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誰會注意黑人女性在南非反種族隔離運動中的角色?從幕後到前臺的默默奉獻!
很多人在談及上個世紀南非種族隔離政策以及黑人權利運動時候,將主要的目光聚焦於南非黑色人種與白色人種之間的社會權力鬥爭。雖然這一鬥爭是南非種族隔離運動主要方面。但卻並不僅僅是在那個動蕩的社會下唯一的社會運動。
種族隔離是南非白人與其他人種在社會生活等各個領域分隔開來,以保護白人統治階層社會權利的種族特權。這讓南非社會上的很多有色人種,包括黑人掀起了反抗運動。在當時南非的黑人婦女在膚色權利運動當中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他們除了要面對南非種族隔離下,不平等的窘境之外,還受到了白人以及黑人的歧視。
可以說在上個世紀的南非,女性是從屬於男性的角色。尤其是南非的黑人女性,她們的權利比黑人男性更低,而在爭取黑人社會權利運動的過程當中,南非的黑人女性也逐步認識到了社會對自己的不平等,進而廣泛參與到了運動中。
但即便如此,南非的婦女在反對種族隔離的運動當中依然不佔主導地位。她們的很多功勞以及事件都被人們刻意忽略。在談及南非種族隔離運動之時,我們首先想到的便是曼德拉和團結在曼德拉身邊一眾運動領袖,但是唯獨沒有婦女在其中得以認可,包括曼德拉在內的領袖們都是如此。
婦女從最基礎的保證黑人男性為了爭取社會平等運動而操持家務這一點,開始默默的支持這一場反隔離鬥爭。同時,身處邊緣地位的黑人婦女往往也在反對殖民,反對種族,反對性別等多種歧視和壓迫環境之下,站在了抗爭的第一線,也成為當時南非反隔離運動中一個重要力量。
上世紀南非的種族隔離制度,與人種驅趕!南非的反種族運動因何來之不易
南非的種族隔離制度最早出現在1948年。當然,這並不意味著在1948年之前沒有種族隔離制度,只是這一年比較特殊。因為這一年,白人執政黨開始主導並實行一種國家社會制度化的種族隔離。將種族隔離,法律化,固定化,制度化。在當時的南非,種族隔離不僅是合法的,而且還能夠得到社會的廣泛認可,是南非這個國家的主要國家政策。
目的就是為了將佔人口少數的白人與絕大多數的黑人和其他人種分離開來。不論是在經濟,政治,社會,等方面都要做到完全隔離,以維護白人特權。這自然遭到了其他有色人種的反對。因為在此之前隔離制度就已經在南非廣泛存在。1948年又將其國家法律化合法化,在二戰結束以後不久的當時,受到很多國際社會組織,機構和個人的譴責。
當時的南非政府將居民也分成四個等級分別是白人,有色人種,印度人,黑人。當然,印度人和有色人種佔比不多,基本就是人種的邊緣地帶。所以主要的人種矛盾就在白人和黑人之間。在非洲國家迎來非洲解放的非洲年前後數年,共計有350萬黑人被驅趕出了自己的家園。在當時,絕大部分的黑人都被驅趕到只佔國土13%的面積的班土家園。
而且這13%的國土面積也是分區塊的,保證黑人們不能夠首尾聯合反對白人。而當時的白人南非政府則宣稱這是黑人能夠獲得自己獨立自主的開始,黑人文明能夠因此而獲得新生。目的就是為了讓黑人遠離南非的發達地區。將各種社會福利政策全部集中在城市,滿足白人的需求。這種種族隔離政策雖然飽受詬病,但在當時依然並行不悖。
是為了保證黑人不能夠進入城市,還採取了各種限制措施,不同種族之間不能夠通婚,不能夠一起接受教育,不能夠使用同等的公共設施。以企圖把黑人永遠限制在落後地區和社會底層。在國際社會民主化逐漸發展的上個世紀下半葉,這種種族隔離制度不僅受到了南非黑人的不斷反抗,也受到了國際社會的關注。
此外,有色人種和印度人也紛紛舉辦了很多抗議活動,在最初以示威和和平遊行為主。到了上世紀80年代,國際社會則通過貿易制裁和武器禁運等方式向南非政府施壓,面對難以解決的經濟困境,白人南非政府不得不妥協實施改革。在1989年,戴克拉克當選為南非總統,很多人都不知道這個名字,但是,在他當選總統的第二年,就釋放了關押19年的曼德拉。且在其第一任期結束以後,1994年實施不分種族的全國大選,曼德拉成為首位黑人總統,而戴克拉克也功成身就退居幕後。
種族隔離制度下的婦女運動,為何會悄無聲息?婦女究竟有怎樣的鬥爭作用、影響!
