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寶寶模仿敏感期?家長注意以下問題,寶寶將受益一生

2021-01-11 二胎寶媽寫生活

浩浩媽最近發現一歲的小寶總會做出一些令她意想不到的舉動,比如揮著小手說著「打,打,打」。

開始浩浩媽還沒什麼在意,直到有天,她又一次當著小寶的面教訓大寶,小寶聽到後,一邊向哥哥揮著小手,一邊說「打,打,打」,浩浩媽恍然大悟。

寶寶模仿敏感期在於「模仿」二字,許多家長會認為那麼小的孩子他能懂什麼,所以在寶寶面前總是毫不避諱。

其實現在的寶寶一個個都是人小鬼大,精著呢!比如看到哥哥爬沙發,小寶也跟著爬;看到哥哥張嘴說「啊」,小寶也跟著張嘴「啊」;看到媽媽把垃圾扔垃圾桶,小寶也跟著把鞋子扔垃圾桶;看到大家揮手再見,小寶也會跟著揮手。也許小寶還不能完全理解這些行為的意義,但是他卻愛跟著模仿,這就是模仿敏感期。

模仿敏感期有哪些階段?據科學研究表明:

(1)、孩子在出生後的第一天就已經具備了模仿能力,他會模仿成人張開嘴、嘟起嘴等行為,只是我們不易察覺;

(2)、一般3-4個月時,寶寶會對大人的聲音做出回應;

(3)、5-10個月,寶寶對大人的動作感到新奇有趣,會開始模仿大人的動作和聲音,比如象徵性動作揮手再見等等;

(4)15-18個月的寶寶,又是一個模仿敏感期,他們會開始主動嘗試自己想做的事,看見爸爸媽媽吃飯用筷子,他們也想伸手抓一抓;

(5)、19至23個月,寶寶簡直是看見什麼學什麼,而且已經能比較準確地重複大人的聲音或手勢。

瑪利亞.蒙臺梭利說:孩子每一次的成長,都是從模仿大人開始的。

「三歲看小,七歲看老」這個時期是父母給孩子樹立正確的人生觀的關鍵,因此作為父母不僅要以身作則做好榜樣,還要嚴格把關孩子接觸到的內容,以防他們模仿其中的不良行為。

家長需如何引導寶寶度過模仿敏感期?

1、給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家庭環境

孩子出生後,家庭是他成長的第一環境,父母是他接觸最多的人。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孩子最初的行為習慣幾乎都是模仿家長而來的。家人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孩子,特別是對於模仿敏感期的寶寶來說,更是如此。

所以,在寶寶面前,爸爸媽媽和家人就要樹立正確的模仿榜樣。

2、不能隨意打擊寶寶的模仿興趣和積極性

寶寶在模仿敏感期,看到媽媽在掃地,他也會拿著掃帚掃一掃;看到媽媽在摘菜,,他也會幫忙一起摘;看到媽媽拿著抹布擦桌子,他也會手拿衣服或抹布擦一擦桌子。

這時媽媽千萬不要打擊寶寶的積極性,認為孩子是在添亂、幫倒忙,其實通過這些模仿,寶寶在學習新的生活技能,從而幫助寶寶走向獨立自理。

當寶寶通過自己的努力獨自完成一件事情時,家長要及時給予肯定和鼓勵:「寶寶真棒,會自己疊衣服了」「沒關係,下次肯定能做得更好」。

3、鼓勵好的模仿行為,糾正不好的模仿行為

面對寶寶的正確模仿行為,父母要及時給予肯定和鼓勵。當寶寶得到父母的誇獎時,就會非常開心,潛意識裡就會記住這個行為。

面對孩子的不良模仿行為,家長不要馬上進行指責,或者嚴厲制止,這樣反而容易激起孩子的好奇心和反抗心理。

當然,對於不良模仿行為,父母也不能置之不理,要及時加以糾正,並進行適當的引導,以防寶寶模仿久了變成根深蒂固的壞毛病。比如採取漠視態度,假裝沒有聽見,慢慢的寶寶就會失去興趣;或者通過其他的遊戲來吸引寶寶注意力,從而減少不良行為的次數。

