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腸鏡一定能查出腫瘤嗎?會不會誤診?消化內科醫生告訴你答案

2020-12-19 神經內科李明超

消化道腫瘤主要就是胃和腸道裡面的腫瘤,胃腸鏡的話是通過介入的手段,把儀器伸進患者的腸管裡面,然後通過顯示屏,觀察腸管內的情況。有患者疑問,胃腸鏡一定能檢查出腫瘤嗎?胃腸鏡分胃鏡和腸鏡兩種,可以用來確診是否有腫瘤去存在。如果有腫瘤存在的話,那自然是可以看見的,而且還可以看到腫瘤的大小,形狀,位置以及有無出血的情況。

當然也不能完全肯定,因為也存在患者有腫瘤的情況,然後做胃腸鏡檢查沒有檢查出腫瘤。因為胃腸鏡也會由於一些因素的影響,導致出現誤診的情況,常見的因素有以下幾種:

1、胃腸鏡前腸道準備沒做好:

為了檢查過程的順利以及的準確性,醫生或者護士會安排患者做腸鏡之前一天,排空腸道裡面的糞便,例如喝瀉藥,這樣子才能更明顯的看清腸道的情況。如果瀉藥喝得不多,腸道內的大便沒有完全排乾淨,那做腸鏡的時候,就是在糞便中找異常,一些小的問題會被糞便掩蓋,有些時候就會出現漏診的情況,所以建議一定要清空腸道。

2、檢查過程中患者配合不好

我們的腸道的彎曲的,腸鏡的過程中,儀器進入的時候會導致患者出現不舒服的情況,有些患者難以忍受,不能完全配合,導致操作過程中不能完整地進行,醫生不得不結束檢查,從而會出現有些部位的漏診。當然也存在患者以前做過手術,或者腸道有粘連和堵塞的情況,腸鏡無法進入,從而導致可能存在有漏診的情況。

3、腫瘤較小,位置較偏僻

有些腫瘤早期,是很難看出來的,腫瘤太小,或者是在比較偏僻的位置,導致腸鏡無法直觀地看見,所以存在漏診的現象。

4、腸鏡操作者的經驗水平

很多時候,醫生的水平也會影響檢查的結果,有些醫生的技術不到位,導致患者在操作過程中不舒服,從而導致患者不配合,出現檢查失誤,也有些水平不夠,檢查過程中有些小的細節,還有不易發現的部位,難以觀察到。而一個有經驗的內鏡醫生,會懂得怎麼操作更順暢,降低患者在檢查過程中的不舒服,也會根據經驗,迅速地判斷出難以發現的腫瘤。

消化內科醫生建議大家,日常也不用太擔心,因為對於大的病灶,胃腸鏡的檢查很少會有漏診的情況的,例如胃潰瘍、胃糜爛這些疾病,只有較小的腫瘤,不易被發現,所以才會有漏診。總而言之,大部分的消化道腫瘤都是可以通過胃腸鏡來確診的,少部分因為一些因素造成誤診,漏診。我們也可以結合彩超、CT、核磁共振等多種檢查,來確診病情。

胃腸鏡檢查的準確性雖然確實不能肯定,但是在做胃腸鏡檢查的時候,可以選擇正規的醫院、有經驗的醫生檢查進行檢查,有效地降低誤診、漏診的風險。而且現隨著醫療水平的進步,現在很多都是無痛胃腸鏡檢查,這樣子的話可以很大減小患者的疼痛,更加方便醫生檢查。

