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懷瑾雖然已去世,但世人圍繞他的作品的爭議恐怕不會平息,而其那段鮮為人知的婚姻往事也會被提及。
到臺灣前,南懷瑾在樂清老家已經成婚,並有兩個孩子,到臺灣後無法和妻兒共聚,「隨順現實又結了婚」。對於這段過往,南懷瑾自己也曾經談起:「在兩岸情況好轉後大陸的妻子曾帶著兩個孩子到過臺灣,但那時正遇上我經營失敗,生活也比較困難,就只好回去了。一別幾十年,她在大陸伺候母親直到去世,還帶大了兩個孩子,吃了不少苦,也受了很多委屈。但她卻無怨無尤。」而臺灣的這位夫人也很辛苦,「我又要講演,晚上又要上課,回家很晚,沒時間照顧她,而她還要教育四個兒女。孩子們很懂事,現在也都有了各自的事業。」
1990年2月14日,南懷瑾母親過世。當年秋冬,南懷瑾辦了手續,邀請大陸的妻子王翠鳳到香港會面。重逢時南懷瑾對她說:「過去幾十年辛苦你了,日子不好過,讓你受了許多委屈折磨。」可王翠鳳卻回答:「過去的事說它幹什麼,只管未來吧。」曾經50多年的夫妻,在一起的日子只有兩年,再相逢的時間不過也只有兩周。
據說,南懷瑾到某地講課時,一個女生寫紙條問他如何解決愛情的苦惱。南先生的回答很妙:愛情是人最大的自私。愛是每個人一生都要修行的功課。愛情只是愛其中的一小部分內容,但很多情況下,愛卻要藉由愛情來學習。為何?原因在於愛情中的悖論,最大的自私和最大的無私如同硬幣的兩面,統一在這個讓人類數千年都參不透的主題裡。
正應了那句:「茫茫宇宙人無數,幾個男兒是丈夫?女人!男人!誰對?誰不對?」本版稿件由本報綜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