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換實物、綁定時間銀行……為鼓勵垃圾分類,南京這些地區創意滿滿

2020-12-18 騰訊網

現代快報訊隨著《南京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草案建議稿公開徵求意見,南京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即將到來。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南京市不少地方已經提前行動起來,為了向居民推進垃圾分類,不少街道和社區選擇用各種獎勵方式,進行了一些創意滿滿的嘗試和探索。

垃圾分類求「實惠」,變積分可兌換實物

11月26日上午9點多,位於鼓樓區水佐崗35號的星漢城市花園小區內,早早有穿著綠色馬夾的工作人員到達現場,雖然天氣寒冷,但有居民已經拎著分好類的垃圾下樓。工作人員將這些垃圾進行分類和稱重,再根據類別和重量進行積分。

記者看到,居民手中都持有一張實名制的智慧卡,工作人員就是將積分儲存在這張卡內,攢下的積分可以用來兌換米麵油等生活用品,每一戶能辦一張卡,遺失了可以補辦。

「因為都是很實用的物品,柴米油鹽和蔬菜水果等,所以居民樂意來兌換。」這是一家為寧海路街道內六個小區提供垃圾分類服務的第三方公司,負責人小秦介紹說。

目前,居民手裡的這張智慧卡裡,分藍積分和綠積分。用來積攢藍積分的垃圾,分好類後送到指定地點,每周一次,集中積分。綠積分則是指餐廚垃圾兌換的積分,每天下午5點至7點之間,居民將打包好的垃圾送到指定地點,由公司統一回收,不論分量,每次可積1分,一個季度做一次兌換。

從一開始的直接用垃圾兌換實物的「物物交換」,到現在利用積分兌換實物的方式推行垃圾分類,居民從中得到了實惠,也更加便利。不只垃圾可以換積分,家裡的廢舊家電等也可以換,積分攢多了還能兌換蘇果卡。正在給自己家垃圾稱重的小區居民黃阿姨說,因為有了這樣的兌換,垃圾分類做得也更好了,因為都是有用的嘛。

前不久,這家第三方公司還舉行了一個小的活動,號召居民用礦泉水瓶來換可口可樂,10個瓶子就能換一瓶300毫升的可樂,居民的參與熱情很高。「這個活動還比較遲了,如果夏天做的話,人會更多。」小秦說,目前公司每周二都會在固定時間來進行垃圾回收,每次都有3、40戶居民來參加。

寧海路街道工作人員何雲說,寧海路街道是南京首批實現全域垃圾分類的示範片區之一,除了採取宣傳教育的方式,幫助街道群眾養成垃圾分類的習慣,還會通過一些「實惠」而簡便的方式,不讓垃圾和廢物劃等號,「從實踐來看,效果挺好。」

與時間銀行綁定,大家積極性更高

在棲霞區堯化街道,垃圾分類的積分不僅可以兌換成實物,並已經與時間銀行實現初步打通,進一步的合作也在探索中。

堯化街道時間銀行項目的負責人魏應保告訴記者,目前已經與垃圾分類公司開始了一個初步的打通。即志願者在時間銀行的服務積分,有20%可以用來兌換成一些油和米等生活用品,而通過換算轉入到垃圾分類的積分中去,志願者就可以通過積攢的垃圾分類積分,兌換到更多更豐富的用品。一方面,能調動起居民更多的積極性,參與到垃圾分類和時間銀行服務中來。另一方面,這種打通從長遠來看,便於街道的統一管理。不少志願者表示,積分攢到一起,不僅可以兌換的物品品類多了,而且時間上也更靈活了,之前僅能半年換一次物品,現在隨時都能夠兌換了。

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堯化街道的時間銀行與垃圾分類公司進一步的合作還在探索中,如果技術上能突破,未來也有可能實現積分雙向打通。另外,為了鼓勵更多居民進行垃圾分類,垃圾分類公司除了提供實物兌換,也在努力拓展服務類型,時間銀行的志願者數量、服務項目的豐富程度都有很大的優勢,如果能互通利用,垃圾分類在社區居民中將得到進一步的普及。

