聰明寶寶養成記:0-3歲寶寶,10大敏感期的特點與建議!家長收好

2020-08-27 尚澄兒童教育

孩子0-6歲有31個敏感期,這是著名教育專家蒙特梭利提出的。那麼0-3歲的寶寶有哪些敏感期,家長在日常生活中該如何抓住這些敏感期進行教育呢?

0--3個月--光感敏感期

0-3個月的寶寶對光非常的敏感,在育兒過程中,白天一定要拉開窗簾,並且告訴孩子,媽媽把窗簾打開了,你看天是亮的,現在是白天。晚上的時候要關燈拉窗簾,同時告訴孩子媽媽要關燈了,現在天黑了。

另外讓孩子多看一些黑白圖,對比比較強烈。

4--7個月--嗅覺發展敏感期

4-7個月的寶寶進入了嗅覺發展敏感期,對味覺非常的敏感。這個時候,可以讓寶寶嘗試不同的味道。甜的酸的等等,但是一定要從淡淡的開始,不能一下讓孩子接觸非常強烈的刺激性的味道。

這個月齡的寶寶,可以嘗試添加輔食了,不能太晚,因為輔食關係到寶寶口腔肌肉的發育,也就是影響到寶寶語言能力的發育。

4-12個月--口腔發育敏感期

4-12個月進入了口腔發育敏感期,口腔敏感期是一個非常值得重視的一個敏感期。這個月齡段的寶寶特別喜歡把什麼東西都放到嘴裡,然後手也伸到嘴裡,把能拿到的玩具先放到嘴裡啃啃。

家長一定不要阻止孩子的舉動,這樣會產生非常嚴重的問題,那麼應該怎麼應對呢?

第一點保證孩子的玩具是乾淨衛生的,經常進行清洗和消毒,孩子可以隨便往嘴裡放。

第二點當孩子把一個東西放到嘴裡的時候,家長要進行語言描述。比如孩子把積木放到嘴裡咬,這個時候要告訴孩子,寶寶這是積木,紅色的硬硬的,它是木頭做的,讓孩子知道玩具的名稱是積木。

第三點一定要給孩子示範一下,這個東西其他的玩法,比如積木孩子放到嘴裡了,我們在給孩子描述的同時,要告訴他可以這樣玩,把積木搭高,把及謬排長。這個時候你會發現孩子一直盯著看。多一段時間,就會發現孩子拿著積木搭高或者排列去了。

6--12個月--手臂發育的敏感期

手臂發育的敏感期,最容易引起誤會的一個表現是孩子扔東西,拿起東西來,使勁扔出去,而且笑得很開心,實際上扔東西是孩子非常重要的一個學習,因為當東西拿起來扔出去的時候,孩子可以感受到距離空間的變化,而且有的東西扔到地上還會彈起來,也會有聲音,讓孩子有一個聽覺方面的訓練。

所以當孩子拿著東西往外扔的時候,家長一定不要阻止,因為寶寶進入了手臂發育的敏感期。

家長除了不阻止之外,還要設置一些扔的遊戲,比如前面可以放一個筐,拿著小球讓寶寶扔到筐裡,拿著沙包去扔,讓孩子豐富的練習起來,或者拿著東西扔給家人,同時加入了一些認知方面的東西。

1--2歲--大肌肉發育的敏感期

大肌肉也就是腿部的一些動作,那麼一到兩歲進入大肌肉發育的敏感期,孩子特別喜歡走,家長抓都抓不住,走來走去孩子覺得非常開心。因為孩子之前總是趴著的,或者抱著的,現在終於可以自己走了,之前看不到的東西都可以看見了。

所以1-2歲的寶寶非常喜歡走,家長要記住一點,一定不要怕孩子累,總抱著孩子或者把孩子放推車裡,只要孩子願意走,就讓孩子多走,是不會累的。

1.5-3歲--小肌肉發育的敏感期

所謂的小肌肉指的是手,小肌肉發育的敏感期孩子特別喜歡捏東西,拿放插拔拍敲等。這個時候要求家長一定要是設置一些手部的精細動作的遊戲,陪孩子玩起來。

像這些手部的精細動作,完全沒必要去買很貴的玩具,利用家裡的物品就可以,拿著勺子讓他舀小米,拿一些小的東西讓他去捏,放到瓶子裡面,拿著吸管讓他捏著放到瓶子裡面等等,完全可以滿足孩子的需求。

