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黑暗的種族隔離制度

2021-02-13 聯合國

  1949年6月29日,南非開始實行種族隔離制度。種族隔離(Apartheid)是一個南非荷蘭語單詞,意思是分離,這是當事南非政府為其種族政策定的正式名稱:實際上,它是指一種制度化的種族隔離、壓迫和剝削的體制,在這種制度下,非白人的行動自由與政治、社會、經濟權利均遭到嚴厲的限制。

  實行種族分離就是將國家劃分為白人(歐洲人)區和非洲人保留地,並將白人區的居民分隔到所謂「集團住區」內。為非洲人指定的保留地或「班圖斯坦」有九個。雖然非洲人的數目超過白人,其比例大於4:1,但這些保留地只佔南非國土的13%,而且其中有些是這個國家最貧瘠的不毛之地。


  反對種族隔離的鬥爭遠遠超出了南非的邊界,當年的這場鬥爭使聯合國進一步明確了其擔負的解決此類棘手問題的責任。同時有助於塑造國際社會整體的道德良心。因此,南非所取得的成功也是聯合國取得的成功之一。

  無論聯合國在使南非擺脫種族統治方面所發揮的作用多麼重要,這絲毫不能令人忽視更重要的事實:民主和平等所以能贏得勝利,全靠南非人民他們自己堅決抵抗並推翻種族主義統治。國際社會對種族主義政權施加壓力,其決心愈加增長的各個階段,都可直接追溯到南非國內抗爭的不斷升溫。確實,不論外界的支持力量有多大,僅憑外力絕不能消除種族隔離。然而,南非人民認識到在他們的鬥爭中需要國際社會給予支援,於是就公開作出呼籲。聯合國在動員國際社會提供道義、政治和物質支援方面發揮了必不可少的作用。


  種族隔離到後來幾乎大家都感到憎惡,但聯合國還得經過多年的持續努力,耐心地促使會員國形成共識:單單口頭上的譴責是不夠的,有行動才能奏效;促成關於各項有關措施的協議;支援受壓迫人民進行合法鬥爭,迫使南非政府懸崖勒馬。

  當通過談判達成可行的解決方案後,聯合國在促進南非國內各方協商以及協助南非過渡到非種族主義的民主國家方面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這種促成各方妥協的外交努力鮮為人知,因為進行這種活動理所當然地不能張揚。


  在早期,聯合國對種族隔離的譴責,大大地鼓舞了向種族主義暴政進行鬥爭的南非人民。當納爾遜·曼德拉於1962年11月7日在法院中以全國罷工總頭目的罪名被起訴時,他能在陳詞中提到聯合國大會前一天通過的呼籲對南非實行制裁的決議。他說:「我仇視種族歧視的作法,而全世界絕大多數人同樣仇視種族歧視,這一事實給予我巨大支持。」

  在其後各年,聯合國為解放運動提供了論壇,進行了反對種族隔離的國際性運動。聯合國拒絕讓南非政府的代表出席聯合國各個會議,並且承認解放運動是南非人民的真正代表。它投入了大量的時間和資源來凝聚國際社會的力量,對南非當局施壓;它不單促使各國政府,同時也促使全世界人民,參與反對種族隔離的運動,從而推動了日益波瀾壯闊的反對種族隔離運動。


  在南非政府正式制定關於剝奪大多數南非人基本權利的政策,而將統治權交給種族少數者後,聯合國開始著手對付種族隔離,其工作可分為三個主要階段。

  在第一個階段(1948年至1966年),聯合國三番五次地呼籲南非重新審視其政策,以便確保全體南非人充分平等。當南非拒絕這些籲請,特別是在1960年沙佩維爾大屠殺之後,聯合國各個主要機構就考慮採取一些使南非政府謀求和平解決之道的各項措施,包括經濟制裁在內。安全理事會於1963年通過對南非實行武器禁運,不過五個常任理事會對大會屢次敦促的較為廣泛的經濟制裁卻出現了意見分歧。然而,大會設立了反對種族隔離特別委員會,為動員國際社會採取協調行動提供了條件。

