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五感」來探索世界,這堂小學必修課,99%的家長可能都忽略了

2020-08-28 在線陪娃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五感——味覺、觸覺、嗅覺、視覺和聽覺,是他們認識事物、探索世界的重要途徑。家有萌寶,是不是經常有這樣的場景:

拿起手上的東西,就是一通啃!

一個新玩具,可以讓7個月的寶寶咬上半天,即便口水流一地,也不肯撒手。

一份重要的文件,一時大意忘記收起來,就被寶寶啃得「四分五裂」。

其實,這正是孩子孩子們探索未知事物的獨特方式,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們是用感官來認識周圍的環境。

他們通過用手摸、用鼻子聞、用眼睛看、用耳朵聽、用嘴巴嘗來認識實物的特質,許多抽象的概念,一定要通過感官才能真正地認識。

在蒙臺梭利教學法中,五感學習是最為被廣泛接受的理論之一,它是孩子不僅僅只是通過看和聽來學習新事物,而是用所有的感官來接受信息。

在美國小學課程中,老師們非常注重激發孩子們的感官學習,因為孩子的感官敏感度,直接決定了孩子對身邊世界的認知。


什麼是五感?

五感是收集信息的工具,收集的信息越是豐富,我們對事物的感知就越深入。

感官的英文是Sense,而有道理的英文是make sense,是否可以這樣想,正是因為人類具有的神奇感官,讓我們通過與世界的接觸獲得經驗,產生智慧,從而做出有道理的行為,產生有道理的想法。


我們人類之所以高級於其它動物的地方,也在於我們有著洞察事物的五感,這項可貴的能力,讓我們在與世界的交流中,更佳有智慧!

培養五感能力的絕佳時期,是孩子從出生到小學階段的前幾年,這時候孩子剛剛接觸這個世界,他們對一切都充滿著興趣,這個階段是孩子感官發展的黃金期。

聽覺包括聽得到與聽得懂,生活中,給寶寶的聽覺刺激不足,對孩子的語言發展有直接影響,更會造成孩子溝通上的障礙,甚至影響到孩子將來的聽說能力!

視覺感受是日常生活中最直觀的感受,視覺的缺陷會引致學習困難和情緒的困擾。

觸覺的發展,往往可以配合寶寶的粗動作及精細動作行為來觀察,配合寶寶的年齡出現該有的動作發展。

如果從小沒有進行觸覺方面的訓練,可能會有明顯動作落後的狀況。觸覺發展不好的孩子大多會出現膽小粘人、不合群、敏感多疑、不喜歡社交等缺乏安全感的表現。

嗅覺與味覺發展較敏感,我們的嗅覺和味覺是緊密整合在一起的,如果孩子感冒鼻子不通氣,食物吃起來就不會那麼香。

如果寶寶嗅覺和味覺過於敏感,很容易讓寶寶偏食和挑食。


如何培養五感?

我在教一年級的時候,每年都會與小朋友們做各種各樣的「五感活動」,五感的概念並不難,難的是讓孩子全身心的去體會自己的這項神奇能力。

1

五感木偶

孩子們學習五感首先要認識有哪五官。下面是五感木偶,非常適合幼兒用來認知感官,而且還能加深孩子們的批判性思考!

首先,我為全班同學準備好這樣的五官模板,讓小朋友塗上自己喜歡的顏色;

然後,將這些感官沿著虛線剪下來;

最後,在這些感官上粘上小木棍或者雪糕棒!

我會帶著孩子們,用這些五感木偶講述他們的感官故事。具體怎麼做呢?我會跟孩子們讀一個故事,中間不時的停下來,請孩子們告訴我:「現在主人公使用了自己的哪種感官呢?」 小朋友會舉起相應的感官棒。

這樣的活動,不僅讓孩子將感覺器官和相應的感官結合起來,也是讓孩子學著站在別人的視角,來感受這個世界,從而提升自己的同理能力。

2

五感歸類

對五感進行分類,是個很有效的認識感官的活動。

比如,蛋糕是用嘴「嘗」的,彩虹是用眼「看」的,鈴聲是用耳朵「聽」的,垃圾是用手「扔」的等等。

我們先把模板卡片列印出來:

然後,將卡片洗牌,孩子們隨機收取一張,將卡片上的事物與感官進行匹配;

在分類的過程中,小朋友在一步步建立對於感官的認識。同時,小朋友也會漸漸意識到,正是因為五感的存在,我們的生活才能如此美妙,比如吃到好吃的東西,看到美麗的風景,摸到不同的事物等等。

3

是糖還是鹽?

