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子植入放療或由機器人來做

2020-12-22 瀟湘名醫

原標題:粒子植入放療或由機器人來做

(通訊員崔玉豔 記者程守勤)近日,在第六屆中國國際「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全國總決賽中,中國醫師協會介入醫師分會會長、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院長滕皋軍教授帶領的「粒子超人——多臟器腫瘤粒子介入機器人」研發團隊榮獲金獎。

中國抗癌協會腫瘤微創治療專業委員會粒子分會主任委員、中大醫院介入與血管外科副主任郭金和介紹,粒子是指碘-125放射性粒子,一般先由CT或B超設備對腫瘤部位進行準確定位,然後醫生在影像引導下經過穿刺,將碘粒子植入腫瘤組織內,由內向外「引爆」腫瘤細胞。碘粒子放療適用於前列腺癌等實體腫瘤。

滕皋軍介紹,粒子介入機器人是通過人工智慧機器人技術代替醫生的手去植入粒子,通過多模態影像的導航,解決粒子填裝和精準穿刺的難題,減少或避免患者和醫生受到的放射輻射,此外通過放射治療計劃系統,實現放射性粒子劑量精確計算。

由滕皋軍、郭金和率領的團隊2003年自主研發了創新性的粒子支架系統,拓寬了治療適應證。目前,研發團隊在粒子介入機器人領域突破了術前手術規劃、術中精度控制以及醫生患者輻射防護三大難點。「這款機器人系統由沉浸式駕駛艙、導航系統、穿刺執行機構及AI治療計劃系統共同構成。醫生有望在手術室外,甚至利用5G網絡在千裡之外,坐在駕駛艙操作機器人去完成手術。」滕皋軍說。(崔玉豔 程守勤)

