要引導和教育孩子讀自己喜歡的書,讀好書、看名著,廣泛涉獵各種書籍。

8. 家長要用各種方法提高孩子的讀書興趣,用高雅文化佔領孩子的心靈。

9. 鼓勵和引導孩子寫讀書筆記,鼓勵孩子在閱讀中思考人生、思考世界,鼓勵孩子發表自己不同的看法和見解。

10. 鼓勵孩子參加各類讀書徵文、競賽,積極向各類報刊投稿。

書香家庭每年4月「世界讀書日」公布,學校聯合社區居委會向獲獎家庭授牌表彰。

親子閱讀擂臺賽的創意:

1. 學期初,學校向家庭推薦親子閱讀書目及自由閱讀書目。

2. 父母與孩子一道協商制訂親子閱讀計劃。

3. 按計劃實施一次家庭閱讀茶話會,可邀請親朋好友參加。

4. 完成共讀一本書,家長、孩子各自寫讀後感,並參加校級交流。

5. 書香家庭獲得者可以不經過初賽直接進入親子閱讀擂臺賽決賽。

6. 父母與孩子一道組成小組參賽,決出本屆擂主,頒發一定價值的購書卡。

嘗試組建家庭互助互育組

家庭互助互育組一般是在班主任協調下同班(同年級)學生家庭完全自願組成的合作組織。互助互育組的成立為家長之間、孩子之間的交流搭建了平臺,讓孩子學會與他人相處、合作;家長也可以在活動中更全面地了解、認識孩子,學習借鑑別人的家庭教育經驗,交流教育體會。

家庭互助互育組大多利用周末或節假日一起聚會、郊遊等。孩子們這樣說:「參加這個小組,我們一起郊遊、聚餐,比一個人面對老爸老媽強多了」「自從參加了這個組織,我好像不再是獨生子女了,感覺不再孤獨」……家長們說:「互助互育組讓我們這些素不相識的家長成了朋友,成了『同學』。有些從自己孩子那裡了解不到的東西,從孩子的夥伴那裡可以了解,也可以從其他家長那裡得知」「因為孩子,我們相識,因為孩子同齡,我們常常面對同樣的問題,共同研討,共同協商,互相學習,互相借鑑,這樣的組織太好了」……

互助互育組還結出了另外一個「果實」。如今,安全問題制約著學校校外活動的開展,使得孩子失去了許多外出鍛鍊的機會。由於該小組人員不多,家長又特別負責,孩子們在外是安全的。互助活動的交流,還會不斷向其他時間、空間延伸,這就形成了一個校外家庭聯繫網。孩子在這個組織中也增進了友誼,培養了合作精神。

提升服務,讓家長受到尊重

1. 校門口辦起家長讀書社

每到放學時分,學生家長就會擁堵到校門口,這已經成為城市一景。鑑於許多學生家長接孩子來得很早又無事可做,只能站在校門口聊天打發時間的情況,我們在校門口辦起了家長讀書社,讓家長利用這段時間讀書充電。具體做法是:學校把圖書室的部分報紙、圖書拿到讀書社,供家長和社區居民閱讀,搭建了遮陽篷,還購置了許多椅子,讓家長休息、讀書使用。

校門口辦家長讀書社,一方面是盤活了學校閱讀資源,提高了學校資源的利用率,另一方面是學校樹立了對自己的客戶——家長和學生的服務意識、培訓意識。

2. 讓家長樂意到校

家長最頭疼、最害怕的事情之一就是班主任、教師「請」自己到校,父母雙方常為此事推來推去。

我們變換了一種思維方式,變請後進生家長到校為請優等生家長到校,變學生害怕請家長到校為學生樂意、盼望請家長到校。具體做法是,凡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學生可以請家長到校:為班級作出突出貢獻、得到學校表彰的,學習成績有較大進步的,思想表現有明顯好轉的……

此時,班主任要填寫學校特意印製的精美邀請卡,邀請卡上的主要內容:一是向家長報喜,祝賀孩子進步,並感謝家長配合學校、班級的工作;二是真誠邀請3-5名家長結合自己的職業特點,為本班學生講一些課本上學不到的知識。班主任填寫完畢、學校加蓋公章後,由學生親自帶給家長。一家人圍繞邀請卡有說不完的話,家庭氛圍其樂融融。班裡的學生聽家長開設的講座比聽教師上課還投入。這些為家長贏得面子的孩子,成了同伴羨慕的對象。許多孩子暗下決心要改變自己,要為家長贏得一張邀請卡,讓家長在班裡也「風光風光」。

