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陪伴3-6歲兒童敏感期,這些問題家長要注意

2020-09-05 周末好書推薦

很多時候我們會對孩子們表現出來各種蠻不講理、語出驚人的行為感到不解,其實那是孩子進入了「敏感期」的表現。

著名兒童教育家蒙臺梭利提出在兒童內心裡有一股無法抑制的動力,驅使他對所感興趣的特定事物產生嘗試或學習的狂熱,以一種驚人的方式自然而然地吸收學習,當一種熱情耗盡之後,另一種熱情會隨之燃起。這個階段就叫做「敏感期」。

3-4歲(小班)孩子敏感期


1.色彩的敏感期

特點:對五顏六色的東西充滿好奇,喜歡不同顏色的搭配,開始對塗色活動樂此不疲。

建議:和孩子一起用各種顏色的塗色材料完成一幅「作品」,滿足孩子的色彩需求。在布置房間時,合理搭配各種顏色,將色彩融入環境。

2.執拗的敏感期

特點:這個階段的孩子經常把「不」掛在嘴邊,想要大人按照他的想法來,否則就會情緒化。還會經常發脾氣,被大人認為是「任性」、「胡鬧」。

建議:遇到執拗的孩子,家長首先要學會觀察與傾聽,了解孩子的需求。除了耐心地和孩子講解一些規則,還可以試著改變策略,和孩子一起發展生成新遊戲。

3.藏、佔有欲的敏感期

特點:孩子開始對「我的」、「你的」有了自己的概念,對自己感興趣的事物具有很強的佔有欲,不願意分享。

建議:首先要明白這是正常的現象,不必刻意批評孩子。家長可以結合一些以「分享」為主題的繪本,引導孩子學會分享。


4.詛咒的敏感期

特點:孩子喜歡說「壞媽媽」、「臭屁」,大人聽到這些詞語後反應會很強烈,孩子開始發現這些負面語言的力量,逐漸喜歡使用壞話來表達自己的情緒。

建議:初次聽見孩子說這類詞彙的時候,家長可以適當詢問和引導,得知孩子的動機並且引向正確的說辭。如果孩子反覆說這些詛咒的話,家長應該儘量保持平靜,讓孩子覺得這些話和其他語言沒什麼區別,當他們覺得這些詞語無法引人注意的時候,就會覺得無趣,不再接觸這些詞彙了。最不可取的是用批評的方式說教,結果只能是適得其反。

5.語言的敏感期

特點:孩子開始喜歡模仿周圍人說的話,可能還會時不時蹦出大人都難以置信的一些成語。

建議:這個階段可以幫助孩子擴充他們的詞彙量,最好把這些詞和生活環境相關聯,比如在介紹花朵、樹木等方面的詞彙時,可以帶孩子去戶外看花、樹葉的樣子。此外,大人要注意自身的言語,孩子模仿力極強,不要在孩子面前說不該說的「髒話」等等。

6.追求完美的敏感期

特點:「今天穿的衣服顏色不對,我不要出門」,「沒有把鞋子放到床的左邊,我不能睡覺」,諸如此類的問題開始爆發,孩子做事要求完美,開始對吃、穿、用的物品逐漸有了自己的評價標準,對外界的評價非常敏感。

建議:家長需要做的,就是尊重孩子,不要嫌麻煩圖省事而依大人的標準執行,保留孩子追求完美的標準,這是一份珍貴的品質。

7.剪、貼、塗的敏感期

特點:孩子的動手能力強,對剪刀、畫筆、膠水等工具愛不釋手。

建議:家長不僅要為孩子提供充足的材料,滿足孩子的需求,同時也要和孩子一起參與相關活動。


8.邏輯思維的敏感期

特點:這個年齡的孩子充滿了好奇,不斷追問「為什麼」,「為什麼男孩子上廁所要站著?」「為什麼天是藍的?」「為什麼……」當你回答了一句之後,緊接著又會問為什麼,打破砂鍋問到底。在一問一答中,孩子逐漸出現了邏輯思維。