可以說,很多人對於南非的種族隔離制度和運動了解至此就已經結束。但我還想說的是,南非是一個傳統的父權社會,在此前的數百年以來,女性都是男性的有力補充。她們在社會上並不佔主導地位,甚至沒有發言權。她們只是家庭的附屬品,在種族隔離時期不僅僅受到隔離的不公正待遇,同時在性別等等方面都深受壓榨。
最初,女性是沒有任何平等權利的,更無從談及任何社會發展權。南非在最初工業化的時候都是以男性為中心的黑人男性離開自己的家園,到礦區和城市底層工作。黑人女性則一直留在家中照顧老人,從事簡單的生產和養育子女,承擔家庭責任。這造成了很多社會問題,而由於她們的丈夫長期在遠離他們的地區工作,也使得雙方之間的關係破裂,家庭分崩離析。
所以之後不久,黑人女性也開始進入城市或尋找自己的丈夫,或者獨自到城市打工。他們進入了很多不正規的工廠,受到更多的壓榨。甚至因為黑人女性大規模進入城市而造成了一些灰色產業鏈的興起。為了維護當時的社會治安,白人政府在沒有能力抓取各種犯罪嫌疑人的情況之下。向黑人婦女發放通行證,限制黑人婦女的行動自由,將她們趕回老家。
希望通過這一釜底抽薪的方式達到社會治安的平穩。但這根本解決不了實際問題。而且,南非的黑人婦女長期沒有投票權,不能參加政治活動,這也被很多有自主,民主,自由意識的婦女視做不公正,她們希望能夠獲得真正的改變。
同時,由於大量的黑人婦女進入到城市的工作崗位,她們所要求的工資比黑人男性更低,所以很大程度上都代替了黑人男性,成為一些工廠工作中的主力。一些找不到工作的黑人男性因此也走上了威脅社會治安的道路。這給當時深受外部壓力的白人南非政府以更大的社會危機。
同時,隨著社會的逐步開放。尋求女性平等權利的運動也逐步發展起來,並伴隨著黑人平權運動而發展迅速。此後出現了數次婦女大遊行反對施加給黑人婦女的通行證制度。不僅把通行證燒毀,而且還圍攻政府大樓,要求女性獲得社會發展權和政治選舉權。期間有多次反覆,有成功,有失敗,但最終的結果卻充滿妥協。
南非性別權力平等運動前功盡棄?本身沒有走極端為何還會如此?
畢竟,在種族隔離時期,南非的基本社會狀況並沒有改變。婦女依然從屬於男人,所以在民族解放和性別解放的選擇方面,南非社會選擇了前者,而黑人女性也做出了讓步。大部分全部投入到了民族解放當中,而沒有過度的去堅持性別解放。最終隨著曼德拉成為首屆南非黑人總統黑人平權運動獲得勝利。
但是,黑人女性的基本社會狀況沒有得到根本性的改變。黑人女性也開始認識到這一問題的緊迫性,於是在黑人平權運動勝利後不久。南非的黑人婦女就開始組建自己的社會自由聯盟。希望通過成立政黨和組織的形式,在南非完成女性權利的平等。自然就針對女性權利平等的組織和聯盟,並不僅僅是在黑人平權運動勝利以後才開始的。
早在20世紀初,黑人女性的權利運動就在南非出現。但是相比於廢除種族隔離運動而言,並沒有什麼知名度也不受關注。在1994年以後,婦女聯盟正式登上南非的政治和社會舞臺。進一步提高了黑人婦女的政治參與程度。在當時現有的社會條件下,更多的關心並解決女性的社會發展,家庭倫理以及貧困問題。
可以說,南非的黑人婦女在種族隔離期間做出了自己的巨大犧牲,黑人婦女的權利運動也在反種族隔離時期蓬勃發展。雖然遭到了曾經白人南非政府的嚴厲打壓,但一直作為平權運動的組織和聯盟存在,為曼德拉等人的民主運動以堅定支持。並且也湧現出了很多可歌可泣的領袖人物。並在運動生理以後致力於解決女性發展的各種問題。
雖然照比過去,南非黑人女性的地位有了一定改變。但是傳統社會下的一種女性是男性從屬的觀念並沒有真正扭轉過來。再加上南非實際上並未真正解決自身的種族歧視和種族隔離問題,使得女性權利運動的發展也受到嚴重影響,加之外來黑人移民的大量湧入,黑人移民婦女的權利和地位比原先的南非黑人婦女更低。生活,生命安全和財產都無法得到真正保障。
雖然在黑人婦女運動當中,南非取得了自己的成就,但是諸多成就都在之後的反種族隔離,逆種族歧視的過程當中走向另一個極端,某種程度上也讓南非的社會問題更為複雜。運動本身也變得難以堅持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