試想,這樣請家長到校,學生樂意,家長面子上又有光,同時又為本班學生舉辦了各種講座,彌補了學校教育的不足。

讓學生樂意請家長到校的創意是反其道而行之,變傳統的請後進生家長到校為定期邀請優等生家長到校開設講座。不僅家長資源被學校利用起來,而且營造了「請誰的家長到校誰光榮」的輿論氛圍,同時形成了一個「學生想叫家長到校,家長也願意到學校來的」環境場。

3. 輪流召開班級家長會

其實,定期集中召開班級家長會有一些弊端:比如因班額較大,講共性問題多,談個性問題少。比如因家長工作性質的原因,定期召開家長會時,經常有家長因無法請假而缺席。

針對上述情況,我校推出了輪流召開班級家長會的新舉措,具體做法是:先確定家長會的主題,然後以班級為單位,在班主任牽頭、任課教師協助下,一周時間內以每次不多於10人的形式分數次召開家長會。家長可以根據自己的工作安排,與班主任協商參加家長會的時間。學生家長普遍反映,這樣一是方便了家長,二是能與班主任和任課教師一對一、面對面溝通交流,對孩子在校的表現有了全方位認識,三是從班主任、任課教師那裡得到的有用信息增加了,與班主任和任課教師的分工、協作更加默契了。

輪流召開班級家長會的創意,是學校的一種換位思考,使學校與家長的關係從傳統的服從與被服從、命令與執行的關係上升到雙方民主、平等、協商的新型家校關係。同時也使家長會從原來過於追求形式走向了現在追求效果的高境界。

4. 協調親子矛盾,舉辦學生、家長辯論會

為了促進家長與學生之間的相互理解,消除家長與孩子的代際鴻溝,讓他們平等地坐在一起,把自己的心裡話說出來,學校舉辦了兩場別開生面的辯論會。第一場:學生代表是正方,家長代表是反方。正方的觀點是「家長不理解我們孩子」;第二場:家長代表是正方,學生代表是反方。正方的觀點是「子女不理解父母」。辯論會主席由校長擔任,特邀社區居委會委員、高校專家等組成評委團。活動結束後,父母與孩子達成了共識:雙方都不容易,人人都有一本難念的經。因為看問題的角度不同,生活中難免會產生誤會。今後要做到互相理解,即子女理解父母,父母也要理解子女。

圍繞父母與孩子共同感興趣的話題,舉辦學生、家長辯論會的創意,是學校德育工作的一個新嘗試。該創意為父母和孩子搭建了一個互說心裡話的平等對話平臺。可喜的是,在雙方爭辯的過程中,父母與孩子在事實面前都學會了換位思考、互相理解。

5. 讓家長享受孩子成長的榮耀

班主任每周末在班級進行「全民公投」(無記名投票),評選出本周綜合表現進步最大的10名學生,結合班級任課教師的意見,雙向通過的學生,一是為其頒發嘉獎卡,二是班主任周日可帶學生到附近景點遊玩或上網玩遊戲,當然也可以滿足學生的其他小心願。

若學生連續3次獲得班級嘉獎卡,則邀請其家長到校以嘉賓形式參加學校升旗儀式,由級段主任為其頒發嘉獎令,走「星光大道」,授予頒獎詞、同伴獻花、發表獲獎感言。

頒發嘉獎卡、嘉獎喜報這個小創意讓孩子感覺很開心,而且家長也能和孩子一起享受表揚的榮譽,這對他們是莫大的鼓勵。更重要的是,從此以後家長定會成為學校的鐵桿粉絲,積極主動配合班主任和其他教師的工作。

縱觀上述「提升服務、搭建平臺」的幾項創意,轉變觀念、改變心智模式是多麼重要。

(作者系河南省封丘縣實新學校校長)

