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歲寶寶有5大成長「敏感期」,家長利用好了,寶寶將更聰明

2020-12-19 騰訊網

寶寶在不同的階段,會表現出不同的行為特點,例如在某個階段,TA只愛媽媽抱,任何人都替代不了媽媽;又或者有一天你突然發現寶寶愛上了吃手,無論如何都阻止不了。

其實,這些都是寶寶處在某個「敏感期」的表現。受敏感期的驅動,寶寶在一段時間內,會不斷重複這種行為,順利度過一個敏感期後,寶寶的心智水平便會上升到一個新的層面。

0-12個月的寶寶,將會經歷5大成長敏感期,家長千萬要重視,一旦利用好了,寶寶將更聰明。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分別有哪些敏感期。

一、口欲期

一般寶寶在2個月左右開始進入口欲期,他們通過吮吸手指,讓自己在「口欲期」得到滿足,進行自我安慰。

除了吃手,此時寶寶不管拿到什麼東西,都喜歡放到嘴巴裡面嘗一嘗。很多媽媽把寶寶「吃手」、「啃玩具」的行為看成是寶寶的壞習慣,整天想著該如何糾正寶寶的行為。

其實吃手是有好處的,寶寶能夠靈活的吃到手指,需要運用到感覺系統和運動系統的協調配合才能完成,吃手時口腔獲得的刺激還能促進寶寶的大腦發育。而且,吮吸手指獲得的安全感,可以幫助寶寶更快的進入睡眠。

如果是處在出牙期的寶寶,啃手指還能夠起到磨牙齦,緩解牙癢的作用。吃手是寶寶生長發育的正常生理反應,家長不用焦慮。

這個階段的寶寶是用口腔來探索世界的,媽媽強行糾正,反而不利於寶寶的成長。蒙氏理論認為,如果寶寶在口腔探索期得到足夠的滿足了,這個敏感期持續的時間相對會更短;如果父母阻止寶寶的這種探索行為,寶寶的口腔敏感期可能會持續很長時間,甚至還可能會反覆出現。

因此,媽媽們要做的不是整天守著寶寶,不讓他吃這吃那,而是把有危險的物品收藏起來,給寶寶提供乾淨衛生的磨牙玩具、洗乾淨寶寶的小手,讓他盡情地咬。寶寶的口腔探索欲望得到滿足了,自然會順利過渡到下一個成長階段。

