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歲寶寶家長被「叫談話」,面對娃的模仿敏感期,父母該如何引導

2020-12-10 育媽媽記

孩子進入幼兒園之後,就意味著他們開始獨自面對這個世界,一路走來,他們會遇到很多問題。

這時父母就是他們最堅強的後盾,在父母的引導和鼓勵下,孩子會慢慢的成長,體會屬於他們的人生。

三歲的叮噹剛剛上幼兒園不到兩個月,父母就已經被老師約談很多次。

這讓其他的不少家長感到意外,因為叫談話這種事情,真的很難讓人想像在幼兒園時就頻繁發生,但是聽完叮噹媽媽的話,大家也就不奇怪了。

叮噹媽媽說孩子在幼兒園的時候特別容易被外界的事情所吸引,只要外面稍微有一點風吹草動,他就會不問緣由的跟著其他孩子一起喊,一起跑。

別人幹什麼他就幹什麼,特別喜歡學別人的行為。

班上如果有同學不遵守課堂紀律,叮噹便會和他們一樣,成為課堂秩序的攪亂者。

但是如果每一個孩子都很認真的在聽課,那麼叮噹則也會表現出他聽話的一面,整節課都非常安靜,和調皮時的他簡直判若兩人。

很顯然,叮噹的模仿能力特別強,而他又沒有一定明辨是非的能力,所以不管別人行為是好是壞,叮噹都會照單全收。

老師覺得如果孩子沒有自己的主見,易被外界因素幹擾,那麼在成長的過程中很容易被他人誘惑,所以才會找叮噹父母談話,希望他們能夠引起重視。

其實叮噹有這樣的行為,是因為他進入了三歲的模仿敏感期,每個孩子在這個年齡段都會習慣性的模仿,只是表現出來的程度輕重不同而已。

父母當然要引起重視,但是也不必過於焦慮,學會正確的引導是關鍵。

01孩子喜歡模仿的原因

兒童心理學家指出,孩子出生後就已經開始在觀察這個世界,他們是在觀察和模仿各種行為中進行成長的。

著名的義大利教育學家蒙臺梭利明確指出:兒童的行為常常是極具創造性的,他們一旦開始模仿,往往會超越所模仿的對象。

所以模仿不僅是孩子的天性,如果引導正確,也會收穫意想不到的效果

孩子3歲時,大腦進入了快速發育期,大腦結構也在不斷的成熟,這個時期是他們接受新事物的最佳時期,那其中大部分都是通過模仿習得的。

02模仿對孩子的好處

1、提高孩子的學習能力

孩子的模仿並不是單純的好玩,而是他們也想和模仿對象一樣,讓自己的能力有所提升。

也許在最初這顯得很難,但是孩子在不斷的模仿過程中,他們的模仿能力會逐漸增強,這會讓他們在摸索中有所進步,有助於他們更好的認識世界。

2、提高孩子的語言能力

父母或者老師可以傳授孩子知識,但是他們並不能做到事無巨細,孩子很多的知識來源還是在日常的生活中。

很多父母都反對給孩子看電視,這當然是對孩子視力以及智力的一種保護,但是在電視中孩子也會模仿一些知識性的語言,讓自己的語言能力得以提高。

3、提高孩子的社交能力

如今社會社交有多重要,相信大家都非常了解,而孩子的社交能力很大程度取決於他們的性格特徵。

喜歡模仿的孩子在生活中會比較主動,他們不僅會觀察人與人之間如何相處,而且也會模仿人們如何解決矛盾。

這會讓孩子有著較高的情商,自然讓他們的人際交往能力有所提升。

03模仿的孩子有哪些表現?

