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歲是寶寶模仿敏感期,忽視模仿敏感期,難以糾正壞毛病

2020-09-10 家有兒女一二

孩子是天生的模仿者,從出生之後,他們便會有意識或無意識地模仿大人說話的聲音和表情,以及一些小動作。比如,你對著幾個月大的孩子說話,他們也會「咿咿呀呀」地模仿;你對著幾個月大的孩子做鬼臉、哈哈大笑,他也會學著你的樣子做鬼臉、哈哈大笑,並且還興奮地手舞足蹈。

等到孩子大一些的時候,他們會學小狗「汪汪」的叫聲,模仿大人和別人搖手說「再見」,甚至學著媽媽的樣子來親吻爸爸,學著小青蛙的樣子一蹦一跳的。到了3-5歲的時候,由於語言和思維能力得到一定的發展,肢體動作已經變得越來越熟練,再加上孩子的好奇心越來越旺盛,他們的模仿能力和模仿行為就達到了最強的程度。而與嬰兒時期的簡單模仿相比,在這段時期內,孩子不僅會模仿大人的動作和行為,更會模仿大人們和其他小朋友的行為習慣、品格修養。也就是說,孩子進入了模仿敏感期,特別容易受大人和同伴行為的影響,進而積極地模仿他們,不管這行為是好的還是壞的。

日常生活中,如果父母時常對孩子大呼小叫,一點點小事就發脾氣,那麼孩子就會變得非常粗魯,脾氣暴躁,而且沒有一點兒禮貌;如果父母對別人冷漠,看到受傷的小動物或是乞丐,不僅不給予幫助,反而嗤之以鼻,那麼他們的孩子也會成為一個毫無愛心的人。

孩子是熱情的觀察者,更是一個天生的模仿者。在這個階段,孩子對大人的行為和品德具有很強的模仿力,很容易受到大人行為的影響。因此,父母應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引導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品格修養。

  1. 給予孩子積極的引導和指導

2歲後的寶寶會進入模仿敏感期。在這個階段,模仿可以給予孩子帶來快樂,更可以讓孩子慢慢成長,學會和掌握各種動作和行為,使智能和體能都得到更好的發展。但是由於孩子能力和智力上的不足,模仿行為可能會失敗,或是出現錯誤。比如,在模仿父母拿筷子、穿鞋子的時候,孩子可能可能拿不住筷子、穿錯了鞋子。

這時候,我們不要急於糾正,也不要過於在意孩子的失敗。只有給予孩子及時的鼓勵,讓他在失敗之後再去嘗試和模仿,他才能獲得真正的成長,掌握各種生活技能。

另外,父母一定要有意識地引導和教育孩子,讓孩子多模仿和練習,否則很有可能影響孩子的語言、行為,以及思維能力的發展。

  1. 注意自己的言行,給孩子樹立好榜樣

孩子每一次的成長,都是從模仿大人開始的。就如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所說的一樣:「每個瞬間,你看到孩子,也就是看到了自己;你教育孩子,也就是教育自己,並檢驗自己的人格。父母的善良,孩子們能模仿到!」

因此,想要讓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品格修養,我們就必須約束自己的言行舉止,避免做出失禮、失德的行為。