建議:保護好孩子這份寶貴的好奇心,如果無法立即回答問題,可以和孩子一起學習,上網搜索或者配上一套百科全書,用孩子的語言來解答孩子。

9.延續秩序的敏感期

特點:從2歲半左右開始,孩子開始有非常強的秩序感,用過的玩具要歸位,毛巾一定要放整齊。

建議:尊重孩子,保護好這份品質。試著放慢自己,多多觀察和傾聽孩子,給孩子創造一個有序的外部環境,以配合孩子的內在秩序感。

10.色彩的敏感期

特點:非常喜歡一對一交換東西,完全不在乎東西的價值是否對等。

建議:孩子自己的東西,給不給別人有自己的決定權,老師要給予孩子充分的自主權,不能以成人的價值標準來介入。家長平時要給孩子儲備一些玩具、物品,讓孩子有交換的條件。

4-5歲(中班)孩子敏感期


11.審美的敏感期

特點:孩子開始對自己穿的衣服有了自己的標準,特別是女孩子,喜歡打扮自己。

建議:為孩子設置化妝間,投放各類供孩子裝扮自己的材料。此外,要給孩子的審美給予充分的肯定,給他們充分的自我探索空間。

12.出生的敏感期

特點:孩子喜歡問自己從哪裡來,不停地打聽自己的出生。

建議:不管是老師孩子家長,面對這樣的問題,都不能應付了事。在幼兒園,老師可以結合一些生命的繪本,告訴孩子生命的由來。家長也可以參考一些科普文章和百科全書,用孩子能理解的方式告訴他們生命是怎麼形成的。

13.情感的敏感期

特點:孩子會主動表達「我愛你」,並且會不停地追問「你愛我嗎?」,情感開始細膩,表達自己情感的同時也關注別人對自己的情感。

建議:接收到孩子的情感表達的時候,要給予熱情的回饋,保護好孩子這份情感。

14.數學概念的敏感期

特點:孩子對數字開始敏感,愛上數數,看到路邊廣告牌時會注意裡面的數字,等公交的時候會不停詢問這是幾路車。

建議:這是孩子數學敏感期的第一階段,家長要在這個期間引導孩子在生活中建立數學的概念。

15.性別的敏感期

特點:孩子開始注重誰是男生,誰是女生,並且對男女不同性別特徵產生好奇。

建議:引導孩子認識身體的各類器官,區分男女性別。

16.符號的敏感期

特點:孩子對識字、拼讀產生了興趣,當他們發現自己名字裡面的字,出現在其他地方的時候,會非常激動。

建議:家長和孩子一起閱讀一些文字卡片等材料,並配合動作,讓孩子宏觀地認識文字。

17.婚姻的敏感期

特點:孩子一開始會想要和爸爸、媽媽「結婚」,到了幼兒園之後想要和老師「結婚」,5歲之後選擇夥伴的傾向性變得非常明顯,開始有意識地在喜歡的同伴面前表現自己。

建議:老師和家長應該為孩子婚姻敏感期的到來感到高興,不要對這類話題避而不談,而應該給孩子更為自由的空間,家長也要建立良好的家庭氛圍,讓孩子覺得愛和婚姻是美好的事情。

18.音樂的敏感期

特點:孩子會跟著富有節奏感的音樂扭動自己的身體,喜歡在表演區把玩各類音樂道具。

建議: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欣賞音樂,給孩子一個高品質的音樂環境。

5-6歲(大班)孩子敏感期


19.書寫的敏感期

特點:孩子逐漸對符號、書寫文字符號產生興趣,書寫的熱情就像急流一樣無法阻擋。不會放過任何一個能夠寫字的地方,經常家裡的牆面上留滿了他們的筆跡。

建議:家長可以嘗試在家中為孩子開闢一面牆或者一個特定的區域來滿足孩子的書寫欲望。

20.繪畫敏感期

特點:孩子繪畫和書寫敏感期是類似的,只要有筆在手,總想畫畫寫寫。專家指出,孩子在12周前,情感語言表達能力是不完善的,畫畫是孩子表達感情的一種最好的方式。

建議:給他個大白紙吧,對於寶寶的神作——不幹預、不嘲笑、多鼓勵,就讓他畫出真實的自己。

21.社會性興趣發展的敏感期

特點:孩子渴望了解社會規則,喜歡扮演各類社會角色,並且建立角色所對應的規則。比如孩子扮演老師來照顧小朋友,安排值日生來打掃教室、整理玩具。

建議:在教學活動時,老師可以選舉一些小組長來帶領小組完成任務。此外,多讓孩子參加一些社會活動,比如去敬老院服務老人,去公園撿垃圾,讓孩子在體驗培養社會責任感,建立良好的規則意識。

