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0-6歲有31個敏感期,這是著名教育專家蒙特梭利提出的。那麼0-3歲的寶寶有哪些敏感期,家長在日常生活中該如何抓住這些敏感期進行教育呢?
0--3個月--光感敏感期
0-3個月的寶寶對光非常的敏感,在育兒過程中,白天一定要拉開窗簾,並且告訴孩子,媽媽把窗簾打開了,你看天是亮的,現在是白天。晚上的時候要關燈拉窗簾,同時告訴孩子媽媽要關燈了,現在天黑了。
另外讓孩子多看一些黑白圖,對比比較強烈。
4--7個月--嗅覺發展敏感期
4-7個月的寶寶進入了嗅覺發展敏感期,對味覺非常的敏感。這個時候,可以讓寶寶嘗試不同的味道。甜的酸的等等,但是一定要從淡淡的開始,不能一下讓孩子接觸非常強烈的刺激性的味道。
這個月齡的寶寶,可以嘗試添加輔食了,不能太晚,因為輔食關係到寶寶口腔肌肉的發育,也就是影響到寶寶語言能力的發育。
4-12個月--口腔發育敏感期
4-12個月進入了口腔發育敏感期,口腔敏感期是一個非常值得重視的一個敏感期。這個月齡段的寶寶特別喜歡把什麼東西都放到嘴裡,然後手也伸到嘴裡,把能拿到的玩具先放到嘴裡啃啃。
家長一定不要阻止孩子的舉動,這樣會產生非常嚴重的問題,那麼應該怎麼應對呢?
第一點保證孩子的玩具是乾淨衛生的,經常進行清洗和消毒,孩子可以隨便往嘴裡放。
第二點當孩子把一個東西放到嘴裡的時候,家長要進行語言描述。比如孩子把積木放到嘴裡咬,這個時候要告訴孩子,寶寶這是積木,紅色的硬硬的,它是木頭做的,讓孩子知道玩具的名稱是積木。
第三點一定要給孩子示範一下,這個東西其他的玩法,比如積木孩子放到嘴裡了,我們在給孩子描述的同時,要告訴他可以這樣玩,把積木搭高,把及謬排長。這個時候你會發現孩子一直盯著看。多一段時間,就會發現孩子拿著積木搭高或者排列去了。
6--12個月--手臂發育的敏感期
手臂發育的敏感期,最容易引起誤會的一個表現是孩子扔東西,拿起東西來,使勁扔出去,而且笑得很開心,實際上扔東西是孩子非常重要的一個學習,因為當東西拿起來扔出去的時候,孩子可以感受到距離空間的變化,而且有的東西扔到地上還會彈起來,也會有聲音,讓孩子有一個聽覺方面的訓練。
所以當孩子拿著東西往外扔的時候,家長一定不要阻止,因為寶寶進入了手臂發育的敏感期。
家長除了不阻止之外,還要設置一些扔的遊戲,比如前面可以放一個筐,拿著小球讓寶寶扔到筐裡,拿著沙包去扔,讓孩子豐富的練習起來,或者拿著東西扔給家人,同時加入了一些認知方面的東西。
1--2歲--大肌肉發育的敏感期
大肌肉也就是腿部的一些動作,那麼一到兩歲進入大肌肉發育的敏感期,孩子特別喜歡走,家長抓都抓不住,走來走去孩子覺得非常開心。因為孩子之前總是趴著的,或者抱著的,現在終於可以自己走了,之前看不到的東西都可以看見了。
所以1-2歲的寶寶非常喜歡走,家長要記住一點,一定不要怕孩子累,總抱著孩子或者把孩子放推車裡,只要孩子願意走,就讓孩子多走,是不會累的。
1.5-3歲--小肌肉發育的敏感期
所謂的小肌肉指的是手,小肌肉發育的敏感期孩子特別喜歡捏東西,拿放插拔拍敲等。這個時候要求家長一定要是設置一些手部的精細動作的遊戲,陪孩子玩起來。
像這些手部的精細動作,完全沒必要去買很貴的玩具,利用家裡的物品就可以,拿著勺子讓他舀小米,拿一些小的東西讓他去捏,放到瓶子裡面,拿著吸管讓他捏著放到瓶子裡面等等,完全可以滿足孩子的需求。
1.5--4歲細微事物發育的敏感期
這個年齡段的寶寶對細小的東西非常感興趣,帶孩子出去玩的時候,如果家長認真觀察,孩子可能蹲在地上看螞蟻,會持續看幾十分鐘,這也是家長培養孩子觀察力的一個重要時期。
家長在打掃衛生的時候,比如地上有頭髮或者很細小的東西,可以讓孩子自己拿著滾刷或膠帶粘,你會發現孩子會非常認真地去做。有時候家長看不到的小東西,孩子都可以粘得非常乾淨。
另外家長可以陪孩子玩一些觀察力的小遊戲,比如拿畫筆在臉上畫一道,看著寶寶問媽媽有哪些變化,臉上有什麼不一樣嗎?或者在身上貼個小貼畫等等都可以,培養孩子的觀察力。
1.5-2.5歲--語言敏感期
一歲半到兩歲半的孩子進入了語言敏感期,也就是語言爆發期,這個時期一定要給孩子機會去大量的輸出、大量的說的機會,不止是輸入。比如之前給孩子讀繪本,描述繪本上的內容,這些全部是輸入,到了這個月齡呢,一定要大量的輸入輸出,讓孩子去背兒歌,跟著讀兒歌,背古詩等等都是可以的,給孩子不斷輸出的機會。
1.5--3歲--自我意識的敏感期
從一歲半開始,孩子開始不好管了,開始不聽父母的話了,當出現這種情況的時候,家長應該感到開心,因為孩子在成長,自我意識在不斷的發展。孩子進入這個年齡段會變得非常的執拗,非常的叛逆,家長要做好以下幾點:
1.一定不要強迫孩子,合理的需求一定要滿足孩子
那什麼叫做不能強迫孩子呢?比如孩子到了20多個月,下樓梯的時候要自己下去,而當媽媽要他抱下去,孩子一直哭,這就屬於強迫孩子。可以讓孩子自己上去,再走下來。雖然孩子下來得慢,但是滿足了孩子的需求,他就很開心。
如果家長非要按照自己的想法,孩子後續會帶來更多的問題,所以合理的需求,一定要滿足孩子。
2.5--4歲--社會規範敏感期
家長一定要抓住機會,讓孩子融入到集體生活中,讓孩子去練習社交,培養孩子一些社會規範。比如孩子玩滑梯的時候要排隊,這是社會規範;當只有一個東西的時候,大家要輪流玩,這也是社會規範。
孩子在兩歲半的時候,家長要抓住這個敏感期培養孩子,你會發現孩子會很快學會適應集體生活,而且會適應地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