  在第二階段(1967至1989年),由於南非當局一直拒絕妥協而且變本加厲,聯合國發起國際性運動,最終遍及全世界,在大多數的國際關係中將南非孤立起來。儘管聯合國會員國對制裁和其他措施應否強制執行意見不一,聯合國促進了武器、石油和其他經濟禁運、體育與文化方面的抵制以及其他形式的公共行動。聯合國就種族隔離問題大事宣傳,在世界各地積極製造輿論,從而使這個運動在世界各國得到支持,其中包括南非的一些主要貿易夥伴國以及不肯對南非施加制裁的國家。

  在第三也是最後一個階段(1990至1994年),南非當局終於給予解放運動合法地位,傾向通過談判謀求解決之道時,聯合國對此給予鼓勵。1989年12月大會通過《關於種族隔離及其對南部非洲破壞性影響的宣言》,以此為起點的努力過程,最終實現了1994年4月歷史性的選舉。聯合國在促進談判、協助確保自由、公平選舉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這不僅僅是應南非所有主要政黨的請求,而且也是應南非種族少數政府的請求。當各式各樣的暴力危及談判進程本身時,聯合國提供了重要的支援。在1994年,聯合國調協工作,讓國際觀察員對南非的民主普選進行了實地觀察。

相關焦點

  • 南非種族隔離制度的廢除
    種族隔離作為最精緻的殖民主義制度,更是被在1948年贏得政權的南非國民黨發揮得淋漓盡致。白人佔據統治地位,黑人、有色人種連同印度人,都無法任職高薪工作,也大多無法參與政治。直到1991年,迫於重重壓力,南非總統德克勒克宣布法律上取消種族隔離。1994年,曼德拉當選南非第一任黑人總統。1997年,南非憲法永久生效,維繫了300多年的種族隔離制度終於結束。
  • 世界歷史:反猶主義和種族歧視制度,背景是怎麼樣的呢?
    百家原創作者:郝郝說歷史反猶主義是怎麼發展起來的呢?種族歧視制度又是什麼呢?一起來了解吧!若把1870年以來的歐洲反猶主義解釋為種族學的具體實踐則過於膚淺。猶太人早就在一些早期的種族理論家視野中了比如羅伯特·諾克斯就把猶太人描述為沒有文化創造力的寄生蟲。其他的種族理論創立者者。如戈平瑙,不接受別人稱其為反猶主義者。血統種族主義的基本理念應用於美國黑人遠早於德國或法國的猶太人一戰前對反猶主義的論證大多並非基於種族主義。倘若有,也只是種族學形式的一種延續。
  • 備戰小論文:種族隔離
    材料:1954 年5月,美國最高法院宣布公立學校中的黑白種族隔離制度違反憲法,但南方許多州拒絕有色人種進入白人學校,最嚴重的一起衝突事件發生在阿肯色州的首府小石城。1957年9月2日,該州州長福布斯派出國民警衛隊阻止黑人學生入學,但未成功。23日,在州長的縱容下,上千名種族主義分子包圍學校,毆打黑人記者,並把8名入學的黑人學生趕走。
  • 深度剖析:南非廢除種族隔離制度前,是如何發展成非洲老大的?
    1994年南非多種族全民大選之前,它一直是一個由白人掌權的國家,白人數量勉強接近南非總人口的10%。1961年,南非在退出大英國協,正式成立南非共和國。只用了10多年的時間就發展成為整個非洲大陸經濟最為發達的國家,在80年代,人均GDP就超過3000美元。
  • 南非全國封鎖與暴力執法:警權、國家權力與後種族隔離時代