1、語言模仿

孩子在三歲左右,會特別喜歡模仿身邊的人說話,有的孩子甚至還會聲情並茂,特別有感染力。

這時他們對語言的模仿不僅僅停留在日常用語上,如果他們聽到了一些其他國家的語言,比如英語或者是韓語,孩子也會跟在後面說上幾句,這幾乎是無意識的表現。

也許孩子根本不理解他人所說的是什麼,但是這並不會阻礙他們想要模仿的意願,因為這是讓他們感興趣的事情。

2、行為模仿

孩子在路上看到盲人用盲杖探路,回到家之後,他們也會找出類似形狀的物品,然後模仿盲人的模樣閉上眼睛用棍子試探,然後慢悠悠的往前走。

這樣的行為當然會讓父母生氣,甚至要承受父母的一頓責罵,但是當他們再次遇到這樣的情況時,依然還會忍不住的想要模仿。

其實這是三歲孩子的正常行為,因此此時的他們身體有了很高的協調能力,而且好奇心在不斷的萌發,所以對沒有接觸過的事情會表現出好奇。

04父母如何引導模仿敏感期的孩子?

1、尊重孩子的成長規律

孩子在出生之後,會經歷很多敏感期,每一個敏感期都會有所不同,但是卻又代表著孩子的一次成長。

父母要了解孩子不同年齡段處於什麼樣的敏感期,了解不同敏感期有什麼不同的特徵

當父母真正了解孩子的成長規律之後,才能夠懂得如何尊重孩子,見證孩子每一次敏感期的過程。

2、放手讓孩子去勇敢的做

很多父母出於保護孩子的目的,會限制他們的自由。其實在確保孩子足夠安全的情況下,完全可以放手讓他們嘗試做一些事情。

比如他們看到媽媽在洗衣服,也會挽起袖子想要模仿,這時父母不應該制止,而是可以先讓孩子從洗小襪子開始,培養他們的生活自理能力。

3、不要暴力對待孩子的不良模仿行為

很多孩子在兩三歲的時候,會有一段抓人甚至是咬人的行為,這時父母不應該急於責罵孩子,更不應該動手打孩子。

而是要耐心和孩子交流,了解他們產生這種行為的原因,因為很多時候孩子只是模仿他人,他們以為這是人與人之間交往的方式,在錯誤的認知之下,才會做出錯誤的行為。

4、以身作則培養孩子

父母是孩子最喜歡的模仿對象,所以想讓孩子養成好的行為習慣,父母必須先約束自己的行為。

當父母的行為具有榜樣性的作用時,孩子在模仿時必然會學到更多好的行為,他們會變得和善有禮,變得樂於助人,變成一個人見人愛,自身足夠優秀的人。

相關焦點

  • 3歲寶寶家長被「叫談話」,面對娃的模仿敏感期,父母該如何引導
    這時父母就是他們最堅強的後盾,在父母的引導和鼓勵下,孩子會慢慢的成長,體會屬於他們的人生。三歲的叮噹剛剛上幼兒園不到兩個月,父母就已經被老師約談很多次。這讓其他的不少家長感到意外,因為叫談話這種事情,真的很難讓人想像在幼兒園時就頻繁發生,但是聽完叮噹媽媽的話,大家也就不奇怪了。
  • 什麼是寶寶模仿敏感期?家長注意以下問題,寶寶將受益一生
    浩浩媽最近發現一歲的小寶總會做出一些令她意想不到的舉動,比如揮著小手說著「打,打,打」。開始浩浩媽還沒什麼在意,直到有天,她又一次當著小寶的面教訓大寶,小寶聽到後,一邊向哥哥揮著小手,一邊說「打,打,打」,浩浩媽恍然大悟。寶寶模仿敏感期在於「模仿」二字,許多家長會認為那麼小的孩子他能懂什麼,所以在寶寶面前總是毫不避諱。
  • 3-5歲是寶寶模仿敏感期,忽視模仿敏感期,難以糾正壞毛病
    到了3-5歲的時候,由於語言和思維能力得到一定的發展,肢體動作已經變得越來越熟練,再加上孩子的好奇心越來越旺盛,他們的模仿能力和模仿行為就達到了最強的程度。而與嬰兒時期的簡單模仿相比,在這段時期內,孩子不僅會模仿大人的動作和行為,更會模仿大人們和其他小朋友的行為習慣、品格修養。
  • 0-6歲是寶寶的語言敏感期,家長做好引導,培養孩子的語言能力