當孩子們對於五感有了基本的認知後,我們就可以更進一步,來培養孩子運用五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每年的「五感學習」月,我都會邀請爸爸媽媽們來教室幫忙,一起組織五感學習的活動。有一年,有個「是糖、還是鹽?」的活動,讓我至今印象深刻。

這位媽媽拿來了兩個罐子,她告訴孩子們:「我遇到了一個難題,我的鹽罐和糖罐上的標籤掉了,誰可以幫我來解決?」

坐在後排的小傢伙靈機一動:「我們打開嘗一嘗就好啦!」

Bingo,這位媽媽接著引導:請問我們如果用口嘗,是用了哪種感官呢?

小傢伙搶著說:「用了我們的Taste(嗅覺)!」

這位媽媽接著說:「可是今天,我們不僅要用嗅覺,而是要用五種感官來分別鑑定。」

這時,媽媽打開了自己準備的一張五感圖,左邊一欄是感官,右邊分為罐子一和罐子二,全班同學試著用不同的感官來判斷。

——都是白色的,但是拿放大鏡仔細觀察,鹽的顆粒是晶體狀的哦!

——搖晃一下,都是「沙沙沙」的聲音,好像分辨不出來。

——鹽摸起來比較乾燥,而糖摸起來潮潮的,黏黏的!是不是有重大發現?

——味覺靈敏的孩子會發現氣味的細微區別,但是孩子們通常很難分辨出來!

——大福利時間!鹹的是鹽,甜的是糖呢!

問題就這樣解決了!但是這裡要提醒小朋友:碰到不明物體不要輕易觸碰,用嘴嘗哦!

這個活動讓孩子們意識到,原來我們的五感有這麼大用處,可以解決生活中的各種問題,爸爸媽媽也可以在生活中,留意訓練孩子的五感。比如帶孩子買衣服時,讓Ta摸一摸這個東西的質感,穿在身上是不是舒適;在吃飯前,讓孩子聞一聞每道菜,然後說出每道菜的味道等等。

4

寫作訓練

五感訓練,除了能讓孩子更加深刻地了解世界,還能提升孩子的寫作能力!

因為寫作是一個輸出的過程,當我們能將自己的的所看、所聽、所聞、所觸、所嘗等各種感受,寫進文章的時候,整篇文章變得身臨其境起來。

所以,美國小學有專門的一課,叫做「五感寫作法」,讓小朋友在寫作前,想一想可以讓讀者看到什麼?嗅到什麼?聽到什麼?品嘗到什麼?或者觸摸到什麼?

在構思時,老師會使用這樣的「五感四維圖」,讓小朋友像過電影一般,在自己的腦海裡走一遍,這個東西或這段經歷,帶給我怎樣的感受?


比如,在「描述性寫作」的作文課上,我會讓全班同學把眼睛閉起來,大家一起來Visualize(視覺化)一下整個畫面:


當小朋友們閉上眼睛,我會引導著學生們來思考這樣的問題:

1. 想一想,你可以看到哪些細節(視覺)?

2. 要描寫的東西什麼味道,或者讓你想起了某種味道嗎(嗅覺)?

3. 故事裡的食物或者東西是什麼味道的(味覺)?

4. 畫面中有哪些聲音,這些聲音給你什麼樣的感受呢(聽覺)?

5. 最後在觸覺上,你要描寫的東西有什麼樣子的質感,是軟軟的,還是硬邦邦的,或者光滑的、粗糙的。

在整個視覺化(visualize)的過程中,小朋友充分調動自己的各種感官,像過電影一樣,把要描寫的畫面或者人物,在腦海裡呈現了出來。等到小朋友拿起筆開始寫的時候,他們的用詞、描寫會更豐富,寫出的文章才會更生動、更有靈魂!