    當前南非政府是否沿用了種族隔離制度時的警察系統來維持封鎖後的社會治安?在南非約翰尼斯堡,軍警聯合執行封鎖任務。南非警察的歷史與今天一提到南非,種族隔離是一段繞不過去的歷史。南非種族隔離(Apartheid),為1948年至1994年間南非在國民黨執政時實行的一種種族隔離制度,當時佔大多數的黑人,其包括集會、結社的各項權利受到大幅限制,維持歐洲移民阿非利卡人的少數統治。這段歷史如此重要,即便是當今研究南非的學者們,也被種族隔離和民主政治的延續性所困擾。警察作為曾經種族隔離制度的維護者,理所當然地受到南非黑人的譴責。處理好警察與人民的關係,成為了民選政府的當務之急。
  • 美國種族衝突;美國白人警察放置的種族隔離標誌——白人候車室
    審判時,摩根為自己辯護拒不認罪,她聲稱自己乘坐的是州際間的公共汽車,沒必要遵守州內的種族隔離法。而這就是自由乘客運動的開端。「公牛」康納爾,前阿拉巴馬州伯明罕市的警察局長,他是一個偏執殘暴的種族主義者,信奉白人至上。1961年,自由乘客運動首次發起時,康納爾負責伯明罕市的公共安全,他對隔離政策偏執的態度在當時世界上反響很大,於是伯明罕市成為運動的聚集地。
  • 南非種族隔離下的易與不易,從黑與白的鬥爭,到女性權利運動!
    上世紀:誰會注意黑人女性在南非反種族隔離運動中的角色?從幕後到前臺的默默奉獻!很多人在談及上個世紀南非種族隔離政策以及黑人權利運動時候,將主要的目光聚焦於南非黑色人種與白色人種之間的社會權力鬥爭。雖然這一鬥爭是南非種族隔離運動主要方面。但卻並不僅僅是在那個動蕩的社會下唯一的社會運動。
  • 杜華 | 重審美國保守主義和種族隔離的思想淵源
    Board of Education)判決中推翻了「隔離但平等」原則(separate but equal)。這一判決不僅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美國種族關係的歷史,也推動美國歷史學者開啟了對種族隔離的學術研究。著名歷史學家科默·伍德沃德(Comer V.
  • 「榮譽白人」政策,南非種族隔離時的奇葩操作
    1948年南非普選時,「種族隔離」開始成為正式的政策,政府將居民分為四個種族:黑人、白人、有色人種及印度人,而有色人種及印度人又有更細的分類,黑人受到了極大的歧視。但是咱們也知道,凡事也有例外,對於當時的南非政府來說,當然是把白人當基本盤,視黑人為草芥,不過呢?
  • 真實歷史:為什麼柴契爾和女王,在南非的種族問題上發生衝突?
    在《王冠》第四季中,瑪格麗特 柴契爾和女王因南非的種族隔離制度而爭吵不休,這一分歧在《星期日泰晤士報》頭版上引起了軒然大波。該報稱,女王私下裡認為柴契爾夫人的做法是「不關心、對抗和社會分裂」。
  • 密蘇裡大學涉嫌種族隔離我們不答應!
    小編嘗試用電話和郵件聯繫校方的負責人,目前沒有回覆;密蘇裡人的記者在報導中表示,該校還在調查此事,是否涉嫌「種族分離」還未出調查結果。從10月9日開始,他開始發出一系列電子郵件,呼籲密蘇裡大學的同學們看到潛在的種族問題。作為眾多中國留學生中的一員,他對該計劃的「強制性」感到憤怒。他擔心這次研討會可能會讓人覺得,中國學生在沒有幫助的情況下無法照顧自己。  趙子霄是密蘇裡大學的植物科學專業的博士生,也是林肯大學的兼職講師,他教學的對象主要是美國非裔。
  • 被指美化種族歧視與奴隸制度,《亂世佳人》遭HBO下架
    (影片《亂世佳人》經典鏡頭)黑人編劇:《亂世佳人》美化奴隸制度此前,影片《為奴十二年》(12 Years a Slave)編劇約翰·裡德利(John Ridley)於當地時間6月8日在《洛杉磯時報》上發表了一篇專欄文章,呼籲HBO Max「考慮將《亂世佳人
  • 這本開創性影集,首次展示了南非種族隔離的日常現實