1.5--4歲細微事物發育的敏感期

這個年齡段的寶寶對細小的東西非常感興趣,帶孩子出去玩的時候,如果家長認真觀察,孩子可能蹲在地上看螞蟻,會持續看幾十分鐘,這也是家長培養孩子觀察力的一個重要時期。

家長在打掃衛生的時候,比如地上有頭髮或者很細小的東西,可以讓孩子自己拿著滾刷或膠帶粘,你會發現孩子會非常認真地去做。有時候家長看不到的小東西,孩子都可以粘得非常乾淨。

另外家長可以陪孩子玩一些觀察力的小遊戲,比如拿畫筆在臉上畫一道,看著寶寶問媽媽有哪些變化,臉上有什麼不一樣嗎?或者在身上貼個小貼畫等等都可以,培養孩子的觀察力。

1.5-2.5歲--語言敏感期

一歲半到兩歲半的孩子進入了語言敏感期,也就是語言爆發期,這個時期一定要給孩子機會去大量的輸出、大量的說的機會,不止是輸入。比如之前給孩子讀繪本,描述繪本上的內容,這些全部是輸入,到了這個月齡呢,一定要大量的輸入輸出,讓孩子去背兒歌,跟著讀兒歌,背古詩等等都是可以的,給孩子不斷輸出的機會。

1.5--3歲--自我意識的敏感期

從一歲半開始,孩子開始不好管了,開始不聽父母的話了,當出現這種情況的時候,家長應該感到開心,因為孩子在成長,自我意識在不斷的發展。孩子進入這個年齡段會變得非常的執拗,非常的叛逆,家長要做好以下幾點:

1.一定不要強迫孩子,合理的需求一定要滿足孩子

那什麼叫做不能強迫孩子呢?比如孩子到了20多個月,下樓梯的時候要自己下去,而當媽媽要他抱下去,孩子一直哭,這就屬於強迫孩子。可以讓孩子自己上去,再走下來。雖然孩子下來得慢,但是滿足了孩子的需求,他就很開心。

如果家長非要按照自己的想法,孩子後續會帶來更多的問題,所以合理的需求,一定要滿足孩子。

2.5--4歲--社會規範敏感期

家長一定要抓住機會,讓孩子融入到集體生活中,讓孩子去練習社交,培養孩子一些社會規範。比如孩子玩滑梯的時候要排隊,這是社會規範;當只有一個東西的時候,大家要輪流玩,這也是社會規範。