還有家長一定要對周遭環境有所刷選,不讓孩子看一些血腥暴力的電視,也儘量不讓孩子跟一些有惡劣行為習慣的同齡小朋友一起玩耍,畢竟學好千日不足,學壞一日有餘。

J.凱根說:「對於兒童,模仿可以是一種獲得愉快、力量、財富或別的渴望目標的自我意識的嘗試。」所以,父母應該多花點時間陪伴孩子度過模仿敏感期,從而讓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圖片來自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閱讀讓寶寶受益一生,可別錯過閱讀敏感期
    讓處在這個階段的寶寶閱讀,很多家長都覺得很不可理解,寶寶又不識字,怎麼能閱讀呢?現在閱讀太早了吧?其實,對於寶寶來說,只要是與閱讀活動有關的任何行為,都可以稱之為閱讀。比如,用小手指一頁一頁地翻書;看著畫面,並能從中發現事物的變化;能將畫面串聯起來理解故事情節;會用口語講述畫面內容;聽大人念圖書文字等。這些行為,我們都可以認為寶寶正在閱讀,閱讀的方式並不單一。
  • 孩子到了語言敏感期,家長這麼做,提升寶寶語言表達能力
    不知道家長們有沒有發現,孩子在某一個時期內總愛嘮嘮叨叨,會不停重複說某一句話、提某一個詞或者重複不停的問為什麼。這時候,家長可能會擔心自己的孩子是不是出現什麼問題了。其實,這只是孩子進入語言敏感期的一種表現。有的家長可能不知道什麼是語言敏感期?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 3-5歲是寶寶模仿敏感期,忽視模仿敏感期,難以糾正壞毛病
    到了3-5歲的時候,由於語言和思維能力得到一定的發展,肢體動作已經變得越來越熟練,再加上孩子的好奇心越來越旺盛,他們的模仿能力和模仿行為就達到了最強的程度。而與嬰兒時期的簡單模仿相比,在這段時期內,孩子不僅會模仿大人的動作和行為,更會模仿大人們和其他小朋友的行為習慣、品格修養。
  • 寶寶「口腔敏感期」標誌,什麼都往嘴裡塞,家長需要注意這幾點
    前段時間,群裡一個寶媽求助,說寶寶最近變成「小怪獸」了,動不動就咬人,擔心是不是出什麼問題了。即使你再使勁盯著,看到的時候,可能他已經將隨手撿的東西塞到嘴裡了。有這些表現的,說明你的寶寶已經進入口腔敏感期了。什麼是口腔敏感期?心理學家佛洛依德,將寶寶出生到一歲半之劃分為口欲期,蒙特梭利此基礎上提出了口腔敏感期的概念。
  • 寶寶喜歡穿大人的鞋,說明進入「敏感期」,做好3點讓寶寶變聰明
    其實當寶寶開始對大人的鞋子感興趣時,就已經進入「敏感期」了,此時的寶寶觀察能力很強,也特別喜歡模仿和學習。此時的寶寶學習能力很強,如果寶寶發現了自己很感興趣的東西,會持續關注和研究,直到寶寶內心需求得到完全滿足為止。此時的寶寶特別喜歡模仿大人的舉動,如果家長能夠及時發現寶寶的敏感期,可以在這個階段對寶寶進行引導和教育,可以讓寶寶快速成長和進步。
  • 0-1歲寶寶有5大成長「敏感期」,家長利用好了,寶寶將更聰明
    0-12個月的寶寶,將會經歷5大成長敏感期,家長千萬要重視,一旦利用好了,寶寶將更聰明。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分別有哪些敏感期。 一、口欲期 一般寶寶在2個月左右開始進入口欲期,他們通過吮吸手指,讓自己在「口欲期」得到滿足,進行自我安慰。
  • 0-1歲寶寶有5大成長「敏感期」,家長利用好了,寶寶將更聰明
    受敏感期的驅動,寶寶在一段時間內,會不斷重複這種行為,順利度過一個敏感期後,寶寶的心智水平便會上升到一個新的層面。0-12個月的寶寶,將會經歷5大成長敏感期,家長千萬要重視,一旦利用好了,寶寶將更聰明。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分別有哪些敏感期。
  • 寶寶語言敏感期在0-6歲 家長加以正確引導 培養孩子語言能力
    現代的社會競爭壓力大,很多父母為了孩子不要落後於他人,早早就給孩子報什麼左右腦開發班,表演口才班等,目的就是不要讓孩子落後於他人 。其實孩子的成長,都是遵循一定的規律的。 尤其是語言能力的發展,在0-6歲是寶寶語言發展能力的敏感期,家長要抓住好這個事情去培養孩子的語言能力,日後的教育工作就可以事半功倍開展了。
  • 0-6歲是寶寶的語言敏感期,家長做好引導,培養孩子的語言能力
    現代社會競爭壓力大,父母也會不自覺的將這種壓力或憂鬱傳導在養育孩子方面。早早的給孩子報類似於左右腦開發、表演口才等早教班,目的就是為了讓孩子不落後於他人。其實孩子的成長發育,都是遵循著一定規律的,特別是語言能力的發展。0-6歲是寶寶的語言發育的敏感期,家長抓住機會培養好孩子的語言能力,日後工作生活都會事半功倍。
  • 0-6歲是寶寶的語言敏感期,家長做好引導,培養孩子的語言能力
