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滿人性的現代表達――評張煒長篇小說《艾約堡秘史》

2020-12-25 河北新聞網

2018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這是財富激增的40年,也是社會巨變的40年。著名作家、茅盾文學獎得主張煒新作《艾約堡秘史》(湖南文藝出版社2018年1月出版),立足改革開放的滄海桑田,以其敏銳的視角、精湛的文筆,刻畫了性格鮮明的人物形象,聚焦當今中國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之間如何協調發展的現實。

張煒敏感於時代的變化,他的每一部長篇小說幾乎都對已往和當下的時代進行著充滿思辨的審視和書寫。小說中,狸金集團是在改革開放後迅速崛起的私營企業,集團的實業涉及採礦、房地產、化工、遠洋航運等,主人公淳于寶冊就是狸金集團的負責人。

小說選取了狸金集團在兼併小漁村並進行城市化改造過程中的典型事件,展現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如何相互依存、協調發展的主題。一邊是想收購開發小漁村的狸金集團,一邊是擁有強烈環保意識、敢於對不合理的開發行為保持自己看法的吳沙原,所有矛盾一一展開。淳于寶冊在激烈的衝突中,深省資本與財富到底給人帶來了什麼,開始反省自己在積累財富時的所作所為。實際上,在成為企業家之前,他也是一個熱愛文學,且經歷過苦難的人。

書中還濃墨重彩地塑造了勇者吳沙原。作為保護古漁村文化遺產的代表人物,吳沙原對生於斯長於斯的小漁村有著深厚的情感,他從土地中汲取力量,勇敢而頑強地堅守著對磯灘角海草房的保護。和他一起並肩作戰的還有民俗專家歐駝蘭,這個擁有近乎完美人格的女人,靈魂的力量使她高居雲端。雖然歐駝蘭與開發商淳于寶冊之間有著剪不斷理還亂的關係,但她在與狸金集團的博弈中,堅定不移地肩負著保護古漁村的重任。慶幸的是,在她的感召下,淳于寶冊認識到一座擁有七八百年歷史的小漁村的珍貴价值,最終加入到保護它的行列中。

很多人寫改革開放40年往往流於表面,但張煒從人性角度,凸顯了經濟發展過程中人性的嬗變。淳于寶冊小時候生活艱辛,兩歲時父親去世,被一個老奶奶收留。後來他又被地痞流氓打壓,備受欺凌。在膠東半島的俗語裡,人挨打後求饒的樣子被稱作「遞哎呦」,所以淳于寶冊的集團總部叫作艾約堡,小說取名為《艾約堡秘史》。這種設定有著深刻的寓意,艾約堡既是主人公過往經歷的標誌,又是他向外發展的大本營。當淳于寶冊成為屈指可數的富豪後,他的靈魂卻迷失了方向,不斷在精神、情感中掙扎和反省,表現了從財富的匱乏到財富充盈的過程中人性的撕裂與最終回歸。

閱讀張煒的《艾約堡秘史》,不得不被作家深厚的文化造詣深深折服。這除了得益於作家紮實的語言功底和深厚的古文修養,更在於他洞悉世事的人生經驗和文學經驗。《艾約堡秘史》一書,沒有太多波瀾壯闊的渲染,有的只是充滿人性的現代表達。在人民生活日新月異的新時代,如何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堅定走生態文明發展道路,此書給我們作出了很好的詮釋。(王風英)