    南非© Ernest Cole | Magnum Photos我最早看到厄內斯特·科爾的照片是在七十年代末,當時全球對於南非種族隔離制度的抵制愈演愈烈,我對非洲國民大會的興趣也越來越濃。我父親收藏了一批攝影集,有一天,我看到一本南非黑人攝影師彼得·馬古班內(Peter Magubane)的作品。
  • 種族隔離制度廢除之後,南非白人遭到了屠殺?黑人挑起內戰爆發
    佔該國西部人口最多的非洲黑人,將這些事件視為對白人的「秘密種族滅絕」,而黑人左翼活動家則不認為這是一個問題,聲稱這是「種族隔離的報應」。同時,南非當局一直在無視所發生的事情,一遍又一遍地警告人們不要將「純粹的刑事問題」視為種族問題。世界媒體對南非的局勢也保持沉默,在西方主流媒體中提出南非白人遭到屠殺問題時候,會被扣上「種族主義」。
  • 教育上的種族隔離 | 經濟學人
    文章導讀:人們都知道紐約的種族多樣性。然而,城市中有110萬非白人學生正在就讀該地區最偏僻的學校,而好學校中的大部分學生都是白人,教育上的種族隔離問題似乎比較嚴重。但是目前正有政策嘗試解決這個問題,致力於實現教育上的種族融合,為非白人孩子預留出更多的位置。
  • 《地下鐵道》:再現黑奴隱秘歷史,多重隱喻下看美國種族衝突之殤
    悲劇再揭美種族歧視頑疾,作為一個經常在作品中探討種族問題的美國黑人作家,科爾森·懷特黑德時常會被人問到對當下美國種族現狀的看法,懷特黑德表示警方暴力在美國並不是新鮮事,他說:「美國黑暗的一面從未遠離,它只是靜靜地潛伏在角落。
  • 疫情之下|南非:全球「大隔離」下的種族隔離陰霾
    她們去哪兒自我隔離?是在繼續工作還是會被發配回家?」南非的許多中上層家庭都有住家的黑人保姆。據不完全統計,整個南非至少有一百萬人口從事家政相關工作。過去幾年中,我們在南非租住過的白人家庭中也幾乎都有住家的女傭,她們很多人在房東家工作生活已經超過幾十年。令人感到彆扭的是,即便他們是已年過半百的中年人,房東也會一直沿用種族隔離時期的稱呼,稱這些住家女傭為「girls」,稱家中的園丁為「boys」。
  • 種族隔離這個鍋應不應背?
    近年來,關於精英中學入學考制度以及關於精英中學存在的作用引起了很大的爭議。尤其是入學考試選拔因為富裕家庭重金請家教上補習班入學的狀況依然沒有任何變化,其公平性一直是社會爭論的焦點。特別是看到亞裔尤其是華裔孩子在精英學校中佔據主導地位時,許多本地家長對此產生反感,認為存在種族隔離問題。但事實的真相是什麼呢?
  • 密蘇裡大學涉嫌種族隔離我們不答應!
    日報嘗試用電話和郵件聯繫校方的負責人,目前沒有回覆;密蘇裡人的記者在報導中表示,該校還在調查此事,是否涉嫌「種族分離」還未出調查結果。從10月9日開始,他開始發出一系列電子郵件,呼籲密蘇裡大學的同學們看到潛在的種族問題。作為眾多中國留學生中的一員,他對該計劃的「強制性」感到憤怒。他擔心這次研討會可能會讓人覺得,中國學生在沒有幫助的情況下無法照顧自己。
  • 黑暗中的王者《種族爭霸》亡靈設定全解析
    距離《種族爭霸》手遊精英測試已過去了一個月,其RTS核心玩法「英雄培養、打野偷礦、基地建造」等吸引了眾多RTS遊戲電競愛好者的目光。據悉,《種族爭霸》手遊的下一輪測試已經準備開始,相信不久就能再次體驗到優化後的遊戲版本了。遊戲中的英雄培養是RTS遊戲的特色精髓,目前遊戲內已曝光的種族有三個:亡靈族、精靈族和獸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