《中國教師報》2019年05月15日第10版 

相關焦點

  • 家校共育,靜待花開!桐鄉打造家校合作新模式
    學校搭建平臺,不定期舉辦家教論壇、家長沙龍,邀請家長介紹經驗,交流困惑,共話青春期孩子成長話題,為家校共育賦能。打造未來家校共育新生態,現代實驗學校以個性化、菜單式、精準式的家校服務,讓每一孩子得到最好的教育、成為最好的自己。
  • 家校同行 家國同興——史家教育集團家校共育的實踐探索
    家校之間「理念共識、教育共謀、管理共為、成長共享」,努力做到「講職責、少指責」「應到位、少越位」「倡等待、少替代」「多動腦、少動惱」「常對話、少對抗」。我們進而呼籲家長要重視家庭教育之外的新時代社會的發展和新時代教育的提倡,不斷推動家庭教育結構的調整與充實。
  • 聆聽名師傳道 共享教育盛宴 紮實推進全區家校共育工作
    ;申請的省級課題已開研,28個參與學校也申請了相關子課題的研究;家校共育慕課中心已開課20餘講;種子教師的首次培訓已於近期開訓,家校共育活動也在有條不紊的開展之中......「家校共育」是以家校密切交流合作,凝聚教育合力為立足點,幫助學生全面發展、健康成長的新時代教育模式。為了明確家校共育指導方法,培養區域家校共育的骨幹力量。2020年8 月20日上午9:00,為期兩天的新都區「2020年家校共育種子教師」培訓活動在香城中學拉開序幕。186名來自全區各校的種子教師參與本次培訓活動。
  • 【家校共育宣傳周專輯】牡丹江市林口縣中小學校「家校共育宣傳周」活動紀實
    只有家校配合,方可助孩子健康成長。2020年6月1日上午9時整,林口縣教師進修學校心育部組織全縣各學校主管家庭教育的領導、班主任和家長相聚在雲平臺,共同收看黑龍江教師發展學院組織的「黑龍江省中小學家校共育宣傳周活動啟動儀式」。啟動儀式由黑龍江教師發展學院基礎教育教學研培中心主任田麗主持。
  • 家校共育實踐案例|重慶市高新區驛都實驗學校凝心聚力,推動家校共...
    家校共育,需要家庭與學校共同構建平等、尊重、協作、支撐、信賴、理解和互補的協作關係,才能有助於家校雙合力家校雙方一起共同完成立德樹人的教育方針,獲得傑出的教育作用,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和教育環境,有效地促進孩子健康快樂成長。
  • 在新冠疫情期間如何做好家校共育
    現在大部分學生都在家裡上網課了,如何做好家校共育?我們要找到問題的關鍵詞:疫情、家、校。因為疫情,學生在家線上學習。那麼我們就要結合線上學習與在校學習的不同點來做好家校共育。第一,線上學習缺少師生互動,老師無法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對於知識點的講解,線上學習與在校學習差別不大。但是學生有沒有學會?
  • 家校共育丨陪伴·引領·薰陶
    為更好地融合學校和家庭的力量,為孩子成長提供親情的支撐與學養的培育,總結凝鍊家校共育的東營經驗,東營市教育局、東營日報社共同推出「家校共育故事」專欄,以欄目促動總結,以經驗提升實踐,講好具有東營教育特色的家校共育故事。
  • 家校合作齊努力,共育英才成棟梁——記初中部家校共育工作
    ——蘇霍姆林斯基 家庭是孩子成長的溫馨港灣,學校是孩子成長的重要場所,家校合作為孩子的成長保駕護航。教育不僅僅只靠學校,家長作為「教育原始的委託者」在現代教育上仍尤為重要,全方位的教育模式需要建立良好的家校合作,互聯共育,提高教育教學和管理成效。
  • 【家校共育】走進孩子的心靈,與孩子一起成長!
    【家校共育】走進孩子的心靈,與孩子一起成長!近日,茂縣婦聯、茂縣教育局聯合在鳳儀小學、鳳儀鎮小學、河西小學、七一民中附小、茂縣中學,針對不同學齡階段的學生及家長開展了為期三天的家校共育知識講座。講座邀請了中國心理教練陳斌授課。
  • 家校共育,助力成長
    家校共育,助力成長 中山市東升鎮勝龍小學 中山市東升鎮勝龍小學微信號 zsdsslxx 功能介紹 勝龍小學是一所中山市一級學校;首個鹹水歌傳承基地;中山市第二批藝術教育特色學校;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鹹水歌傳承基地;國家級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項目學校。
  • 構建「家校合作」與「家校共育」的良好格局