在金堯花園社區,不少居民反映小區的環境越來越乾淨,樓下的垃圾桶也很少見填滿過。這個社區是堯化街道推行垃圾分類的首個試點社區,時間銀行積分可以作為垃圾分類積分兌換後,不少志願者的服務熱情高漲,社區環境管理更是越來越順利。71歲的樸鳳英是時間銀行的志願者,也是垃圾分類的積極擁護者。「我們老人都比較節省嘛,希望能多攢點積分換東西。」得知時間銀行的部分積分也能轉入,不僅分數更好積攢了,兌換時間地點也更便利了,樸鳳英更加積極起來,每天忙著志願服務,看到散落到路上的廢舊紙盒、塑料瓶等,也會及時撿起來,活脫脫成了一個積分收集達人。「我和夥伴們都覺得,這種有益社會又能賺禮品的事,何樂不為呢?」

21天打卡挑戰,獎勵回收金和小禮品

在江寧區江寧街道,從今年6月份開始,牌坊社區通過和公益創投組織合作,開啟了一項「21天垃圾分類打卡挑戰」活動,至今已有序開展了半年,每期21天。

社區的工作人員楊孟奇介紹,社區的新時代文明實踐廣場放置了一組智能垃圾分類回收箱,對紡織品類、電池、紙質、瓶類採取有償回收、分類回收。將這些再生資源進行分類回收,送往「飛螞蟻環保回收」的回收處理廠。每次參與分類回收,居民都會獲得線上的回收金獎勵,如果堅持打卡21天,還可以獲得額外的小禮品獎勵。

「經過半年的宣傳、互動,居民的參與度和積極性都變高了,塑料瓶的回收比較多。活動剛開始的時候,我們大約2-3周聯繫一次回收站,現在是一周一次。」很多居民會隨後把可以回收的垃圾放進去,還有的會攢下來做集中的投放。楊孟奇介紹,社區有一位初三的學生,在父母的帶領下,幾乎每天都會參與進來。「小朋友家是開農家樂的,他每天會把客人留下的礦泉水瓶收集起來,投放到智能垃圾桶裡。」

據悉,因為打卡活動很受歡迎,社區又新增投放了一組智能垃圾分類回收箱,放置在村子的另一頭,方便居民參與。

現代快報+/ZAKER南京記者 呂潔 宗青 王益

(編輯 高霞)