  1. 不要讓孩子模仿危險的動作和行為

很多好奇的寶寶看到大人幹什麼都要模仿,這時家長應該注意了,儘量避免讓孩子模仿大人打打火機、用剪刀、插電源等。

相關焦點

  • 什麼是寶寶模仿敏感期?家長注意以下問題,寶寶將受益一生
    浩浩媽最近發現一歲的小寶總會做出一些令她意想不到的舉動,比如揮著小手說著「打,打,打」。開始浩浩媽還沒什麼在意,直到有天,她又一次當著小寶的面教訓大寶,小寶聽到後,一邊向哥哥揮著小手,一邊說「打,打,打」,浩浩媽恍然大悟。寶寶模仿敏感期在於「模仿」二字,許多家長會認為那麼小的孩子他能懂什麼,所以在寶寶面前總是毫不避諱。
  • 3歲寶寶家長被「叫談話」,面對娃的模仿敏感期,父母該如何引導
    很顯然,叮噹的模仿能力特別強,而他又沒有一定明辨是非的能力,所以不管別人行為是好是壞,叮噹都會照單全收。老師覺得如果孩子沒有自己的主見,易被外界因素幹擾,那麼在成長的過程中很容易被他人誘惑,所以才會找叮噹父母談話,希望他們能夠引起重視。
  • 3歲寶寶家長被「叫談話」,面對娃的模仿敏感期,父母該如何引導
    很顯然,叮噹的模仿能力特別強,而他又沒有一定明辨是非的能力,所以不管別人行為是好是壞,叮噹都會照單全收。老師覺得如果孩子沒有自己的主見,易被外界因素幹擾,那麼在成長的過程中很容易被他人誘惑,所以才會找叮噹父母談話,希望他們能夠引起重視。
  • 孩子愛模仿大人,面對模仿敏感期的孩子,引導方法很關鍵
    1歲多的孩子,在語言方面會模仿周圍人說話,父母說什麼樣的話,只要孩子能模仿,孩子也會說出來。當然,最開始,他只能模仿詞彙,還說不出一個完整的長句子來。從那以後,我對女兒再說話時,就會注意說一些比較優美的話,像「好寶寶」、「乖」、「真聽話」、「真好看」等等。果然,幾天後,女兒嘴裡的話也換成了這些優美的語言。敏感期分析當1歲多的孩子發現一個詞語能與一件事物相匹配時,他就會不斷地重複進行這樣的匹配。比如,當孩子發現自己喊「媽媽」時,就會有一個「哎」的聲音作回應。
  • 對孩子的模仿敏感期,你了解多少呢?
    ,順應孩子敏感期的發展。所以在孩子小的時候,你就可以去模仿他,他看見你跟他一模一樣的表情的時候,就會特別的開心。模仿就是人類最原始的學習,在孩子0~3歲的階段,模仿也是他們非常重要的一個智力發展的過程。
  • 藝博家庭教育——孩子的模仿敏感期到了,我該怎麼辦?
    有位家長留言說:「孩子快兩歲了,前段時間朋友來家裡玩,孩子就特別不懂事,朋友每說一句話,做一個動作,他都要模仿。我覺得這樣讓我特沒面子,所以就訓斥了孩子,但是後來我發現孩子這種模仿別人的舉動有些頻繁,這是不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敏感期呢?我需要注意什麼?」人類的不斷進化就是模仿的過程,比如說我們模仿牛馬,就有了馬車,我們效仿飛鳥,就有了飛機。
  • 孩子喜歡模仿別人言行,3個方法解決孩子的"模仿敏感期"
    主要是因為孩子進入了"模仿敏感期"在這段敏感時期內的孩子,對自己的個人喜好和風格沒有清晰的認知,處於獨自摸索的階段。如果孩子看到別人的言行舉止和自己天差地別,在好奇心的趨勢下,孩子便會模仿體驗對方的言行,像是說話的風格或是行走的姿勢,以及標誌性動作。
  • 盲目模仿很可怕,家長要警惕,教您幾招幫助孩子度過模仿敏感期
    尤其是孩子到了模仿敏感期,他會不厭其煩的多次重複自己的模仿行為。一旦他們模仿的是壞事,那麼後果不堪設想。,家長必須要提防,小心孩子學壞小陳的女兒萌萌今年6歲了,是一個非常聰明可愛的孩子,在平常的生活裡萌萌非常喜歡模仿大人,每當周圍的大人看到萌萌努力模仿大人的模樣都覺得非常可愛,讓人覺得忍俊不禁。
  • 寶寶的敏感期,我們能不能忽視
    寶寶在肚子裡的時候,就開始學習一些育兒知識。生怕寶寶出生後,自己手足無措。現在寶寶1歲10個月了,經歷了好幾個敏感期,一直都小心翼翼地呵護著。第一個敏感期:寶寶一出生就愛吃手,這是口的敏感期,這是寶寶在探索空間,是空間的敏感期;第三個敏感期:寶寶到了1歲左右,有的寶寶已經開始走路了。他們喜歡爬上爬下,或者是愛走危險的道路,越是危險的他們越愛幹。又或者愛擰螺絲或者把手指放在插座孔裡。這些動作把大人嚇得可不輕。這也同樣是寶寶在探索空間。
  • 0-3歲這5個敏感期很關鍵,父母千萬別不當一回事!
    口腔敏感期的沒有得到滿足的孩子,一歲之後可能出現補償性的反應,喜歡把東西放在嘴巴裡品嘗,甚至出現咬人的情況。建議:吃手的確不衛生,但父母阻止寶寶吃手後,也要給寶寶提供不同質地、形狀、味道的東西來啃咬,例如牙膠、胡蘿蔔做的磨牙棒。