相關焦點

  • 「跑跑醫生說」腫瘤標誌物升高是癌症嗎?醫生教你解讀體檢單數值
    邵逸夫醫院 腫瘤內科 副主任醫師 擅長:甲狀腺癌、神經內分泌腫瘤、肺癌及消化系統腫瘤的綜合診治及精準治療、腫瘤射頻消融。 現在很多體檢都會檢查腫瘤標誌物 很多老百姓理解就是: 抽個血能查出體內隱藏著的腫瘤 作為醫生,經常遇到有人拿檢驗報告來諮詢 指著一項有個升高箭頭的腫瘤標誌物問 「醫生這個指標高要緊嗎?
  • 息肉不切除會癌變嗎?切除後多久複查?消化內科醫生告訴你!
    如需了解更多胃腸道疾病科學保養和預防小常識,歡迎關注「消化內科葉醫生」。今天主要給大家通俗介紹一下胃腸道息肉具體有哪幾類以及如何預防胃腸道息肉不切除的話會癌變嗎以及切息肉後多久複查。本章節主要介紹以下內容:胃腸鏡發現息肉在非麻醉下能切除嗎?為什麼有些醫院不一次性切除?
  • 湖南省腫瘤醫院消化泌尿內科殷先利獲評「湖南好醫生」
    其中中南大學湘雅醫院教授、主任醫師陳瓊等5名醫師獲「湖南省白求恩獎」、中南大學湘雅醫院產科主任張衛社教授等12名女醫師獲「湖南最美女醫師」稱號、湖南省腫瘤醫院消化泌尿內科主任殷先利等58名醫師獲「湖南好醫生」稱號。
  • 甲胎蛋白升高一定是肝癌嗎?該怎麼辦?消化內科醫生來科普!
    現在給大家科普一下關於甲胎蛋白,英文簡寫叫AFP,是一種腫瘤標誌物,我們消化科醫生在看門診時比較常開的一項抽血檢查,有些患者抽血檢查發現甲胎蛋白,會自己上網查相關資料,一查就看到肝癌等字眼,會聯想到自己是不是得了肝癌了,為了解決大家的疑惑,今天我就來給大家普及下這方面的知識。 甲胎蛋白既然是叫蛋白,他其實也是一種蛋白質。
  • 一位麻醉醫生的無痛胃腸鏡體驗
    「他們說做無痛胃腸鏡只要睡一覺,醒來,就完事兒了。」「他們說麻醉之後會有後遺症。」……聽了那麼多「他們說」,想必你還是很疑惑,到底這些「他們說」是不是真的?今天小編邀請到一位有著20餘年麻醉經驗並且近期自身有過一次無痛胃腸鏡體檢的麻醉醫生,進行了一場有關無痛胃腸鏡的專訪,請他來為大家解答這些疑問。
  • 生命只有一次,請不要再拒絕胃腸鏡檢查!
    先來看一組數據: 在我國,超過70%的人沒有做過胃腸鏡;80%以上的人對胃腸鏡抱有牴觸情緒; 除非不得已,90%的人會拒絕胃腸鏡檢查,而希望以其他檢查替代;消化道腫瘤一旦發現,超過85-90%
  • 在診斷腫瘤時,會被誤診嗎?
    說起CT檢查,可能大多數人都不陌生,都知道它是一種能檢查身體內器官的一項有輻射檢查,而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 PET-CT檢查逐漸被廣泛使用,這項檢查在檢查的時候具有很高的解析度,能更清晰的檢查疾病,而有些人對它存在疑惑,疑惑這項檢查是否會出現誤診?
  • 體檢肝功能正常,不久卻查出肝癌,是誤診?醫生:二者沒必然關係
    趙先生,疫情前剛換了一份新工作,在入職體檢時,也進行了肝功能的檢查,各項數據都非常正常,然而沒過多久,趙先生時常覺得右上腹隱隱作痛,常常吃不下飯,腹瀉也很嚴重,去醫院進行了一系列的檢查,結果卻讓他大吃一驚,報告上寫著肝臟部位有腫塊,甲胎蛋白數值明顯增高,醫生告訴他可以初步診斷為肝癌,這讓趙先生瞬間覺得掉入了地獄。
  • 疫情期間,「無痛胃腸鏡」檢查還能做嗎?
    但是一些疾病,比如很多消化系統疾病的患者仍然需要儘快到消化中心就診,甚至需要做胃腸鏡的檢查來明確診斷以指導進一步的治療。 很多患者都會有這樣的擔心:這個時候來做胃鏡或腸鏡檢查還是安全的嗎?怎麼能避免出現病毒的傳播或感染?
  • 無症狀為何也要做胃腸鏡,關於胃腸鏡你必須知道十個問題
    隨著消化內鏡技術的發展,通過胃鏡、腸鏡檢查可以在早期診斷胃癌、大腸癌,並對早期治療打下基礎。哪些人需要做胃腸鏡檢查?做胃腸鏡痛苦嗎?摘除息肉之後還會得腸癌嗎?提起胃鏡腸鏡,很多人仍然感到恐怖,今天就讓我們聊聊關於胃腸鏡你必須知道的十個問題。1.哪些人需要做胃腸鏡?