今天分享的這些「五感訓練法」,帶給孩子認識世界、探索世界、擁抱世界的巨大能力。

相關焦點

  • 用「五感」來探索世界,這堂美國小學的必修課,99%的家長可能都忽略了!
    其實,這正是孩子孩子們探索未知事物的獨特方式,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們是用感官來認識周圍的環境。他們通過用手摸、用鼻子聞、用眼睛看、用耳朵聽、用嘴巴嘗來認識實物的特質,許多抽象的概念,一定要通過感官才能真正地認識。
  • 用「五感」來探索世界,這堂必修課,99%的家長可能都忽略了
    {原創} 小媛老師 gzh:美國小學的日常今天跟大家聊聊美國小學非常重視的「五感教育」。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五感——味覺、觸覺、嗅覺、視覺和聽覺,是他們認識事物、探索世界的重要途徑。家有萌寶,是不是經常有這樣的場景:拿起手上的東西,就是一通啃!
  • 用「五感」探索世界,這堂美國小學的必修課,99%家長可能忽略了
    內容來源:美國小學的日常今天跟大家聊聊美國小學非常重視的「五感教育」。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五感——味覺、觸覺、嗅覺、視覺和聽覺,是他們認識事物、探索世界的重要途徑。其實,這正是孩子孩子們探索未知事物的獨特方式,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們是用感官來認識周圍的環境
  • 2020年終總結:世界給我們上了一堂生動的必修課
    2020即將很快結束,是時候來總結一下年度感受了。2020的最主要的關鍵詞特別少,可以濃縮為12個字:疫情、華為、中印、航天、螞蟻、脫貧,共同點就是「科技」。戰疫情,中國充分運用科學技術,打了一個漂亮仗,讓全球羨慕。疫苗研發、常態防控,都體現著科技的力量。
  • 用溝通代替打罵,北京東城上線「好家長」必修課
    新京報訊(記者 戚望)「孩子不聽話,家長該批評孩子嗎?」「孩子在學校被同學欺負了,該不該叫孩子『打回去』?」,12月24日,北京市東城區正式上線「好家長」必修課,用溝通的方式代替打罵、批評,解決親子間的問題,家長可通過「東城德育通」APP或登錄東城區數字德育網觀看課程。據了解,這是北京東城「家校社協同育人」項目的重要環節,當天,東城朝建學區的中小學還分享了「家校社協同育人」經驗。
  • 讓孩子成為孩子 淘樂思幼兒園7大領域落實「五感教育體系」
    不僅早教機構風起雲湧,而且在孩子步入幼兒園之後,很多家長也都開始給孩子報各種各樣的學習班,提前接觸正規的學科教育,希望孩子能為未來的小學學習率先打下基礎。不過有一家國際化幼兒園則對此提出了不同的理念,他們倡導「讓孩子成為孩子」,即讓孩子回歸天性,做孩子應該做的事。
  • 老白網課好課分享:普通人快速逆襲的26堂必修課高清完整
    好課分享:普通人快速逆襲的26堂必修課高清完整(需要此課程可以聯繫微信:89919618)
  • 五感觀察法不可缺
    對於小學階段的語文寫作來說,狀物作文一直佔據著很重要的位置。然而,很多小學生遇到狀物類作文的時候卻不會寫……那麼,狀物類作文應該如何寫呢?五感觀察法是關鍵!五感,即五種感覺,包括視覺、味覺、嗅覺、聽覺和觸覺。視覺,就是看到的樣子,包括外形和顏色等;味覺,就是吃起來的感覺;嗅覺,就是聞起來的感覺;聽覺,就是聽起來的感覺;觸覺,就是用皮膚接觸的感覺。五感觀察法,即通過這五種感覺來描寫狀物作文。比如:我們常見的描寫水果的作文。
  • 你可能忽略了這一點!
    今天,我就跟大家來分享一下小學應用題的這點事兒。(如果你家裡剛好有正在上小學的孩子,不妨花幾分鐘讀完,或許能幫到你。)首先咱們先來看看我們為什麼要學習應用題呢?經常有家長說,「哎呀,孩子自己不會做題,可我給他讀一遍題他就會做題了?」因為你讀的時候,下意識的有了重點。並且文字聽起來比看起來要親切得多,理解了過程,他可能就懂了。如果你這麼做,真的要小心了。你替孩子做了最關鍵的步驟,考試的時候誰來給他讀題呢?
  • 日本把編程加入小學必修課,藏著什麼原因?