    作為國家衛生計生委人口文化發展中心主任,奉雯認為「家長學習中心」是幫助家長提高家庭教育水平的有效手段,對促進「家校共育」的發展具有重大推動作用。 「每一個人、每一個社會組織都應該積極行動起來,自覺為家庭教育的發展出一份力」,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公益文化中心主任李國強在首屆全國家長教育研討會上強調。
  • 家校共育 靜待花開——崔廟鎮磚門完全小學召開家校共育活動
    為了加強學校與家庭、教師與家長之間的密切聯繫,增進家長對學校工作的了解,從而更全面地了解孩子在校的學習情況,12月14日,崔廟鎮磚門完全小學召開了家校共育活動之家長會。該校副校長王麗從建立家校共育微信群,搭建溝通交流平臺,並指導家長如何關注家庭教育公眾號、觀看網上家長課堂相關教育輔導課等方面,做了細緻的講解,會議形成共識,要在多交流溝通的基礎上,家庭與學校共同發力,孩子一定會健康快樂地成長,為共同教育好孩子而努力。教育的效果取決於學校和家庭教育影響的一致性。
  • 探索原生家庭結構 「四大措施」促家校共育 ——合肥市周宗華名...
    6月7日上午,合肥市周宗華名校長工作室主題研討活動走進合肥市第六十三中學,這一次研討活動的主題為「聚焦新時代家校共育研究」。  疫情期間如何進行家校共育?怎樣才能讓家校共育有效助力孩子成長?速來圍觀合肥市周宗華名校長工作室團隊與合肥市六十三中學「家校共育」課題組成員的這場強勁「頭腦風暴」。
  • 洸河路小學:家校共育 靜待花開
    區教體局副局長劉輝出席會議並講話,他對家校共育提出了努力的方向,要求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應密切配合,學生的學習激情就能夠迸發出來,學生的組織紀律性就能夠得到有效的增強,學校正常的教學秩序就有了可靠的保障。此次會議拉近了家校的距離,成為家長與學校溝通的有效橋梁,對進一步加強家校溝通和合作起到了很好的推進作用。
  • 架起家校共育「連心橋」
    本報訊(通訊員汪治忠)為充分發揮家校教育合力,推進立德樹人家校共育工程,實現學校和家庭互動,營造良好的家校共育氛圍。近日,香爐小學開展「家長開放日」活動,架起家校共育「連心橋」。家長們走進校園,走進課堂,關注教育,走進孩子,傾聽心聲,深入了解學校的教育教學管理工作和學生在校的學習生活情況。
  • 家校聯動 合力共育——雨城區實驗小學家校共育交流座談會
    為了進一步增進家長和學校之間的聯繫,提高家庭教育的理念,加強家校合作,架起家校溝通的橋梁。9月14日下午,雨城區實驗小學家長齊聚一堂,召開家校共育交流座談會,共同探討「家校聯動 合力共育」。通過交流溝通,老師與家長之間搭起了一座「希望之橋」,拉近了家長與學校的距離,融洽了老師與家長的關係,促進了家校合作,引領孩子們快樂學習,健康成長。
  • 請進來 走進去|瀏陽構建「家校共育」新生態
    科教新報·新湖南客戶端訊(通訊員 潘志強)「聽完培養孩子養成好習慣的課,收穫大大的。不僅曉得如何去教育孩子,對自己的一些不好的習慣也知道要如何去糾正,希望能多上上這樣的課。」日前,瀏陽永和中學家長學校授課一結束,七年級148班的家長湯先生就找到學校負責人,表達自己的聽課感受。
  • 家校共育,1911學堂彰顯第三方平臺力量
    近幾年,「家校共育」成了教育界的熱詞。2020年11月,人民日報曾發表時評《家校共育 攜手同行》,再次強調家校共育的重要性。
  • 家校共育 感恩有你
    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是家校共育的共同目標,家長委員會是學校與家庭聯繫的重要紐帶,為了讓家長更好地了解學校工作,讓學校細細聆聽家長的心聲,充分發揮家委會代表在學校發展、班級管理和學生培養中的帶頭作用,實現家校共育的有效途徑,根據《廣東省教育廳關於進一步加強中小學(幼兒園)家長委員會建設的通知
  • 錦繡小學成立三級家長委員會 構建家校合作與家校共育新格局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5月10日5時55分訊(凃小義)5月8日下午,重慶市渝北區長安錦繡實驗小學校家長委員會會議暨年級家委會成立大會在學校多功能廳召開。班級家長委員會、年級家長委員會、校級家長委員會,共計近200名成員參與了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