責任編輯: 小雲

【來源:健康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放射性粒子植入手術後病人的腫瘤消失了
    不幸的是3年後腫瘤再次復發,與3年前相比王大爺的身體已經大不如前,加之做過一次手術胸膜腔黏連嚴重,如果再次手術難度太大。王大爺的家人也走訪了全國最好的醫院最後決定進行全身化療加局部放療的治療方案。然而化療的副作用讓本就身體狀況不是很理想的王大爺更加雪上加霜,手術做不了化療又不能耐受,這可愁壞了王大爺一家人。
  • 粒子植入手術後那位病危的腫瘤晚期患者順利出院了
    從4年前確診肺癌的那一刻,他先後經歷了肺癌手術、術後腫瘤復發、全身化療、局部放療,幾輪的治療下來原本180斤的他只剩90多斤。4個月前,王大爺再次因為胸悶來醫院複查,胸部CT顯示腫瘤又復發了,復發的腫瘤將王大爺的氣管壓扁了,所以他總感覺胸悶。
  • 3D列印,粒子植入,濱州市人民醫院用這招精準狙殺腫瘤細胞
    近日,濱州市人民醫院腫瘤科二病區陳興秀主任團隊成員,利用3D列印個體化模板導向技術成功為一名宮頸癌術後出現局部復發患者實施了粒子精準植入手術。該患者經宮頸癌根治術、外放療及後裝放療結束9月後出現局部復發及宮旁浸潤,並侵及一側輸尿管。
  • 北醫三院完成首例CT引導聯合3D列印模板指導粒子植入治療腹膜後...
    12月22日,北京大學第三醫院腫瘤放療科完成CT引導聯合3D列印個性化模板指導放射性碘-125粒子植入治療腹膜後復發腫瘤治療。54歲的患者盧女士患有腹膜後間質瘤,因靶向治療後失敗,失去手術治療機會。經過綜合評估,北京大學第三醫院腫瘤放療科王俊傑主任決定對患者進行粒子治療。
  • 放射性粒子植入術:治療復發難治性腫瘤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腫瘤放療科 姜玉良)放射性粒子植入作為近距離放射治療技術,是一種局部治療手段。一些復發難治性腫瘤病人,往往不能再進行手術或者放療,這種情況下,可以嘗試3D列印模板輔助CT引導放射性粒子技術來診治。
  • 放射性粒子植入是怎麼一回事?
    放射性粒子植入技術通過影像學引導技術(超聲、CT/MRI)將具有放射性的核素直接植入到腫瘤靶體積內或腫瘤周圍,通過放射性核素持續釋放低能量的γ射線,使腫瘤組織遭受最大程度的輻射損傷和破壞,而又不會造成正常組織的損傷,以達到治療腫瘤的目的。目前臨床常用的永久性植人治療粒子的放射性核素為碘-125、金-198和鈀-103,其中碘-125應用最廣。
  • 巴彥淖爾市醫院完成首例3D列印CT引導下放射性粒子植入術
    3月25日,巴彥淖爾市醫院腫瘤中心放療科成功實施了內蒙古西部區首次3D列印CT引導下粒子植入術,取得了該院粒子植入技術的新突破。據悉,此次順利為三位癌症患者實施粒子植入術,填補了內蒙古西部區在非血管介入治療技術的空白。
  • 放射性粒子植入手術後,病人的腫瘤不見了
    一位朋友的父親得了癌症,他來問我:「我老爸3年前確診結腸癌,後來肝轉移,做了兩次開腹手術,最近又復發了,是低位直腸癌。他老人家想做微創,不想開刀,但是醫生說開過大刀就不能做腹腔鏡了。他自己在網上聯繫了個醫院,說是可以做放射粒子植入。
  • 全面掌握放療常識,讓腫瘤治療更放心|癌細胞|腫瘤|放療|治療|靶區|...
    這種射線能量高,穿透力強,腫瘤能得到相對均勻的放療劑量。外放射是目前放療應用較多的一種方法。(2)內照射:也稱為近距離放療,將放射源直接放入腫瘤內部(粒子植入)、或放入腫瘤鄰近管腔(氣管、食管、陰道等)進行放療。
  • 碘125粒子植入技術有哪些優勢呢
    廣州仁愛姚波教授表示,碘125粒子植入術是在CT和超聲引導下,將發出低能量γ射線的碘125粒子直接植入腫瘤組織內,對腫瘤組織進行持續性的、最大程度的毀滅性殺傷。
  • 裝「碘」一新,全「粒」防護——植入碘-125粒子之後如何防護?
    放射性碘-125粒子植入術,是一種經皮穿刺通過植入器和植入針將不同規格的放射性碘-125粒子按一定規律植入到腫瘤內部的近距離放射治療技術,達到增加腫瘤的局部控制率和患者生存率的目的,很多人聞粒色變,那今天就來和大家聊一聊植入碘-125粒子之後如何防護。
  • ...鼻腔鼻竇腺樣囊性癌術後復發患者在我院成功實施放射性粒子植入...
    我院放射科、耳鼻咽喉頭頸外科、核醫學科聯合為一例鼻腔鼻竇腺樣囊性癌術後復發患者實施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療。 患者由於頭面部解剖結構極其複雜,且已做過腫瘤根治性手術,再次手術,無論是風險還是對患者顏面部正常結構的破壞,都是十分巨大的。
  • 1小時完成手術 3D列印助放射性粒子植入更精準
    出院時,坐著輪椅來院的她,已經可以脫離輪椅獨立行走,因為前幾天的3D列印模板輔助放射性粒子植入手術緩解了其劇烈腰骶部疼痛。據悉,鄧女士兩個月前因為盆腔內腫瘤在外院接受了外科切除手術。大約半個月前,她感覺後腰部疼痛,且痛感日益加重,嚴重影響了正常生活。6月初,她在家人陪伴下來到湖北省腫瘤醫院就診。
  • 河北省人民醫院放射性粒子植入技術達國際領先水平
    長城網11月20日訊(記者 何震)近日,記者從河北省人民醫院了解到,該院腫瘤一科主任王娟教授及其團隊成功完成世界上首例術中TPS計劃+3D列印模板直腸癌復發粒子植入術,此次手術的成功實施充分證明河北省人民醫院粒子植入技術已達國際領先水平。
  • 放療是治癌的有效手段,為什麼有人卻說,放療後的患者都活不長
    放療不都是術後做嗎?我的一個同學是做放療的,一次吃放的時候,他說他今天上了3臺手術,我有些不明白,做放療怎麼還上手術,那不是外科醫生的事情嗎?我同學和我說起了他的工作,並且給我普及了放療的一些基礎知識。
  • 放射性粒子植入法幫助肺癌晚期患者重燃生命之火
    王寧主任告訴記者,張女士患有右肺鱗癌,屬於惡性腫瘤中較為難治的一種,「鱗癌對於化療不敏感,缺乏有效的靶向治療藥物,她的情況也不適合手術和放療,找到我的時候,患者咳血比較嚴重,當務之急是止血,避免因大量咳血而致命,因此患者來院後,我們首先為她實施支氣管動脈化療栓塞,把患者的出血血管給堵上,減輕患者咳血的症狀,經過治療,患者已經不再咳血了,而且沒有了血液供給,肺部腫瘤也明顯萎縮,為下一步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療創造條件
  • 醫生用3D列印模板為患者定好18個點位精準植入粒子
    出院時,坐著輪椅來院的她,已經可以脫離輪椅獨立行走,因為前幾天的3D列印模板輔助放射性粒子植入手術緩解了其劇烈腰骶部疼痛。據悉,鄧女士兩個月前因為盆腔內腫瘤在外院接受了外科切除手術。大約半個月前,她感覺後腰部疼痛,且痛感日益加重,嚴重影響了正常生活。6月初,她在家人陪伴下來到湖北省腫瘤醫院就診。
  • 哈佛大學博士後研究員帶您領略科技感十足的「粒子機器人」
    微沙龍邀請鄠邑籍頂尖人才代表——哈佛大學博士後研究員李曙光為主講人,以《可重構和可變形機器人技術》為主題,從如何基於摺紙原理來設計和製造可以自動變形的外骨骼,從而使微型機器人可以跑
  • ...金沙洲醫院引進智慧精準放療設備,打造科技化國際腫瘤醫療中心
    國際腫瘤醫療中心在設備配置上已經達到國內領先水平,與國際接軌,引進了一大批世界先進設備如:國內首臺安科銳M6全數位化放射外科射波刀、瓦裡安TrueBeam系統與Halcyon直線加速器、西門子雙能光子四維大孔徑CT模擬定位機、PET-CT、達文西手術機器人、血管造影系統(DSA)等,為華南地區乃至全國廣大患者提供與國際同步的高質量醫療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