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道腫瘤主要就是胃和腸道裡面的腫瘤,胃腸鏡的話是通過介入的手段,把儀器伸進患者的腸管裡面,然後通過顯示屏,觀察腸管內的情況。有患者疑問,胃腸鏡一定能檢查出腫瘤嗎?胃腸鏡分胃鏡和腸鏡兩種,可以用來確診是否有腫瘤去存在。如果有腫瘤存在的話,那自然是可以看見的,而且還可以看到腫瘤的大小,形狀,位置以及有無出血的情況。
當然也不能完全肯定,因為也存在患者有腫瘤的情況,然後做胃腸鏡檢查沒有檢查出腫瘤。因為胃腸鏡也會由於一些因素的影響,導致出現誤診的情況,常見的因素有以下幾種:
1、胃腸鏡前腸道準備沒做好:
為了檢查過程的順利以及的準確性,醫生或者護士會安排患者做腸鏡之前一天,排空腸道裡面的糞便,例如喝瀉藥,這樣子才能更明顯的看清腸道的情況。如果瀉藥喝得不多,腸道內的大便沒有完全排乾淨,那做腸鏡的時候,就是在糞便中找異常,一些小的問題會被糞便掩蓋,有些時候就會出現漏診的情況,所以建議一定要清空腸道。
2、檢查過程中患者配合不好:
我們的腸道的彎曲的,腸鏡的過程中,儀器進入的時候會導致患者出現不舒服的情況,有些患者難以忍受,不能完全配合,導致操作過程中不能完整地進行,醫生不得不結束檢查,從而會出現有些部位的漏診。當然也存在患者以前做過手術,或者腸道有粘連和堵塞的情況,腸鏡無法進入,從而導致可能存在有漏診的情況。
3、腫瘤較小,位置較偏僻:
有些腫瘤早期,是很難看出來的,腫瘤太小,或者是在比較偏僻的位置,導致腸鏡無法直觀地看見,所以存在漏診的現象。
4、腸鏡操作者的經驗水平:
很多時候,醫生的水平也會影響檢查的結果,有些醫生的技術不到位,導致患者在操作過程中不舒服,從而導致患者不配合,出現檢查失誤,也有些水平不夠,檢查過程中有些小的細節,還有不易發現的部位,難以觀察到。而一個有經驗的內鏡醫生,會懂得怎麼操作更順暢,降低患者在檢查過程中的不舒服,也會根據經驗,迅速地判斷出難以發現的腫瘤。
消化內科醫生建議大家,日常也不用太擔心,因為對於大的病灶,胃腸鏡的檢查很少會有漏診的情況的,例如胃潰瘍、胃糜爛這些疾病,只有較小的腫瘤,不易被發現,所以才會有漏診。總而言之,大部分的消化道腫瘤都是可以通過胃腸鏡來確診的,少部分因為一些因素造成誤診,漏診。我們也可以結合彩超、CT、核磁共振等多種檢查,來確診病情。
胃腸鏡檢查的準確性雖然確實不能肯定,但是在做胃腸鏡檢查的時候,可以選擇正規的醫院、有經驗的醫生檢查進行檢查,有效地降低誤診、漏診的風險。而且現隨著醫療水平的進步,現在很多都是無痛胃腸鏡檢查,這樣子的話可以很大減小患者的疼痛,更加方便醫生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