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貝貝奶奶有著相同想法的人,不佔少數。讓處在這個階段的寶寶閱讀,很多家長都覺得很不可理解,寶寶又不識字,怎麼能閱讀呢?現在閱讀太早了吧?
其實,對於寶寶來說,只要是與閱讀活動有關的任何行為,都可以稱之為閱讀。比如,用小手指一頁一頁地翻書;看著畫面,並能從中發現事物的變化;能將畫面串聯起來理解故事情節;會用口語講述畫面內容;聽大人念圖書文字等。這些行為,我們都可以認為寶寶正在閱讀,閱讀的方式並不單一。
閱讀敏感期出現的時間
有許多家長很關心寶寶的閱讀敏感期什麼時候會出現,一方面生怕錯過了敏感期會對寶寶的閱讀發展不利,另一方面也很著急,閱讀敏感期到來的手,我們該怎樣做,能夠幫助到寶寶培養閱讀這個能受益於終生的愛好呢?
一個寶寶的閱讀敏感期,往往會呈現兩條清晰的軌跡:
第一條軌跡是他人閱讀階段,大約出現在寶寶3歲左右,不過因為他們還不識字,所以常常要求成年人讀書給他們聽。
第二條軌跡是自己閱讀階段,大約出現在寶寶五六歲左右,這個時候他們已經開始有獨立閱讀簡單圖畫書的能力。此時的寶寶特別喜愛閱讀,會積極主動地去學習、去探索,不會覺得這是件枯燥乏味的事情。
抓住閱讀敏感期,培養閱讀興趣
閱讀敏感期尤其需要父母為寶寶提供相應的環境刺激。簡單來說,如果一個寶寶從小沒有,或是很少接觸圖書,那麼,他的閱讀敏感期往往不會出現或是出現得很晚。反之,在寶寶很小的時候,父母就有意識地讓他接觸書,為他讀書,那麼這個寶寶的閱讀敏感期很有可能會提前出現。
這個時候,培養他們的閱讀興趣就顯得尤為重要。在激發、引導寶寶的閱讀興趣時,我們一定要善於根據自己寶寶的心理特點和發展規律,採取恰當的方式,有意識地培養和激發寶寶的閱讀興趣。
養成閱讀好習慣
想要讓寶貝從小就養成愛閱讀的好習慣,從胎教就可以開始了。共讀從胎教開始,可以讓孩子習慣爸媽的聲音。一般來說,新生兒對圖形已經有了知覺。到半歲左右,親子閱讀的方式更容易被寶寶接受。
父母要和寶寶一起讀書,一定要選那些大畫面、色彩比較鮮豔的圖書,而不是隨便扔一本書讓寶寶去讀。另外,對於小嬰兒來說,感興趣的往往是局部細節,再豐富的故事情節也吸引不了他,所以為了讓閱讀變成一件快樂的事,建議父母可以把故事編成文字或圖片,或是選最精彩的講給他聽。
到了3歲左右,寶寶特別願意聽別人閱讀,因為那時的他們還不識字,沒有掌握語言,所以會要求父母讀給他們聽。還尤其喜歡讓爸爸媽媽重複再重複地讀他鍾愛的那本書。在這一過程中,我們一定要給足耐心,千萬不要在乎寶寶到底能不能聽懂,你要做的就是用圖書跟寶寶互動。慢慢地,你會發現寶寶會通過小手給你回應。比如看書的時候看到了橘子,他會激動地指著餐廳桌子上的橘子給你看。
隨著閱讀敏感期的到來,在寶寶5歲左右,他們不再單純停留在圖畫書多彩而有趣的圖案上,對圖畫書上的文字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對於他們的這種痴迷,爸爸媽媽應該多支持和鼓勵。在選書方面,可以為寶寶選擇形象、直觀、故事性強的圖書,而且要保證圖書種類多樣、形式各異。
另外,父母還要鼓勵寶寶自由閱讀、自由探索,即便他們在閱讀中遇到許多不能真正理解透徹的東西,也千萬不要代替寶寶去讀。除非寶寶主動來尋求幫助,父母才可以幫助寶寶解決疑惑,協助其解決進一步閱讀的障礙。
共讀後還可以展開跟書本內容相關的延伸活動,比如塗鴉、身體律動、音樂、手工等等,這些都能刺激孩子的閱讀興趣。讓孩子覺得閱讀是多麼快樂,多麼豐富有趣的事情。
此外父母也應該以身作則,讓孩子看到自己閱讀。如果營造出全家都愛閱讀的家庭氛圍,很容易就能培養出愛閱讀的孩子,也更能讓孩子找到閱讀的樂趣。
閱讀是寶寶受益一生的好習慣,神聖的書本也能幫助我們解決好多問題,所以把握好這一敏感期,幫助寶寶養成閱讀的好習慣自然可以讓寶寶終生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