  • 孩子盲目模仿需警惕,教您幾招,幫助孩子度過模仿敏感期
    尤其是孩子到了模仿敏感期,他會不厭其煩地,多次重複自己的模仿行為。一旦他們模仿的是壞事,那麼後果不堪設想。3.幫助孩子理解他人的感情孩子在不斷的模仿當中能夠理解他人的感情教您幾招,幫助孩子度過模仿敏感期
  • 家長眼裡的這些壞毛病,其實是孩子智力飛速發育的表現
    因此,教師和父母必須隨時留心觀察兒童實際生活及其表現,發現和把握兒童在各個階段出現的這種心理現象,並及時地進行引導、幫助和鼓勵,否則將對兒童的發展造成難以彌補的缺陷,因而埋沒其某些特殊才能。孩子在敏感期得到充分發展,智力會迅速發育,快速形成自己的思考能力,同時也會擁有很強的安全感,從而對自己也充滿信心。 可在敏感期的孩子,經常會做一些在大人眼裡被化為「壞毛病」的行為,而家長眼裡的這些「壞毛病",其實是孩子智力飛速發育的表現。
  • 0-1歲寶寶有5大成長「敏感期」,家長利用好了,寶寶將更聰明
    0-12個月的寶寶,將會經歷5大成長敏感期,家長千萬要重視,一旦利用好了,寶寶將更聰明。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分別有哪些敏感期。 一、口欲期 一般寶寶在2個月左右開始進入口欲期,他們通過吮吸手指,讓自己在「口欲期」得到滿足,進行自我安慰。
  • 0-1歲寶寶有5大成長「敏感期」,家長利用好了,寶寶將更聰明
    受敏感期的驅動,寶寶在一段時間內,會不斷重複這種行為,順利度過一個敏感期後,寶寶的心智水平便會上升到一個新的層面。0-12個月的寶寶,將會經歷5大成長敏感期,家長千萬要重視,一旦利用好了,寶寶將更聰明。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分別有哪些敏感期。
  • 寶寶3歲前出現的敏感期的教養要點
    以下幾點建議,可以幫助父母及時把握孩子的敏感期:秩序的敏感期秩序敏感期時間:出生到3歲。秩序敏感期表現:一個剛剛滿月的孩子,家人把他抱到樓下,孩子就哭了,過了一會兒,把他抱到原來的房間,孩子就不哭了。這表明,孩子對環境、對他原來生活的房間的秩序有了感覺。
  • 兒童敏感期列表(一)
    0歲至2歲半 1.視覺敏感期:剛生下來,對明暗相間的地方感興趣。不要錯過寶寶眼睛受光的敏感期。 2.口的敏感期:包括用口進行的味覺和觸覺的過程。一般是在0---1歲出現。用口感覺事物,認識事物,不斷練習使用牙齒,使用舌頭。
  • 疫情居家,讀懂3-6歲兒童5個敏感期,教育好孩子才能事半功倍
    在這段居家抗擊疫情的特殊時期,正是我們好好陪伴孩子,對孩子的日常行為進行觀察、糾正的好時機。很多時候我們會對孩子們表現出來各種蠻不講理、語出驚人的行為感到不解,其實那是孩子進入了「敏感期」的表現。012-3歲語言的敏感期
  • 寶寶喜歡穿大人的鞋,說明進入「敏感期」,做好3點讓寶寶變聰明
    其實當寶寶開始對大人的鞋子感興趣時,就已經進入「敏感期」了,此時的寶寶觀察能力很強,也特別喜歡模仿和學習。此時的寶寶學習能力很強,如果寶寶發現了自己很感興趣的東西,會持續關注和研究,直到寶寶內心需求得到完全滿足為止。此時的寶寶特別喜歡模仿大人的舉動,如果家長能夠及時發現寶寶的敏感期,可以在這個階段對寶寶進行引導和教育,可以讓寶寶快速成長和進步。
  • 什麼是幼兒敏感期?如何判斷寶寶是否處於敏感期?
    其實,這個男孩的悲劇就在於他錯過了眼睛感光的敏感期。相關的經驗一再證實,如果孩子在各個敏感期受到了幹擾和阻礙,使得他不能正常使用身體的各個功能,相關的功能就會消失。如果不能使用耳朵,耳朵就會失聰;不能使用鼻子,鼻子就不會有嗅覺;不能使用手,手就會沒用;不能使用腿腳,腿腳就很難再行走……這裡,提到了一個概念——敏感期。敏感期,最早是由義大利偉大的教育家蒙臺梭利提出來的。
  • 幼兒不可錯過的十大心理發展的敏感期
    語言發展的敏感期(3個月-2歲左右)3個月到10個月開始萌芽。語言和說話是2回事。說話指的是發音,可以把話說出口;語言是指說出來的話是否有意義。如果刺激過量,5-6個月就會出現多音節的發音;10個月會出現「啵啵啵」「破破破」這樣的爆破音;也會出現模仿的跡象,開始出現語言的黃金期。語言的黃金期是從10個月一直到5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