相關焦點

  • 呵護善的初心與美的體悟——讀長篇小說《艾約堡秘史》
    張煒的長篇小說《艾約堡秘史》(湖南文藝出版社2018年1月出版)恰好回應了當下時代最迫切的精神需求,描繪出具有「當下現實主義」的時代精神圖景,是一部具有深度敘事審美品格而又好看耐讀的當代文學力作。  張煒是一位具有思想家精神氣質的作家。
  • 評論家王雪瑛:張煒小說的審美、民俗文化與人類學語境
    近日,評論家王雪瑛在華東師大進行了校級學術講座,題為《現代與傳統之間的精神探尋——張煒小說的審美、民俗文化與人類學語境》通過分析張煒的兩部長篇小說《獨藥師》《艾約堡秘史》,分享張煒小說的審美、民俗文化與人類學語境。社會發展學院民俗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創新研究院執行副院長、非物質文化文化遺產傳承與應用研究中心主任田兆元擔任主持。
  • 張煒:一個人的特殊歲月
    張煒近照。(資料圖)張煒作品《艾約堡秘史》,由湖南文藝出版社出版。2016年,張煒推出長篇小說《獨藥師》。【作者簡介】張煒,當代作家,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萬松浦書院院長。2014年出版《張煒文集》48卷。作品譯為英、日、法、韓、德、塞、西、瑞典、俄、阿、土等多種文字。著有長篇小說《古船》《九月寓言》《刺蝟歌》《外省書》《你在高原》《獨藥師》《艾約堡秘史》等21部。
  • 記者專訪著名作家張煒 披露新著《斑斕志》的創作過程
    我感覺您解讀蘇軾,調動了您的生命閱歷和體驗,站在人性的高峰,觀照蘇東坡,更加懂他了? 張煒:有關蘇軾的文字太多了。現當代這方面的文字,從林語堂的那本傳記出來以後,蘇東坡的基本精神面貌及其他,包括學術上的大致走向,也就在某個層面上形成了。蘇東坡作為一個形象,在人們心目中是相當固化的。當然,許多出色的蘇東坡研究也出現了。
  • 張煒:為了那些倔強的心靈而寫
    資料圖片 繼《你在高原》於2011年獲得茅盾文學獎之後,山東省作家協會主席張煒時隔數年,推出了最新長篇小說《獨藥師》。小說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日前在北京舉行了研討會。張煒稱為這部小說籌備了近20年,小說立足於山東膠東半島延續數千年的養生傳統,講述了19世紀末20世紀初,中國正經歷「數千年來未有之變局」,膠東半島地區首富和養生世家的季府面臨空前挑戰。
  • 著名作家張煒長篇小說《刺蝟歌》英文版全球正式出版
    【歐洲時報】中國著名作家張煒的長篇小說《刺蝟歌》英文版由中國文化譯研網(CCTSS)會員袁海旺翻譯,近日SINOIST BOOKS出版社將該英文譯本正式出版。《刺蝟歌》英文版的責編蘭大衛表示:「張煒是中國的傑出當代作家,我們社爭取每年出版一本他的作品,讓更多的英語讀者了解中國文學,了解當代的中國」。 《刺蝟歌》中文版與英文版 。
  • 張煒《古船》:古老農村嬗變中的心靈陣痛與文化衝突
    作家 張煒中國著名作家張煒的長篇小說《古船》由中國文化譯研網(CCTSS)譯者會員、土耳其漢學家吉來翻譯,近日將在土耳其出版上市第二版。
  • 2019北京圖書訂貨會開幕 張煒《海邊童話》探索兒童心靈塑形
    他將豐富的人生思考融入引人入勝的童話故事,引領小讀者學會欣賞自己、欣賞別人、欣賞生活,思考傳統與現代、自我與他人、美與愛等具有永恆意義的話題。他的兒童文學作品注入了他特有的童真、童心、童趣,而且承襲了他成人小說濃厚的傳奇性、濃鬱的民間文化色彩、充滿哲理和詩意的敘事。張煒將他四十多年來在文學長旅上持續進行的對生命的探索,對道德品質的建構,都用童話故事鮮活飽滿地講述了出來,用童話為孩子最初的心靈塑形,讓孩子在童話中迎接一段段動人心魄的成長旅程。
  • 40多年寫了近兩千萬字作品,張煒:寫作如同日常勞動
    無論是長篇小說《古船》《刺蝟歌》《獨藥師》,還是兒童文學作品《少年與海》《尋找魚王》,或是近期的非虛構作品《我的原野盛宴》《不踐約書》等,張煒近五十年的創作歷程,沉湎於歷史、現實、自然、人性、風俗、傳說、哲學、宗教諸般求索之中,展開了一場馬拉松式的文學跋涉。
  • 張煒:爐火丨賞讀
    著有長篇小說《古船》 《九月寓言》 《刺蝟歌》 《外省書》 《你在高原》《獨藥師》《艾約堡秘史》,讀解古典文學專著《也說李白與杜甫》《陶淵明的遺產》《〈楚辭〉筆記》《讀〈詩經〉》等。曾獲茅盾文學獎、中國出版政府獎、中國好書獎等。現為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
