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6萬多名黨員的所有數據和信息進行人工統計,恐怕需要幾年時間,而在網上,這只是一瞬間的事情:
拇指在手機屏幕上一點,全市有多少名黨員,各區縣有多少名黨員,各街道有多少名黨員;什麼時間入的黨,表現怎麼樣;是否參加了學習、是否發表意見、是否提交體會和「微心得」……一目了然。
——這就是西寧市創建的「夏都學習·信仰的力量」黨員教育手機APP。
「隨著市場經濟不斷發展和工作生活節奏的加快,黨員的自主性、流動性、分散性明顯增強,黨員思想更加活躍,原來傳統讀書學、開會學等單一的教育方式已不能滿足黨員學習需求。」西寧市委組織部負責人說。
因此,如何讓廣大黨員能夠在工作和生活的「碎片時間」裡進行「微量學習」,成為新形勢下黨建工作的一個全新課題。
如何科學有效「破題」?2015年7月,由西寧市委主要領導點題,市委組織部策劃的全市首個綜合性「夏都學習·信仰的力量」黨員教育手機APP正式上線。
一款方便全市黨員隨處學習、隨時受教育,學習成效可量化、可評比、可考核的移動平臺,一個「指尖上的黨員之家」誕生了。
點開「夏都學習·信仰的力量」手機APP,界面時尚清新,框架清晰。要聞速遞、黨教視頻、黨史擷萃、先鋒風採、理論平臺、個人空間、生活服務、區縣風採、市直單位等9大板塊清晰明快,能開放、及時、便捷地記錄和反映全市範圍內的黨建動態。同時,加入汽車違章、醫保查詢等服務功能和生活信息,使手機APP更加實用。
輕點屏幕記者看到,黨員不僅可以隨時瀏覽中央、省市各級黨建新聞、黨組織的活動和各類黨建學習資料等信息,還可以通過每日答題、專題考試等進行學習,更能以評論、心得體會等形式反饋學習效果。而平臺上顯示個人、單位學習情況,當發現差距與不足時,可以及時指出,進而促進管理水平的提升。
第一時間傳遞新聞,突出教育性,突出互動性,搭建交流溝通平臺。通過「線上+線下」管理方式,拓寬信息傳遞渠道,提升學習教育效率。
「線上」利用「個人空間」板塊設置學習排名,「菜單式」記錄黨員個人學習情況,以及所在單位學習總積分、排名等情況。
「線下」實施「一月一通報」制度,重點對各縣區四大班子和市直各單位「一把手」通報學習情況,晾曬各級黨組織書記學習積分,促使黨組織書記發揮示範引領作用。
通過「微心得」「黨員論壇」等欄目、「點讚」「評論」等功能,實現黨組織和黨員幹部群眾之間「微距」「即時」的交流溝通。目前,撰寫微心得198萬條,發表評論1034萬條,點讚574.2萬人次。
西寧市委組織部黨員教育中心主任王凱說,這個手機APP創新實施積分管理,通過積分高低實現對黨員的科學考評,使每個黨組織和黨員都有量化評估、綜合分析,真正實現「指尖上的黨建陣地」。截至4月1日11時,「夏都學習·信仰的力量」手機APP共為全市62613名黨員、3500個黨組織構建起了實時在線的精神家園。
每天發布黨章黨規和系列講話原文節選,開展「每天10分鐘學黨章黨規、學系列講話」、「每天5分鐘微答題」等系列活動。至目前,已發布知識點456期、各類測試題2280道。為方便視力不好、文化程度不高、不識字的老黨員學習教育,及時推出「聽學黨章黨規、系列重要講話」欄目,有效提升學習教育效果。
不僅如此,一名黨員如果到了入黨紀念日,「個人空間」板塊中的「生日祝福」功能就會及時推送一份政治生日祝福賀卡,讓6萬名黨員深切感受到黨的關懷和溫暖。
「這個手機APP使黨員黨性意識更強了,怎麼發揮黨員作用指明了方向,讓服務群眾更『走心』。」城西區興海路街道黨工委書記、辦事處主任施偉說,它的好處就是這裡的黨員,誰認真參加學習了,誰積極發表意見了,誰做評論了,都掌握得很清楚。誰做得比較好,誰3個月以來沒有聲音,或沒參加組織活動,也都清清楚楚,這個平臺成為我在街道進行黨建工作的有效手段。
2016年下半年,城北區大堡子鎮機關黨員張奎年在腰椎受傷住院治療期間,躺在病床上也會打開「夏都學習·信仰的力量」手機APP學習,瀏覽西寧要聞、參加答題活動、發表學習心得。他說:「雖然住院看病一個月,耽誤了很多工作,也未能參加黨支部的組織生活,但我可以用手機APP參加學習啊,這個月的學習分數我還是在前列。」「夏都學習·信仰的力量」手機APP已成為黨員幹部參加學習教育,勇於比學趕超的「掌中寶」。
網上黨建關鍵要落實到基層,讓基層黨員幹部用網絡手段直接聯繫群眾、服務群眾。
「網際網路+黨建」,網上有了黨的旗幟、黨的聲音、黨的組織;
「黨建+網際網路」,黨建工作要聯繫群眾、動員群眾、服務群眾、引導群眾,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做貢獻,把黨建工作拿到網上來做,網上聯繫、網上服務、網上動員、網上引導,讓黨建插上網際網路的翅膀……
這是西寧市6萬多名黨員對「夏都學習·信仰的力量」手機APP的共同認識。(林玟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