22.動植物、實驗、收集的敏感期

特點:喜歡收集各種自然物,喜歡在家裡、幼兒園裡養蠶寶寶、烏龜、小兔子等等小動物,喜歡探索一切自然界的奧秘。

建議:這個階段,家長可以帶孩子去戶外探索大自然,讓孩子手機自己喜歡的動植物,和孩子一起觀察記錄,培養孩子的探索精神和責任心。

總 結

敏感期不僅是幼兒學習的關鍵期,也影響其心靈、人格的發展。因此,家長和園所老師應尊重自然賦予兒童的行為與動作,並提供必要的幫助,以免錯失一生僅有一次的特別機會。

在孩子成長的敏感期,其實很多時間都是在園所度過的,老師和孩子情感的交流會讓他們感受到安全,同時也感受到自由,以及對自己生活的掌控。

相關焦點

  • 如何陪伴3-6歲兒童敏感期,這些問題要注意!(轉給家長)
    著名兒童教育家蒙臺梭利提出:在兒童內心裡有一股無法抑制的動力,驅使他對所感興趣的特定事物產生嘗試或學習的狂熱,以一種驚人的方式自然而然地吸收學習,當一種熱情耗盡之後,另一種熱情會隨之燃起。這個階段就叫做「敏感期」。很多時候我們會對孩子們表現出來各種蠻不講理、語出驚人的行為感到不解,其實那是孩子進入了「敏感期」的表現。
  • 如何事半功倍助力孩子成長?順勢而為,抓住0~6歲兒童敏感期
    最近看了李芷怡《0~6歲兒童敏感期成長指南》,以上這些孩子的舉動,皆因孩子敏感期到來了。何為兒童敏感期呢?7、書寫敏感期:3.5~4.5歲,孩子喜歡塗塗畫畫,給孩子提供紙筆,滿足孩子內心對書寫的需要。8、閱讀敏感期:4.5~5.5歲,給孩子營造讀書的環境,培養孩子閱讀的習慣。9、 文化敏感期:6~9歲,3歲會出現文化敏感期,但最有興趣的會發生在孩子6~9歲。給孩子廣泛的知識,孩子都能有效吸收。
  • 兒童十六個敏感期—秩序敏感期,為什麼6歲前要給孩子定規矩?
    一個不懂規矩的熊孩子身後一定有個不懂教育的慫家長,該如何正確教育孩子懂規矩?今天的系列文章《兒童十六個敏感期之——秩序敏感期》也許可以給你一點啟發。整理孩子的房間時,孩子會要求媽媽把常用的物品放在固定的位置;過馬路時,必須要媽媽牽著手才肯走;吃飯時一定要用自己的飯碗……這些都是為什麼呢?答案是,孩子們的秩序敏感期悄然而至了。這些都是孩子在體驗、建立秩序感的過程。
  • 疫情居家,讀懂3-6歲兒童5個敏感期,教育好孩子才能事半功倍
    022-3歲左右,自我意識敏感期(常伴隨著執拗、藏、佔有欲等問題表現)從2歲開始,兒童發現自己同世界實際是分離的,自我開始萌芽,便驚人地以自我為中心。特點:從2歲半左右開始,孩子開始有非常強的秩序感,用過的東西必須要歸位,自己的東西一定要放整齊。建議:尊重孩子,保護好這份品質。家長都知道對於一些「皮」孩子來說要給他建立規則有多困難,在這個敏感期順勢建立秩序感十分利於家長後期的立規矩。
  • 6歲前,家長要抓住孩子成長的關鍵「敏感期」
    兒童的敏感期,最早是由義大利教育家蒙臺梭利提出。孩子出生之後到6歲,身體會出現一連串的成長敏感期現象,以提供內在感覺統合發展的需求,完善自身的各項能力。6歲之前才是人類生命發展的重要基礎建設時期,6歲之前的敏感期表現將影響到6歲之後,甚至是影響個人一輩子的能力、習慣與心理情感。
  • 從敏感期幫你跳過0-3歲兒童啟蒙誤區