    現代社會競爭壓力大,父母也會不自覺的將這種壓力或憂鬱傳導在養育孩子方面。早早的給孩子報類似於左右腦開發、表演口才等早教班,目的就是為了讓孩子不落後於他人。 其實孩子的成長發育,都是遵循著一定規律的,特別是語言能力的發展。0-6歲是寶寶的語言發育的敏感期,家長抓住機會培養好孩子的語言能力,日後工作生活都會事半功倍。
  • 寶寶喜歡穿大人鞋,別一笑而過,這4個「敏感期」,影響寶寶智力
    其實從這個時候開始,孩子就在有意識地模仿大人了,因為他們進入了「兒童敏感期」。什麼是兒童敏感期?簡而言之,就是兒童在這個年齡階段,接受某種刺激的能力是異乎尋常的。家長做好以下4點引導,可以讓孩子更加聰明。
  • 寶寶一歲後,家長就可以開始培養以下習慣了,能讓娃受益一生
    可以說,自寶寶出生後的一到三歲這個時間段,是寶寶成長黃金期。但很多家長恐怕會疑惑,三歲前的孩子,生活重心無非是吃、玩、睡,作為家長也不能有什麼作為吧。至於什麼早教班啟蒙班,去了也無非是領著孩子做做遊戲玩一下玩具,看起來也沒什麼呀!身為家長,總不能這會兒教孩子認字、畫畫吧,大腦還沒發育到那個地步呢!其實,我很理解家長「有心無力」的心態。
  • 寶寶語言敏感期,家長做好「聽和說」,輕鬆養出小小演說家
    0-6歲是寶寶一生當中的語言敏感期,不同年齡段的寶寶,語言能力發展情況不盡相同。在語言敏感初期,孩子善於模仿家長的一言一行,但是,他們的這種模仿是缺乏分辨力的,如果家長經常爆粗口、說髒話,孩子會無選擇、無目的地模仿。所以家長一定要給孩子營造一種健康的語言環境,注意自己的言行。
  • 寶寶空間敏感期在什麼時候
    寶寶空間敏感期在什麼時候2020-12-03 18:03:32出處:PCbaby作者:佚名@視覺中國  寶寶的空間敏感期一般在2周到4周歲之間。在這段時期,寶寶會有一個通過自己的身體來感受長寬高這些立體空間的過程。
  • 育兒 | 寶寶物權敏感期,家長如何應對很重要
    ,是寶寶物權意識的敏感期,這個時期的寶寶完全就是一個「小霸王」,把自己的東西管得特別牢,誰都不能碰一下,一旦動了他的東西,就會發脾氣、大哭大鬧。處理得當,孩子將在這個階段獲得安全感和自信心。到了差不多2歲多,孩子開始進入物權意識的敏感期,常常說「這是我的」「那是我的」。處於這一階段的孩子,你會發現他什麼東西都不肯和別人分享,甚至媽媽也要不出他手裡的東西。
  • 專注兒童敏感期教育 奇卡讓孩子一生受益
    兒童敏感期意味什麼?另外,在敏感期,孩子對特定的事情有著天然的、極大的興趣。我們有針對性的提供對應的、持續不斷的刺激,可讓孩子迅速獲得大量的認知信息。從而更好的發展孩子的認知能力,為今後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舉一個簡單的例子,0-3歲前,在一個多語言家庭環境中,寶寶可輕鬆愉快的掌握多門語言。寶寶可以暢快自如地與說中文的爸爸、說英文的媽媽、說方言的爺爺奶奶進行交流。
  • 寶寶三歲之前,以下習慣家長要早點開始培養,讓娃一生受益
    醫生認為,還是跟日常不良的生活習慣有關,而在這些年輕人看來,熬夜、吸菸、喝酒無傷大雅,但是真要發生什麼事情,造成的危害不容小覷。,我更加堅定了讓孩子養成好習慣的決心,我們陪伴他的時間畢竟有限,而想要他以後的人生過得更好,我們有責任提前為他鋪路,而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也成為越早開始也早受益的事情。
  • 2歲寶寶該學什麼?及時抓住寶寶敏感期,讓寶寶學會這5種本領
    那麼,該如何抓住孩子的敏感期,培養他去學些什麼呢?兩歲的寶寶,我們應該讓他在家做些什麼呢?有這種困惑的寶媽還有很多,因為兩歲的寶寶正處於自主意識萌芽的時候,好奇心強、探索力強,對外面的人和事具有強烈的求知慾望,而此時又缺乏老師、幼兒園的引導,只能靠父母來教,所以很多父母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 寶寶行走敏感期,聰明家長實行「3給3不要」原則,寶寶越走越健康
    文|美育兒那些事什麼是寶寶行走敏感期?是指在0-2歲的寶寶,在剛剛學會走路的時候對空間的一種探索,這個時期的寶寶對走路十分的熱衷,喜歡通過走路去感知事物,他們不會覺得累,會不停的走,這就是孩子的行走敏感期。
  • 寶寶「口腔敏感期」時,家長這麼做,有益孩子健康成長
    模仿他人孩子的模仿能力比我們想像中的要強許多,孩子出現吃手指、咬東西的行為的時候,家長會覺得很莫名其妙或是很驚訝。但是,家長不知道的是,這個行為或許是寶寶在家裡的某個人或物之中學來的。電視機裡的動漫人物就是寶寶一個很好的模仿對象,寶寶在潛移默化中就學會了吃手指行為,還慢慢的把這個行為轉化為一種習慣。孫瑞雪在《捕捉兒童敏感期》一書中這樣寫到:「當兒童出生時,他能夠使用的器官就是他的口、眼睛和體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