相關焦點

  • 南京浦口垃圾分類積分甚至可以換旅遊
    中國江蘇網訊 今年4月以來,南京浦口區按照「城鄉統籌、源頭減量、分類處置、系統治理」的原則,全面系統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和治理工作。正通過採取「人工+自助+獎勵」的模式,鼓勵居民進行垃圾分類投放的方式,讓居民的垃圾分類行為從「受約束」到「成習慣」。為調動積極性,積分換獎品豐富多彩,甚至還可以積分換旅遊,積分換健康,積分換服務等。
  • [調查]七成網友贊同南京試點積分刷卡鼓勵居民垃圾分類
    央廣網南京6月15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南京一小區試點通過刷卡、積分來鼓勵居民垃圾分類,住戶將拎著的垃圾放在秤上過秤,刷卡機上刷卡,電腦讀取住戶姓名、垃圾量,記錄在卡內,住戶通過累積積分兌換物品。我們知道,一套完整垃圾分類程序需要經過垃圾分類投放、分類清運和回收使用三步程序,您認為南京在垃圾分類投放環節的試點是否值得推廣?
  • 南京垃圾分類再提速 中華第一商圈新街口也要垃圾分類了
    作為中華第一商圈,南京新街口商戶、寫字樓眾多,垃圾產生量較大。5月20日,新街口商圈垃圾分類自治聯盟正式成立。這也意味著,新街口商圈的垃圾分類工作正加速推進中。當天在新百商場看到,商場每一層樓都配備了可回收物、其他垃圾的分類垃圾桶,還能看到垃圾分類的宣傳標語。不過,在部分垃圾桶中存在著分類不正確的情況。南京新百物業服務中心綜合管理部副經理宋立新介紹,目前,新百商場共設置了48個分類垃圾桶,確實存在顧客沒有正確分類的情況。這種情況下,保潔員會在清潔、巡檢的時候進行二次分類。
  • 「綠寶藏」的垃圾分類教育展在南京免費展出
    一次性筷子變成桌燈,廢棄的電腦可以提煉出黃金,生活中舊衣物、舊襪、棉花、包裝紙袋、燒壞的光碟片這些廢棄物,組合出精緻美麗的環保芭比娃娃……昨天一個名為「綠寶藏」的垃圾分類教育展在南京臺灣名品城展出。整個展覽分為六個主題,把臺灣垃圾分類及處理的先進經驗向市民免費展示。
  • 上演環保時裝秀、唱響垃圾分類三字歌...朝天小學這節垃圾分類創意...
    ,校園美十分——廣州市中小學生同上一節垃圾分類創意課」活動在朝天小學拉開了帷幕。身穿自製創意服裝的學生們,為觀眾呈現了一場精彩的「我為垃圾分類打CALL」創意環保時裝秀。這節課亮點紛呈、形式新穎,創意環保時裝秀、垃圾分類紐扣畫、垃圾分類三字歌等創意的環節內容為活動增色不少。活動在一場「我為垃圾分類打CALL」的創意環保時裝秀中拉開帷幕。
  • 垃圾貼上二維碼 分類能換購物卡
    「我們把北京藍·生態卡、二維碼與居民手機號綁定,為居民建立積分帳戶。這樣一來,生態卡和二維碼就具有身份識別標誌了。居民把生活垃圾分類打包好,貼上二維碼,投入到回收櫃即可。回收員對再生資源回收清運時會將數據上傳到後端的雲伺服器上,伺服器自動折算成積分同步到居民帳戶中。」李朝輝說。
  • 這些垃圾桶能給溼垃圾降溫、會自動識別垃圾種類……大中小學生垃圾分類小發明創意無限
    盛夏高溫,溼垃圾容易腐臭,如果垃圾桶可以給溼垃圾降溫就好了;搞不清楚手中垃圾屬於哪一類垃圾?沒關係,垃圾桶會識別告訴你。在市綠化和市容管理局聯合市教委、共青團上海市委聯合組織的生活垃圾分類小發明、好方法、金點子徵集活動中,湧現了不少好的創意。今天,其中3個小小發明家接受了記者採訪,暢談了她們的奇思妙想。
  • 垃圾分類倒計時11天|高手在民間!南京這些市民把垃圾分得「真明白」
    現代快報訊退休老人將垃圾分類寫成了打油詩、大人小孩一起學習垃圾分類的知識、市民主動報名成為垃圾分類的志願者 …… 離 11 月 1 日《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實施只剩 11 天,南京的市民們都準備好了麼?
  • 北京部分中小學普及垃圾分類 鼓勵學生主動回收分類
    今年7月,北京市教育委員會要求,北京市小學1至2年級學習垃圾分類放置的方法,3至4年級要能做到分類放置生活垃圾……新京報記者近日探訪發現,校本課程、宣傳講座是很多學校科普垃圾分類知識的主要做法。不少學校還在校內開展垃圾分類實踐,鼓勵學生主動回收垃圾,並給予一定獎勵。
  • 南京垃圾分類倒計時:垃圾分類納入物業考核
    距離南京生活垃圾強制分類還剩2天,數千個小區能否正確分類,關係著這場「戰役」的成功與否。今天南京各社區組織小區物業和志願者對小區居民進行最後一次的上門告知宣傳,確保垃圾分類宣傳百分百全面覆蓋。10月30日上午,南京賽虹橋街道長虹路社區工作人員帶著宣傳材料開始對亞東觀樾小區居民做上門走訪宣傳。在76歲的魏阿姨家,記者看到門口擺放著四種顏色的垃圾桶。魏阿姨表示,這幾天自己已經提前開始垃圾分類。賽虹橋街道長虹路社區相關負責人表示,居民是實施垃圾分類的主體。