  • 醫生,你們誤診為腫瘤的肺結節我切掉了,但是今天還是來謝謝你
    周六門診,進來一個病人,一進門就對我說:「醫生,你還記得我了嗎?」我仔細看了一下她,好像以前來就診過的病人,還沒有等我說話,她又說到「醫生,你們誤診為肺癌的肺結節我切掉了。」一聽到誤診了,我心裡先一驚,想她不會是來索賠的吧。
  • ...介休市人民醫院消化內科主任梁豔:哪些症狀患者需要做胃腸鏡檢查
    問 主持人:梁主任,據我了解咱們醫院的消化內科自成立以來到現在已經有了一定的規模,您能簡單介紹一下咱們科室的基本情況嗎? 答 梁豔:好的。
  • 做胃腸鏡特痛苦?其實就是「睡一覺」的事!
    人吃五穀雜糧,腸胃道的相關疾病就很常見,胃腸鏡就是最行之有效的檢查手段,但是,一提到做胃腸鏡,你的腦海中是否會有這樣的聲音:「做胃腸鏡一定會很痛苦吧」「內鏡會是一次性的嗎?」
  • 體檢查不出腫瘤?常規體檢查腫瘤標誌物不敏感
    半年前例行體檢時,各項指標基本正常;幾項腫瘤標誌物檢測,也沒問題。  然而,前不久,李先生經常腹痛,按胃炎治療了一段時間,卻不見效。隨後到海南省腫瘤醫院做胃腸鏡檢查,結果查出胃癌(Ⅱ期)。  經詢問,患者李先生沒有什麼不良嗜好,生活質量不錯,也不存在汙染源問題。對此,宋健判斷:可能是家族史,並建議李先生的家人做體檢。
  • 特殊時期,能做胃腸鏡檢查嗎?
    01 今天,接到一個朋友的電話,說她家中的老人查體發現有一項腫瘤指標升高,懷疑自己得了消化道腫瘤,要求到醫院住院檢查胃腸鏡。 由於目前疫情尚未完全控制,朋友擔心體弱多病的老人到醫院有交叉感染的風險,所以顧慮很大,急忙向我請教。
  • 腸鏡能發現早期腸腫瘤,奉勸4類高危人群,無論如何要做一次
    腺瘤性肉發展成腸癌,需要經歷漫長的過程,如果能在息肉癌變前通過腸鏡檢查發現和切除,就能降低癌變風險。 李玉的母親死於大腸癌,醫生告訴李玉,大腸癌有家族聚集性,建議李玉定期做腸鏡檢查。李玉卻認為,醫生是故意騙自己花錢做不必要的檢查,因此十分抗拒。想不到,幾年後,李玉在一次體檢中,真的被查出了大腸癌。
  • 1萬元一次PET-CT掃描可以發現全身腫瘤?醫生告訴你真相
    我就想做一個全身檢查」 「那你身體有什麼明顯的不舒服嗎?比如突然出現囊腫便血什麼的」 「最近脖子長了一個腫塊,也沒有疼痛感,但是周圍的人都讓我檢查去,所以我就想都是做檢查就做一個全身的好了,錢不是問題.
  • 廣西腫瘤醫院選擇廣州復大腫瘤醫院:復大醫生如何掃除百餘個息肉
    前不久,53歲的倪大叔因胃脹不適去醫院檢查發現胃裡「擠滿」了息肉,醫生粗略計算差不多有近百個。醫生介紹,胃部長息肉並不罕見,但是長這麼多息肉還從沒見過。
  • 胃腸鏡做了都正常,為什麼肚子還是疼?聽聽消化科醫生怎麼說
    胃鏡和腸鏡能查出什麼毛病?隨著無痛胃鏡、腸鏡來了,大家都願意去做個胃鏡和腸鏡來弄明白自己的肚子為什麼會疼。但,做了胃鏡和腸鏡就都能知道原因了嘛?答案是:不。胃鏡能查出什麼:範圍:食管、胃、十二指腸球部和球後。
  • 醫生告訴你答案
    醫院腫瘤科經常會看到很多患者在抹淚,或是聲嘶力竭的哭喊,是因為部分癌症患者不相信自己患癌,明明自己也定期體檢了,癌症為何會找上門?一定是查錯了,但是查了幾遍,或是換了醫院,最後都是一樣的結果。體檢沒能查出癌症,一方面可能是因為做的檢查不太有針對性,另外一方面是因為癌細胞最初很小,很難通過檢查發現,只有長到一定程度時,才能從影像上觀察出來。家住廣東的吳先生最近遇到了一件很難過的事情,就是突然被查出了癌症。明明只是腰疼,本想去治療腰椎間盤突出,卻沒想到竟然查出肺部有腫塊,並且已經轉移到脊柱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