如果寶寶吃手比較嚴重,如長期多頻次的吃手而引起手指變形、破皮;超過5歲還吮吸手指,對口腔上壁(上顎)以及牙齒的排列產生影響等過度吃手,家長則需要幹預引導。

家長可以在每次餵養後給予寶寶更多的安撫;多和寶寶進行動手的遊戲;幫助寶寶經常洗手,清潔手指;小月齡的寶寶如果願意接受安撫奶嘴,可以用來滿足寶寶的吃手需求等。

二、情感發育期

(1)1~3個月

寶寶在沒有滿月的時候,就會露出反射性微笑或擠弄五官。但在2個月以後的微笑,才真正的表示開心和友好。

寶寶和家長的互動越多,大腦的發育程度就會越高,而且可以將寶寶的注意力從本能需求(飢餓、脹氣、疲勞)上轉移開,削弱本能需求原本對寶寶行為的強烈影響力。

3個月時,寶寶會主動的用燦爛的笑臉和人「聊天」,同時發出一些聲音來吸引家長的注意力。

這一時期的寶寶面部表情和肢體語言開始豐富,溝通能力增強,可以模仿一些動作和面部表情。

(2)4~7個月

4~7個月的寶寶由只顧著吃飽、睡足變得衝動,開始關注外面的世界。喜歡和人玩耍,開始對鏡子產生興趣,關注其他人的情感並且會作出反應,經常表現得很快樂。

性格特質也會極大的表現出來,家長要包容寶寶的性格而不是改變。通過辨別和了解寶寶的性格,減少撫養寶寶的壓力。

(3)8~1歲

8個月~1歲的寶寶,開始會區分熟悉和不熟悉兩種情況的不同。接觸陌生人時會緊張是寶寶情感發育的第一個裡程碑。

這一時期,寶寶也會變得更「黏」著家長,這就是分離焦慮症的開始。分離焦慮症通常在10個月~1歲半時達到頂峰,然後在1歲半~2歲逐漸消失。

這一時期寶寶開始對陌生人表現出害羞和不安,在家長離開的時候哭泣,喜歡在遊戲中模仿他人,開始試探家長對自己行為的反應,還會重複一些動作來吸引注意力,在穿衣服的時候主動伸手和伸腳等。

三、大動作發育期

關於寶寶的大動作發育,民間有句廣為流傳的話——「二抬三翻六坐七滾八爬九扶立周會走」。這句話大體上總結了寶寶大動作發育的一般規律,但寶寶的大動作發育存在個體差異,有的寶寶發育早一點,有的寶寶發育晚一些,這都是正常的。

然而,很多爸媽為了促進寶寶的大動作發育,會經常性人為地訓練寶寶。例如,寶寶剛學會邁一兩步,大人就常常扶著寶寶的腋下,讓寶寶多走路。實際上寶寶的大動作發育,是以身體發育為基礎的,過多的人為訓練,可能會給寶寶的脊椎、骨骼、肌肉等,帶來更多壓力。

想要促進寶寶的大動作發育,正確的做法是什麼呢?讓寶寶盡情地探索、遊戲,是促進他大動作發育的最佳法寶!

(1)首先,媽媽要做的第一件事是「放手」,不要整天把寶寶抱在懷裡,多讓他在床上、或乾淨的地毯上趴(或者坐、爬)。

(2)此外媽媽要多在旁邊陪著寶寶,跟他說話、做遊戲、拿玩具在前面吸引寶寶。這時寶寶為了跟你更好地互動,會不斷地練習自己學會的小本領。

(3)探索的過程中,如果寶寶需要你的幫助,例如翻身到一半翻不過來了,或者走了兩步突然停了下來、顫顫巍巍的不敢邁出下一步,這時媽媽就要果斷出手,給予寶寶幫助了。

聰明的媽媽會把大動作發育的主動權交給寶寶,而不是幹預太多,揠苗助長!

四、精細動作發育敏感期

寶寶的精細動作,主要指寶寶手指或足部的動作,1歲前是寶寶精細動作發育的關鍵期,媽媽做到以下幾點,能讓寶寶的精細動作發育得更好:

(1)少給寶寶帶手套,多讓寶寶去抓質地不同、大小不同的玩具。

(2)媽媽常把自己的手放到寶寶的掌心,讓寶寶抓握,刺激寶寶的抓握反射。

(3)媽媽有意識地向寶寶的某隻手傳遞玩具、食物,或者在寶寶面前示範,如何將玩具從一隻手傳到另一隻手,讓寶寶反覆練習,學會「換手」。

(4)和寶寶玩撕紙的遊戲。

(5)也可以把寶寶的輔食切成小條小塊,讓寶寶抓著吃,如蒸熟的土豆條、南瓜小塊、蘋果條等。

(6)不過早給寶寶穿鞋子,如果天氣不冷,儘量讓寶寶的足底接觸地面,有利於鍛鍊寶寶足底的靈敏性。

五、語言發育期

寶寶說話早晚各有差異,但典型的語言發育時間,家長還是有必要參考一下。

很多寶寶在9-12個月開始咿咿呀呀學說話,但是千萬不要等到這個時候才多跟寶寶說話,實際上從寶寶一出生開始,他就開始對媽媽的聲音產生興趣了。這時媽媽對著寶寶輕聲說話,能讓寶寶很快樂;在寶寶哭鬧的時候,媽媽的聲音還能帶給寶寶很多安慰。