    今天,我們就透過敏感期來聊聊0-3歲兒童的啟蒙黃金期(我的大寶剛過三歲,小寶也只有2歲對於這個時間段比較了解)圖片來源於網絡但是孩子的輔食清單一點要注意對於味覺敏感度的保護,怎麼做呢?種類由單一到豐富就可以了。 3、4-12個月口腔敏感期也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口欲期,這個時期的孩子非常喜歡用嘴去探索世界。這個時期的孩子儘量滿足孩子的欲望保持啃咬物的乾淨,不要過於幹涉,孩子就可以平穩度過口欲期了。 4、6-12個月手臂發育敏感期,這個時期的寶貝特別喜歡扔東西,特別喜歡丟出玩具讓大人撿回的快感。
  • 《3歲決定孩子的一生》0-3歲「金不換」的敏感期,家長千萬別忽視
    對於「敏感期」這個詞,我相信現在的家長並不陌生。我之前看過一本書,是孫瑞雪寫的《捕捉兒童敏感期。這本書中提到:所謂敏感期,是指在0~6歲的成長過程中,兒童受內在生命力的驅使,在某個時間段內,專心吸收環境中某一事物的特質,並不斷重複實踐的過程。順利通過一個敏感期後,兒童的心智水平便從一個層面上升到另一個層面。敏感期得到充分發展的孩子,頭腦清楚、思維開闊、安全感強,能深入理解事物的特性和本質。
  • 【樂洋洋幼兒園】3-6歲兒童成長過程中的22個敏感期,家長老師都應該了解!
    3.藏、佔有欲的敏感期孩子開始對「我的」、「你的」有了自己的概念,對自己感興趣的事物具有很強的佔有欲,不願意分享。4.詛咒的敏感期孩子喜歡說「壞媽媽」、「臭屁」,大人聽到這些詞語後反應會很強烈,孩子開始發現這些負面語言的力量,逐漸喜歡使用壞話來表達自己的情緒。
  • 「我的夢空蕩蕩的」兒童語言敏感期妙語連珠,家長到底做了什麼?
    都說小孩是天生的詩人,他們脫口而出的話語,有時候讓家長即震驚又驚喜。比如有一天中午,3歲的小貓咪午睡起來大哭,我抱著他,問他是不是做了可怕的夢。 「我的夢空蕩蕩的」小貓咪回答。 去年12月25日,是小貓咪在幼兒園過的第一次聖誕節。那天他帶回來一些老師送的禮物。
  • 《兒童敏感期成長指南》:全面了解敏感期,做懂孩子的優質父母
    如果家長不了解敏感期,那麼就會認為孩子出現掐人、扔東西、愛罵人是沒教養的表現,就會強制粗暴的制止孩子,可是這麼做不僅不能解決問題,反而會讓孩子沒法順利度過敏感期,為孩子的以後埋下隱患。在《兒童敏感期成長指南》一書中,留美早教專家李芷怡結合100個真實案例,全面解讀0—6歲兒童的26個敏感期特徵,用簡單易懂的講述教我們蒙臺梭利兒童敏感期理論。
  • 31 個兒童敏感期:如果家長抓好了,就能讓孩子脫胎換骨
    「小朋友為什麼要上幼兒園?」等等。這些問題總是讓家長感到應接不暇,可是孩子卻不管不顧地打破沙鍋問到底。當我們一次一次地給孩子解答時,孩子開始出現了邏輯思維。孩子正是通過這樣一問一答,在認識客觀世界的同時也發展了思維能力。
  • 蒙臺梭利:0-6歲是捕捉兒童的敏感期,三個原則,助媽媽輕鬆帶娃
    0-6歲是捕捉兒童的敏感期,三個原則,助媽媽輕鬆帶娃什麼叫做敏感期?所謂敏感期就是指孩子在0-6歲的時候,是發自孩子內心的需求,在特定的時間內,孩子會對某個事情感興趣,甚至還表現出熾熱的狀態,直到內心得到滿足,敏感期下降,這個動力才會消失。
  • 「媽媽,我要和你結婚!」兒子進入「婚姻敏感期」,家長這樣引導
    和諧的生活帶來了許多快樂和幸福感,而這也無形中加大了母親在孩子生活中的比例,所以面對孩子成長的問題,寶媽們尤其需要注意。之前,嗯哼在節目中公然對媽媽「示愛」,表示自己六歲的時候就要買手機,等到自己八歲了,就可以把媽媽娶回家了。