    這一消息一出,後臺很多家長都在關心這個焦點。其中,算術及理科都加入了編程教育,包括小學5年級算術要學習正多邊形畫圖,小學6年級理科則學習亮度控制,如利用點亮、熄滅、反覆等指令,讓發光二極體(LED)按照次數點亮熄滅的編程課題。這意味著,編程成為了日本小學生的必修課之一。
  • 小學到初中的6個變化,家長一定不能忽略
    小學到初中是人生一個很大的轉折點,不僅僅是學習變得更緊,孩子們也正式步入青春期。家長們一定要注意關心,下面就來說說重點的幾個變化。大方向家長把控,細碎的時間管理還是得孩子自己思考。畢竟到了這個階段已經要有獨立人格了,需要培養自己的思考決定。但也因為不夠成熟,需要也家長一同探索。
  • 魯小和暢堂校區錄取簡訊來了!家長:後悔沒報魯迅小學……
    從昨天開始不少紹興家長收到了魯小和暢堂校區的錄取簡訊其實原因很簡單,今年報名魯小和暢堂校區的新生數,沒有超過該校的原定招生數量,自然是報名的都能錄取,不用再抽籤了。只是這樣一來,估計原本打算報名魯小和暢堂校區,但由於擔心抽籤機率不高而放棄的家長,是要後悔一陣了。
  • 什麼是「五感」體驗?如何做好物業「五感」體驗
    「五感」體驗在物業管理中如何應用?視覺視覺感受是物業服務中最為普遍的。以小區物業管理為例,如人行/車行出入口、單元門入口、電梯、車庫、廣場、綠化、員工形象等,業主肉眼都可以看到並能直接感知好或不好。所以物業服務最基礎的是要做到衛生整潔、設施設備正常、綠化美觀、人員形象好等。
  • 親子時光,小學生家長必修課
    舉個例子:你作為一個小學生的家長,發現學校給孩子的班級配備的老師,你不太滿意,你對學校提意見,要求換掉,請問有用嗎?肯定是沒有用。因為,任何一所學校都無法配備出讓所有家長都滿意的教師陣容。即使家長滿意了但別忘記在讀書的是你的孩子,就算是學校不惜工本,給你的孩子配備了全明星教師的陣容,其中也必定有孩子不喜歡的老師。這是一個人和人的世界。好和不好,都是相對的。
  • 孩子的啟蒙教育需給足「五感」體驗,創意教育才能水到渠成
    只要給足孩子「五感」的體驗,讓他們可以自由的表達自我,就能激發孩子多元化的潛力。而對這五感的刺激,也完全可以通過生活中對聲音、氣味、光線、語言、觸感等的接觸和體驗的方式來進行。所以,辛有美寫下這本書。1、 放任天性美國亞利桑那州的兒童頭腦發育研究院的共同創始人、心理學教授吉爾·斯塔姆說過:「對幼兒來說,一切都是新鮮的。他們會試圖去了解這個東西能不能吃,那個東西能不能吃,那個東西能不能用,以及是不是有危險」。
  • 一堂德與法的必修課
    一堂德與法的必修課 2020-12-06 22: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教育部:孩子必修課代替學前班,家長抱怨:誰來帶小孩?
    這樣的消息讓很多的家長很是歡喜,畢竟孩子可以直接上小學,是一件多麼好的消息,但是,當家長從喜悅之中反應過來之後,卻發現了一個對自己非常「不友好」的問題,那就是孩子不上學前班了,自己也需要工作賺錢養家,孩子該由誰來負責帶孩子呢?
  • 用藝術活動來教育孩子,媽媽不焦慮,孩子擁有了這三個能力
    前幾天,閨蜜在群裡說女兒每天吃飯一定要看手機才行,都不敢帶女兒出去和朋友聚會,就怕沒順女兒看手機的意,女兒大哭大鬧,擾了大家的興致。問大家是不是天下的孩子都這樣啊。如果我沒有看到這本《藝術遊戲力:法國創意教育的秘密》,我可能也會覺得天下孩子都是熊孩子,拿他沒有辦法。在《藝術遊戲力:法國創意教育的秘密》裡寫到在法國,很少看到孩子們拿著電子設備玩耍的場面。
  • 劉媛媛親授:普通人快速逆襲的26堂必修課
    普通人成功逆襲4步法則,訂閱網易公開課精品課程點擊下方藍字,悄悄變聰明↓↓→點我,劉媛媛親授:普通人快速逆襲的26堂必修課說起來寒門逆襲這個話題,沒有人能比她更有發言權。
  • 乾貨I 「五感學習」為什麼這麼重要?因為這項技能有助於細節化寫作
    有不少媽媽常常為小學中英文寫作而煩惱:讓孩子自由發揮吧,孩子只能使用有限的固定詞彙和固定句式,即使句子都寫正確了,讀起來卻味同嚼蠟。這不得先來說說:「五感學習」。記得在很多的分級讀物中,都會有「五感」學習的頁面,這真的只是在教孩子們五官的感受詞彙See/Hear/Smell/Taste/Touch嗎?不,這是在潛移默化中教孩子如何運用自己的感官進行細節描述的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