例如,你正在洗手不能馬上抱寶寶,此時寶寶哭了,你告訴他「寶寶乖,媽媽在洗手,馬上就來抱你了,等媽媽一下。」這時大部分的寶寶聽到媽媽的聲音了,都會停止哭鬧,乖乖地等待媽媽。這個階段的寶寶雖然還不會說話,但他小小的腦袋,時時刻刻都在嘗試著理解大人的話。此時媽媽應該做的是:

(1)多在寶寶面前說話,當寶寶在嘰嘰咕咕、嗯嗯啊啊地「演講」時,媽媽要認真地聽,寶寶一停下來,就馬上回應他,重複他的發音,或者用你的話跟他交流,主動與寶寶「對話」。

(2)回應寶寶時,表情要豐富,語調要稍微升高,這樣更能激發寶寶對語言的興趣。

好啦,今天的內容就到這裡,看完這篇文章,您有什麼想說的呢?歡迎大家踴躍討論!您的每一次點讚、評論、分享都是對小編莫大的支持。更多嬰幼兒育兒知識,敬請期待!歡迎大家關注。

相關焦點

  • 0-1歲寶寶有5大成長「敏感期」,家長利用好了,寶寶將更聰明
    受敏感期的驅動,寶寶在一段時間內,會不斷重複這種行為,順利度過一個敏感期後,寶寶的心智水平便會上升到一個新的層面。0-12個月的寶寶,將會經歷5大成長敏感期,家長千萬要重視,一旦利用好了,寶寶將更聰明。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分別有哪些敏感期。
  • 聰明寶寶養成記:0-3歲寶寶,10大敏感期的特點與建議!家長收好
    孩子0-6歲有31個敏感期,這是著名教育專家蒙特梭利提出的。那麼0-3歲的寶寶有哪些敏感期,家長在日常生活中該如何抓住這些敏感期進行教育呢?所以1-2歲的寶寶非常喜歡走,家長要記住一點,一定不要怕孩子累,總抱著孩子或者把孩子放推車裡,只要孩子願意走,就讓孩子多走,是不會累的。1.5-3歲--小肌肉發育的敏感期所謂的小肌肉指的是手,小肌肉發育的敏感期孩子特別喜歡捏東西,拿放插拔拍敲等。
  • 聰明寶寶養成記:0-3歲寶寶,八大敏感期的特點與建議!家長收好
    有很多家長奇怪,孩子怎麼有那麼多「壞習慣」和「怪癖」:吃手指甲、亂扔東西、不服管教……其實這些問題背後,掩藏著的是一個重要且寶貴的概念:敏感期。在不同的敏感期,孩子對外界的興趣和需求不同,只有抓住這些關鍵時期,才能將教育效果發揮到最好。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
  • 6歲之前,寶寶必定會經歷這5個敏感期!這樣陪玩,會越來越聰明
    這其實是因為娃們的敏感期,也就是學習爆發期到了!0~6歲的孩子,其實就是依靠著一個又一個的敏感期來成長和發展自己的。家長可以從增加孩子的詞彙量、讓孩子樂於交流、提高表達能力和語言理解能力這4個方面入手,利用孩子的語言敏感期,促進其語言發育。
  • 6歲之前,寶寶必定會經歷這5個敏感期!家長該如何陪玩?
    這其實是因為娃們的敏感期,也就是學習爆發期到了!0~6歲的孩子,其實就是依靠著一個又一個的敏感期來成長和發展自己的。所謂敏感期,就是孩子在某個月齡段裡,會對某種特定技能表現出強烈的興趣和學習能力。對於家長來說,在悄悄「吐槽」之後,更重要的是學會如何在對的時間,做對的教養。
  • 0-6歲是寶寶的語言敏感期,家長做好引導,培養孩子的語言能力