孩子在兩歲半的時候,家長要抓住這個敏感期培養孩子,你會發現孩子會很快學會適應集體生活,而且會適應地非常好。

相關焦點

  • 聰明寶寶養成記:0-3歲寶寶,八大敏感期的特點與建議!家長收好
    下面,我們就細數一下0-3歲孩子成長過程中有哪些主要的敏感期:01光感敏感期(0-3個月)曾有新聞說一個義大利的小男孩,他有一隻完全正常的眼睛,但卻失明了。原因是當他剛出生時,這隻眼睛因輕度感染被繃帶纏了兩個星期,這對孩子造成了極大的傷害。
  • 0-1歲寶寶有5大成長「敏感期」,家長利用好了,寶寶將更聰明
    0-12個月的寶寶,將會經歷5大成長敏感期,家長千萬要重視,一旦利用好了,寶寶將更聰明。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分別有哪些敏感期。 一、口欲期 一般寶寶在2個月左右開始進入口欲期,他們通過吮吸手指,讓自己在「口欲期」得到滿足,進行自我安慰。
  • 0-1歲寶寶有5大成長「敏感期」,家長利用好了,寶寶將更聰明
    寶寶在不同的階段,會表現出不同的行為特點,例如在某個階段,TA只愛媽媽抱,任何人都替代不了媽媽;又或者有一天你突然發現寶寶愛上了吃手,無論如何都阻止不了。受敏感期的驅動,寶寶在一段時間內,會不斷重複這種行為,順利度過一個敏感期後,寶寶的心智水平便會上升到一個新的層面。0-12個月的寶寶,將會經歷5大成長敏感期,家長千萬要重視,一旦利用好了,寶寶將更聰明。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分別有哪些敏感期。
  • 0-6歲是寶寶的語言敏感期,家長做好引導,培養孩子的語言能力
    0-6歲是寶寶的語言發育的敏感期,家長抓住機會培養好孩子的語言能力,日後工作生活都會事半功倍。家長可以抓住機會做好引導工作★語言準備期:0-1歲大多數孩子在1歲前還是咿呀學語階段,即使會表達了,也只是一個字或兩個字的說。此階段的寶寶特別喜歡觀察人們的不同表情,從而感受不一樣的情緒和語言環境。
  • 0-6歲是寶寶的語言敏感期,家長做好引導,培養孩子的語言能力
    0-6歲是寶寶的語言發育的敏感期,家長抓住機會培養好孩子的語言能力,日後工作生活都會事半功倍。 家長可以抓住機會做好引導工作 ★語言準備期:0-1歲 大多數孩子在1歲前還是咿呀學語階段,即使會表達了,也只是一個字或兩個字的說。此階段的寶寶特別喜歡觀察人們的不同表情,從而感受不一樣的情緒和語言環境。
  • 早教,幫助0-3歲寶寶抓住四個學習敏感期
    有人說「三歲之貌、百歲之才」,意思是說3歲之前形成的才華能決定他的一生。並有「三歲看大,七歲看看老,十歲定終生」的說法,這是說幼兒時期所受的教育和養成的習慣,年至80歲還保留著。那麼我們該怎麼早教呢?根據大量的科學數據統計,科學家已經把寶寶的成長發育規律研究透了,驚人地發現0~3歲的寶寶在某一段時間段內學某項技能特別迅速,於是科學家們就把這個時間段稱為「敏感期」,但注意,某項特定技能的敏感期一生只會出現一次。
  • 寶寶行走敏感期,聰明家長實行「3給3不要」原則,寶寶越走越健康
    文|美育兒那些事什麼是寶寶行走敏感期?是指在0-2歲的寶寶,在剛剛學會走路的時候對空間的一種探索,這個時期的寶寶對走路十分的熱衷,喜歡通過走路去感知事物,他們不會覺得累,會不停的走,這就是孩子的行走敏感期。
  • 0-4歲,如何陪娃度過12大敏感期?這份敏感期詳解你很需要
    》書中提到:所謂敏感期,是指在0-6歲的成長過程中,兒童受內在生命力的驅使,在某個時間段內,專心吸收環境中某一事物的特質,並不斷重複實踐的過程。1、光感敏感期:0-3個月特點:剛出生的寶寶對光非常敏感,這是寶寶需要適應白天和晚上的光線差異。所以,白天要拉開窗簾,晚上要關燈睡覺,讓寶寶適應自然的光線變化。
  • 0~2歲親子共讀,遵循四個敏感期的發育特點,閱讀才能事半功倍
    第一階段:視覺敏感期視覺敏感期從寶寶出生會持續到2.5歲左右,這是孩子成長中的第一個敏感期,視覺處在高速發展期。家長可以準備黑白分明的卡片、玩具刺激寶寶的視覺發展。比如象棋棋盤、撲克、黑白花紋的玩具、黑白卡等。
  • 0~3歲寶寶的這幾個行為,是變聰明的表現!家長們注意啦!
    1、0~1歲:吃手指 對大多數寶寶來說,通常到五歲時這個習慣就會逐漸消退,所以現在強硬地制止寶寶吮吸手指 1歲以內,對於這種行為不用多加幹涉,爸爸媽媽們可以把寶寶的手指甲剪短、磨平、小手保持乾淨,讓寶寶可以放心吮吸。 建議:爸爸媽媽可以給寶寶買磨牙棒,磨牙棒可以緩解寶寶出牙期牙齦癢,家長它手指的形狀有助於鍛鍊寶寶的抓握能力。