    0-6歲是寶寶的語言發育的敏感期,家長抓住機會培養好孩子的語言能力,日後工作生活都會事半功倍。3)語言放肆更有的孩子不僅喜歡說「屎尿屁」,還故意說髒話,大人越不讓說,他們越反覆強調,其實這些都是語言敏感期孩子發出的信號。
  • 0-6歲是寶寶的語言敏感期,家長做好引導,培養孩子的語言能力
    0-6歲是寶寶的語言發育的敏感期,家長抓住機會培養好孩子的語言能力,日後工作生活都會事半功倍。 2)喜歡模仿父母說話 孩子在喜歡模仿的時期,有時候會莫名的冒出一些「大人話」,有時說話的口氣和方式也會更像身邊的人。
  • 0-6歲孩子的「語言敏感期」,家長做好引導,讓孩子變身語言神童
    文 | 朗姐育兒日記(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語言是我們表達自己的渠道之一,對於孩子來說,隨著年齡增長,語言使用的頻率越來越高,孩子們能夠自如表達,這其中少不了父母在「語言敏感期」的引導。
  • 寶寶語言敏感期在0-6歲 家長加以正確引導 培養孩子語言能力
    有研究表明,當孩子在2歲左右語言能力發育遲緩的孩子,在7歲的水壺依然有1/5孩子的語言能力不及同類的孩子。現代的社會競爭壓力大,很多父母為了孩子不要落後於他人,早早就給孩子報什麼左右腦開發班,表演口才班等,目的就是不要讓孩子落後於他人 。其實孩子的成長,都是遵循一定的規律的。
  • 6歲之前,寶寶必定會經歷這5個敏感期!家長該如何陪玩?
    這其實是因為娃們的敏感期,也就是學習爆發期到了!0~6歲的孩子,其實就是依靠著一個又一個的敏感期來成長和發展自己的。所謂敏感期,就是孩子在某個月齡段裡,會對某種特定技能表現出強烈的興趣和學習能力。對於家長來說,在悄悄「吐槽」之後,更重要的是學會如何在對的時間,做對的教養。
  • 孩子愛模仿大人,面對模仿敏感期的孩子,引導方法很關鍵
    從那以後,我對女兒再說話時,就會注意說一些比較優美的話,像「好寶寶」、「乖」、「真聽話」、「真好看」等等。果然,幾天後,女兒嘴裡的話也換成了這些優美的語言。敏感期分析當1歲多的孩子發現一個詞語能與一件事物相匹配時,他就會不斷地重複進行這樣的匹配。比如,當孩子發現自己喊「媽媽」時,就會有一個「哎」的聲音作回應。
  • 寶寶2歲寶寶的自我保護意識太強,如何引導敏感期?
    時間過得真快,當寶寶2歲時,他會逐漸表現出自我意識「佔有欲」,在這個「天使和魔鬼」共存的時期,家長們頭疼嗎?他們將迎來第二語言爆炸時期,身體協調能力顯著提高,他們會自覺地穿脫衣服,2歲大的寶寶乳牙基本上全身都是,而且很靈活,他們可以熟練地使用小勺子自己吃。2歲是爸爸媽媽引導寶寶個性發展,確立界限,正確理解自己和周圍關係的最佳時機。同時,在這個餵養階段,不僅要豐富營養,還要改善Q萌的外觀,從而增加寶寶的進食興趣。
  • 2歲寶寶該學什麼?及時抓住寶寶敏感期,讓寶寶學會這5種本領
    那麼,該如何抓住孩子的敏感期,培養他去學些什麼呢?兩歲的寶寶,我們應該讓他在家做些什麼呢?有這種困惑的寶媽還有很多,因為兩歲的寶寶正處於自主意識萌芽的時候,好奇心強、探索力強,對外面的人和事具有強烈的求知慾望,而此時又缺乏老師、幼兒園的引導,只能靠父母來教,所以很多父母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 鍾美美模仿教師被約談!愛模仿的孩子更聰明,但該如何正確引導?
    當地教育局也承認了,學校與鍾美美接觸,希望引導孩子能拍一些正能量的作品。愛模仿的孩子更聰明0-6歲是孩子的「模仿敏感期」,因為這個時候,孩子的大腦處於高速發育的階段,會對來自外界的信息變得十分敏感。模仿其實是人類與生俱來的能力,但是如何更好地模仿,這就需要孩子不斷地挑戰自己的記憶力和理解能力了。因此,愛模仿的孩子,往往都更聰明。該如何正確引導孩子?