    研究表明:在2歲左右語言能力發育遲緩的孩子,在7歲時,依然有1/5孩子的語言能力不及同齡人。現代社會競爭壓力大,父母也會不自覺的將這種壓力或憂鬱傳導在養育孩子方面。早早的給孩子報類似於左右腦開發、表演口才等早教班,目的就是為了讓孩子不落後於他人。
  • 0-6歲是寶寶的語言敏感期,家長做好引導,培養孩子的語言能力
    研究表明:在2歲左右語言能力發育遲緩的孩子,在7歲時,依然有1/5孩子的語言能力不及同齡人。 現代社會競爭壓力大,父母也會不自覺的將這種壓力或憂鬱傳導在養育孩子方面。早早的給孩子報類似於左右腦開發、表演口才等早教班,目的就是為了讓孩子不落後於他人。
  • 早教,幫助0-3歲寶寶抓住四個學習敏感期
    有人說「三歲之貌、百歲之才」,意思是說3歲之前形成的才華能決定他的一生。並有「三歲看大,七歲看看老,十歲定終生」的說法,這是說幼兒時期所受的教育和養成的習慣,年至80歲還保留著。那麼我們該怎麼早教呢?根據大量的科學數據統計,科學家已經把寶寶的成長發育規律研究透了,驚人地發現0~3歲的寶寶在某一段時間段內學某項技能特別迅速,於是科學家們就把這個時間段稱為「敏感期」,但注意,某項特定技能的敏感期一生只會出現一次。
  • 抓住0~1歲這些成長關鍵期 讓寶寶越來越聰明
    第一次成為小寶貝的父母,我們一定都是小心翼翼,想要給他最好的呵護,最好的成長。在寶寶1歲前,這些成長關鍵期可別錯過哦!1、口腔敏感期你有沒有發現,寶寶從2個月左右開始,就不知不覺會喜歡吃手2、大動作發育「三抬四翻六坐七滾八爬九扶立周會走」是常聽到的俗語,這是指寶寶大動作發展的規律,你家寶寶跟上這個步驟了嗎?但是每個寶寶發育情況略有差別,在實際生活中大動作發展快慢,都是正常的。
  • 寶寶語言敏感期在0-6歲 家長加以正確引導 培養孩子語言能力
    有研究表明,當孩子在2歲左右語言能力發育遲緩的孩子,在7歲的水壺依然有1/5孩子的語言能力不及同類的孩子。現代的社會競爭壓力大,很多父母為了孩子不要落後於他人,早早就給孩子報什麼左右腦開發班,表演口才班等,目的就是不要讓孩子落後於他人 。其實孩子的成長,都是遵循一定的規律的。
  • 寶寶行走敏感期,聰明家長實行「3給3不要」原則,寶寶越走越健康
    文|美育兒那些事什麼是寶寶行走敏感期?是指在0-2歲的寶寶,在剛剛學會走路的時候對空間的一種探索,這個時期的寶寶對走路十分的熱衷,喜歡通過走路去感知事物,他們不會覺得累,會不停的走,這就是孩子的行走敏感期。
  • 0-1歲寶寶5個智力發育關鍵期,家長千萬別忽略!
    受敏感期的驅動,寶寶在一段時間內,會不斷重複這種行為,順利度過一個敏感期後,寶寶的心智水平便會上升到一個新的層面。那麼,0-12個月的寶寶,將會經歷哪些成長敏感期呢?1、口腔敏感期大約從4個月大開始,寶寶的嘴巴慢慢出現了咀嚼的動作,此時的他不管拿到什麼東西,都喜歡放到嘴巴裡面嘗一嘗。
  • 認識寶寶的發育的敏感期
    正如文學家蒙田說:「萬物都有自己的季節,你錯過了這個季節,就很難補救與改善了。」對於寶寶的教育也是這樣,一定要抓住寶寶成長的敏感期進行教育,如果錯過了寶寶長長的的敏感期,那麼寶寶的一生就被耽擱了。一個新生命呱呱墜地以後,就在不斷地由小變大,由什麼也不懂變得能說會做。這個「變」的過程,醫學上成為發育。