  • 蒙特梭利:兒童9個「敏感期」,家長這樣做,讓孩子「脫胎換骨」
    3歲前,孩子透過潛意識的"吸收性心智"吸收周遭事物。3一6歲則更能具體的透過感官分析、判斷環境裡的事物。所以,從出生到6歲這個階段是兒童的「感官敏感期」。感官敏感期是孩子積累的第一項常識,他們通過感官全面了解事物,為以後深入的認識打下基礎。感知能力發展的越充分,儲存的知識經驗就越豐富,思維和想像發展的空間和潛力也就越大。
  • 蒙臺梭利:0-6歲是捕捉兒童的敏感期,三個原則,助媽媽輕鬆帶娃
    0-6歲是捕捉兒童的敏感期0-6歲是捕捉兒童的敏感期,三個原則,助媽媽輕鬆帶娃研究發現,孩子在3歲前的感覺、知覺、語言能力、注意力、記憶力、思維、想像、情感、意志等多方面都會有不同的發展程度,而6歲前的這些能力都在等待被開發。
  • 孩子6歲前,三個重要的敏感期,父母應該怎麼做你知道嗎
    ……以上幾位媽媽反應的情況,都屬於孩子敏感期存在的問題。稍微懂育兒知識的媽媽都知道,@諾諾媽說的情況是孩子沒有專注力,原因是在微小事物敏感期家長做得不夠;@豆丁媽反應的情況,是在孩子語言敏感期,爸爸媽媽做得有些欠缺;從@冰冰媽介紹的情況得知,冰冰正處於秩序敏感期階段……科學研究表明,0-6歲期間,孩子的大腦發育十分迅速。
  • 什麼是寶寶模仿敏感期?家長注意以下問題,寶寶將受益一生
    也許小寶還不能完全理解這些行為的意義,但是他卻愛跟著模仿,這就是模仿敏感期。模仿敏感期有哪些階段?據科學研究表明:(1)、孩子在出生後的第一天就已經具備了模仿能力,他會模仿成人張開嘴、嘟起嘴等行為,只是我們不易察覺;(2)、一般3-4個月時,寶寶會對大人的聲音做出回應;(3)、5-10個月,寶寶對大人的動作感到新奇有趣,會開始模仿大人的動作和聲音,比如象徵性動作揮手再見等等;(4)15-18個月的寶寶,又是一個模仿敏感期,他們會開始主動嘗試自己想做的事
  • 0-4歲,如何陪娃度過12大敏感期?這份敏感期詳解你很需要
    孫瑞雪的《捕捉兒童敏感期》書中提到:所謂敏感期,是指在0-6歲的成長過程中,兒童受內在生命力的驅使,在某個時間段內,專心吸收環境中某一事物的特質,並不斷重複實踐的過程。如果孩子能順利度過這些敏感期,兒童的心智水平便從一個層面上升到另一個層面。 所以,如何幫助孩子度過這些敏感期,是每個父母應該了解的,唯有這樣,孩子才能抓住最佳學習時機,讓自己內在的生命力更加完整。
  • 9大階段+26個敏感期,幫你釐清「三歲看大,七歲看老」的脈絡
    身為兩個寶媽的兒童教育專家,李芷怡結合自己兩個孩子兒童期發展的各種經歷,整合中美兒童教育先進理念,為中國的媽媽們量身打造的一款「兒童敏感期」檢測儀——《0-6歲兒童敏感期成長指南》,用100個真實案例手把手地幫助家長們解決很多看似「無解」的育兒問題,讓家長們不再抓狂或歇斯底裡,讓孩子們在真正的愛與自由中健康成長!
  • 如何抓住3-6歲4個關鍵敏感期?培養孩子藝術、閱讀和數學的能力
    解析3大敏感期)有的媽媽說,這些是關於0-3歲的小朋友,那孩子再大一點,是否也有這樣的敏感期呢?當然有啦!留美早教專家李芷怡在她的《兒童敏感期成長指南》(下文簡稱《兒童》)一書中列舉了0-6歲兒童的28個敏感期,分別涉及生活、性格、習慣、學習能力養成等各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