  • 長篇小說的正確讀法:看《白鹿原》如何透過一個人,反映一個時代
    讀長篇小說的人,看的是一整個時代優秀的長篇小說常常被稱為「時代的百科全書。」2012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莫言,將長篇小說成為「胸中的大氣象,藝術的大營造」。長篇小說是小說的一種形式,除了篇幅比較長以外,人物也比短篇小說要多,而且,在長篇小說當中,作者一般會塑造出一個典型的人物形象,也就是「典型人物」。
  • 茅獎得主張煒首次創作長篇非虛構《我的原野盛宴》書寫一部個人...
    封面新聞記者 張杰在當代中國作家中,來自山東的作家張煒,是一位創作辨識度很強的獨特存在。他的作品當中,理想主義、浪漫主義的色彩非常鮮明,同時又格外低調質樸。除了中短篇小說,長篇小說、詩歌,張煒還有著豐富的兒童文學創作世界。
  • 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揭曉:山東作家張煒《尋找魚王》獲獎
    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是由中國作家協會主辦的與茅盾文學獎、魯迅文學獎、少數民族文學「駿馬獎」並列的中國四大文學獎之一,是中國兒童文學的最高榮譽。張煒現為中國作協副主席,山東省作協主席,1973年開始文學創作,迄今已發表作品1600餘萬字,出版有《張煒文集》(48卷)。著有《古船》《你在高原》《九月寓言》《獨藥師》等20部長篇小說和《聲音》《一潭清水》等多部中短篇小說,另著有大量詩歌、散文、文論等作品,在國內及海外出版單行本500餘部。作品被譯成英、日、法、韓、德、瑞典等多國文字。
  • 諜戰中的密戰 ———評長篇小說《密戰》
    諜戰中的密戰 ———評長篇小說《密戰》 就在讀者仍然興趣不減地「解密」20世紀那個令人激蕩年代的「風聲」時,王雁、梁振華的長篇小說《密戰》以清新的題材、獨特的視角、明晰的構架、嚴密的推理將讀者引回到現實。  《密戰》不同於中國當代任何一部法制小說,作者將故事構建在21世紀的今天,以細緻的筆觸、豐厚的素材、空靈的意識,將小說構築成恢弘的三維空間,讓讀者在這靈動的空間裡找到寫實與虛構之間的平衡。
  • 張煒VS閻連科:文學的興衰是否有跡可循?
    4月17日,張煒和閻連科在香港科技大學就「文學的興與衰」這一話題展開了對話。他們從歷史上文學的黃金時代,談到今天的文學創作,並對青年寫作者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文學的興衰不由社會環境所決定,但依然有跡可循 我們今天的文學處於怎樣的時期?張煒用「麻袋」一詞來形容。
  • 長篇小說《故鄉的泥土》:新視角下之農村題材
    長篇小說《故鄉的泥土》 作家出版社供圖 中新網北京11月7日電 (記者 高凱)由作家出版社主辦的章雲天長篇小說《故鄉的泥土》研討會暨電視劇《早春原野》啟動儀式日前在京舉辦。《故鄉的泥土》是章雲天近年創作的一部農村題材的長篇小說。作家出版社總編輯張亞麗在會上介紹說,這本書通過眾多小人物的悲歡離合謳歌了抗戰老兵的忠誠,反映芸芸眾生對美好生活的追求,描繪了一幅農村歷史風情畫卷。本書的作者章雲天多年來以創作影視劇為主,創作的劇本曾獲飛天獎、金雞百花提名等獎項。
  • 魯味小說、傳奇體與民間志——關於尚啟元長篇小說的文體實踐
    而在諸體中,影響之大,成績之突出,尤以長篇小說為最。或者說,若離開對這種文化的體悟和表達,其小說價值也就大打折扣了。二,生活味,即小說注重表現齊魯大地上的民間煙火色。《芙蓉街》是一部描寫老濟南城市變遷、文化興衰和人性風景的長篇小說,是繼王方晨的《老實街》之後又一部描寫濟南市井生活和歷史風貌的長篇力作。
  • 2020年長篇小說評述:呈現發展的社會現實,書寫恆久的人間情義
    2020年的長篇小說創作,以現實主義的創作手法為主潮,保持著總體活躍的創作態勢,在人與城市,人與時代,人與文化,這三個面向有著新銳而紮實的掘進;徐貴祥的《伏擊》,海飛的《醒來》等拓展著長篇小說題材的多樣與豐富。在長篇非虛構作品中,張煒以《我的原野盛宴》,回望心靈之河的源頭;熊育群以《鍾南山:蒼山在上》《第76天》,程小瑩以《張文宏醫生》呈現抗擊新冠疫情歷程中的時代關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