  • 長大後我要嫁給爸爸,女兒的「婚姻敏感期」,家長如何引導
    文 | 朗朗育兒課堂(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不少家長看到孩子對「婚姻」有了自己的認識時,都慌亂了手腳,還有些家長認為童言無忌,根本沒在意。我們一定要注意,這可能是孩子的「婚姻敏感期」到了,我們要找到積極的方式,引導孩子度過這個時期。
  • 小孩父母總被教師請去講話,家長怎樣準確看待孩子的效仿敏感期
    桐桐今年剛滿三歲被送入附近幼兒園,父母本以為可以少操心,卻沒想到三天兩頭就被老師叫去幼兒園談話。一開始附近鄰居聽到這件事情還感覺非常奇怪,但聽完桐桐媽媽的解釋大家發現自己家孩子也有類似情況。對於模仿敏感期的孩子,父母如何正確引導第一、了解孩子成長敏感期,學會尊重孩子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會經歷很多敏感期
  • 2歲是給娃立規矩的「關鍵期」,父母做好這4步,娃以後更好管
    有不少寶媽會抱怨,2歲之後寶寶開始變得不聽話、叛逆了,不管父母怎麼說,寶寶就一味地拒絕,「不、不、不」,說是家裡的「小魔王」也不為過。在面對寶寶撒潑、哭鬧的時候,多數父母都控制不了自己的脾氣,會在一氣之下暴揍孩子一頓,結果寶寶非但不改正,反而更加變本加厲的躺在地上大哭,寶媽也會覺得心裡特別不是滋味,也不知道該如何來跟寶寶溝通。蒙特梭利發現的三十幾個兒童敏感期中,從孩子2歲開始,就會經歷多個心理上的敏感期。
  • 聰明寶寶養成記:0-3歲寶寶,八大敏感期的特點與建議!家長收好
    有很多家長奇怪,孩子怎麼有那麼多「壞習慣」和「怪癖」:吃手指甲、亂扔東西、不服管教……其實這些問題背後,掩藏著的是一個重要且寶貴的概念:敏感期。在不同的敏感期,孩子對外界的興趣和需求不同,只有抓住這些關鍵時期,才能將教育效果發揮到最好。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
  • 2周歲的寶寶,這4項技能都該掌握了,看看你家娃達標了嗎
    但2歲對於孩子來說,是自我意識的萌芽期,又要經歷物權敏感期、秩序敏感期等等,這個階段是掌握技能的好時機,一旦錯過了,可能讓娃落後於其他孩子。看看你家娃達標了嗎一、自己整理玩具很多家長看到,讓2周歲的寶寶整理玩具可能會很驚訝,因為在大部分家長的腦子中,這個階段的寶寶等同於「拆家的哈士奇」,讓2周歲的寶寶整理玩具那豈不是天方夜譚嗎!
  • 孩子喜歡模仿別人言行,3個方法解決孩子的"模仿敏感期"
    其實孩子希望通過各種模仿體驗,找到自己喜歡的一種行事風格。但孩子在模仿時,總會遇到一些"負面案例",如果家長沒有及時引導,孩子很容易將其"同化"。,家長可以用這3個方法解決。
  • 當孩子進入「人際關係敏感期」,家長該如何巧妙引導?
    著名的蒙特梭利「敏感期理論」中曾提到:2-6歲是兒童的人際關係敏感期,這個時期的孩子會從一對一交換玩具和食物開始,到處尋找相同興趣的夥伴並開始相互依戀。可當孩子在交往發生矛盾時,會有許多家長在第一時間站出來為孩子出頭。
  • 孩子到了語言敏感期,天天「鸚鵡學舌」,家長該怎麼做?
    身邊小故事故事1:一天早上,媽媽與3歲的兒子誠誠之間有這樣一段對話:媽媽:誠誠,該起床了!誠誠:誠誠,該起床了!媽媽:今天早上你想吃什麼呀?誠誠:今天早上你想吃什麼呀?媽媽:你這孩子!誠誠:你這孩子!媽媽:你呀,真淘氣!誠誠:你呀,真淘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