  • 蘇州虎娃繪畫實物圖學垃圾分類
    2020年10月10日,江蘇省蘇州市虎丘中心幼兒園開展「垃圾分類 從我做起」主題活動,孩子們在老師的指導下繪畫了各類實物圖,並按垃圾分類的要求將實物圖訂在牆板上,引導孩子掌握垃圾分類知識。 在活動中各班還通過利用各種圖片和提問的形式,讓幼兒認識生活中垃圾可分為
  • 垃圾分類宣傳方案_有創意垃圾分類小遊戲
    垃圾分類宣傳活動顯得格外重要,我們在垃圾分類宣傳中,如何通過有創意垃圾分類小遊戲,更好地教大家正確地進行垃圾分類,寓教於樂掌握垃圾分類知識,提高垃圾分類準確率,今天小編就為大家推薦幾款互動遊戲_有創意垃圾分類小遊戲,提高生活垃圾分類意識,引導大家形成生活垃圾分類投放習慣,營造「垃圾分類人人知曉,垃圾分類人人參與」的良好氛圍。
  • 垃圾分類積分兌換"僧多粥少" 自覺分類居民約佔兩成[圖]
    志願者用手機為綠色帳戶積分  東方網8月12日消息:據《新聞晨報》報導,將垃圾準確分類,扔進小區垃圾箱,然後把手中的一張小卡片在專人持有的手機上掃一掃就能獲得10個積分,積分累積到一定程度就能兌換抵用券等實物或服務
  • 找準抓手推手巧推垃圾分類
    正因為在垃圾分類的一些基本要素方面都存在爭議和不正確認識,導致垃圾分類缺失抓手、推手、巧手和先手。結果就如同報端形容,如北京《垃圾分類走不動,投入不夠還是管理多頭》、《東莞垃圾分類試點三年,5000萬投入換來舉步維艱》、廣州《垃圾分類幾時到我家?》和《上海再推「大象屁股」》等,給人印象是垃圾分類真如大象屁股——推不動。
  • 南京強制垃圾分類實施成效追蹤:我分好的垃圾去哪兒了
    鼓樓管養集團垃圾分類調度員蒲康說,他們從2020年年中就開始逐步增加運力,為強制分類做準備。「按照『不同車輛、不同要求、不同去向』的分類收運要求,我們的廚餘垃圾車由原來4-5輛增至20輛,餐廚垃圾車由11輛增至18輛,還增加了32輛收運小電動車,負責收小街小巷的廚餘垃圾。全區現在每天可收運60-70噸廚餘垃圾。」
  • 垃圾分類從娃娃做起,南京初中版、幼兒園版《垃圾分類讀本》正式發布
    現代快報訊(記者 劉贇 文/攝)在垃圾分類的全面推進過程中,青少年對垃圾分類的認識和學習也是非常重要的環節。垃圾分類微課堂、情景劇、主題繪畫……南京市的中小學生將各種新奇創意融入進去,用自己的方式宣傳、學習垃圾分類。值得一提的是,9月11日,由南京市教育局和南京市城管局共同推出了針對初中生和幼兒園小朋友的《垃圾分類讀本》,讓垃圾分類更好地進入校園。
  • ...降溫、會自動識別垃圾種類……大中小學生垃圾分類小發明創意無限
    盛夏高溫,溼垃圾容易腐臭,如果垃圾桶可以給溼垃圾降溫就好了;搞不清楚手中垃圾屬於哪一類垃圾?沒關係,垃圾桶會識別告訴你。在市綠化和市容管理局聯合市教委、共青團上海市委聯合組織的生活垃圾分類小發明、好方法、金點子徵集活動中,湧現了不少好的創意。今天,其中3個小小發明家接受了記者採訪,暢談了她們的奇思妙想。
  • 分好的垃圾去哪兒了 南京強制垃圾分類實施兩個月成效追蹤_中共...
    這是垃圾分類推進過程中常常聽到的疑問。事實上,從前端到中端分類收運、末端分類處置,垃圾分類鏈條需環環相扣,才能實現閉環。南京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對這個鏈條進行了革命性的再造、提升。跟著垃圾去「旅行」,記者近日對分類後的垃圾轉運處置工作進行了全程探尋。重塑收運體系,垃圾也有「公交線路」每天早上7點,南京鼓樓管養集團的收運人員張元元便駕駛廚餘垃圾收運車出發。
  • 南京垃圾分類積分可直接付費用於洗衣服
    南京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已經過去2個月。新一年,為了鼓勵大家積極參與垃圾分類,南京市不少街道開展了垃圾分類積分兌換活動,也建立了專門的積分兌換超市,最近,不少居民發現,"時間銀行"的用戶也可以來這購物了。【「時間銀行」用戶也能來「積分兌換超市」購物】位於南京市棲霞區堯化街道的垃圾分類惠民服務中心,也是居民口中的「垃圾分類積分兌換超市」。居民在平日裡參與垃圾分類時,把積分存在一張卡裡,隨時可以來兌換商品,10積分就是1塊錢。1月7日上午,市民邵阿姨也來了到這裡。
  • 青少年垃圾分類主題繪畫徵集結束 一個月收到2000多幅創意作品
    2020-06-23 08:13圖文來源:南京日報 青少年垃圾分類主題繪畫徵集結束一個月收到2000多幅創意作品  南報網訊 (融媒體記者 錢紅豔) 由南京市城管局、南京市教育局主辦,南報融媒體事業中心承辦的「追隨新時尚,我是行動者——2020南京市青少年垃圾分類習慣養成推進主題活動」自5月下旬啟動以來,受到廣大中小學生熱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