  • 寶寶語言敏感期在0-6歲 家長加以正確引導 培養孩子語言能力
    有研究表明,當孩子在2歲左右語言能力發育遲緩的孩子,在7歲的水壺依然有1/5孩子的語言能力不及同類的孩子。現代的社會競爭壓力大,很多父母為了孩子不要落後於他人,早早就給孩子報什麼左右腦開發班,表演口才班等,目的就是不要讓孩子落後於他人 。其實孩子的成長,都是遵循一定的規律的。
  • 寶寶3歲之前,家長要「狠心」幫娃養成這三個習慣,將來會很省心
    俗話說「一眠大一寸」,這句話用來形容3歲前的寶寶最合適不過。除了身體發育十分明顯之外,寶寶的大腦發育也在飛速進行中。雖然人的智力有70%是靠遺傳,但大腦發育的結果卻是需要後天的培養。蒙特梭利的研究理論顯示:孩子的大腦發育和性格養成,在3歲的時候已經完成了60%,在6-9歲的時候就完成了80%。
  • 寶寶口腔發育敏感期?建議家長做這道輔食
    口腔發育敏感期,家長們一定要抓住口腔發育的細節!1.味覺敏感期(4-7個月)特點:寶寶自己的口腔可以感覺到甜、鹹、酸等滋味。保護建議:基於食物原有的酸甜口味,在輔食添加之初,就要培養寶寶養成良好的味覺習慣。
  • 0-7歲寶寶的24個學習黃金期,家長應給予正確引導
    敏感期的理論由義大利教育家蒙臺稄利提出,敏感期不僅是寶寶學習的黃金期,同時也影響其心靈、人格的發展,由不少學者在此基礎上研究這個理論,並擴展出寶寶經歷的幾個敏感期。1、光感的敏感期 0-3個月●特點:剛出生的寶寶對光感非常敏感,這時寶寶需要適應白天和晚上的光線差異,所以白天要拉開窗簾,晚上要關燈睡覺,讓寶寶適應自然的光線變化。
  • 寶寶喜歡穿大人的鞋,說明進入「敏感期」,做好3點讓寶寶變聰明
    寶寶進入「敏感期」,家長做好3點讓孩子變聰明1、營造出良好的成長環境寶寶進入敏感期之後,會對身邊的人和事特別感興趣,也很喜歡學習,所以家長要給寶寶營造出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不要經常對寶寶大吼大叫,多抽時間陪伴寶寶,培養寶寶的興趣愛好,這樣做會讓寶寶願意用大腦思考
  • 抓住寶寶9歲前的敏感期早教,對的時間做對的事,您做對了嗎?
    當然孩子的特點不同,無論處在什麼階段,父母都要對孩子充滿希望,如果注意敏感期的培養,在教育孩子的道路上就會少走一些彎路。看看寶寶9歲前應該注意哪些敏感期的早教知識呢?1、 語言敏感期(0-6歲)語言能力是寶寶一項非常重要的能力,一般認為寶寶會說很多話,能聽懂很多話,能很好地與大人溝通交流是寶寶聰明的特徵。想要寶寶的語言能力發展良好,媽媽只要別偷懶,想讓孩子多說話,自己先成為愛說話的媽媽,只要寶寶醒著,就可以跟寶寶交流溝通。
  • 0~3歲寶寶的這幾個行為,是變聰明的表現!家長們不用急著阻止
    如今有越來越多寶媽開始關心寶寶幼年期地心理性格塑造。如果父母可以正確引導寶寶地心理健康成長,那寶寶在以後的生活中也會變得越來越優秀,成為一個高智商的人!隨著寶寶月齡的增長,父母們可能就會發現寶寶有一些自己之前都沒發覺的「壞習慣」,比如經常吃手、撕紙、用手抓飯等。但爸爸媽媽知道嗎?其實這種我們所認為的壞習慣恰恰是寶寶變聰明的表現。
  • 寶寶有3次「變聰明」的機會,父母要及時抓住,智商比同齡人更高
    每個家長都希望擁有一個聰明的寶寶,從懷孕的那一刻起就就開始注重寶寶的大腦發育。 但寶寶聰不聰明,並不全由先天決定,更多是後天的培養和教育方法。尤其在0-6歲這個年齡段,寶寶的大腦發育、性格養成、思考能力等等都在這時形成。
  • 美國神經生物學家:0-5歲是大腦發育黃金期,家長務必幫寶寶抓住
    用更通俗的話來說就是0-5歲是寶寶大腦發育的黃金期,而且是有且僅有一次的高峰期。只要家長抓住,寶寶的感覺、運動技能、社交、情緒、語言、記憶、智力等功能都會在這段時間內得到高度發展。所以在寶寶0-5歲這個年齡段內,家長要保證孩子詞彙量吸收的足夠多,孩子的表達能力才會好。建議方法:多和寶寶說話、堅持給孩子講繪本,提升孩子的詞彙量。
  • 蒙臺梭利的10個敏感期很重要,幫助你全面掌握寶寶人格、智力發展
    蒙臺梭利「蒙」式教育,抓住寶寶10個發育敏感期,幫助寶寶「人格」「智力」雙發展!家長們這個時候可別一看見就直接呵斥孩子,制止孩子,我們可以在保證安全不損害大物件的基礎上,給孩子一個環境或者可以陪孩子一起玩,讓孩子內心滿足到手臂發育帶來的力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