  • 寶寶喜歡穿大人的鞋,說明進入「敏感期」,做好3點讓寶寶變聰明
    1、營造出良好的成長環境寶寶進入敏感期之後,會對身邊的人和事特別感興趣,也很喜歡學習,所以家長要給寶寶營造出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不要經常對寶寶大吼大叫,多抽時間陪伴寶寶,培養寶寶的興趣愛好,這樣做會讓寶寶願意用大腦思考
  • 0-2歲半寶寶行走敏感期,學步車看似方便實則危害大
    導語: 0-2歲半寶寶行走敏感期,學步車看似方便實則危害大提到孩子行走敏感期,不得不講兒子小時候的故事。記得那個時候孩子剛剛八個月左右,因為在家裡幹個體診所,孩子沒有人照顧,比較省事的辦法就是為孩子準備個學步車,這不但能節約我的時間,孩子也能不那麼拘謹。無拘無束,只要在家裡面設定的範圍就可以自由活動。
  • 0~3歲寶寶的這幾個行為,是變聰明的表現!家長們注意啦!
    1、0~1歲:吃手指 對大多數寶寶來說,通常到五歲時這個習慣就會逐漸消退,所以現在強硬地制止寶寶吮吸手指 小貼士:如果寶寶吃手的持續時間過長吮吸力度非常大,讓寶寶手指皮膚開裂,並可能影響寶寶的嘴型或者牙齒整齊時,爸爸媽媽就有必要進行幹預了。
  • 什麼是寶寶模仿敏感期?家長注意以下問題,寶寶將受益一生
    其實現在的寶寶一個個都是人小鬼大,精著呢!比如看到哥哥爬沙發,小寶也跟著爬;看到哥哥張嘴說「啊」,小寶也跟著張嘴「啊」;看到媽媽把垃圾扔垃圾桶,小寶也跟著把鞋子扔垃圾桶;看到大家揮手再見,小寶也會跟著揮手。也許小寶還不能完全理解這些行為的意義,但是他卻愛跟著模仿,這就是模仿敏感期。模仿敏感期有哪些階段?
  • 抓住0~6歲孩子5大敏感期,成長路上父母不迷茫,孩子更聰明!
    03空間的敏感期空間的敏感期的發展從0歲開始一直持續到6歲。有沒有發現寶寶在1歲左右,很喜歡扔東西,把東西扔在地上,媽媽撿起來,還是繼續扔。其實這是兒童最早的對空間的感受,這個物體和那個物體是分離的。寶寶喜歡壘積木,然後推倒,樂得哈哈笑,這也是對空間感受的一種過程。寶寶還努力實現對空間的探索,喜歡爬高,凡是能攀爬的地方,都會捕捉到。
  • 育兒 | 寶寶物權敏感期,家長如何應對很重要
    還有有的家長則淡然處置,不管不問,寶寶們為了爭搶玩具衝突升級大打出手,雞飛狗跳,哭起「哇」聲一片;更有甚者,家長們親自上陣,「以牙還牙」替另一個家長「管教」孩子,最後很可能上升成家長間的「爭鬥」,在孩子面前大動幹戈……這些做法都不可取,寶寶喜歡搶別人的玩具,只是生長過程中必經的一個階段
  • 0-4歲,如何陪娃度過12大敏感期?這份敏感期詳解你很需要
    》書中提到:所謂敏感期,是指在0-6歲的成長過程中,兒童受內在生命力的驅使,在某個時間段內,專心吸收環境中某一事物的特質,並不斷重複實踐的過程。1、光感敏感期:0-3個月特點:剛出生的寶寶對光非常敏感,這是寶寶需要適應白天和晚上的光線差異。所以,白天要拉開窗簾,晚上要關燈睡覺,讓寶寶適應自然的光線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