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勵多個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共享末端服務設施,細化快件損失賠償規則,強化實名收寄制度,洩露寄件人隱私最高罰10萬元……近日國務院頒布《快遞暫行條例》(以下簡稱「暫行條例」),我國第一部專門針對快遞業的行政法規將於5月1日起施行。記者4月2日從杭州市郵政管理局獲悉,結合條例貫徹實施,我市郵政快遞業今年將推進貼近民生的實事項目,補齊短板,滿足新時代人民群眾對寄遞服務的新需求。
杭州年快遞量超23億件 位居省會城市第二
快遞業是近年來發展最快的現代服務業之一。就杭州來說,2017年全市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累計完成23.26億件,業務收入累計完成251.05億元,業務量、業務收入均列省會城市第二位、副省級城市第三位。杭州市年人均快遞使用量達246件,是全國的8倍多。
國家郵政局專家在解讀《快遞暫行條例》時表示,快遞業在快速發展中也面臨一些實際困難,如快遞末端網點的辦照成本較高、快遞車輛通行難、快遞基礎設施薄弱等;快遞市場經營秩序不夠規範,存在服務質量相對較低、責任界定不清等問題;快遞服務的有關規則不夠明確,容易引起爭議等。這些問題就需要通過專門立法予以解決,為快遞業持續健康發展提供制度保障。
暫行條例在完善政府職責、創造良好的營商環境,降低快遞企業發展經營網絡、布局設點的成本,細化快件損失賠償規則,保護用戶信息安全等多方面都作了明確規定。
「快遞入區」改善末端投遞服務
我的快遞可以更快嗎?與之相關的快遞上門難、快遞時效難以保障、快遞經辦點「跑路」等都是市民消費者切身關注的痛點問題。
對此,暫行條例都有了明確說法,如:企業事業單位、住宅小區管理單位應當根據實際情況,採取與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籤訂合同、設置快件收寄投遞專門場所等方式,為開展快遞服務提供必要的便利。鼓勵多個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共享末端服務設施,為用戶提供便捷的快遞末端服務。
「改善末端投遞服務,是我市今年郵政管理工作貼近民生的一個重點。」杭州郵政管理局有關負責人介紹,今年將深入實施「快遞入區」工程,要求年底城市網點標準化率達到90%,智能快件箱(信報箱)投遞率提高2個百分點,進一步提升快遞進校園、進園區規範化水平,並力爭出臺規範快遞三輪車使用管理辦法,推動解決快遞三輪車「通行難」問題。
此外,「郵政下鄉」工程也是服務「鄉村振興」戰略、深化為民辦實事的一項具體行動。今年我市將新建具備信息化功能的「郵樂購」站點400個,提升郵政服務農村電商能力。推動「快遞下鄉」工程換檔升級,打造一批年業務量超百萬的「快遞+」金牌工程。
基本實現實名收寄、信息化全覆蓋
安全問題也是暫行條例管理的重點。暫行條例中規定,企業應當建立快件運單及電子數據管理制度,妥善保管用戶信息等電子數據,定期銷毀快件運單;企業及其從業人員不得出售或者非法洩露用戶信息。在發生或者可能發生用戶信息洩露情況時,企業應當立即採取補救措施,並向所在地郵政管理機構報告。對於出售、洩露或者向他人非法提供快遞服務過程中知悉的用戶信息等違法行為,規定了嚴格的法律責任。情節嚴重的,並處5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責令停業整頓直至吊銷其快遞業務經營許可證。
對此,杭州郵政管理局明確,今年將強化收寄驗視、實名收寄、過機安檢三項安全管理制度落實,繼續推廣應用實名收寄信息系統,年底基本實現實名收寄信息化全覆蓋。同時,啟動「放心快遞消費」創建活動,加大對主要快遞企業服務滿意度、時效、申訴率及侵害消費者權益行為等重要指標和信息的披露力度。(本站編輯 賈曉芸摘編)