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為什麼總是出現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行為?比如,為什麼孩子喜歡吃手指?為什麼喜歡玩沙水?為什麼喜歡看小螞蟻?為什麼不斷的喜歡扔東西,再撿回來?
其實,這背後都隱藏著一個黃金般重的概念,一個容易被父母忽略或者根本沒有意識到的問題,就是「敏感期」。
兒童教育專家孫瑞雪的《捕捉兒童敏感期》書中提到:所謂敏感期,是指在0-6歲的成長過程中,兒童受內在生命力的驅使,在某個時間段內,專心吸收環境中某一事物的特質,並不斷重複實踐的過程。
既然每個孩子都會經歷敏感期,為什麼有的孩子語言能力奇好?有的孩子創造力非凡?有的孩子無比自信呢?
這一切來源於孩子的敏感期能否順利度過!
孩子在6歲前會出現很多敏感期,而且很多敏感期會交織在一起。如果孩子能順利度過這些敏感期,兒童的心智水平便從一個層面上升到另一個層面。
所以,如何幫助孩子度過這些敏感期,是每個父母應該了解的,唯有這樣,孩子才能抓住最佳學習時機,讓自己內在的生命力更加完整。
具體來說,0-4歲寶寶會出現哪些敏感期呢?
1、光感敏感期:0-3個月
特點:剛出生的寶寶對光非常敏感,這是寶寶需要適應白天和晚上的光線差異。所以,白天要拉開窗簾,晚上要關燈睡覺,讓寶寶適應自然的光線變化。
建議:可以給寶寶多看黑白圖、黑白卡。
2、口腔敏感期:4-12個月
特點:這時的寶寶喜歡吃手,他在用口進行嘗試、感覺,甚至一些抽象的概念。
建議:媽媽們給寶寶提供一些適合啃咬的輔食或者玩具,滿足寶寶口欲期的需求,不要無情的把寶寶的手從嘴裡拿開,不論是玩具或者寶寶的雙手,都要記得及時清洗,保持乾淨!
3、拋物敏感期:6-12個月
特點:此時的寶寶喜歡扔東西,這是最早期的手眼協調發育的標準。
建議:不能單純的遏制寶寶扔東西的行為,應該為寶寶準備一些可以扔的玩具,比如:毛絨玩具、小皮球、沙包等。讓寶寶明白什麼可以扔,什麼不可以扔。
4、微小事物敏感期:1.5-4歲
特點:孩子對周圍微小事物的變化非常敏感,甚至會做出一些我們不能理解的小動作,比如看小螞蟻,怎麼也看不煩。
建議:此時正是培養寶寶觀察力的好時候,如果寶寶很沉迷的觀察一件小事或者物體,媽媽們儘量不要打擾,培養寶寶自己觀察世界的能力。
5、語言敏感期:1.5-2.5歲
特點:孩子開始喜歡咿咿呀呀的學說話,這是寶寶語言敏感期開始的時候。
建議:不管孩子說話早或者晚,媽媽們都要和寶寶多說話、講故事,這是寶寶語言的前期積累。慢慢的,當他需要表達自我感受的時候,自然就會開口說話了,良好的語言環境和氛圍是培養寶寶語言能力的基礎。
6、自我意識敏感期:1.5歲-3歲
特點:從開始說「我的」到開始說「不」,再到打人、咬人、模仿他人,這是孩子自我意識建立的過程。這時的孩子多是以自我為中心的,他們認為自己說的是最重要的,如果發生不符合他心思的事情,他就會大哭大鬧。
建議:當孩子「打人、咬人」的時候,媽媽們只需要制止孩子的行為即可,對孩子來說,這些行為只是排除的意思,並沒有太多的道德問題。
此時,媽媽們也要幫助孩子認知情緒,比如打人的時候,你可以告訴孩子,這個行為是不對的,寶寶說「我不喜歡你,你這樣做我很生氣」等,用語言表達情緒。
7、社會規範敏感期:2-4歲
特點:開始喜歡交朋友,參與群體活動,這說明孩子進入了社會規範的敏感期,這時就要教育孩子遵守社會規則,生活規則,以及日常禮節,擁有自律的生活,和他人輕鬆的交往。
建議:為寶寶創造更多的交往條件,接觸更多的小朋友,建議寶寶能及時入幼兒園,這樣對寶寶的社交能力非常有幫助。
8、空間敏感期:3-4歲
特點:喜歡疊高高、搭積木、爬高上低、鑽箱子等遊戲。
建議:可以多提供類似的玩具,也可以在這個時期讓寶寶認知各種幾何圖形,為日後學習幾何數學奠定興趣基礎。
9、色彩敏感期:3-4歲
特點:開始對色彩產生濃厚的興趣,很多孩子會表現為喜歡畫畫,開始在生活中不斷尋找不同的顏色。
建議:給孩子提供色彩豐富的書籍,為日後繪畫奠定基礎,為了讓孩子感應色彩的差別,也可以將同一種顏色的不同深淺程度做對比,這樣的認知更加細微。
10、邏輯思維敏感期:3-4歲
特點:此時的孩子喜歡問「為什麼?」,當家長給孩子解答時,孩子開始出現了邏輯思維,孩子正是通過這樣的一問一答,在認知客觀世界的同時也發展了思維能力。
建議:保護孩子這份難得的好奇心,這是寶寶日後創造力和想像力的基礎,如果家長不知道如何回答孩子的問題,可以和孩子查閱書籍一起學習,這時一套百科全書就顯得非常有必要。
不亂孩子問出什麼樣的問題,家長都不要嘲笑,不要打擊孩子探索的欲望和自信。
11、剪、貼、塗等動手敏感期:3-4歲
特點:孩子從這時候開始有意識的使用工具,這是孩子建立專注力最好的時機。此時的孩子會非常喜歡剪、貼、塗等工作,這也是孩子鍛鍊小手肌肉力量和手眼協調能力的重要過程。
建議:給孩子準備一套有防護的工具,讓寶寶隨意剪切,不要打擾孩子,保護專注力。
12、佔有、藏東西的敏感期:3-4歲
特點:開始強烈的感覺到佔有、支配自己所屬物品的快樂,孩子只有完全擁有物質並可以自己支配時,才能去探索物質背後的精神,才能產生另一個生化的動作,就是我們所說的交換和分享。所以,讓孩子佔有和支配自己的物品非常重要,為日後的人際關係奠定基礎。
建議:給孩子提供一個獨立的空間,比如一個屬於孩子自己 的房間或者區域,在你進入它的房間或者區域時,一定要徵得孩子的同意,尊重孩子的空間。
不難發現,如果孩子進入了某一個敏感期,家長最好的做法是不要打擾,給予愛和自由,為孩子創造各種適合的環境,幫助孩子順利度過敏感期,這樣長大的孩子,一定會更加勇敢、堅定、樂觀、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